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对南黄海西北部山东半岛沿岸的沉积柱140年的颗石藻(Coccolithophores)样品进行了种类组成和丰度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现颗石藻8种,平均丰度为9.76×10~6个/g,丰度范围为(5.07~14.21)×10~6个/g。其中,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和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是丰度较高的主要物种,平均丰度分别为4.96×10~6、4.55×10~6个/g。通过比较沉积记录与气候参数发现,颗石藻丰度的长期变化与东亚冬季风的替代指标海平面气压(SLP)有一定相关性,黄海沿岸流受季风影响,随着东亚冬季风的增强而加强,沿岸流带来了物质输入,为研究区域的颗石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从而支撑了较高的颗石藻丰度。  相似文献   

2.
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尤其是钙化生物颗石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有关颗石藻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的品系上,并且在种内或者种间产生了差异甚至相互矛盾的结果。本研究中,分别以赫氏颗石藻(Emilianiahuxleyi)和大洋球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2种颗石藻的钙化和非钙化的4个品系藻种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00、750、1000、2000μatm共4个CO2浓度梯度,同时进行分批充气培养,系统研究了海洋酸化对颗石藻的生长光合、氮源吸收、元素组成和钙化效率等生理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O2浓度升高至2000μatm,不同的颗石藻并未有一致的反应。除了非钙化的E.huxleyi(N-E)外,其他3个品系颗石藻的生长和颗粒有机碳产率都对CO2增加表现出积极的响应;随着CO2浓度的升高,4种品系颗石藻的光合参数Fv/Fm、Y(Ⅱ)和叶绿素含量呈整体下降趋势;E.huxleyi CS369(C-E)和G.oceanica(C-G)在第7天的钙化效率分别下降了35.4%和68.9%;此外,4种品系颗石藻的颗粒有机氮产率都出现增加趋势,而POC/PON和PIC/POC均呈现下降趋势。本研究确定了海洋酸化对颗石藻的不同生理影响,这种差异影响可能会导致未来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和其他生态系统进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在全球硫循环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中DMSP的主要生产者,而氮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生DMSP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DMSP高产量藻)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DMSP中等产量藻)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氮营养盐浓度及不同氮营养盐类型条件下,2种藻培养液中颗粒态DMSP (DMSPp)的含量及其与藻密度、单细胞DMSPp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赫氏颗石藻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较小(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细胞密度影响;而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三角褐指藻单细胞的DMSPp含量影响显著(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的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例如,对于三角褐指藻来说,低NO3-浓度(0μmol/L)...  相似文献   

4.
南海珊瑚礁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大尺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珊瑚礁区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全面地了解南海诸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系统整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东沙、西沙和中沙及南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资源调查的历史资料,研究了南海珊瑚礁鱼类分类学多样性.种类统计结果表明,目前东沙记录鱼类种类514种,西沙和中沙632种,南沙548种;各礁区记录鱼类物种数目少于预测数目,也少于全球其他生境相似的海域记录的鱼类种数.估算了南海珊瑚礁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结果显示,东沙△+和∧+分别为55.1、121;西沙、中沙△+为60.2,∧+为164;南沙△+为56.6、∧+为150;各礁区海域鱼类△+值均小于东海陆架海域,而∧+值均高于东海陆架海域.在种和科的分类水平上,计算了南海珊瑚礁海域与卡拉棉群岛、米尔恩湾、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和南海北部陆架海域鱼类的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西、中沙群岛与其他礁区海域鱼类在种级分类阶元上的相似性系数相差较大,所有珊瑚礁海域鱼类在科级分类阶元上的相似性系数较为接近;另外,所有珊瑚礁海域鱼类种(科)间相似性均高于其与陆架海域鱼类种(科)间相似性.对南海珊瑚礁、卡拉棉群岛和米尔恩湾等海域典型礁栖性鱼类的科的物种相对丰富度进行了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认为,物种多样性较高而分类多样性较低是南海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大尺度分布格局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东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南海东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种类组成的历史资料,系统整理了鱼类物种组成,并计算了东沙海域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结果显示,东沙珊瑚礁海域共记录鱼类18目,68科,173属,403种,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约为55.2,低于黄、渤海、长江口和东海陆架海域(P<0.01),∧+约为110,低于黄、渤海、长江口(P<0.01)和东海陆架海域(P>0.05).大尺度上,一般纬度越低,中国海洋鱼类△+越小,表明珊瑚礁鱼类群落物种的亲缘关系要比陆架和河口区域的接近.  相似文献   

6.
