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鳝β-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RT—PCR和RACE法,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uw)肝脏中分离和克隆黄鳝β-肌动蛋白(actin)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l765bp[不包括poly(A)],5’端非翻译区12bp,3’端非翻译区有625bp[不包含poly(A)],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128bp,翻译成37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41.77kD。将所得序列与各科鱼、蛙、鸡、牛、鼠、人等的β-肌动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核苷酸序列具有68%~95%的相似性,氨基酸序列具有97%~100%相似性,显示该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保守;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黄鳝β-肌动蛋白基因与罗非鱼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
鳗鲡和养鳗     
鳗鲡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的经济鱼类,现有种类在20种左右,其中产量较多的有6种。即: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Linne)、美洲鳗鲡A.rostrata (Le Sue)、澳洲鳗鲡A.australis Rich、印非鳗鲡A.mossambica Peters和以我国为主的西北太平洋沿岸所产的鳗鲡A.japonica Temm et Schl.和花鲡A.marmorata Quoy et Gajmard。  相似文献   

3.
1注意的事项1.1水花(仔鱼)期及稚鱼期要注意的问题1.1.1育苗的水池池底必须要光滑 因为刚孵出的水花其腹部有一个较大的卵黄,从外表看形状象蝌蚪,并且仔鱼在5-10天龄有“贴底”的习惯,这期间其腹部皮肤很薄且很娇嫩,如果育苗池的底部较粗糙,很容易磨伤仔鱼的腹部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4.
巨口牛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俗称大口胭脂鱼,属亚口鱼科(Catostomidae),是北美洲淡水经济鱼类,也是美国池塘养殖鱼类之一。(图1)体椭园形,体侧腹部呈橄榄绿色。头部较大,具有较宽的圆纯形的吻。头长为全长的20-25%;眼径为吻长的48.0-60.5%,侧线鳞35-39个。背鳍长,具23-31鳍条。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在水温为20±1℃的条件下,研究洋金花提取物对鲤、鳊和白鲢的毒性效应,以期为该药在水产养殖寄生虫病的防治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洋金花提取物对鲤、鳊、白鲢的24小时LC_(50)、48小时LC_(50)、96小时LC_(50)分别为鲤:435、246.32、165.54 mg.L~(-1);安全浓度为16.55 mg.L~(-1)。鳊:544.63、207.59、146.45 mg.L~(-1);安全浓度为14.65 mg.L~(-1)。白鲢:446.58、181.13、118.22 mg.L~(-1),安全浓度为11.82 mg.L~(-1)。  相似文献   

6.
关于鱼类胚胎发育与水温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水产科学工作者曾作过不少研究工作。国外如A.Thomopoula(1954)在玉筋鱼卵上,T.A.杰特拉弗和A.C.金兹堡在鲟鱼卵上,U.Lieder(1953)在鲤鱼卵上,Ljubitzky(1953)和F.R.Hayes(1953)分别在鲑鱼卵上都进行过研究。国内如庞诗宜(1961)在金鱼卵上,钟麟等(1965)在鲢鱼卵上,林华英在鲤鱼卵上,郭永灿在草、鲢鱼卵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刺参育苗面积和养殖面积急增。但由于刺参养殖技术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刺参的室内保苗和池塘养殖病害发生严重,尤其是2002-2004年刺参病害给育苗和养殖业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刺参发病的主要症状为:摇头频繁,萎缩,翻吻,肿嘴(鼓嘴),腹部鼓胀(鼓肚),破肚,排脏(吐肠),继而部分或全身发白、发蓝,溃烂(化皮),最后溶化死亡。当发现某个池子中的个别刺参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个池子的其它刺参也将会出现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Aeromonas hydrophila和Fibrio fluvialis二联全菌疫苗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用该工艺所制备的疫苗对鲫鱼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注射免疫鲫鱼4周后,抗A.hydrophila和V.fluvialis血清凝集效价分别为1:4-1:32和1:2-1:16,平均都为1:10,但对攻毒均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浸泡免疫、高渗浸泡免疫或加多糖浸泡免疫在免疫4周后,对A.hydrophila攻毒均无保护作用;然而,加多糖浸泡免疫对V.fluvialis攻毒可产生有效的保护。免疫扩散试验表明,在煮沸并经超声波处理后的A.hydrophila或V.fluvialis菌液中均存在两种优势抗原。  相似文献   

