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温季节网衣附着藻类的大量附着是北方网箱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物清除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利用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作为网衣附着藻类生物清除的工具种,于2015年6-11月,采用室内实验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桑沟湾楮岛海域网箱养殖区不同水层网衣附着藻类生物量的月际变化、黄斑篮子鱼对优势藻类的摄食能力及对网衣藻类的清除效果.结果显示,同一月份不同深度附着藻类生物量的日均增长量有一定差异,且不同水层在8月7日-9月14日时间段内的藻类附着日均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各个月份海头红(Plocamium telfairiae)均为该区域的优势种类.构建了适温条件下黄斑篮子鱼对海头红的碳收支方程:100摄入碳=11.69生长碳+10.82粪便碳+6.06排泄碳+71.43代谢碳.初始体重为(1.44±0.61)g的黄斑篮子鱼经过152 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到(45.38±4.22)g,日均增重0.26 g.海区网箱内有无黄斑篮子鱼的对比实验显示,其对不同月份网衣附着藻类的清除率在80.28%-90.15%之间.研究表明,黄斑篮子鱼对网衣附着藻类有较高的清除效率,可以作为清除网衣附着生物的工具种.  相似文献   

2.
海水网箱单养及混养褐篮子鱼试验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cens)的养殖模式和网衣清洁作用,在4只传统网箱中进行了不同养殖模式的试验。试验采用单养与混养模式(与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混养),设置空白对照组、单养组、混养组Ⅰ和Ⅱ。5个多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混养组中褐篮子鱼的日增重率高于单养组,养殖成活率均在95%左右,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通过2个月的养殖,单养组和混养组网箱附着的裂片石莼(Ulvafasciata Delile)均被褐篮子鱼摄食干净。由此表明,褐篮子鱼喜欢摄食网衣附着藻类,因此可以减少网箱清洗工作量,并在混养时可提高单位水体的鱼产量。  相似文献   

3.
海水网箱养殖长鳍篮子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对海水网箱养殖长鳍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的摄食与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鳍篮子鱼主要栖息于水体中下层,喜结群,易受惊,活动能力较强,具有争抢食物的习性,喜摄食网衣上附着的藻类。初始体重17.8±3.2 g的长鳍篮子鱼经187 d养殖,平均体重达68.4 g,日均增重0.27 g,平均瞬时增重率为0.72%。长鳍篮子鱼的生长速度受水温影响明显,采样阶段平均水温23.0℃时瞬时增重率达到最高值2.10%,当水温降到16.0℃以下时,瞬时增重率出现最低值0.22%。长鳍篮子鱼的全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相关方程式为:LT=0.7228LB+5.6424;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相关方程式为:W=0.00002L3.0559,其生长属于等速生长类型。  相似文献   

4.
根据鲍的生活习性,总结国内外养鲍设施特点,自行研发新型竖排式网箱。通过在港湾海域进行新型竖排式网箱的养鲍试验,对养鲍过程中网箱内饵料分布、附着生物情况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挂笼养殖模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网箱养殖过程中采用平潮点倾倒法投喂龙须菜或海带,鲍匍匐基内的饵料占比分别为:龙须菜约30.4%,海带约36.7%,均高于其它投喂方式。经过9个月的养殖,网目为1 cm的竖排网箱中的鲍最终体重为(29.1±6.17)g,存活率为60.5%,传统挂笼中鲍体重为(22.8±7.93)g,存活率为33.5%,新型网箱养殖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挂笼(P0.05);不同网衣规格的网箱表面附着生物附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传统挂笼组(P0.05),进入夏季后,网箱中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和丰富度都有显著增加。与传统挂笼相比,新型竖排式网箱具有水体交换好、操作简单、节省劳力、存活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正> 网箱养鱼是使传统的养鱼技术逐步走向机械化、现代化、工业化,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网箱在养殖水域中,网衣表面极易受到贝、藻类等生物的附着,并大  相似文献   

6.
海水网箱养殖中,网衣污损附着物会影响网箱设施安全及其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因此,网衣防污是网箱养殖业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简述海水网箱网衣分类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人工清除法、防污涂料法、机械清除法、金属合金网衣防污法、箱体转动防污法、生物防污法、网衣本征防污法等网衣防污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课题组在网衣防污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上述防污技术的特点,为网衣防污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我国海水网箱养殖业大有可为,但网衣防污工作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上接2010年第4期) 3.网衣的更换和清理 为了排除被有机体附着引起的生物污损造成的网片堵塞,在整个生产季节从一开始到生产周期的结束,都需要对网片进行定期的更换和清理。海洋网箱水产养殖技术网箱网衣的更换要借助于长袋网来完成,先从海洋网箱水产养殖技术网箱将鱼类用长袋网转运至临近的鱼类存放网箱。  相似文献   