对2007年5月东海产卵场及其邻近海域32个采样站位的蓝藻及其网样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33属90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物种以硅藻为主,甲藻在群落中也较显著,由于气象和水文因素的影响,蓝藻在个别站位成为优势群体.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和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细胞丰度以硅藻为优势,其平面分布主要由硅藻和甲藻所刻画,浮游植物高值区在调查区西北部海域,硅藻高值区与浮游植物的高值区相一致,甲藻高值区主要在调查区中部偏北海域和东部外海海域.浮游植物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在调查区东部和南部较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在调查区中部和东部较高.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9-2018年南沙群岛渚碧礁礁栖鱼类流刺网和手钓调查资料,分析了渚碧礁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计算了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及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结果显示,渚碧礁礁区共记录礁栖鱼类11目43科93属152种,其中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76%);渚碧礁鱼类的Δ^+为58.75,Λ^+为102.60。与国内外其他生态系统鱼类群落组成的对比发现,渚碧礁鱼类的Δ^+高于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低于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而Λ^+则均低于其他群岛。研究表明渚碧礁鱼类群落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更为接近,但比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远。物种多样性较高而分类多样性较低是渚碧礁礁栖鱼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特征。但该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应及时给予保护。  相似文献   

8.
根据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 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 并从不同的分类阶元上分析了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的多样性。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 分类多样性指数(△+和∧+), 目级和科级水平丰富度(Rr)以及目级和科级水平相似性系数(C)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指数。结果显示,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共记录鱼类20目110科206属, 以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居绝对优势。采用分类阶元包含指数分析,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 (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5.5、10.30、14.85), (1.87、2.70)和(1.44); 在目级水平上, 比高纬度的东海陆架、大亚湾和东沙群岛海域高, 并且与纬度梯度成反比, 证明低纬度海域的鱼类分类多样性低, 种类组成主要集中分布于较少数的分类类群。使用PRIMER5.2软件计算了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 数值分别为65.8和110.0, 其中△+接近于东海陆架(65.7), 高于东沙群岛(55.2)和大亚湾海域(62.2), 说明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的亲缘关系接近于东海陆架海域鱼类, 比东沙群岛和大亚湾海域鱼类的远。与三个海区的相似性系数比较结果显示, 在目级和科级水平上,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组成同大亚湾海域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海洋尖尾藻对2种海洋微藻的摄食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海洋尖尾藻对双色藻和齿状纹石藻的摄食特征,分别采用2种海洋微藻为饵料培养海洋尖尾藻,分析海洋尖尾藻对2种海洋微藻的摄食过程、培养液颜色变化特征和摄食规律。结果显示,海洋尖尾藻摄食双色藻时将藻丝一段一段慢慢裹入纵沟,而齿状纹石藻整个细胞同时被裹入纵沟。海洋尖尾藻接种6 h后,对2种海洋微藻的摄食率均为100%。随着海洋尖尾藻细胞初始密度(双色藻培养液中分别为0.8×104、2.4×103和0.8×103个/mL,齿状纹石藻培养液中分别为3.9×103、2.4×103和1.7×103个/mL)降低,其种群在初始密度为3.4×107个/mL的双色藻培养液中达到稳定期所需时间增加,分别为接种后第3、4和6天,双色藻被摄食完毕所需时间也增加,分别为接种后第5、10和15天;海洋尖尾藻种群在初始密度为6.6×105个/mL的齿状纹石藻培养液中达到稳定期所需时间增加,分别为接种后第4、5和12天,齿状纹石藻被摄食完毕所需时间也增加,分别为接种后第6、7和13天。研究表明,海洋尖尾藻对不同大小和体制类型的双色藻和齿状纹石藻的摄食过程不同,培养方式对培养液颜色变化产生影响,饵料藻种类以及饵料藻和海洋尖尾藻最初浓度配比会影响海洋尖尾藻摄食,15 d培养过程中双色藻种群和齿状纹石藻种群均向海洋尖尾藻种群发生了演替。  相似文献   

10.
