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原小麦免耕播种机问题的讨论,提出了新一代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模型,通过改进基本上满足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需要,为我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组织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全国范围顺利实施,保护性耕作机具在这项技术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重中之重,它的性能和质量关系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成败。为向保护性耕作项目承担单位和广大农民推荐先进、适用、可靠的机型,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部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委托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组织有关省农机鉴定站,实施《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机试验选型》项目和《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播种机试验选型》项目。  相似文献   

3.
加大小麦免耕播种行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在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少免耕播种,推广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需要性能完善、质量可靠的免耕播种机。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小麦产量增加.秸秆量电相应增加,为使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播种质量不受到秸秆增加因素的影响.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农机局通过改进小麦免耕播种机来提高其通过性.保证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4.
免耕播种机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中的重点机具,它的性能和质量关系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成败。为向广大农民推荐先进、适用、可靠的机型,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农业部委托,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2003年组织河北、山西、甘肃等省农机鉴定站,对全国13家小麦免耕播种机生产企业的19个机型进行试验选型,共选出9家企业的10种推荐机型向社会公布。2004年组织内蒙古、  相似文献   

5.
一、推广现状 山东省茌平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从2005年开始,冯屯镇引进了全县第一台免耕施肥播种机,在冯屯镇菜刘及附近村庄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功后,逐年扩大示范面积。2008年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8万亩,被评为全省保护性耕作先进单位。2009年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已达290台。从调研情况看,茌平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具备了加快推广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向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区和广大农民推荐先进、适用、可靠的机型,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部委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组织有关农机试验鉴定站,开展了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机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萨斯彻温省保护性耕作技术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加拿大萨斯彻温省考察保护性耕作技术,了解了该省农业概部,保护性耕作的试验情况和实施效果,总结出保护性耕作作具有的综合效益,并根据考察免耕播种机作业及相关技术特征,提出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向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区和广大农民推荐先进、适用、可靠的机型,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部委托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组织有关省农机试验鉴定站,开展了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试验选型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但由于偏重农艺技术研究,忽视农机具研发,推广应用面积不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部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引进项目,根据我国广大农村地块小、拖拉机动力小、经济购买力弱等有别于美、加、澳等的国情,积极开展了适合旱作地区的轻型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浅松机和适合一年两熟高产地区的免耕播种机创新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得以体现,应用面积快速增长.尤其是2002年以来,国家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农业部示范项目,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0.
2BFM型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开发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少耕技术即保护性耕作的分类及特点,开发免耕播种机的意义,我公司生产的2BFM型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结构和主要特点及2BFM型小麦免耕播种机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11.
王海江 《农业工程》2021,11(3):34-36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不断推广,免耕播种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解决免耕环境下作物秸秆和残茬会对播种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搅龙式防缠绕装置,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组成,并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缠绕装置可有效将麦秸分开,作业时不打土,可降低扬尘且动力消耗小。防缠绕装置整体作业性能良好,配套免耕播种机使用对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土壤含水率进行差异性分析,利用长期定位试验,设置春小麦/豌豆、豌豆/春小麦轮作序列下传统耕作、免耕、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和免耕覆盖4种耕作措施,以当地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平均辐射量、月平均蒸发量、月作物耗水量作为输入,以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作为输出,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土壤含水率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然后利用该模型模拟4种耕作措施下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基于LSTM神经网络建立的土壤含水率模型对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含水率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2.29%、平均相对误差为6.79%、平均决定系数为0.82。豌豆/春小麦轮作序列中4种耕作措施下的土壤含水率比春小麦/豌豆轮作序列的土壤含水率增加1.49%、1.61%、1.69%和1.76%,4种耕作措施下0~2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免耕覆盖、免耕、传统耕作秸秆覆盖、传统耕作,免耕覆盖下的土壤含水率分别比免耕、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和传统耕作增加1.27%、1.75%和2.81%。免耕覆盖对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土壤含水率分别比免耕、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和传统耕作平均增加1.60%、2.63%和4.18%。4种耕作措施下的土壤含水率随季节发生变化,免耕覆盖下的土壤含水率整体高于其他3种耕作措施,且在作物生长前期的蓄水保墒效果更加显著。研究区豌豆/春小麦轮作序列中4种耕作措施的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而不同耕作措施下免耕覆盖更有利于提高该地区农田土壤水分,为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最适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覆盖方式(不覆盖,覆草,覆地膜)下保护性耕作试验,对套种春小麦和豌豆的生育期、基本苗数、干物质、土壤水分和产量进行调查和测定,研究春小麦和豌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免耕覆膜、传统耕作覆膜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不覆盖、传统耕作并将秸秆翻入、免耕覆秸秆和免耕不覆秸秆的处理,而基本苗数和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却低于传统耕作不覆盖、传统耕作并将秸秆翻入、免耕覆秸秆和免耕不覆秸秆处理。因此,免耕覆膜、传统耕作覆膜种植是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区相对较好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玉米整秸覆盖地小麦免耕播种工艺及配套机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适合我国北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玉米整秸覆盖、小麦免耕播种的一种新的作业工艺,并设计了相应的玉米秸秆梳压机、小麦免耕播种机.试验表明,该机组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现代农艺技术要求.配套机具充分利用了农村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多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措施减少北方寒地土壤风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楠  翟瑞常  张伟 《农机化研究》2007,(6):141-142,145
安达牧场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寒地干旱地区,春季风大,极易发生土壤风蚀现象.为此,在该地区实施不同耕作方式进行土壤风蚀试验.结果表明:免耕30%覆盖、深松覆盖和耙茬处理均比传统翻耕减少风蚀量.其中,免耕覆盖方式防风蚀效果最好,比传统耕作减少风蚀量81.1%.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区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概述北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票市的推广应用情况、实施效果与推广经验,为推动北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应用定位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翻耕的土壤容重大于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容重;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不断增大,进行5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比进行2年、3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有明显增加:进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养分除碱解氮外.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及速效磷、速效钾均高于免耕无秸秆覆盖和传统翻耕的土壤: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比传统翻耕高,其中以半量秸秆还田免耕增产幅度最高,分别达小麦14.45%,水稻6.47%。  相似文献   

