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畜禽业》2021,(2)
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的情况,在有关政策引导下,积极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度是现阶段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关键点。对畜禽粪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及资源化利用措施,为我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冯勐 《畜禽业》2006,(16):26-27
由于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规模化养殖场发展迅速,所产生的大量未经处理畜禽粪便被直接排放,成为引起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畜禽粪便污染的途径,并从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两个方面探讨了降低畜禽粪便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冯勐 《畜禽业》2006,(8):26-27
由于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规模化养殖场发展迅速,所产生的大量未经处理畜禽粪便被直接排放,成为引起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畜禽粪便污染的途径,并从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两个方面探讨了降低畜禽粪便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3)
以临洮县为例,主要对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应对策略,以及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对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提出了应对措施,将对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污染资源化利用效率,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积极帮助。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1,(6)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污染问题不得不重视,但畜禽粪污用好了就变成一种宝贵资源。简要阐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对策措施,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营养物污染、药物污染、底泥富集污染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淡水养殖存在的自身污染问题,从微生物修复、水生植物修复和水生动物修复等3个方面总结了主要生物修复技术,从微生物的有效性、生物入侵、二次污染和水生植物的数量等方面提出生物修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模式,提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胡国元 《畜禽业》2007,(6):26-28
主要介绍了畜牧养殖业中污染特点,并从法律法规、资源化利用、生态营养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底泥生物氧化对黑臭河道上覆水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构建的模拟河道,研究了静态底泥氧化技术以及动态条件下不同底泥状态对上覆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底泥和上覆水体互相影响,底泥会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上覆水体也会向底泥沉积污染物,底泥能在其表层形成一个氧化层,抑制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体释放.底泥氧化对上覆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有较大影响,能促进上覆水体污染物的去除,上覆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底泥未氧化的模拟河道.  相似文献   

10.
增养殖海区富营养化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振明  王琦 《水产科学》1999,18(6):10-13
通过对增养殖海区进行大量水质、底质和生物调查,阐明培养殖海区自身富营养化主要源于底泥污染。进行了水质、底质污染因子评价,并与生物评价取得了一致的结论。介绍了增养殖海区环保工作应进行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和方法,着重指出海区环境容量研究对增养殖生产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结合土壤、污泥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综述了国内外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进展。分析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有机集成,实现经济、有效生态清淤与处置,将是河流底泥污染异位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流溪河水库为对象研究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水库建库以来底泥重金属长期变化特征,结合已有历史资料、水质、水文及人类活动数据,分析了该水库底泥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记录。于2013年3月在流溪河水库采集泥柱,测定泥柱重金属等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地积累指数和NYSDEC标准评价表明流溪河水库底泥早期重金属并未受污染,而在后期流溪河水库重金属污染逐渐加剧,部分达到中度污染程度。流溪河水库底泥对其流域内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做出了较好响应记录,与历史资料、文献记载具有较高吻合。底泥记录了水库5段重金属历史时期,第I时段较小的工农业规模不足以导致重金属污染;第II时段工农业规模相比前一时段有所增加但仍没有很大体量,也不足以导致水体大规模重金属污染,但底泥中重金属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长期输入开始缓慢富集;第III时段指示了人类活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出来,各重金属含量开始有较大增长。第IV时段初期底泥记录了一个显著的重金属含量上升过程,指示该时段重金属自然源已有限,重金属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底泥重金属在该时段含量变化比较大,指示该时段是污染最严重时期;第V时段指示了重金属污染得到较好控制,但由于前期污染积累,某些重金属含量仍要高于建库早期时段。该时段进入水库中的重金属主要仍是降低程度的人为污染及大气输送。古湖沼学方法能为水库水质有效管理提供长期数据支持及生态退化的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宁夏阅海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解析其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结合环境现状,分区域采集14个底泥样品,分析底泥理化性质;运用Arcgis反距离空间插值法(IDW)研究阅海底泥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并利用相关性、主成分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阅海底泥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阅海底泥中汞(Hg)和钴(Co)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0.16 mg/kg和19.23 mg/kg,分别达到背景值的5.16和2.24倍,其他重金属元素铅(Pb)、铜(Cu)、砷(As)、镉(Cd)、铬(Cr)含量均超过银川平原引黄灌区土壤对应元素背景值含量;阅海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各重金属元素在芦苇分布区域富集趋势十分明显;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表现为:Hg>Co>Pb>Cu>Cd>As>Cr,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均值达到 277.21,属中等生态危害范畴,其中 Hg 元素超标严重,贡献率达74.42%。阅海底泥重金属Cr和As元素受自然背景影响明显,而Hg、Co、Pb、Cu和Cd元素则主要来源于鸟粪排放以及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池塘养殖底泥污染和水质变坏的问题,采用机械设备调节养殖池塘水质。太阳能水质调控机可以将池塘底部淤泥抽取到池塘表面,将池塘表面水质较好的水射入池塘底部。太阳能臭氧水质处理设备利用臭氧对池塘底部进行杀菌消毒,改良水质。  相似文献   

15.