球石藻Coccolithophorids属于钙板金藻目Coccolithophorales、金黄藻纲Prymnesioceae、金黄藻门Prymnesiophyta,故又称钙板金藻,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的微型浮游植物,个体大小一般<20μm,除极地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是海洋中非常重要的功能类群.随着20世纪中后期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几次大范围调查,人们对球石藻的认识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有明确描述记录的种类已猛增到280余种(Cros et al.2002).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2月(冬季)东海近岸海域3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春季、夏季和冬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与生物量、优势种季节变化及生态类群。结果显示,3个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108种(含未定种),浮游幼体14类,隶属于7门15大类,其中桡足类和水母类的种类和数量占绝对优势,桡足类为最优势类群,共47种,占总种数的43.52%,水母类共19种,占总种数的17.59%。浮游动物种类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种类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各季节浮游动物种类数目与纬度呈负相关。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冬季最低,平均生物量夏季最高,平均丰度春季最高。根据浮游动物对水文环境条件耐受性和生活海区的差异性将浮游动物群落分为6个生态类群:近岸低盐种、广温广盐种、高温高盐种、近岸暖温种、暖水种和大洋广布种。其中东海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近岸低盐种和广温广盐种占绝对优势,夏季暖水性种群所占比例高;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暖水性种群在春、夏、冬三季中均占主导地位;东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暖水性种群占绝对优势,但夏季高温高盐种、大洋广布种优势明显。各季节中华哲水蚤均为优势种,但其他优势种季节更替较明显,其中春、夏两季优势种更替率为90.9%,夏、秋两季为50%。  相似文献   

12.
再议东黄渤海带鱼种群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早年收集的1971—1982年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捕捞统计资料,从地理隔离、数量动态方面分析我国近海带鱼种群的划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东黄渤海带鱼存在两个种群,即黄渤海种群和东海种群。通过带鱼鱼群移动影像发现,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在江苏北部近海(34?00?N,121?00?E)附近发生了混栖,这一海域的带鱼产量仅占当月总产量的1.16%;两种群带鱼在外海越冬场也发生混栖,这一海域带鱼产量仅占当月总产量的5.51%。本研究认为,之所以分为黄渤海带鱼和东海两个种群,主要证据有6个:其一,可能发生混栖海域带鱼群体的数量很少,均仅占当月带鱼产量的极少数;其二,在混栖海域,不同带鱼鱼群并未发生群体间个体完全混合,在产卵洄游过程中,各自群体将仍旧依照各自洄游路线回到越冬场,因而在产卵场发生遗传杂交的可能性很少;其三,带鱼在越冬场的混合不属于产卵场杂交,因此,不同种群带鱼因为产卵和杂交发生种群遗传性状融合的可能性较少;其四,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有着各自不同的数量变化规律,两者近年来产量差距悬殊,黄渤海种群带鱼资源在衰退的同时,没有得到东海带鱼群体的补充;其五,除了在江苏北部近海和外海发生群体混栖,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各自的分布空间完全隔离;其六,这两个不同带鱼种群在洄游中存在不同的水团背景。结合以往带鱼种群体征差异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分属不同的带鱼种群。在东黄渤海,带鱼整体上可以划分为黄渤海带鱼种群和东海带鱼种群。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在崇明东滩水域(长江口北支河口)采到的上海鱼类1新记录种,日本海马(HippocampusjaponicusKaup)。标本保存于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与加工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6年4—5月在东海中南部海域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鱼卵仔鱼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产卵场的划分展开讨论及提出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结果显示:4月,日本鲭鱼卵仔鱼主要出现在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海域,出现率均大于25%,但仔鱼在东海南部外海的出现率和丰度均较低,分别为5.00%和0.01个·100m-3。5月,日本鲭鱼卵仔鱼在台湾海峡的出现率和丰度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至5.88%和0.22个·100m^-3;东海南部外海日本鲭鱼卵仔鱼的出现率和丰度则均显著升高,分别升至50%和36.48个·100m^-3,其中鱼卵集中出现在南部外海,出现率和丰度分别达到了40%和36.46个·100m^-3;东海中部外海从5月开始出现日本鲭鱼卵和仔鱼。结合历史资料,可以判断东海中南部日本鲭产卵场主要有台湾海峡、东海中南部近海、东海南部外海、东海中部外海等4个。