18.
玉米整秸覆盖下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我国华北一年两熟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的问题,进行了在玉米整秸覆盖下的小麦免耕播种试验。在60cm的夏玉米种植行距内,将玉米秸秆整株压倒和梳顺,覆盖于玉米行上的20cm内,采用所研制的4JS-2型玉米秸秆梳压机和2BMF-6型小麦全免耕播种机组在玉米行间免耕播种小麦,机组的作业动力与费用比传统的深耕、旋耕作业动力和费用分别减少了67.7%~73.7%和41.1%~48.7%,节水保墒效应为150~300m3/hm2,配套增加播种量和增施底化肥的比例等技术措施的实施可实现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19.
王立新  胡显威 《农业工程》2022,12(11):24-29
总结了秸秆覆盖率、免耕精量播种参数、机具作业面积等主要保护性耕作农机作业监测技术发展现状,并对典型保护性耕作监测设备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现有保护性耕作农机作业监测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兼顾不同需求发展产品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保护性耕作农机作业监测装备展望与建议,为解决制约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降低了土壤生产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保护性耕作被引入中国,并相继建立了长期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该文综述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水土保持影响的研究结果,通过平均值方法对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区和北方沙土区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免耕秸秆覆盖、深松和传统耕作对土壤含水率、土壤水蚀、土壤风蚀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在黄土高原地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13.6%和31.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26和3.82 kg/(hm2·mm)。在东北黑土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4.8%和7.1%、10.8%和8.4%及10.8%和8.4%,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32.8%和23.5%。在西北沙土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显著降低土壤风蚀速率,当风速为10 m/s时,土壤风蚀速率分别降低了90.2%和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