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扶拖拉机扶手把振动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隔振技术治理手扶拖拉机扶手把振动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文章首先讨论了手扶拖拉机振装置的设计要求,推导了安装隔振装置后发动机振动的微分方程,由此得到了隔振装置的设计参数。文章验证了使用所研制的隔振装置治理手扶拖拉机扶手把振动的效果。测试数据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治理方法将扶手把振动减小了51%。这种隔振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用于国内所的8.8kW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8.8kW手扶拖拉机的前十阶振动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和振型)、发动机支承座垫的隔振性能和尾轮对座椅等处的传递函数。试验结果表明手扶拖拉机座椅和扶手把振动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时引起的手扶拖拉机整体结构的共振。文章还从振动的角度提出了改进该类手扶拖拉机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手传振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如何对其评价是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ISO/DIS5349—1983的手传振动对人体影响的评价方法,应用于手扶拖拉机扶手把振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手扶拖拉机的年审验车工作中,有驾驶员问及如何掌握下坡转弯的操作问题,我的工作经验如下。 1.扶手操纵把向下压。当手扶拖拉机下坡转弯时,如果感觉扶手操纵把向下压,即手扶拖拉机的前进还是靠发动机的动力牵引,此时如需转弯,可按正常行驶操作,即向左转弯  相似文献   

5.
<正> 《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手拖方法》)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已于1984年8月30日在兰州召开的《手拖方法》全国审定会上通过,它与原来执行的NJ111-75《农业拖拉机鉴定试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和1984年9月才开始执行的国家标准GB3871-83《农业拖拉机试验方法》(以下简称《大拖方法》)相比有一定的差别。《手拖方法》是按照手扶拖拉机的特点,结合我国实际使用情况制订的,颁布后手扶拖拉机将按它的规定进行试验,不再使用《大  相似文献   

6.
龙田 《湖南农机》2009,(6):29-29
手扶拖拉机操作高度过低、过高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合理调整操作高度是减少拖拉机事故的重要环节。操作高度主要由手扶拖拉机的扶手架和驾驶员身高决定,扶手架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转向手把、离合器拉杆、变速杆、座垫的离地高度,  相似文献   

7.
<正> 手扶拖拉机的扶手架回转装置 扶手架的回转装置是为了手扶拖拉机倒退耕作时应用。在扶手架回转时,它可以自动地改变转向离合器的连接,使左右转向离合器在扶手架回转前后同样地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8.
手扶拖拉机扶手架的减振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对手扶拖拉机手把进行测量与评价,结果表明振动量值较大,危及驾驶员身体健康。为了减小振动,首先对扶手架进行模态分析,发现了第二阶模态频率与发动机一阶惯性力频率耦合。为使第二阶模态频率避开发动机一阶惯性力频率,文中对扶手架的质量、刚度进行局部修改,结果使手把振动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文中还对改进前、后构件的受力变形进行模拟,以检查改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乡建设迅猛发展,作为农业机械之一的手扶拖拉机,从主要承担农田作业任务转移到了农忙时承担农田作业和农闲时承担运输作业,且运输作业占重头。但由于手扶拖拉机通过扶手摆动和牙嵌式转向离合器来实现转向,行驶速度慢,操  相似文献   