日本鲭鱼卵丰度与表层水温呈显著相关关系(R=0.37,P<0.05),与表层盐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仔鱼丰度与表层水温及表层盐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果表明,水温对日本鲭的产卵活动影响较大,随着水温的逐步升高,性腺发育速度加快,开始产卵的亲体数量也大量增加,这从鱼卵仔鱼的数量大量增加得以体现;而盐度变化对日本鲭的产卵活动影响相对较小。针对日本鲭不同的产卵场,建议制定差异化的繁殖亲体和幼鱼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东、黄海大黄鱼种群划分与地理隔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往研究认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可划分为3个种群,其中在东黄海,浙江的岱衢洋大黄鱼和福建的官井洋大黄鱼被认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本研究根据中国大陆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 1982年间的大黄鱼捕捞统计资料,从地理隔离、数量动态和海洋水文方面,重新审视了东黄海大黄鱼种群划分问题,为大黄鱼种群划分和大黄鱼资源兴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东海北部外海和东海南部近海是大黄鱼主要的两个越冬场,其中闽东温台水域的大黄鱼产量在东海南部近海产量占主导地位。东海南部近海大黄鱼地理分布表明,从温台渔场到闽东渔场大黄鱼的越冬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连续性,而官井洋大黄鱼正是闽东渔场大黄鱼的主体部分。由此可以认为:官井洋所在的闽东渔场的大黄鱼和东黄海大黄鱼同属于东黄海大黄鱼种群。这一结论通过3个旁证得到印证:其一,大黄鱼标志放流结果显示,1959年4月21日在连江县北茭洋东32 m深的地方(26°21′5″N、119°50′E)重捕到浙江水产实验所于1958年5月20日在岱衢洋寨子山东偏北大黄鱼产卵场放流的1尾雄性大黄鱼,因此,闽东渔场的大黄鱼和岱衢洋是相互混栖的同一群体;其二,东海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终年影响着闽浙近海,难以形成大黄鱼种群隔离、种群分化所需要的海洋学条件;其三,官井洋大黄鱼春夏之交产卵,与岱衢洋和猫头洋大黄鱼相似,而与粤东和粤西大黄鱼在9-12月产卵完全不同。本研究旨在为大黄鱼资源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Tzong-Der  TZENG 《Fisheries Science》2004,70(5):758-764
ABSTRACT:   Morphometric differences were used to elucidate the stock structure of sword prawn 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aiwan Strait. Six samples were collected separately from the nor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NECS-02) and waters off Tamsui (Tamsui-10), Taichung (Taichung-11 and Taichung-02), Putai (Putai-02) and Cheding (Cheding-02). Eleven measurements made for each individual were size-standardized by allometric methods and the resulting measurements were analyzed by cluster analysis and 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 (CVA). Randomization tests were used to test the morphometric variation between groups derived from cluster analysis and CVA. 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 and CVA indicated that the six samples were cluster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included the NECS-02 sample; the second included the Tamsui-10 and Taichung-11 samples; and the third included the Taichung-02, Putai-02 and Cheding-02 samples. Randomization tests showed that morphometric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Animals with the same morphometric measurements are often assumed to constitute a stock, so there appear to be at least three morphologically distinguishable stocks of this speci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aiwan Strait. The first stock is in the nor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e second is in the waters adjacent to Tamsui and Taichung, and the third is in the waters adjacent to Cheding, Putai and Taichung.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近岸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2007年间在海南岛近岸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发现该海域鱼类种类较为丰富,调查共采集到鱼类292种,隶属于21目100科172属;其中暖水性种类数占83.32%,暖温性种类数占16.78%;与中国黄渤海共有种76种,与东海共有种220种,与南海大陆架、大陆坡和南海诸岛海域共有种分别为279种、42种和51种。