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前期报道了利用尼罗罗非鱼LG22上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到养殖群体存在天然XY雌鱼,但其能否用于培育YY超雄罗非鱼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引入遗传性别受LG22染色体严格控制的CQ尼罗罗非鱼群体和具有天然XY雌鱼的WC群体,将CQ群体XY雄鱼与WC XY雌鱼杂交,检验杂交F1 YY超雄鱼是否可用于控制后代性别,并比较杂交F1 XY和YY罗非鱼体质量、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和性腺基因表达情况。研究发现,CQ XY雄鱼和WC XY雌鱼交配,获得的F1 中具有25%的YY超雄鱼,经鉴定为全雄且可育。将F1 YY超雄鱼与WC XX雌鱼、WC XY雌鱼(母本)、杂交F1 XX雌鱼和CQ XX雌鱼交配,后代几乎全雄,仅在与F1 XX雌鱼交配后代中有2尾雌鱼(雄性率98%)。在孵化后180 d,杂交F1中XY和YY个体的体重、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差异不显著。基因表达分析发现,YY鱼精巢中AmhX/AmhY mRNA表达显著高于XY鱼,而Dmrt1 和Cyp11b2 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杂交F1 YY和XY鱼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尼罗罗非鱼天然XY雌鱼能够培育YY超雄鱼,且该YY超雄鱼能够用于罗非鱼性别控制。  相似文献   

2.
颉志刚  杨范利 《中国水产科学》2021,28(10):1263-1271
为探究溪流性鱼类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对光色的偏好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以及芳香化酶作为催化睾酮(T)向雌二醇(estradiol, E2)转化的限速酶在行为调节中的关键角色, 本研究采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雌鱼和雄鱼对 6 种单色 LED 光源的选择偏好, 并尝试利用药物抑制体内芳香化酶活力从而改变血浆性激素水平和鱼的行为表现。结果表明, 雌鱼和雄鱼分别相对偏好红光(峰值为 637 nm)和黄光(590 nm), 两者均相对排斥蓝光(465 nm)、 紫光(405 nm)以及含有蓝光波段的白光(447 nm), 而对绿光(518 nm)的偏好不明显。摄食含有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trozole, LZ)的实验饲料 10 d 后, 雌性和雄性光唇鱼脑和性腺组织内芳香化酶活力和血浆 E2 水平均显著下降, 但血浆 T 水平无显著变化。值得注意的是, LZ 也导致处理鱼对光色选择偏好的改变, 雌鱼转为相对偏好蓝光, 雄鱼转为相对偏好红光。然而, 摄入含 LZ+E2 实验饲料后除芳香化酶活力降低外, T、E2 两种性激素水平和光色偏好行为表现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因此推测光唇鱼对光色偏好的性别差异极可能与体内芳香化酶活力和雌二醇水平的性别差异有关, 而与睾酮水平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3.
应用引物退火控制技术(ACP)筛选尼罗罗非鱼雌雄鱼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寻找与雌雄鱼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本实验从同等条件下养殖的尼罗罗非鱼群体中随机选取雌、雄鱼各5尾组成RNA池,采用引物退火控制技术,分析了两组个体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利用20对随机引物差异显示扩增,共获得8条ESTs,其中5个已知的ESTs分别为转录变体3(LOC100691543)、60S核糖体蛋白(RL3)、小白蛋白β样蛋白、肌型肌酸激酶M2-CK和转录因子Sox4,其余3个为未知的ESTs。实时定量PCR分析各差异表达基因在尼罗罗非鱼雌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发现,8个差异表达基因中转录变体3与ACP6-Y在尼罗罗非鱼雄鱼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ACP3-X、60S核糖体蛋白(RL3)、小白蛋白β样蛋白、ACP15-X、肌型肌酸激酶M2-CK与转录因子Sox4在尼罗罗非鱼雌鱼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雄鱼(P0.01)。结果表明,应用引物退火控制技术筛选获得了8个可能参与了雌雄鱼肌肉生长发育调控的ESTs,为进一步筛选雌雄鱼肌肉生长发育相关候选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瘦素、增食欲素、神经肽Y对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食量是影响畜禽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许多食欲调节肽物质都可以影响动物的采食量。本文主要综述瘦素、增食欲素、神经肽Y及它们相互间对动物采食量的调控影响。  相似文献   

5.