衡德茂 《畜禽业》2013,(9):50-52
分析污染制约生猪养殖的问题,综述了循环种养模式和资源化利用化解养殖污染的途径,提出利用优惠政策、项目扶持促进规模猪场标准化改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铬、铅、汞、锌、铜的含量分别为93.6(50.3~172)mg/kg(干)、32.2(20.1~185.8)mg/kg(干)、0.136(0.009~0.742)mg/kg(干)1、09.4(61.1~235)mg/kg(干)和57.8(18~155)mg/kg(干)。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其中部分池塘中铜和汞的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铅的污染等级为安全级;锌的污染处于警戒线;铬、汞和铜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正为评价湖州地区苕溪底泥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东、西苕溪底泥中3大类典型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开展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苕溪底泥中共检测出三类11种抗生素,其中土霉素的检出率和平均质量浓度最高,达18.8%和351.9ng/kg。此外苕溪底泥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给相应的敏感物种带来较高的生态毒性风险,其中环丙沙星尤为突出。一、引言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海域、河流、湖泊等水体抗生素的残留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一大热点话题。而作为抗生素的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我国抗生素残留也较为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水产抗生素每年用量在2万吨左右,高于其它国家,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水产养殖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的围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通过测定上覆水的多项水质指标、底泥总有机碳(TOC)、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底泥异养细菌数和反硫化细菌数等指标值,在野外实验围隔条件下比较了固定化微生物和游离微生物(FR-M)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微生物固定所用载体包括:纤维网状活性炭,生物活性炭,沸石和硅藻土(相应的固定化微生物分别标记为FC-M、 BC-M、ZE-M和DI-M组)。结果显示:固定化微生物对围隔内水质有间接影响,试验后期固定化微生物组(ZE-M、DI-M和FC-M组)的上覆水硝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C-M组和ZE-M组上覆水中的COD值显著低于游离微生物组(FR-M)和对照组,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有效削减了水底界面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与游离微生物或对照组相比,固定化微生物组(FC-M组、DI-M 组和ZE-M组)能更有效地降解底泥有机质。固定化微生物对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的影响明显,实验后期固定化微生物组((BC-M组、DI-M组和ZE-M组)的G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游离微生物组,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运用显著提高了围隔底泥的生物降解能力;固定化微生物对围隔内底泥异养细菌总数影响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其它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所致。固定化微生物对底泥反硫化细菌影响显著,与对照组和游离微生物组相比,固定化微生物(尤其是ZE-M和BC-M组)能更有效地减少围隔底泥反硫化细菌数。本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载体固定微生物技术能显著提高微生物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其中以ZE-M和BC-M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在罗非鱼养殖中后期,研究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底改+有益活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池塘底泥总氮及总磷的降解。结果表明,对照组养殖池底泥中总氮、总磷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底泥的总氮、总磷含量沉积浓度随着饲养周期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但使用复合过硫酸氢钾颗粒解毒底安+有益活菌进行综合调控后减缓了它们增加的幅度,使更多的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体中,供给浮游植物利用和提高同化作用。从改良的效果来比对和分析,以复合过硫酸氢钾颗粒解毒底安+乳酸菌的协同作用对氮磷的改良效果更显著,总氮和总磷比试验前平均消减了30.75%和15.69%,可在水产养殖中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1,(5)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农业体系不断得到优化革新,已成为综合经济体系的重要部分。畜牧业作为农业体系中重要组成部份,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同时在发展中产出的粪便总量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相关学者对畜禽粪污问题展开研究,并且将重点放到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旨在降低粪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基于此,文章对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研究,阐述现阶段常用的粪污处理方式,指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给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