鱼类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IRI)〉500]依次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斑鳍天竺鱼(Apogonichthys carinatus)、黄斑鲾(Leiognathus bind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大头白姑鱼(Argyrosomus macrocephalus)、(Therapon theraps)、棕斑腹刺鲀(Gas-trophysus spadiceus)和麦氏犀鳕(Bregmaceros macclellandi)。以生物量为基础采用5个指数研究了该海域鱼类多样性现状,并采用季节更替指数(AI)和迁移指数(MI)对各季节鱼类群落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海域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相邻季节的鱼类物种相似性也较高,随着鱼类的洄游,群落的稳定性出现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18.
应用体长结构VPA评估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资源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摸清东、黄海日本鲭的资源量和渔业利用状况,以2007年5~12月在东海近海和黄海中南部海域渔获的日本鲭叉长的测定数据为基础材料,结合东、黄海区的渔业产量统计资料,应用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VPA)估算了2007年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资源量,并分析了该资源的结构和利用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利用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年龄结构以当年生幼鱼(31.87%)和1龄鱼(49.90%)为主,现存年平均资源尾数和资源量分别为3.68×109N和39.55×104t;该资源的利用程度处于中度偏低开发状态,最大持续产量(MSY)为24.08×104t,年渔获量已超过MSY,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禁止利用当年生的幼鱼,能使资源处于更佳状态。通过分析该资源的渔业利用时间和年龄结构,认为年产量即使超过MSY,该资源群体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In 1997, the Bering Sea ecosystem, a productive, high-latitude marginal sea, demonstrated that it responds on very short time scales to atmospheric anomalies. That year, a combination of atmospheric mechanisms produced notable summer weather anomalies over the eastern Bering Sea. Calm winds, clear skies, and warm air temperatures resulted in a larger-than-normal transfer of heat to surface water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hallow mixed layer. In spring, significant new production occurred below the shallow pycnocline over the Middle Shelf, depleting the subpycnocline nutrient reservoir that normally exists during summer. Following the depletion of nitrate and silicate from the system, a sustained (≥ 4 months) bloom of coccolithophores ( Emiliania huxleyi ) was observed – a phenomenon not previously documented in this region. Summer Middle Shelf Domain copepod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for some species in 1997 than in the early 1980s. Warmer surface water and lack of wind mixing also changed the basic distribution of hydrographic regimes on the south-eastern shelf and altered the strength and position of fronts or transition zones where apex predators seek elevated food concentrations. The Inner Front was well inshore of its normal position, and adult euphausiids (the primary prey of short-tailed shearwaters, Puffinus tenuirostris ) were unavailable at, and shoreward of, the front in autumn. High shearwater mortality rates followed the period of low euphausiid availability. Some, but not all, of these anomalous conditions re-occurred in 1998. These observations are another demonstration tha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rine ecosystems are intimately tied to forcing from the atmosphere. Alteration of climatological forcing functions, expressed as weather, can be expected to have large impacts on this ecosystem and its natur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