8.
宁德三都澳海区褐菖鲉(Sebasticus marmoratusCuvier)经375 d不同方式的网箱养殖比较,与大黄鱼混养的褐菖鲉个体平均体重增重量达80.9 g,成活率72.8%;单养Ⅱ网箱底部投放石莼等活体藻类,褐菖鲉个体增重量为71.0 g,成活率72.5%;单养Ⅰ只放养褐菖鲉,个体增重量为61.6 g,成活率67.1%。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混养单养Ⅱ单养Ⅰ,可知褐菖鲉与大黄鱼混养效果最好。水温高于26℃,褐菖鲉极易死亡,采取网箱底部投放大型活体藻类、不投饵或少投饵、不更换网衣等度夏措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篮子鱼是重要的海水捕捞与养殖经济鱼类。广东茂名地区养殖篮子鱼的品种主要有长鳍篮子鱼、褐篮子鱼、点篮子鱼,其中长鳍篮子鱼广受当地消费者欢迎,价格高,在当地养殖量最多。长鳍篮子鱼有刮食附着藻类的习性,因此海水网箱养殖经常作为混养品种,但海水池塘单养长鳍篮子鱼研究较少。2017年4―10月,我们进行了6个月的长鳍篮子鱼池塘单养试验,初见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时间与地点本试验起止时间为2017年4月16日到10月  相似文献   

10.
防生物附着网具材料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海洋生物对网具的附着情况 ,大力发展海洋水产养殖业 (近海网箱养殖、抗风浪网箱养殖、吊笼养殖、网拦养殖等 ) ,是国家面临海洋渔业资源日渐衰退、相关“渔业协定”相继生效、大量捕捞渔船纷纷歇业转产的情况下制定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海洋生物 (藻类及软体动物类 )对养殖网具的附着 ,尤其是 6~ 9月高温季节是海洋低等生物的高发期 (4~ 5月是贻贝的高发期 ) ,大量生物对网具的附着 ,影响了养殖水体的交换 ,降低了水体中的溶氧 ,极易诱发病害。传统的办法是在藻类及软体动物高发期 2 0天左右即换一次网箱 ,既增加了养殖户的劳动强度和…  相似文献   

11.
铜合金网衣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铜合金网衣在渔业工程领域特别是网箱和围栏网海水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铜合金网衣具有"0"生物附着、高效低碳、健康环保等特点。本文结合国内外在海洋、环境和金属材料等领域对铜合金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探讨了铜合金网衣在海洋中的抗污、耐腐蚀机理;通过介绍几种铜合金网衣类型,描述了两种结构类型的铜合金网衣网箱的制作方法以及在网箱养殖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并分析了其结构、力学特性和抗风浪能力等作业性能的关系,对铜合金网衣网箱在渔业上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以期为铜合金网衣网箱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温泉水低盐度驯养及越冬大规格点篮子鱼苗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隶属于鲈形目篮子鱼属(Siganus),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印度和西太平洋,在我国分布于南海海域,为浅海近岸水域杂食、暖水、广盐性鱼类。点篮子鱼因其体色艳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及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在我国北方沿海作为池塘及网箱混养的品种,利用其摄食藻类的习性抑制藻类的过量繁生,起到改善养殖水质、提高养殖的产量及效益的作用,因此对点篮子鱼苗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网箱网衣附着污损生物的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文章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样机试验,分析了淹没环境不同工况下清洗装备喷嘴的空化特性,获取了不同入口压力、喷嘴孔径(d)的清洗装备网衣挂板清洗清洁率,探究了空化射流作用下深水网箱网衣污损生物的去除机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额定流量下,喷嘴孔径为0.6~1.0 mm,喷嘴最大气相体积分数呈增大趋势,d=1.0 mm喷嘴有最大气相体积分数(37.5%);距离喷嘴40 mm的射流流速减小了85.57%~96.98%,淹没环境对喷嘴流速有显著阻碍作用。进一步水槽清洗试验结果表明,输入压力为18.8 MPa、d=0.8 mm时该清洗装备有最大养殖网衣清洁率(79.76%);贝类污损生物在清洗装备空化射流冲击作用下主要以壳体破碎的形式脱落,清洗以后具有较强吸附力的贝类软质足丝盘为主要残留物,网面泥土完全清除并呈现出养殖网衣原色。  相似文献   

14.
大鹏湾深水网箱养殖区的污损生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鹏湾位于南海北部,属半封闭海湾,目前有各种类型网箱60多个。本试验于大鹏湾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区投放试验挂板,以测定污损生物的附着状况,并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试验周期为1年。共记录污损生物53种,月平均附着生物量为277.37g/m^2,最高在9月份;季度平均生物量为4497.18g/m^2,最高在冬季;垂直分布方面,最高生物量在1~2m水层。全年各月均有污损生物附着,优势种是网纹藤壶,其次是多室草苔虫、翡翠贻贝和变化短齿蛤。种类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均以春季为最高,冬季最低;种类丰度(d)则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优势度(I)则以冬季最大,春季最小。  相似文献   