何田 《畜禽业》2008,(4):14-15
采食量是影响畜禽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许多食欲调节肽物质都可以影响动物的采食量。本文主要综述瘦素、增食欲素、神经肽Y及它们相互间对动物采食量的调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分别为20(常温对照组)、25、30℃条件下,采用RT-PCR方法,研究性腺成熟期雄性黄颡鱼组织中P450芳香化酶(P450aromA和P450aromB)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性腺成熟系数(GSI)、肝重指数(HSI)、肥满度(CF)和血浆睾酮(T),雌二醇(E2)含量。结果表明,P450aromA在性腺发育成熟期雄性黄颡鱼心脏、肝、脾、胃、肾脏、精巢、鳃、脑、头肾、肠管组织中均无表达,P450aromB只在脑和肠中有表达,在脑中表达量高于肠,表达量随着水温升高而显著下降;各组实验鱼血浆T和E2含量与芳香化酶基因表达量存在相关关系。该实验结果表明,P450aromA可能与精子发生相关,可能不参与黄颡鱼精子排放过程;P450aromB在雄鱼脑中高度表达,可能参与性腺成熟期精子活力保持与排放过程,且应激温度越高,对性腺成熟期精子活力保持与排放过程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Real-timePCR分析和比较sox9与amh基因在雄、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及及其伪雄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ox9基因在这三种鱼性腺、脑、脾、肝以及脑垂体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性腺组织中,sox9基因在雄鱼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伪雄鱼(P<0.01),而在伪雄鱼中的表达量又显著高于普通雌鱼(P<0.01)。脑组织中,雌鱼sox9的表达显著高于雄鱼和伪雄鱼(P<0.05)。Amh基因在性腺和脑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该基因在伪雄鱼性腺和脑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雄鱼和雌鱼(P<0.05)。结果表明,外源雄激素的诱导可导致伪雄虹鳟性腺和脑组织中sox9和amh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雌性虹鳟,促进其性腺的雄性化发育。本研究可为全雌性虹鳟制种技术研究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在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情况,以及了解雌激素对不同组织中Vg表达的诱导作用,将成年雌、雄剑尾鱼及幼鱼暴露于50 μg/L的17β-雌二醇(E2)溶液中20 d,未暴露的剑尾鱼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各处理组剑尾鱼进行Vg的组织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剑尾鱼Vg主要分布于成熟雌鱼的肝脏、脾脏和肠的血管、淋巴管,在正常幼鱼及雄鱼的以上各组织中均不表达.17β-雌二醇暴露下,剑尾鱼雌、雄成鱼和幼鱼的肝脏以及肾、脾、肠等组织的血管及淋巴管均呈Vg阳性.但Vg颗粒只在肝实质细胞中观察到,在其他组织中如脾脏、肠固有结缔组织等,Vg颗粒仅出现于血管,在细胞内未观察到.以上结果表明,剑尾鱼Vg在肝细胞中合成,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其他组织;雌激素可诱导雌、雄剑尾鱼及幼鱼肝组织中Vg的表达.剑尾鱼幼鱼及雄鱼Vg的非正常表达可应用于环境雌激素效应评价.  相似文献   

9.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生长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性成熟雌鱼体重显著高于雄鱼。鱼体肌肉占体重的40%~60%,肌肉生长是生长性状的核心,而myostatin (mstn)基因是肌肉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对成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mstn基因在半滑舌鳎雌、雄鱼的时空表达模式及其与雌、雄鱼生长差异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1龄鱼的9个组织中,mstn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不同发育时期的肌肉组织定量结果显示,1龄和2龄雄鱼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而在选取的其他时期,雌、雄鱼之间的表达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stn基因的表达位置在肌纤维边缘,即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位置。本文系统研究了肌肉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mstn在半滑舌鳎雌、雄鱼中的时空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半滑舌鳎雌、雄鱼生长差异的原因及其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雌核发育彭泽鲫后代理论上应为全雌群体,前期研究发现实验室养殖彭泽鲫F1代(相比池塘养殖)和实验室高密度养殖F2代(1.28尾/L,相比低密度0.64尾/L)组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雄鱼。之前研究认为Vtg B和ZP2基因是雌性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本试验对F1、F2代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雌鱼(P0.01,P0.05);池塘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低密度养殖组中雄鱼性腺中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池塘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Vtg B和ZP2的表达均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F1代实验室养殖雄鱼全鱼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1代池塘养殖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本研究表明,彭泽鲫Vtg B和ZP2基因并非雌性特异性表达,且不同的养殖方式、密度影响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对发育前期的大菱鲆亲鱼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量及合成过程的影响,配制3种等氮等脂(脂肪含量13%)的实验饲料,分别含有不同梯度水平的花生四烯酸:0.72%(不添加花生四烯酸精制油的对照组,C),5.63%(添加低水平ARA的处理组,ARA-L)及15.03%(添加高水平ARA的处理组,ARA-H)(各数值均为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每组饲料投喂3个实验桶,每桶放25尾3龄大菱鲆亲鱼(雌雄比例约为1:1)。