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产业集群属于生产力空间的一种形式,是企业管理与区域经济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从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入手,根据产业集群理论,剖析产业集群的模式和特点,通过对全国主要省区的调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特征和问题,提出发展产业集群应采用的措施和对策,如纳入政府规划管理范围、资金支持创新和基础设施、优化政府服务、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舆论宣传等。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属于生产力空间的一种形式,是企业管理与区域经济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从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入手,根据产业集群理论,剖析产业集群的模式和特点,通过对全国主要省区的调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特征和问题,提出发展产业集群应采用的措施和对策,如纳入政府规划管理范围、资金支持创新和基础设施、优化政府服务、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舆论宣传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乳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过程,乳业发展呈现集群发展的态势,但发展中也存在着集群区域品牌效应不强、专业化分工不明显、集群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高、奶牛养殖业饲养方式落后、集群内乳品企业重复建设、原料奶收购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和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黑龙江省乳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会给行业内部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带来诸多集聚效应。随着对虾产业链在湛江的集聚,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凸现,并在湛江地区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林德芳 《水产学报》1997,21(1):44-48
根据7个冬季变水层拖网瞄准捕捞越冬Ti鱼平均小时产量统计和探鱼仪鱼群映象纪录资料,研究了Ti鱼集群分布模式和集群密度。Ti鱼集群分为表层型,中层型和近底层型3种分布模式,14种典型集群映象有捕捞生产价值。3种模式的Ti鱼集群密度是:中层型高于近底层型,近度层型高于表层型。使用520目×600毫米变水层拖网瞄准捕捞中层型集群Ti鱼平均小时产量5.0 ̄14.0吨,近底层型3.6 ̄4.5吨和表层型2.3  相似文献   

6.
以产业集群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对于农业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促进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在农业产业集群概述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以产业集群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鱼类集群行为及其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鹤永 《海洋渔业》1988,10(3):140-141
<正> 鱼类的集群现象早已引起渔业工作者和海洋学家的注意。有一些令人满意的理由是能说明为什么对鱼类的集群会引起这样的兴趣。第一,集群鱼类是世界范围的捕鱼工业基础。例如鲐、鲱、鳕和金枪鱼等在大群中一起生活和洄游,这就构成了发展围网渔业的前提,第二,集群是鱼类极为普遍的行为,全世界将近2万种已知的鱼类中,大约有80%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部显现出阶段性的集群,第三,对鱼类集群通过不断观察,虽认识了一些现象,但还满足不了鱼类生物学、生态学以及渔业生产上对这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政府介入农地流转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积极意义。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背景下进行的农地集体流转能否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农地集体流转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成都已有的农地集体流转模式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内部分化的客观现实,对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的收入增长效应的实现条件进行了规范研究。  相似文献   

9.
东、黄海鱼是鱼集群分布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7个冬季变水层拖网瞄准捕捞越冬鱼是鱼平均小时产量统计和探鱼仪鱼群映象纪录资料,研究了鱼是鱼集群分布模式和集群密度。鱼是鱼集群分为表层型、中层型和近底层型3种分布模式。14种典型集群映象有捕捞生产价值。3种模式的鱼是鱼集群密度是:中层型高于近底层型,近底层型高于表层型。使用520目×600毫米变水层拖网瞄准捕捞中层型集群鱼是鱼平均小时产量5.0~14.0吨、近底层型3.6~4.5吨和表层型2.3~3.0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已平分秋色,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不仅受农业内部因素影响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以青岛市为例,从农民收入的来源方面入手,运用灰色关联理论通过对1994~2009年青岛市农民收入数据分析,探讨影响青岛市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认为,近年来青岛市农民农业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农业结构调整。但整体看来,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发展缺乏有效资金投入;二三产业发展对农民非农收入有重要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对非农收入影响比较大;受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以及文化素质制约非农收入的持续提高面临风险。建议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扶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强教育投入等措施促进青岛市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在政府推行退耕还林政策以及有关部门提供扶贫项目时,贵州省三个自然村农户的退荒还林以及不接受扶贫项目的生产行为令人费解。本文通过剖析这一似乎与常理相矛盾的案例得出以下推论:政府惠农政策落实的快慢取决于政府公信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该结论有力地解释了政府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惠及每家农户。研究表明,提升政府公信度能够改善政策效果并尽快惠及于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数量急剧增加。本文对我国农业1981~200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利用EKC模型对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Kaya方法对碳排放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均衡的"N"型曲线关系。因素分解显示,经济增长是农业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随机性,能源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影响不明显。基于上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两型农业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推进农业资源节约、拓展农业功能、建设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两型农业发展离不开驱动力。两型农业的发展基础框架包含内、外两个驱动力,推动因素、拉动因素和支撑力等构成了一个动力的立体结构,其中,政府、NGO、消费等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动力要素。且推力、拉力和支撑力间存在一定耦合关系,本质上就是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因此,需要从政府、市场、龙头企业和科技支撑等角度,构建了一个推动两型农业发展的整体动力构架。  相似文献   

14.
吴晨 《现代渔业信息》2012,27(2):102-107
基于GEM模型的6个要素分析我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的现状,研究表明:广东和福建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普遍较高,广西和海南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水平较快,而上海和山东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普遍呈下降趋势。文章的结论是:应加大种苗繁育技术投入力度、整合对虾产业链、保护有限的海洋和土地资源以及构建新型养殖关系,确保我国省际间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是山东省农村近几年新兴的基层经济组织,在各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实践中发挥了正向效应,成效明显。以山东省嘉祥县鸿运富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为例,描述了其成立背景和发展过程,其采取的土地“半托”、“全托”以及“入股”等三种运作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土地托管合作社仍面临“连片经营”困难、资金技术和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应尊重农民意愿、提高政府扶持力度以及规范合作社运行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来支持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使中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还对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认为虽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资金、人才、技术资源相对匮乏,但是中国推进现代农业的很多做法,如因地制宜地建设现代农业,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作用,这些成功经验将对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稳产高产,必须建立健全开放、竞争、有序、运转灵活、高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