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就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或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近两年吉林省主要采取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玉米大垄双行(宽窄行倒茬平作)保护性耕作和玉米垄侧播种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按照国家保护性耕作要求,结合吉林省梨树县气候特点和农艺要求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保护性耕作模式,即80cm行距,20cm株距均匀平作种植方式。该技术是在实施多年的机械化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基础上总结出来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部门针对耕地的耕层硬化、沙化、盐碱化和由此引起的扬沙天气现实,提出对耕地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措施。以致有效减少或防止上述现象发生和发展。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技术是一种新式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半湿润单季作物种植区(年降雨量400mm-600mm)对玉米这一主要粮食作物实施该技术。可使耕地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技术,从整地到收获留茬经过八个环节。主要是针对春季干旱、耕层板结、土壤风蚀、水蚀,地力下降等问题,通过改变耕作方式、简化作业环节、应用新技术,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加深耕层,增加耕层蓄水、抗旱、保墒能力,进而实现提高出苗率,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1应用情况吉林省德惠市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仅4年。2009年在边岗乡的双城村,示范了20hm2(300亩);2010年在边岗乡、大青嘴镇等5个乡镇进行了300hm2(4500亩)的示范推广;2011年扩大到全市16个乡镇、50个村示范推广,面积0.5万hm2(7.5万亩),效果非常显著;2012年全市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近1.5万hm2(22万亩)。到2015年,德惠市计划实施面积要达到6万hm2(90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0%。2技术模式及技术内容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主要采用3种模式,宽窄行倒茬交替休闲平作、均匀行倒沟垄交替休闲平作和留高茬原垄浅旋灭茬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6.
玉米8020保护性耕作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吉林省梨树县农机推广总站一直探索和研究的农机新技术。几年来,该技术的研究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在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推出了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技术,即80cm行距,20cm株距均匀平作技术,该项技术克服了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的许多缺点,更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增产增收效果更加明显。目前,全县推广面积已达到1万亩。  相似文献   

7.
刘远和 《农业工程》2013,3(2):11-13
玉米机械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打破以往均匀垄常规耕作模式,将原60 cm均匀垄距改成40 cm窄行苗带和80 cm宽行空白带。田间试验证明,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模式种植的玉米产量、根系分布、群体透光率和土壤理化性状等都有所改变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是改垄作为平作,改均匀垄为宽窄行,改浅耕为深松,改低留茬为高留茬,隔年轮换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方式。玉米宽窄行种植具有增加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旱性,种地养地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机械作业,减少劳动强度,便于田间作业等优点,是一项种植技术上的改革创新。一、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主要技术特点1.改垄作为平作。所谓平作,就是把土地在种植前进行整理,使得土地平整,改变了过去那种在垄上作业  相似文献   

9.
<正>吉林省梨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总耕地面积27.9万hm2,玉米种植面积23.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4%。玉米产量直接决定着全县的粮食总产。县农机推广总站2004年引进的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机械化技术,2010年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hm2。这种形式的保护性耕作,能使玉米产量提高近10%,同时提高玉米品质,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趋完善,该项技术在平作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研究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齐齐哈尔市玉米产区开展了“一深松两少免一覆盖”耕作模式的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保护性耕作耕地土壤含水量和平均地温均较传统耕作提高,有利于作物生长,玉米产量高于传统垄作区。  相似文献   