养殖实验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每天饱食投喂2次,养殖周期为5个月。养殖结束后,分别取性腺发育前期的雌雄鱼测血清雌二醇和睾酮的含量并检测性腺中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蛋白质的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高水平的花生四烯酸显著降低了雌鱼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而雄鱼血清中睾酮的含量在低水平花生四烯酸处理组显著降低。在卵巢中,饲料中高水平的花生四烯酸显著降低了促卵泡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量,但是饲料中低水平的花生四烯酸显著提高了17α羟化酶的mRNA表达量。在精巢中,饲料中低水平的花生四烯酸显著降低了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以及17α羟化酶的mRNA表达量,但显著升高了芳香化酶的mRNA表达量。饲料中花生四烯酸提高了性腺、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但降低了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卵巢中的花生四烯酸累积量高于精巢。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花生四烯酸抑制了发育前期大菱鲆亲鱼雌二醇和睾酮的合成,在卵巢中,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促卵泡激素受体的表达来实现,而在精巢中,可能是通过抑制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以及17α羟化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了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aerii)不同性别和卵巢发育时期血浆中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利用活组织取样的方法,根据性别和卵子颜色及大小将实验鱼分为成熟雄鱼(M)、雌鱼Ⅲ期、Ⅳ期和Ⅴ期共4个组。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血浆T含量雄鱼高于雌鱼(P<0.01),且雄鱼与雌鱼Ⅲ期和Ⅴ期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E2含量除与雌鱼Ⅳ期有极显著性差异外(P<0.01),与雌鱼Ⅲ期和Ⅴ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雄鱼表现为T含量和T/E2比值高,而E2含量低。雌鱼随卵巢的发育T和E2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Ⅳ期组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Ⅲ期和Ⅴ期,且差异极显著(P<0.01)。根据血浆中T和E2的含量建立了西伯利亚鲟性别和性腺发育时期的4个判别函数:YM=-11.322+0.043T+0.153E2,YⅢ=-1.390+0.000T+0.061E2,YⅣ=-18.074+0.032T+3.305E2,YⅤ=-2.316+0.785T+0.008E2,经检验总体判别准确率为95%,其中对性别的判别准确率为100%,对雌鱼卵巢发育时期的判别准确率为93%。  相似文献   

13.
郑亮 《海洋渔业》2007,29(4):307-313
探讨铁蛋白ferritin基因在罗氏沼虾中的组织表达分布及外源Fe3+对ferritin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RT-PCR表明,ferritin mRNA在罗氏沼虾精巢、卵巢、肌肉、心脏、中肠腺和血淋巴中均有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了ferritin mRNA在中肠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精巢。对罗氏沼虾进行FeCl3溶液肌肉注射后,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肌肉中ferritin mRNA表达量在注射后3 h增加了61倍,高水平的表达一直维持到8 h,随后在12 h表达量急剧地下降;卵巢中ferritin mRNA表达量在3 h有近4倍显著增加,在注射后48 h内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心脏ferritin mRNA表达量在24 h后增加了8倍,48 h后表达量开始下降;在血淋巴、中肠腺和精巢注射前后均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外源Fe3+可以诱导罗氏沼虾铁蛋白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建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理雄鱼诱导技术, 以出膜后 15 d 体长(15.1±0.09) mm 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 分别使用含有 17α-甲基睾酮(MT)的日粮饲喂 60 d。饲料 MT 添加量分别为 0 mg/kg (MT0)、 50 mg/kg (MT50)和 100 mg/kg (MT100), 分析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别分化、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MT50 和 MT100 组大口黑鲈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低于 MT0 组(P<0.05), MT50 和 MT100 组的雄性率均为 100%, 显著高于 MT0 组(45%); 性腺组织切片显示, MT 诱导获得的生理雄鱼性腺结构与 MT0 组雄鱼相似。性类固醇激素测定结果显示,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均显著低于 MT0 组雌鱼(P<0.05), MT50 组生理雄鱼睾酮的含量显著高于 MT100 组(P<0.05), 与 MT0 组雌鱼无显著差异(P<0.05)。 此外, 与 MT0 组雌鱼相比,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性腺中 Dmrt1 和 Gsdf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 而 Foxl2 和 Cyp19a1a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研究结果表明, MT 添加投喂能有效诱导出膜后 15 d 的雌性大口黑鲈转为生理雄性个体, 适宜添加量为 50~100 mg/kg。本研究为大口黑鲈全雌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培养箱调温的方法进行孔雀鱼的温度耐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孔雀鱼能够在16~34℃的温度范围内生存.2)雌雄孔雀鱼对温度的耐受存在差异(p<0.05),雌鱼温度耐受性比雄鱼好.