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大家鱼传统的夏花培育方法主要有豆浆法和豆浆加大粪混合法两种。为了探讨生态培育新模式,我站于2007年采用种草淹青肥水的方法进行池塘生态培育草鱼夏花生产,获得成功。一口15亩的池塘放养草鱼水花150万尾,在完全不投饲、不施肥的情况下,经25天的培育,共培育出全长5~6厘米规格的草鱼夏花120万尾,成活率达80%,产值4.8万元,扣除当年生产总成本9533.8元,纯利38466.2元。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鲌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3.
<正>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殖在20世纪80年代末获得成功,湖北、湖南相继开展细鳞斜颌鲴水花的繁殖及推广,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站从1987年开始人工孵化水花成功,逐步摸索研究夏花培育、鱼种及成鱼养殖等工作,并取得成功。在夏花苗种培育过程中,我们做了清水下塘与肥水下塘的对比试验,为夏花养殖成功提供了有效的试验数据。一、材料与方法1.来源本实验鱼来自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  相似文献   

4.
团头鲂是我国淡水养鱼的主要养殖对象,具有食性广、生长快、肉味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在北方地区其养殖周期通常为三年,为缩短养殖周期,将三年上市改为两年上市,必须当年培育大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即是夏花当年培育成规格12~15cm、体重30克以上的鱼种。要获得团头鲂高产和大规格须掌握其养殖技术。现介绍以团头鲂为主的大规格一龄鱼种高产培育方法。 1.施足基肥,肥水下塘。团头鲂夏花入池  相似文献   

5.
瓦氏黄颡鱼夏花集约化、规模化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黄颡鱼的夏花培育是指将卵黄苗育成2.5~3.0cm规格苗种的过程,是瓦氏黄颡鱼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成败的关键.目前采用大塘培育瓦氏黄颡鱼夏花成活率低,通常仅30%左右;虽然采用小水体、高密度、全人工投喂浮游动物培育瓦氏黄颡鱼夏花是一种成功的培育方式,但有时受到饵料生物来源限制,影响培育规模和数量,成为制约瓦氏黄颡鱼养殖的主要障碍.2003~2004年,我们在武汉市东西湖基地开展了集约化、规模化培育瓦氏黄颡鱼夏花试验研究.试验突破传统的浮游生物及肥水下池方式,采用水泥池微流水增氧与全价粉状配合饲料饲喂相结合方式,取得平均成活率96.7%,一次批量生产50万尾以上的成果,现将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呼兰县渔业生产开发公司许卜渔场从1991年开始每年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购入高寒鲤鱼水花150万尾,以肥水下池发塘,经过10~15天培育,出池3.3cm以上规格夏花120万尾。几年来水花发塘成活率达80%以上,除自用以外,大部分外销。本场鱼种培育亩放高寒鲤鱼夏花3500尾,搭配花、白鲢、草鱼夏花1600尾,在无增氧设备的情况下,以驯化养鱼方式饲养,培驯大规格鲤鱼鱼种,鱼种出池规格达100~150g,平均规格为120g。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翘嘴红舶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8.
一、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夏花前应清塘消毒,最好先抽干池水晒塘20天左右,然后注水10厘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一周后池塘注水1.2米。放养夏花前一周用添加10%~20%的EM生物制剂搅拌经发酵3天的菜粕肥水,用量30千克/亩施入池塘水体,培育天然浮游生物饵料。如果时间紧促,宜采用漂白粉或其替代品清塘,3~5天后即肥水。  相似文献   

9.
1991年6月,我场的一口3亩夏花培育塘青泥苔大量繁生,池水清澈见底。捞清后几天,青泥苔又长满全池。当时鱼苗已达乌仔。因药物紧缺,我们试用了肥水控制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池塘肥水培育法培育长吻鮠夏花鱼种。试验结果:放养规格为0.7cm~0.9cm的长吻鮠仔鱼,放养密度5万尾/667m2~8万尾/667m2,经1.5个月左右的培育期,长吻鮠夏花鱼种平均规格达4.0cm~5.6cm,平均成活率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