11.
榆树市是国家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玉米作为榆树市主要农作物,其收获环节已成为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文章通过对榆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分析并提出适应榆树市玉米机械收获的机具条件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东北平原地区的玉米产量,克服传统耕作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模式。分析宽窄行种植模式的应用效果,介绍宽窄行种植模式的主要内容及推广注意事项,为此技术模式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种植方式与灌水模式对糯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选择试验区域玉米生产中常用的3种种植方式[DM(全膜双垄宽窄行沟播)、C(全膜双垄等行距沟播)、CK(裸地平作)]和两种灌水模式{I0[播种期(75%~85%)θf、苗期-拔节前期(65%~75%)θf、拔节后期-孕穗期(70%~80%)θf、孕穗期-开花期(70%~80%)θf]和I1[播种期(75%~85%)θf、拔节后期-孕穗期(75%~85%)θf]}进行组合,对不同处理下糯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灌水水平下,全膜双垄沟播能够使糯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宽窄行种植对株高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对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提升效果显著;I0与I1相比对糯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提高明显,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升不明显。因此,全膜双垄宽窄行沟播是本研究条件下最适宜糯玉米生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A methodology for cropping systems research was proposed in 1975. It involved the farmer as an active participant in the research, with test patterns grown on his land under joint farmer-research management. Experience with the use of this methodology in developing a dryland rice-based cropping systems test site in the Philippines is discussed.The potential for increased crop productivity in the major dryland rice-producing region of eastern Batangas province, where the predominant cropping pattern involves dryland rice followed by field corn, was studied by testing the impact of these cropping pattern alternatives: following rice with field crops other than the local Orange flint corn, an intercrop pattern, and a three-crop-per-year pattern. Cooperating farmers applied the alternative patterns on 1000 m2 plots adjacent to their rice-corn plots. Some patterns showed yield instability and poor pest resistance. None had any adverse effect on the yield of the next rice crop whe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attern.The research opened several directions in which dryland rice-based patterns may be improved. A shift to an improved corn variety showed promise as an effective means of increasing pattern productivity. Soybeans and sorghum were the outstanding alternative crops to follow rice. Intercrops with corn were productive, but may fit only if labour requirements are not excessive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is fairly high.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研究国内外中耕作业相关机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东北垄作区的区域特点,结合玉米小垄单行种植模式的农艺特点及玉米苗期中耕松土作业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玉米苗期中耕松土装置,并开展玉米苗期中耕松土装置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样机的试制与试验。结果表明:锥形钉齿盘基本实现了其设计功能,在垄侧创造了用于松土升温蓄水保墒的孔状结构,各项作业指标达到了中耕松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种植模式影响到农作物生存的微环境,通过对单作和间套作种植模式下作物冠层入射和透射的光合有效辐射及地温的观测,分析了冬小麦辣椒不同配置方式下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的日变化规律、冬小麦对预留行的遮阴作用以及共生期间地温的动态变化。间作条件下,由于小麦的遮挡作用,使得预留行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地温较裸地低,且单作与间作种植模式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地温具有各自的时空变化;在小麦间套作辣椒的不同配置方式中,小麦行间地上10 cm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是3-2式4-2式5-2式小麦单作;地温表现为小麦行间与辣椒行间均是辣椒单作3-2式4-2式5-2式,即地温随着预留行的变窄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玉米中后期封行后人工施药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传统喷雾机喷药穿透性差,且窄行距下机具行走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玉米种植农艺和冠层中部病虫害防治的要求,设计了3YZ-80A型履带自走式玉米行间喷雾机,该机主要由自适应仿形履带差速驱动底盘、Y形双喷头脉冲式喷雾装置、喷药监控系统组成,能够满足600mm以下的窄行距玉米冠层中部叶片喷施作业的空间要求。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和喷雾效果,以喷射角、药液嘴位置、喷施距离为试验因素,雾滴体积中径D50为喷雾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开展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和响应面分析,建立试验因素与指标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分析了显著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变化规律,得到喷管最优组合参数:喷射角为60°、药液嘴在喷管上的位置为610mm、喷施距离为2.37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作业速度的提升有效防控区域显著降低,当作业速度在0.6~1.1m/s时,雾滴覆盖率大于10%的有效喷施幅宽为6~8m;当作业速度大于1.3m/s时,雾滴覆盖率大于10%的有效喷施幅宽不足4m。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榆树市的自然环境和玉米机械化发展的现状的阐述,对于加快发展玉米机械收获提出了重要建议,为快速发展玉米机械收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段斌  余永昌 《农业工程》2013,3(6):14-16
对玉米、大豆密植套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特点,为玉米、大豆密植套种栽培技术配备了机械化作业系统。根据实际试验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推广该种植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玉米对行收获技术已基本成熟,而不对行收获技术还有待完善。设计一种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调幅式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既能实现不对行收获,又可根据玉米株行距、生长状况等无级调节收获幅宽,能一次性完成玉米果穗的摘取、集箱和玉米秸秆还田等作业。对我国广大丘陵山区实现玉米不对行收获机械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