15.
<正>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篮子鱼科(Siganidae),篮子鱼属(Siganus),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印度——西太平洋,在我国分布于南海海域,为浅海近岸水域杂食、暖水、广盐性鱼类。点篮子鱼因其体色艳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及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在我国北方沿海将点篮子鱼作为池塘及网箱混养的品种,利用其摄食藻类的习性来抑制藻类的过量繁生,达到到了改善水质、提高养殖产  相似文献   

16.
欧洲鳗鲡养殖都以淡水养殖为主,海水池塘养殖一般在盐度低于20‰的养虾塘,而海水网箱养殖是近三年来新发展的养殖模式,因海水网箱养殖欧洲鳗鲡的发病率低,5m的标准网箱,网衣较干净,未见海葵、海鞘等大量附着生物。二、症状网箱内有部分病鱼挂在无遮阳的饲料台上,鱼体体表背侧、尾柄有溃烂点,吻端发红或溃烂,下颌和胸鳍略有充血,病鱼在水中缓慢游动并贴靠在网衣上,不时见病生虫感染。伤口处未见附着生物。鳃上皮肿胀,粘液层细胞排列紊乱,鳃丝末端溃烂,部分软骨外露,鳃丝有分散状出血点,血细胞浸润。鳃丝可见大量的三代虫,且较多聚集于鳃丝近…  相似文献   

17.
一、浮动式网箱的制作与设置 1.网箱制作 根据这几年江滩养殖的实践,网箱深度2米左右,浮出水上部分0.5米,可采用单层网衣。网箱规格3米×3米×2米或2米×2米×2米。网箱不宜过大,在生产中往往因网箱过大而难以操作。网目大小视养殖品种、规格而定,网目不宜过小,至少在1.5厘米以上,如果网目过小,会因泥沙及藻类附着而使网目变小或堵塞,导致内外水体交换困  相似文献   

18.
<正>网箱养鱼具有机动、灵活、简便、高产、高效、水域适应性广等优势,深受渔业户喜欢,不少养殖户投入大量资金利用湖泊、水库等水域资源大力发展网箱养殖。然而许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关注重点在鱼种投放、饵料投喂、鱼病防治等管理环节上,忽视了箱体附着藻类生长的危害,以至于养殖户尽管投入巨资,付出艰辛,其产量、产值仍不尽人意,微利运行,甚至亏本经营。清洗网箱的目的不仅可以及时清除网目上的附生藻类,避免网目因附着藻类的生长而  相似文献   

19.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水下摄像与直接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点篮子鱼幼鱼摄食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的规律及生活习性。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为白天摄食类型,喜结群,常栖息于水体中下层,警惕性高,容易受到惊吓,应激反应较强,有啃食网衣上附着物的特点。在饵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平均体长(64.5±5.6)mm、体质量(7.6±1.3)g的点篮子鱼幼鱼对浒苔的平均日摄食量(湿重)为8.7 g,相当于自身体质量的1.1倍。日摄食高峰存在于白天的三个时段,第一个高峰时段是4∶00~6∶00,第二个高峰时段是7∶00~12∶00,第三个高峰时段是13∶00~17∶00,对应摄食高峰点依次是5∶00、9∶00、14∶00。点篮子鱼在19∶00~20∶30间有极少量的摄食,而在20∶30~3∶00之间没有观察到摄食行为。以浒苔饲喂平均体长(39.9±2.3)mm、体质量(2.1±0.2)g的点篮子鱼幼鱼,经过90 d养殖,幼鱼平均体长为(66.0±5.8)mm、体质量(9.8±2.2)g,日均增长0.29 mm,日均增重0.09 g。点篮子鱼幼鱼全长(TL)与体长(BL)呈线性关系TL=1.143 9BL+2.108 2(R2=0.944 9),体质量(W)与全长之间为幂函数关系W=0.000 024TL2.938 7(R2=0.954 3)。点篮子鱼幼鱼体质量与全长的幂函数关系中指数为2.938 7,接近3,点篮子鱼幼鱼为等速生长类型。点篮子鱼对浒苔的摄食量较大,利用点篮子鱼生态防治浒苔等大型藻类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海洋网箱网衣无公害防污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的防污机理,采用内填充及涂敷方法,制备了几种不同种类的防污网衣材料,包括添加纳米无机抗菌剂的防污网材料、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硅酸盐防污涂料.各种试验网衣于2002年4月开始进行浅海挂网试验,按编号顺序,将各组实验网片吊挂在实验海区生产网箱之间,吊挂深度为2~3 m,各实验网片之间保持1.5 m左右的间距,地点在浙江省佛渡的网箱养殖生产水域.通过每月吊挂一块新空白网片的方法来调查不同季节附着生物的种类和附着情况;每月1次定期对实验网片进行附着情况检查、拍照及称重,并进行试验海区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证明几种防污材料,均具有一定的海洋防污能力.其中涂有硅酸盐防污涂料的网衣材料,其防污效果最佳.还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这3种防污技术的机理、功效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