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芡实又名鸡菱它,鸡头,属睡莲科,是一年生大型水生浮叶植物,适应强,我县湖沼、沟港、池塘均有野生。近年来开始进行人工种植。品种有剌芡、无剌芡(又称苏芡)两大种系;而剌芡占绝对优势,为98%左右。一九八一年总产量为550担。芡实是一种重要药材和滋补品,它具  相似文献   

2.
芡实,又称鸡头米,是生长在淡水里一年生大型草木植物,属睡莲科芡属。芡米营养价值高,含淀粉69.95%,蛋白质9.98%,脂肪0.198%,并含有核黄素、抗坏血酸和钙、磷、铁等多种元素,是一种良好的食疗滋补品。芡实适实性强,种植管理简便,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且可与水生动物养殖相结合。芡实的叶柄、  相似文献   

3.
漫话芡实     
芡实,为睡连群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种仁。芡,深绿色的叶浮在水面,紫色肉质的花形如鸡冠。花落后长出的浆实为海绵质,如鸡头,故又名鸡头米、鸡头果,还有雁头,鸿头之称。  相似文献   

4.
<正> 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是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属双子叶植物睡莲科(Nymphaeaceae)芡实属。由于其营养和经济价值较大,我国可种植芡实的水体又多,所以说它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水生经济植物。可是,有关芡实生物学特性的文献迄今还很少。作者以江苏省苏州市的苏芡为实验材料,对芡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整理成文,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刺芡的果实称芡实,也叫鸡头米,一年生水生植物,原系野生。近几年,江苏省宝应县中港公社金湖渔业大队,进行人工栽培刺芡以来,产量逐年增长,经济收益大大提高。1981年,他们在3000亩的外荡中栽种刺芡2500亩,收获31.2万斤,产值28万元;另有鲜鱼4万斤,两项总产值30万元,平均亩产值100元。刺芡的栽种方法如下。一、水域条件水深3—5尺,最好有排灌水控制,水流平缓;土质肥沃,淤泥三寸以上的湖荡、河沟、池塘、沼泽、皆可种植。  相似文献   

6.
鸡头,又名芡实。一年生水生草本,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其果实可用作中药,对治疗胃病及补肝、补肾等,有很大的用途;其茎可食用。它的种植效益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每667m2投入鸡头种1.5~2kg,可产鲜鸡头750~800kg,折干品375kg(鲜品与干品比例2∶1);当年种植,当年受益。目前市场价,鲜重2.6元/kg,干重5~10元/kg,投入产出比在1∶5左右,是当前水产养殖户种植的好品种。鸡头种植的适宜底质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差。种植前首先要对种植区进行消毒和施肥。尤其是准备在鸡和施肥。尤其是准备在鸡头种植区内放养适量鱼种的,消毒很重要。消毒的时…  相似文献   

7.
李乐林 《内陆水产》2003,28(11):28-29
为合理开发利用粗养湖泊水面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2年起在本地隍城镇蛟湖,立项实施了“养鱼湖泊栽种水生经济植物—芡实”科技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2002年,利用66.7公顷养鱼湖泊栽种芡实45.3公顷,年产芡米17 460千克,产值33.5万元,纯利21.4万元。在没有增加多少投入和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情报》1977,(5):18-22
缢蛏(Sinonou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蛏”,又名“蜻”和“(虫先)”。分布在我国及日本沿海,穴居于内湾及河口的中、下潮区泥滩上,是一种产量高,养殖周期短,有经济价值的主要养殖贝类。我省养殖面积近4万亩,年产量50万担左右,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赤眼鳟,俗称“红眼鱼”、“火草鱼”等,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的唯一种。原先广泛分布于我省的钱塘江、苕溪和运河等水系,该鱼主要栖息于河流中下游广阔水域及湖泊、内河中下层水体,是传统的捕捞品种,也是江河水域优质土著经济鱼类之一。体型似草鱼,呈长简形,腹圆,后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红斑。该鱼肉鲜味美,  相似文献   

10.
<正> 香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它具有黄瓜味,被称为香鱼,我省有的地区称为“海胎鱼”。这种鱼分布在我国沿海几个省份(辽宁、河北、山东、福建、浙江、台湾)的河流和水库中。香鱼分“陆封型”和“洄游型”二个类别,据文献记载,我国台湾省和辽宁省的大伙房水库中有“陆封型”的香鱼,我省目前还未发现“陆封型”香鱼,只有洄游型的种类。在50年代至60年中期,我省香鱼产量约为3~4万斤左右,最大个体达半斤以上。但从60年代中期至今,由于兴修水利、工业污水等因素影响,香鱼产量逐年下降,鱼的个体也逐渐变小,目  相似文献   