10.
在城乡道路上,在打麦场里,会经常看到一些机手用脚驾驶手扶拖拉机,把脚放在横扶手把上,或用脚蹬车把,其神态悠然自得,殊不知,这些做法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手扶拖拉机操作高度过低、过高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合理调整操作高度是减少拖拉机事故的重要环节.操作高度主要由手扶拖拉机的扶手架和驾驶员身高决定,扶手架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转向手把、离合器拉杆、变速杆、座垫的离地高度,且随着扶手架的增高而增高.身高无法调整,扶手架的高度则可改变和调整,在决定操作高度的各因素中,以转向手把离地高度为主要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12.
用实验方法研究手扶拖拉机-驾驶员系统的振动特性,测量了随机激励时拖拉机上16个测点及人体上7个测点的加速度响应,得到了前10阶模态参数,并与没有驾驶员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可供人体振动防护和手扶拖拉机的振动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微耕机在作业过程中扶手振动强烈的问题,采用预应力下的谐响应分析及振动测试试验,研究其振动响应,克服了仅通过自由模态分析扶手振动响应特性与实际作业情况相比误差较大的缺点。利用有限元法对扶手进行考虑人体手臂对扶手作用力的静力学分析及约束模态分析,并对扶手的把手处进行强迫激励下的谐响应分析,获得把手处加速度最大谐峰值及其对应频率,最后进行扶手把手处振动测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结果一致,在2、4阶固有频率处的振动响应对扶手的把手处振动贡献较大,这主要来自发动机混合气燃烧激振力及发动机二阶惯性力。这一结论为微耕机扶手减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西南地区广泛应用的微耕机扶手处的振动,得到扶手的振动特性至关重要。为此,在UG中建立了扶手的三维模型,应用ANSYS软件和LMS test.lab系统分析了扶手的自由模态和试验模态,分别得到了扶手前6阶固有频率及振型,通过对比可知两者振型一致,频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24%,仿真结果的精度满足要求。进而,分析了扶手的约束模态,得到了其前6阶模态值,前4阶频率分别为13.02、17.22、28.57、77.88Hz;1阶振型是Y轴的横向振动,2阶振型是Z轴的上下振动,3阶固有频率处发生了扭转振动,4阶振型是Z轴的弯曲振动;各阶振型在扶手与人手接触处的位移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小型自走式施肥机在田间工作时,由于速度不同、地表不平整等因素,会对施肥机造成较大的振动影响,降低工作效率且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采用正交试验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小型自走式施肥机排肥导管和扶手振动因素的主次顺序;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析了排肥导管及扶手的固有频率。结果表明:排肥导管的固有频率为4.39~41.10Hz、速度为v=0.5m/s时,激振频率fe=17.60Hz,排肥导管振动最剧烈。这是由于激振频率接近排肥导管的固有频率所引起的,说明v=0.5m/s时排肥导管的振动频率最接近于排肥导管的固有频率。扶手的固有频率在5.01~17.69Hz、v=1.5m/s、激振频率为6.80Hz时,振动最激烈,说明此速度下扶手的振动频率最接近扶手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6.
何谓手扶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车组及手扶变型运输机,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一直在全国及行业内存在着概念不清和模糊认识.有的产品即将鉴定,名称尚未确定下来,急忙要求全国拖拉机标准委员会出具证明.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形成的中国农机市场经济实际,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扶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车组及手扶变型运输机的特定机种.产品的名称及术语定义还是应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统一称谓.这里介绍一下三种机型(组)的定义及确定经过.  相似文献   

17.
微耕机的扶手架结构较为简单,在田间作业时会造成扶手架的强烈振动,长时间的强烈振动会给操作者身心带来不适甚至严重伤害,针对此问题,对微耕机扶手架进行了减振设计。对于结构相对简单的构件,振动问题大多是由于主振动系统自身结构阻尼的不足导致的。为此,结合微耕机实际情况,将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微耕机扶手架上,对动力吸振器进行结构设计并试制样件。最后,对动力吸振器样件的减振效果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安装动力吸振器样件后,其手把处的振动强度在空挡和耕作状态下分别降低了13.9%和11.2%。  相似文献   

18.
2015年6月18号,广东省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江门市新会区召开了2015年下半年广东省地方标准立项初审会议。会上各立项标准起草单位详细介绍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并对项目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技术水平、对广东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各委员本着对全省农机行业负责的精神,分别对《手扶拖拉机操纵机构总成技术条件》、《直联传动手扶拖拉机传动箱伞齿轮副技术条件》、《直联传动手扶拖拉机传动箱总成技术规范》、《银杏分级机》等4个立项的标准,就必要性、新颖性、技术水平等10项内容进行A、B、C等级评分。经统计,4个要立项的标准均达到初审要求,标委会同意立项申请。  相似文献   

19.
新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11月颁布的新的制图国家标准,即:GB/T14589—93《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90—93《技术制图比例》,GB/T14691—93《技术制图字体》.GB/Tl4692—93《技术制...  相似文献   

20.
<正> 日本微型拖拉机制造公司生产的筑波DMC-600型和高千穗DMC-700型手扶拖拉机上安装了摆动扶手架时能使转向离合器拉杆自动调换的新装置和操作省力的新型转向离合器。采用这二种新机构后使手扶拖拉机的作业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