9.
山女鳟耗氧量与体重、水温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重0.53g和75.58g的山女鳟,在7℃、10℃、13℃、16℃、19℃,5个范围耗氧的测定,研究了山女鳟耗氧量与体重、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耗氧量随着体重和水温的增加而增加,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减少,在13℃-16℃水温范围内,水温增加但耗氧率增加不明显,水温在16℃时,耗氧量与体重的关系为:R=0.3621W^7848(R:耗氧量mg/h.尾,W:体重,g),在体重0.53g时,耗氧量与水温的关系为:R=0.0173T-0.0393,75.58g时,耗氧量与水温的关系为:R=0.825T-1.725(R:耗氧量mg/h.尾,T:水温,℃)。山女鳟耗氧率具有昼夜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性,在13:00时耗氧率达到最高值,22:00时达到最低值。山女鳟的窒息点在1.2—1.98mg/L。  相似文献   

10.
亲虾选择,(1)健康无病。即虾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正常,无病无伤,附肢完整。(2)个体较大.雌虾体长9-10厘米,体重25-30克以上,雄虾应比雌虾大.(3)年龄适中.以1—2冬龄的亲虾为宜.(4)性比合理.在繁殖季节,雌雄之比以4-5:1为宜。  相似文献   

11.
鳗鲡养殖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全国鳗鲡每年养殖产量约在15万-16万t,出口创汇达5亿美元。目前,我国养殖的鳗鲡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和欧洲鳗鲡(A.anguilla)为主,但由于日本鳗鲡苗种不足,苗种价格高,造成养鳗成本偏高;而欧洲鳗鲡养殖水质要求高,造成许多地区养殖受到限制。美洲鳗鲡(A.rostrata)以苗种价格最低、水质要求不高而成为今后养殖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七群体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4,28(1):15-22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7个地方群体的成鳖阶段和后备亲鳖阶段的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1)把包括背甲周长、背甲宽、裙边后侧宽等16个参数转化为以背甲长为基数的15项比例性状进行多元函数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太湖鳖和崇明鳖较近,黄河鳖和淮河鳖较近,洞庭湖鳖和鄱阳湖鳖较近。主成份分析表明,把7群体一起分析的绘图,相互覆盖较多,不易分清:若是取3个群体,如对黄河鳖、洞庭湖鳖及太湖鳖分析绘图,则趋同性和趋异性十分清楚。判别分析表明,7群体的判别准确率在44%~73%之间,黄河鳖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2)裙边宽厚度是中华鳖的重要经济指标。黄河鳖、淮河鳖及洞庭湖鳖的裙边均较宽而厚,其裙边后侧宽/背甲长之比超过7群体总平均值1~4.6个百分点;(3)中华鳖体色存在群体间固有的差异。首先表现在腹部的黑色斑块的有无和多少上,在后备亲鳖阶段,黄河鳖腹部全白的比例达100%,洞庭湖鳖和鄱阳湖鳖及淮河鳖腹部全白的比例在80%~90%;太湖鳖、崇明鳖及台湾鳖腹部全白的比例仅12%~22%。其次表现在腹部黑色斑块的出现频率和黑色程度有从黄、淮河流域和长江中游水域向长江下游水域及台湾增高、增强的明显趋势。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及鄱阳湖鳖是为“玉鳖”群,太湖鳖、崇明鳖及台湾鳖是为“花鳖”群。中华鳖腹部黑色斑块图案,是既受遗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还受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表型。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不同部位肌肉营养与风味特征,对比分析了其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除灰分外,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背部、腹部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70 g/100 g和18.61 g/100 g;背部、腹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34 g/100 g和30.29 g/100 g。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氨基酸总量分别达到(22.07±0.74) g/100 g和(16.57±0.47) g/100 g,差异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在40%左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大于60%,接近于FAO/WHO推荐的蛋白质营养评价的理想模式,属于优质蛋白。谷氨酸的含量均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胱氨酸含量最低。背部和腹部肌肉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4.93%和35.91%。背部和腹部肌肉中分别检测出24种和29种脂肪酸,各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中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的含量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C18:1)和二十碳一烯酸(C20:1)含量高;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量占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8.55%和75.13%。气相离子迁移谱可以有效区分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共检测到3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和烯烃及含氮、含硫化合物等;背部肌肉中2-庚酮、2-甲基噻吩、E-2-己烯-1-醇、戊酸、α-蒎烯、丙酸、丁酸丁酯、2-戊基呋喃、丁酸戊酯、二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庚酸乙酯、α-松油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丁醛-D、2-甲基丁醛-M的相对含量较腹部高;腹部肌肉中E-2-戊烯醛、N-亚硝基甲基乙基胺、甲基吡嗪、3-甲基丁醇、二甲苯、三乙胺、E-3-己烯-1-醇、4-甲基-2-戊醇、2-甲基丙酸乙酯、2-丁酮、乙酸乙酯、3-丁烯腈、2, 4, 5-三甲基噻唑的相对含量较高。综上所述,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风味各异。  相似文献   

