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是莱州湾沿海海水养殖主要模式之一,由于受虾蟹残食、病害相互传染等因素影响,养殖产量和效益一直不理想。为了拓展虾蟹养殖收益空间,重点解决虾蟹残食、虾病传染梭子蟹等问题,我们在潍坊市滨海区渤海水产开发公司3.33 hm~2(50亩)池塘,开展混养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金仙 《齐鲁渔业》2009,26(4):28-29
三疣梭子蟹是福建省近几年来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明显,相应地加大了养殖难度。笔者自2003年开始在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池塘幼苗培育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虾蟹混养的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的混合养殖,提高了虾池利用率,提升了养殖效益。但随着养殖年份的增多,养殖风险日渐凸显,养殖过程中梭子蟹死亡率提高,尤其在8~9月份,梭子蟹的死亡一时难以准时地发现,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本人结合这几年养殖经验和养殖发病情况,就虾蟹混养中的疾病防治经验与做法介绍一下,和广大养殖户进行交流,以推进虾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虾与梭子蟹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海产品,近年来在全国沿海进行了广泛的混合养殖,但由于受养殖技术的限制,产值、产量都不太高,一般虾蟹混养每667m^2产量60~80kg,达到100kg以上的很少。近年来山东省日照水产研究所在日本对虾与梭子蟹混养过程中,通过投放半滑舌鳎,利用虾蟹鱼不同的生态习性和摄食性,达到高产高效、健康养殖的效果。现将日本对虾、梭子蟹与半滑舌鳎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曹华  黄继斌 《齐鲁渔业》2007,24(9):11-11
我市高涂蓄水养殖起步于1999年,是江苏沿海发展高涂蓄水养殖较早的县(市)之一。当初,养殖模式只有泥蚶、青蛤、文蛤、对虾等单一品种的养殖,经济效益一般。2003年以后,开发了脊尾白虾、南美白对虾、基尾虾、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泥蚶、缢蛏、青蛤等多品种养殖,养殖模式也发展到虾蟹、虾贝、虾蟹贝等多  相似文献   

6.
锯缘青蟹是广西防城港市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养殖方式有池塘单养、池塘虾蟹混养、池塘蟹鱼混养等传统养殖方式。但由于青蟹互相残食、捕捞困难等问题的困扰,青蟹养殖成活率无法提高,效益不高。2008年至2010年,笔直针对这些问题,在红树林滩涂上利用瓦缸1缸1蟹放养青蟹,提高了青蟹的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蟹类养殖技术之三 三疣梭子蟹幼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是福建省近几年来的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苗种,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明显,相应地加大了养殖难度.笔者自从2003年开始在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池塘幼苗培育并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整个垦区进行幼体培育的面积超过800亩.  相似文献   

8.
三疣梭子蟹幼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庆贵 《水产养殖》2010,31(7):30-31
<正>三疣梭子蟹是福建省近几年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苗种,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明显,相应地加大了养殖难度。笔者从2003年开始在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池塘幼苗培育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整个垦区进行幼体培育的面积超过80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苗种,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明显,相应地加大了养殖难度。为了促进三疣梭子蟹养殖产业化发展,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福建省连江县大官坂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池塘人工规模化育苗与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的工艺流程获取抱卵蟹(选择)→人工蓄养、促产(人工控温、投喂)→人工孵化(控温)→幼体排幼→移入池塘(幼体培育)→出池二、三…  相似文献   