11.
鲍鱼,古称“鳆”,又称“海耳”、“九孔螺”、“千里光”、“石决明”等。属腹足纲、鲍科,是名贵的海产品之一,素有“海味之冠”的美称。我国的鲍鱼有两种,一种分布在我国东南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在我省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有两种: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和尼罗罗非鱼(T.milotica)在鱼类分类学上它们均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先后于1955年和1957年专刊发表“罗非鱼及其养殖”的报告。1976年春该组织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水产增殖会议上将罗非鱼作为一种“有希望的养殖鱼”加以推  相似文献   

13.
唇[鱼骨](Hem ibarbus labeo)属鲤科鮈亚科[鱼骨]属,俗称“黄竹”、“桃花竹”,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俏销。且群体产量高,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小型底栖杂食性鱼类。[鱼骨]分布较为广泛,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大水系均有分布,但多分布于具一定流速的江段。  相似文献   

14.
海牛的知识     
世界上海牛目(sircnia)分类共3科,是水生哺乳动物,其中大海牛科体长可达10米,早在18世纪因猎捕过度而遭灭绝,海牛目现存仅儒艮科和海牛科。儒艮科仅儒艮一属一种,海牛科有一属三种,即海牛属西印度海牛种、亚马逊海牛种、西非海牛种。儒艮科与海牛科的主要区别是儒艮科尾鳍凹入呈新月形,颈椎骨7个;海牛科尾鳍突出呈铲形,颈椎骨6个。均有“美人鱼”的叫法。儒艮(Dugong)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周围。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合浦县沙田镇至东兴一带的浅海里,在沙田镇海面经常出没的“美人鱼”就是儒艮。儒艮体长可达3米,…  相似文献   

15.
芝麻魽是珠江水系特有的“四大名鱼”之一,学名斑蠖,拉丁名Mystusguttatus,属鲇形目,鳞科,斑鹱属,俗称芝麻魽、白须辅、甜鱼、梅花鲇等。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上游,在我省仅分布于南、北盘江。芝麻魽是少数具有肉食性同时又具有杂食性的优良土著鱼类,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是近年来开始人工驯养的一个新品种,是贵州人民非常喜爱的上等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6.
河豚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因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获,故江浙一带俗称其“河豚”。河豚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品种较多,现初步查明有43种,其中在我国就有35种,大部分为东方鲀属,分布在东海、黄海、渤海等水域。我国是河豚产量最多的国家,年产量约在3万~4万吨,占世界河豚总产量的70%左右。近年来,几种主要东方鲀品种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成功,加速推进了我国河豚人工养殖的发展,产量、外销量不断增加。目前,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和江苏等地,主要养殖品种有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等,近年来已…  相似文献   

17.
渔工 《海鲜世界》2003,(3):58-62
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王八”、“水鱼”、“脚鱼”,分布极广,除西藏、青海、宁夏尚未发现外,全国其它地方均有其足迹。中华鳖(简称鳖)在动物分类上属脊椎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鳖是一种名贵的水生经济动物,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滋补力强,素有最高级的绝品佳肴之称,尤其是富含球蛋白的细嫩柔软  相似文献   

18.
河(鱼屯),主要是指分布于我国沿海及一些入江河的红鳍东方(鱼屯)、暗纹东方(鱼屯)(Taki-fugu obscurus)等,分类上属(鱼屯)形目,(鱼屯)科,东方(鱼屯)属。在我国,东方(鱼屯)属的种类有16种,而分布在长江口附近的仅10种,习惯上对这一属的鱼类往往泛指为“河(鱼屯)”。  相似文献   

19.
前言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蛏”,又名“蜻”和“(虫先)”。分布在我国及日本沿海,穴居于内湾及河口的中、下潮区泥滩上,是一种产量高,养殖周期短,有经济价值的主要养殖贝类。我省养殖面积近4万亩,年产量50万担左右,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我国养蛏据传以福建为最早,之后流传广东,浙江、辽宁等省。李时珍(1596)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闽粤人以田种之,候潮泥壅沃,渭之蛏田”。可见,我国养蛏业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鲥鱼     
名称学名 Macrura reevesii(Richar-dson),属鲱形目、鲱科、鲥属。分布鲥鱼在我国分布较广,北起黄渤海,南达北部湾,以及长江、钱塘江和西江。形态特征身体呈长椭圆形,较侧扁;头中等大,吻尖,眼间距较宽,上颌正中有一缺刻,上下颌均无齿。鳃孔甚大,左右相连,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