14.
草鱼、鲢鱼、鳙鱼、鲮鱼冷冻精液授精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草鱼、鲢鱼、鳙鱼、鲮鱼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试验。对33尾雌鱼的部份卵子进行了授精。各种鱼的平均受精率和最高受精率(括号内是最高受精率)分别是:草鱼44.21%(71.79%),鲢鱼32.55%(49.78%),鳙鱼16.55%(46.34%),鲮鱼31.03%(91.13%)。试验用的冷冻精液一般在液氮中保存60-90天,最长保存时间超过700天。试验表明,在液氮中保存一年甚至两年的冷冻精液,受精能力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们以往习惯于春季放养鱼种,其实不科学,因为春季(3-4月)放养生长期较短,温度逐步升高,鳞片疏松,容易擦伤,易生水霉等病、鱼种容易死亡.成活率低。而在冬季11-12月,水温较低(6-10℃)时放养,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从而充分利用生长期.提高鱼产量,在低温下鱼类活动较弱.鳞片紧凑不易擦伤,从而提高成活率.放养中的注意事项主要是要防止鱼病传染和避免鱼体擦伤,为此,  相似文献   

16.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虾塘养殖水体生态因子的控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利生素-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养殖虾塘水体中各项水质因子的控制,含活菌数为10个,g的菌剂,用量为1kg-0.5kg/hm,经二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有益微生物对提高虾塘水质DO,调节水中PH值及分解有机物(COD)污染和有毒物质有明显的功效。对照塘DO升高20%以上,COD上升16%,NH-N升高11.3%,NO-N升高828.6%,DIN升高101.3%PON升高485%,总有机氮(TN)升高70.7%:而试验塘COD下降12.9%-21.3%NH-N下降43.3%-75.6%,NO-N下降74.8%-100%,DIN下降70.8-94.8%,PON和TN分别下降75.2%-70.7%:和32.3%-38.3%,说明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是目前水质处理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小龙虾规模养殖中常遇到的难点主要有: 1.苗种 小龙虾的繁殖比较特殊,有在腹部抱仔的习性,其本身的怀卵量就较小,一般在100-700粒,一只亲虾只能育出数十只,限制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设置4个试验组(A、B、C、D)和1个对照组(E),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对巴马拟缨鱼进行人工催产,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样本鱼催产前后血清激素水平,试验周期365 d。结果表明,催产前,C组的雌二醇(E2)含量最高,较A组有显著提高(P<0.05),与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D组的雌三醇(E3)和睾酮(T)含量最高,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孕酮(P)含量最高,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雌酮(E1)含量最高,较A组和D组有显著提高(P<0.05),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催产后,A组E2含量上升,B、C、D组下降,且C组催产前后差异显著(P<0.05);A、B组E3含量均上升,其中B组催产前后差异显著(P<0.05),C、D组下降,催产前后差异不显著;A、B组P含量下降,而C、D组上升,催产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A、B组E1含量下降,A组催产前后差...  相似文献   

19.
鲤隐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东北地区流行的鲤隐性败血症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观察了病理组织变化等。从病鱼内脏分离到场22株致病菌,其中标7株的生长及生化特性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种的特性,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检测呈阳性。有3株菌V—P(-)、赖氨酸(-)、葡萄糖产气(-)是区别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及温和气单胞菌(A.Sobrie)主要特征,这三株菌符合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种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黄鳝个体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8—32℃下,黄鳝受精卵经9-10天孵化即可出膜,至第2年9月可长至15.5-21.0cm。对190尾黄鳝实测及观察表明:黄鳝性变化最小体长为26cm.26cm以下全为雌体;28-34cm雌性、间性发育占较大比例;44cm以上雄性发育个体占68.8%。年龄鉴定:2龄前为雌性发育;间性多为3龄;雄性则出现在4龄以上。各年龄组平均退算体长:2龄23.28cm;3龄35.59cm;4龄49.98cm。根据生长指标可将黄鳝(1—4龄)划为三个阶段:1—2龄生长比速大(0.68),为第一生长阶段;2—3龄生长比速0.4,为第二生长阶段;3-4龄生长比速0.36,为第三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