10.
正三疣梭子蟹是舟山市的主导养殖品种之一,但因其有自相残杀现象,尤其在幼蟹阶段苗种发育不同步,蟹蜕壳时自相残杀现象更严重,加之养殖技术和设施等原因,多年来梭子蟹养殖成活率较低,平均只有3%~5%,亩产在30~35千克,经济效益不高。为有效解决梭子蟹围塘养殖成活率低下问题,笔者开展了防残养殖设施和防残高产养殖技术示范,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文平  杨树娥 《河北渔业》2010,(4):18-18,20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和三疣梭子蟹(Swimming crab)的混养是我市沿海广泛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由于具备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具备耐低温和耐干性强、抗病能力强、适于鲜活销售等特点,一直为沧州市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为了合理利用养殖资源,提高养殖效益,现在把几年来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虾蟹立体混养技术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一、越冬池条件 梭子蟹越冬池最好选用虾蟹混养池,池子水深2m以上,池底为泥沙底。在对虾收获后,保持池底清洁,无堆积的剩余饵料,进排水系统畅通,水质条件良好。 二、越冬梭子蟹的来源与数量 10月下旬对虾收获后,将原池养殖的梭子蟹留在池中进行越冬育肥。因原池中的梭子蟹已适应池中的环境,有利于提高越冬成活率。如果原池养殖的梭子蟹数量较少,也可从其它养殖池中加以补充。在对虾收获时,还应测量池中养殖的梭子蟹的规格、体重及数量,挑选肢体完整、健壮活泼、肥满度好的梭子蟹进行越冬育肥,每亩放养越冬蟹660~1000只。  相似文献   

13.
对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河蟹、梭子蟹、青蟹等都是甲壳动物,它们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食客们的欢迎。但是它们的可食部分仅占1/4~1/3左右,其余大部分均是厚厚的甲壳,例如河蟹的可食部分约为35%,克氏原螫虾的可食部分仅为27%。一般情况下,除了满足美食外,大部分虾蟹的甲壳均作为废弃物扔掉,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我国每年产虾蟹数十万吨,占了70%的虾头、虾蟹甲壳,往往被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因此虾蟹的甲壳加工利用问题也是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对虾白斑病(WSSV)的危害,单一进行对虾养殖成功的几率很小,主要原因是虾、蟹的排泄物及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转化为有机物,易使池水富营养化,导致单细胞藻类在池水中大量繁殖,致使池水的透明度降低,pH值升高,不利于虾蟹的生长。在池塘中将三疣梭子蟹、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子进行立体生态综合养殖,使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促进单细胞藻类的生长,为放养贝类的提供了丰富优质的饵料,促进了贝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全雌梭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准备、苗种投放、池塘管理、病害防治等,重点是梭子蟹苗种的挑选、运输、暂养.结果显示,在周边地区虾蟹混养效益普遍不景气的情况,蟹、虾、贝等混养模式获得利润6152元/667m2元,其中在不增加池塘成本的情况下,雌蟹的销售产值占池塘的产值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缢蛏俗称蛏子、蜻子,为了有效解决缢蛏与三疣梭子蟹同塘养殖的互残问题,我们采取在缢蛏养殖滩面上覆网的保护措施,保证了缢蛏和三疣梭子蟹在同一养殖塘中和谐共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我们2010年缢蛏和三疣梭子蟹混养试验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梭子蟹池塘养殖、围网养殖以及后来发展的笼养、筐养等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可控性差、劳动强度大、养殖产量低。本研究针对传统养殖方式的不足,采用格栅式单体养殖方法,有机组合生物净化水处理单元,构建了温室大棚梭子蟹格栅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研发了具有"防止互残、遮阳保温、增氧去污"等性能的梭子蟹养殖新模式。结果表明,格栅式养殖池放养梭子蟹C8~C9期大规格苗种,经113 d养成至C11~C12期商品蟹,平均甲宽168 mm、平均体重253 g,存活率75.4%,养殖平均产量3.054 kg/m2。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采用温室大棚格栅式循环水养殖技术能有效延长梭子蟹的生长期,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和存活率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海水养殖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效益亩均净增收1200元,平均亩产二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千克,梭子蟹成蟹45千克,脊尾白虾75千克,虾虎鱼15千克,亩均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文蛤是广温、广盐性埋栖型双壳贝类,江苏南通地区的启东、如东有养殖文蛤的传统,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养殖模式的效益逐年下滑,虾蟹养殖池中三疣梭子蟹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现象尤为明显。红火了近30年的这种海水池塘养殖模式积累了诸如塘底环境恶劣、病害频发等多种不利因素,所以迫切需要调整养殖模式,以轮作形式开展虾蛤养殖。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2020年在启东市黄海滩涂开发有限公司万亩连片的海水池塘中选点示范开展"红文蛤-脊尾白虾"综合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虾蟹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复合生态养殖方式。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