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俗称"偷死病",一般发生在养成阶段,此病传播广、致病性强、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对虾养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08年以来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在全国沿海地区的对虾养殖主产区频繁发生,近年来其排塘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组织专家在天津恒兴富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农业农村部农业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一带一路"热带国家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合作、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山东省海水养殖重大疫病防控诊疗技术产品研发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LJNY201802)和天津市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水产-对虾养殖岗位(ITTFRS2017012)联合资助的"养殖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了现场验收。课题组通过多年研究,建立了对虾养殖系统有害菌定量化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9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并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暴雨过后,要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调控。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俗称"偷死病")处于流行的高峰期,各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滨州地区养殖对虾与海水鱼苗流行病学现状,掌握潜在风险,为水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开展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区、博兴县)养殖对虾和海水鱼苗种主要病害监测,对虾苗种检测白斑综合征(WSD)、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IHHN)、虾肝肠胞虫病(EHP)、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对虾虹彩病毒病(DIV-1)、桃拉综合征(TS)、传染性肌肉坏死病(IMN);海水鱼苗种检测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等。本次监测了65份南美白对虾样品,分别都检测8种对虾病原,共检出5份病原阳性样品,并存在有2种甚至3种病原共感染情况。建议在对虾苗种引进、繁育、养殖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多病原监测,从源头上把好苗种质量关,保障对虾健康,促进对虾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上海市奉贤区某对虾养殖场疑似患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病原菌,本研究从患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分离纯化到1株优势菌FHBX-1,并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利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16S rRNA、热休克蛋白HSP60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综合鉴定,并检测其毒力基因。同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患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的病理特征。结果显示:菌株FHBX-1经生理生化特征测定、16S rRNA和热休克蛋白HSP60基因序列分析,综合鉴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且携带了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相关的毒力基因pirAVP、pirBVP,未携带副溶血弧菌临床主要毒力基因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和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rh基因。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在菌液浓度为1.0×106 CFU/mL浸泡感染试验组,7 d内累计死亡率为80%,患病凡纳滨对虾具有肝胰腺颜色变白、萎缩变小,胃肠变...  相似文献   

6.
一、养殖虾类肝胰腺症(病)的非寄生性病因及其控制问题  近年来,不管是罗氏沼虾、刀额新对虾等的淡水池塘养殖,还是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的海水池塘养殖,原发性肝胰腺病或肝胰腺病变和坏死症状均较严重,有的成为继发性细菌病暴发的条件,有的成为继发性病毒病的侵入条件,还有的继续恶化为严重的非寄生性肝胰腺病。对于病原性细菌病和病毒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学研究表明,肝胰腺病变或坏死的症状均是普遍和严重的,这应该归罪于致病病原生物的毒素作用。而非病原性肝胰腺病的致病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有时难以检验和诊断。随着…  相似文献   

7.
正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致命性、细菌性疾病,该病最初被称为早期病死综合征(EMS)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HPND)[1]。国内外对该疾病的发生、流行病学、病原学、耐药性、易感物种、临床体征、组织病理学、预防、治疗和诊断等重要信息做了大量研究,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了该疾病。该文主要从目前已开展的AHPND病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疾病,它已导致亚洲和南美许多国家的对虾大面积死亡。该病最初被称为早期死亡综合征(early mortality syndrome,EMS)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syndrome,AHPNS),后来正式改名为AHPND(FAO,2013)。这种细菌性疾病暴发最先导致了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菲律宾和南美洲  相似文献   

