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机动车的转向传动机构包括转向垂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梯形臂和转向横拉杆等机件。转向垂臂的大端是带锥形花键的孔,与转向垂臂轴连接;小端是锥形孔,与转向直拉杆球头销的锥柄部连接,外面均用螺母紧固。转向直拉杆的另一端也通过球头销与转向节臂铰接。转向横拉杆的两端通过拉杆接头总成与左右梯形臂相连,构成所谓的“转向梯形”。  相似文献   

2.
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包括转向垂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梯形臂和转向横拉杆等机件。转向垂臂的大端有锥形花键槽孔,与转向器摇臂轴连接,小端用锥形孔与直拉杆球头销的锥柄部位连接,外面均用螺母紧固;转向直拉杆的两端为扩大的空心管,另一端也通过球头销与转向节臂绞接;转向横拉杆两端通过拉杆接头总成与左、右梯形臂相连,构成转向梯形。 为了使转向轻便、灵活,保证行车安全,在修理和装配转向传动机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装转向垂臂时,要对正装配记号(刻  相似文献   

3.
线控转向系统对传统转向系做了根本性的变革: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取消了机械连接,而采用路感电机反馈路感,采用转向电机实现汽车转向.分析了线控转向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人机界面一转向盘和操纵杆、转向机构的形式等.可以为线控转向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汽车各个系统研究越来越偏向电子化、智能化,其中轿车上转向系统的变化非常明显,轿车的转向系统由开始的机械转向系统到现在的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转向系统也越来越安全、智能。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因其在使用过程中平衡转向灵敏、轻便,增强驾驶员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已成为现在汽车行业的必备。对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动向是以线性转向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汽车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分别叙述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叙述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控制策略,探讨了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多轴车辆定比例转向系统理想模型和多轴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对两模型定比例转向时的低速转向半径进行比较,验证了多轴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基于该模型,分别分析了定比例转向系统和变比例转向系统的低速转向半径和高速操纵稳定性.结果表明:定比例转向的多轴转向系统低速机动性不够好,且高速稳定性很差;变比例转向的多轴转向系统在提高车辆机动性的同时,还能改善车辆的高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线控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的整车二自由度模型.对固定转向灵敏度型和横摆角速度反馈型主动转向控制策略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前者可以保持固定转向灵敏度,降低驾驶员负担,但是不改变系统极点;后者可以增加系统阻尼和带宽,改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EPS系统助力电机的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EPS系统助力电机的选型、安装以及电机最大转矩和最大转速的确定,并仿真分析了电机转动惯量和阻尼对转向灵敏度及转向路感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可为EPS系统助力电机的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转向机构:转向机构起着控制和改变拖拉机的行驶方向,对拖拉机行驶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对转向机构的检查,不可掉以轻心。注意点:检查横直拉杆球头、转向垂臂、转向机座等的紧固情况及开口销的锁止情况。检查转向轴的预紧力(方法是沿转向轴轴向推拉方向盘,不得有明显的间隙感及晃动感)。检查方向盘的自由行程,应控制在15°以内。过大过小都要及时调整。在球头等处及时加注黄油。当转向机构零件有损伤裂缝时,不得进行焊接修理,应更换新件。当行车过程中发现有方向发卡现象时要停车,排除故障后方可行驶。当行车中发现方向摆振、方向跑偏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施国标  林逸  张昕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0):173-176
综述了轿车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包括液压动力转向、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电动助力转向和下一代线控转向系统。分析了各转向系统的发展动因、结构、工作原理、助力特性及特点。探讨了轿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指出电动助力转向将来动力转向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线控转向是未来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产长型喷油嘴加工现状的思考研究和对Zck01-02喷油嘴针阀体球头部及其位置的剖析,研究出单回转钻模的设计新方案,并对该方案在喷油嘴针阀体上喷孔加工的可行性进行详细论证,从而实现单回转钻模替代国外进口设备,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ANSYS软件计算船闸底枢蘑菇头和帽在均布外载作用下的接触应力、应变分布,分析表明:增加外载作用面积、改变接触面粗糙度对接触变形参数影响不大,增大球面半径、减小配合间隙、使用浮箱减小外载和注油孔偏移帽轴线都可有效降低接触应力以减少转动磨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卧式加工中心动力学特性分析的需要,论述了主要影响其动力学特性的立柱-主轴系统中导轨结合部、螺栓结合部、滚珠丝杠结合部以及轴承4类结合面分布情况,提出各类结合部动力学参数提取方法与有限元建模方法.通过试验测试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识别导轨结合部刚度与阻尼,利用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出滚珠丝杠接触刚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某卧式加工中心立柱-主轴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测试立柱-主轴系统轴端频率响应函数验证了该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得出了该立柱-主轴系统导轨结合部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理论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响应传函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数字化模块仿真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集成模型,提出了基于扩缩式控制优化模型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动态性能优化方法,构建面向综合指标评价的可扩缩式动态性能指标评价函数,根据动态性能优化要求实时建立动态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函数,通过运动路径规划定义,借助遗传优化算法,实现面向可扩缩式综合指标评价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动态性能优化。通过实验测试与实例分析,验证了前述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理论动力学建模、基于数字化模块仿真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集成模型、基于扩缩式控制优化模型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动态性能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双丝杠与直线导轨结合部静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弹性力学赫兹接触理论,对主轴箱在z轴不同位置时双滚珠丝杠副轴向刚度、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和直线导轨副线刚度进行分析,建立了静刚度模型。基于此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得出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法向力对机床刀具点的变形。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两者吻合很好,验证了静刚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农用柴油机连杆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NSYS软件对农用柴油机连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连杆的应力分布、安全系数和疲劳寿命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大压缩工况时,最大应力点位于连杆杆身与小头连接过渡处,其等效应力值为303MPa,安全系数为1.24;在最大拉伸工况时,最大应力点位于杆身与大头过渡的工字型截面处,其等效应力值为118MPa,安全系数为3.19。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对连杆结构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连杆的安全系数和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7.
轴承是旋耕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接触特性对于旋耕机轴承的承载能力、传动精度、可靠性等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基于ANSYS/LS-DYNA显示动力学分析方法对SKF-4201ATN9型旋耕机双列深沟球轴承的应力、位移、速度等接触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转速及载荷对轴承接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滚动体速度、应力呈波峰波谷形式变化,最大应力出现在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时;随着单元与内、外圈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应力大小显著减小;内圈转速对轴承位移、速度、应力变化频率影响明显,对应力值影响轻微;随着径向载荷增大,滚动体应力增大,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为后续旋耕机双列深沟球轴承接触及动态特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气缸垫与冷却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的三维CAD/CAE应用软件集成系统,采用固流耦合分析方法确定了固流独立个体的耦合热传递边界面,通过单元转换,在单一模型中完成了流场、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误差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可为气缸盖与气缸垫组合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某型超精密机床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轴轴承系统进行了温度分布及特性研究。基于流体力学特性与传热学理论,建立液体静压球轴承的有限元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分析液体静压球轴承的温度分布情况,并探究在不同入口压力及主轴转速条件下液体静压球轴承的温度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主轴的转速与入口压力对轴承的温升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相关的。为提高超精密机床主轴轴承的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态特性集中质量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集中质量建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基座的质量、柔性及进给系统部件间反向间隙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并完善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集中质量模型等效参数的计算方法。以MAG某加工中心X轴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为实验对象,对该集中质量模型建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相同数量的特征频率,且特征频率的误差在5%以内。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仿真分析表明,螺母位置改变引起的进给系统固有频率变化将影响伺服系统的稳定性,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中的反向间隙会激励部件产生高频振动,给进给系统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