温度渐变时孔雀鱼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为:36.45℃(♀)和35.51℃(♂),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2.33℃(♀)和14.49℃(♂);在温度骤升10℃时,雌鱼在96h后的死亡率为70%,而雄鱼已经全部死亡.温度骤降10℃时,虽然96h后全部死亡,但在24h、48h、72h三个时间段雌鱼的成活率都比雄鱼高.3)孔雀鱼对热、冷冲击的适应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6.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6.16±16.77)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前肠和中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_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木聚糖酶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饱食投喂,饲养75 d后,每饲料组分别取10尾鱼,尾静脉取血制备血清,测定血糖含量;采用离心柱型总RNA提取试剂金提取前肠和中肠总RNA,通过RT-PCR对前肠和中肠SGLT_1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0.05%组、0.10%组和0.15%组前肠SGLT_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28%(P<0.05)、42.17%(P<0.01)和16.87% (P<0.05);对照组尼罗罗非鱼在摄食后2 h血糖仅为5.56 mmol·L~(-1),0.10%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组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17.45%(P<0.01),0.15%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能显著上调前肠SGLT_1mRNA的表达,促进葡萄糖吸收,从而提高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多鳞铲颌鱼雄生殖腺中首次克隆得到核糖体蛋白L34 3’末端cDNA序列。该3’末端cDNA序列长297bp,预测开放阅读框为162bp,编码5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经BLAST比对,该cDNA序列与斑马鱼、斑点叉尾鱼回、非洲爪蟾、大西洋鲑同源率达到82%~85%。利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核糖体蛋白L34mRNA在多鳞铲颌鱼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注射激素后在生殖腺中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核糖体蛋白L34基因在多鳞铲颌鱼雄生殖腺中特异性表达;核糖体蛋白L34在雌性生殖腺、心、脑、鳃、肠和肌肉中表达量较少,其中在雌性生殖腺表达量最低,雄性生殖腺表达量高于雌性生殖腺、肝、心、脑、鳃、肠、肌肉、脾,差异极显著(P0.01)。在雄性生殖腺注射甲基睾丸酮后,核糖体蛋白L34基因的表达量对照组高于注射组,差异显著(P0.05),在雌性生殖腺注射雌二醇后,核糖体蛋白L34基因表达量对照组高于注射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Dmrt4基因DNA全序列,得到的序列长度为2271 bp,包含1个内含子,2个外显子,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在90%以上.Dmrt4基因在雌性和雄性半滑舌鳎的7个组织中都有表达,有差异表达的组织是脑、垂体和性腺,雄性的表达显著高于雌性(P<0.05).高温处理组的伪雄鱼中Dmrt4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的雌鱼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甲基睾酮处理组的雄鱼和伪雄鱼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雌鱼和雄鱼(P<0.05).Dmrt4基因的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原肠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5),从尾芽形成期开始恢复到多细胞期的表达水平,之后几个时期 Dmrt4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一直到出膜前保持恒定.研究表明, Dmrt4基因是雄性中优势表达的基因,并且受雄性基激素调节,但并不是性反转的必要因素.这一研究为半滑舌鳎全雌群体的建立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选取同一批30日龄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置于水泥池中自然饲养,分别于30、60、80、110、140日龄取样测定不同发育阶段雄鱼的特定生长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雄鱼肝脏中两种生长激素受体(GHR1和GHR2)的mRNA丰度.结果表明,30~110日龄,雄鱼特定生长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80~110日龄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雄鱼肝脏中2种GH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不相同,30~110日龄,GHRi mRNA表达逐渐上升,110日龄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显著正相关(R=0.96,P<0.01);GHR2 mRNA表达在60日龄达到最高.80日龄急剧下降,之后又缓慢上升,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无相关性.提示尼罗罗非鱼生长激素可能主要通过与肝脏中GHR1受体的结合启动其促生长机制.肝脏中GHR1 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其表达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09,16(1):1-7]  相似文献   

20.
于2017年4月底至6月初,进行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亲鱼为天津鸿腾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春天从我国台湾省引进。共选用台湾泥鳅约2 500kg,其中雌鱼约1 800kg;雄鱼约700kg,雌雄比例约为2.5∶1,雌鱼、雄鱼平均体重分别为121.88g、126.98g。雄亲鱼平均"胸鳍长/体长比"为15.71%,显著大于雌亲鱼的10.08%(P<0.001),并且雌、雄鱼之间数据不重叠。雌鱼背部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加鲫鱼脑垂体催产,雄鱼不使用催产素。人工授精后,将受精卵均匀地洒在孵化池内的网框上进行孵化,孵化水温18.5~22.5℃,受精约48~52h后破膜孵化。雌鱼每尾产卵量28.7g,平均每克卵数2 061粒,受精率82.98%,平均孵化率97.4%。2017年获得水花约7亿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