9.
<正>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Early Mortality Syndrome,EMS),也称作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Syndrome,AHPNS),最早报道是2009年,以后日益严重,影响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养虾主产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影响的主要对虾种类包括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在内的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着气温以及水温升高,水产养殖也进入病害高发季;同时沿海地区台风、雷雨天气较多,也会对水产养殖造成较大影响,引发多种病害。根据近年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我们对7月份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防控措施建议,供参考。7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白斑综合征、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和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等病害。另外,去年同期发生过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和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等,也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对虾发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虾发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哈维氏弧菌对虾类有极强的致病性,并引起组织和器官不同程度的病变。病理变化表现为:肌纤维颗粒变性,纵裂,坏死:肝胰腺空泡变性,坏死;淋巴器官坏死等。注射感染的发病虾,肝胰腺出现血细胞浸润,说明对虾对细菌感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7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7月份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链球菌病、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鳜鱼虹彩病毒病、刺激隐核虫病、鳖腐皮病、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3.
正8月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节,也是病害高发期。根据近年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我们对8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8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刺激隐核虫、鲤春病毒血症和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等病害。另外,去年同期发生过鲤浮肿病、白斑综合征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也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虾养殖产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对虾病害的发生越来越多,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自江苏南部沿海滩涂沉积物中分离得到252株细菌,以14株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为指示菌,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H0011;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确定菌株H0011为普罗威登斯菌。利用普罗威登斯菌H0011对凡纳滨对虾进行高密度胁迫试验测试其安全性,试验期间浸浴组和投喂组对虾状态良好,无发病和死亡现象。对普罗威登斯菌H0011的生长条件优化后,最优生长温度为30℃,盐度为10,pH为8。普罗威登斯菌H0011 4 h进入对数生长期,20 h达到生长高峰。本研究获得了对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具有防控作用的高效拮抗作用菌,将为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1993、1994连续二年,我国发生养殖对虾大面积病害。虾的死因之一是对虾染患爆发性肝胰腺坏死病。病虾的最初症状是在肝胰腺下部以及两侧呈弥散状白色包膜增生。约在之后的10—15天内,白膜迅速不断向上部扩展、增厚。肝胰腺本体先萎缩后肿胀。肝体由正常青褐色逐渐转暗红色(中期)。直至死亡时,肝胰体呈黄色,严重糜烂,一触则散。对虾临近死亡期的另一典型特症是在虾的头甲壳内侧,可见诸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一份来自越南胡志明市的AquaMekong Shrimp Vet实验室和比利时Nutriad International公司联合撰写的报告显示,饲料添加剂有助于减轻早期死亡综合征对于对虾的影响.据悉,早期死亡综合征(EMS)在科研领域更为常见的名称是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这种新型的虾病目前集中爆发于中国、泰国、越南和墨西哥等对虾主要养殖地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殖水生动物的病毒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动物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为水产动物病毒病。 我国已报导的水产动物病毒病有草鱼出血病、青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鲤痘疮病、淋巴囊肿病、三角帆蚌痘病以及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等等。 草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而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疾病,致使草鱼的养殖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对草鱼出血病已有了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其病原为呼肠弧轮状病毒属(Recrotavirus),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  相似文献   

18.
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AHPND)是由致AHPND副溶血弧菌(AHPND-causing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AHPND)携带的pVA1-like质粒所表达的PirAVp和PirBVp毒力蛋白对对虾肝胰腺的急性毒性所致。本研究用2.19×105 CFU/ml VpAHPND分离株20130629002S01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浸泡感染,于感染后2~9 d采集对虾的肝胰腺、鳃、肠道、肌肉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的pirAVp拷贝数。结果显示,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各组织均能检测到pirAVp,其中,肝胰腺在感染后第4天达到峰值, 为8.71×104 copies/mg,而鳃、肌肉、肠道分别在第3、4、5天达到峰值,分别为9.08×103、2.59×104、5.76×104 copies/mg。早期感染鳃组织中先出现VpAHPND的富集,在高死亡发生期,VpAHPND数量在肝胰腺和肠道出现高峰,在死亡数量逐渐下降的后期,各组织的VpAHPND均快速下降,肠道、肝胰腺和肌肉中的VpAHPND水平趋于接近。对虾肝胰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同一时间有临床症状的病虾和濒死对虾相比,濒死对虾表现出更严重的AHPND病理特征,且二者的组织病理特征均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变得更为严重,但检测到的VpAHPND数量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在VpAHPND感染过程中,组织中的pirAVp基因数量不能代表对虾的发病程度,发病程度及组织病理严重的AHPND样品中VpAHPND的数量不一定处于高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以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饱受"偷死病"的折磨。近日,本刊记者从国家对虾产业技术体系获悉,经过几年来的潜心调查、研究与试验,该体系已初步掌握"偷死病"发生的关键所在。虾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虾肝胰腺坏死症即是"偷死病","偷死病"主要是由养殖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所致。虾体系北方区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黄倢认为,"偷死野田村病毒"是导致对虾病毒性偷死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特异性卵黄抗体抗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ssociated with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VpAHPND) 感染的效果及其机制,防控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AHPND),本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VpAHPND卵黄抗体制剂 (0、0.2%和0.5%) 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测定对虾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浸浴感染实验测定免疫对虾抗VpAHPND感染的能力。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免疫28 d后,免疫组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对虾在平均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免疫功能实验结果显示,免疫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酚氧化酶 (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溶菌酶 (LZM) 活力显著升高,抗菌肽 (Crustin)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 (β-GBP-HDL)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浸浴感染实验结果显示,0.2%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2% VpAHPND卵黄抗体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3.77%。研究表明,口服卵黄抗体不会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存活产生不良影响,0.2%的VpAHPND卵黄抗体制剂通过提升凡纳滨对虾的PO、SOD、LZM活力和Crustin基因表达水平,增强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对虾抗VpAHPND感染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使用特异性卵黄抗体防控AHPND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