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型速冻设备蒸发器的传热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大型速冻设备不同结构型式蒸发器的理论分析,分别对不同翅片形状、管径大小以及管子排列方式对蒸发器传热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在不结霜工况下,传热系数最高的蒸发器结构是连续整体带波纹翅片叉排变节距结构的结论。并对这种结构的蒸发器进行试验测试,得到与理论计算相符的传热系数值。  相似文献   

2.
<正>家用空调器是通过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实现制冷,制冷剂(多为氟里昂)是一种渗透性强,又极易泄漏的液体物质。空调器在使用中,制冷剂泄漏是一种常见故障。空调器在正常温度调节控制的制冷运行中出现制冷效果差,或根本不制冷的情况,可先检查空调器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的问题。检查时,先将空调器压缩机连续运行半小时左右,然后通过观察机体及部件部位出现的异常特征,从而判断出制冷剂泄漏的故障点。(1)打开运行中空调器的室内机机壳面板,拆下空气过滤网栅,观察蒸发器的结霜面积。如果发现蒸发器表面只有小部分区域产生积霜,说明空调器内制冷剂  相似文献   

3.
微通道内纳米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R141b制冷剂为基液,Al_2O_3为纳米颗粒,采用两步法制备了质量分数分别为0.2%、0.5%和0.8%的Al_2O_3-R141b纳米制冷剂,并进行了纳米制冷剂及R141b纯制冷剂在水力直径为1.33 mm的矩形微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实验。实验工况范围:饱和压力为176 k Pa,入口过冷度为6~12℃,体积流量为20~50 L/h,热流密度为11.1~26.6 k W/m~2。实验结果与7个纯工质传热模型、2个纳米制冷剂传热模型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发现,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纯工质传热模型不适用于纳米制冷剂传热系数的预测;Peng-Ding纳米制冷剂传热模型与KimMudawar纯工质传热模型组合对纳米制冷剂传热系数的预测值最接近实验值,平均绝对误差为17.22%,且能较好地反映纳米颗粒对流动沸腾传热影响的规律;结合实验数据对Peng-Ding模型的纳米影响因子(纳米制冷剂与纯制冷剂的传热系数之比)关联式进行修正,新关联式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平均绝对误差为15.2%,且与Bertsch模型的组合能较好地预测微通道内纳米制冷剂传热系数,平均绝对误差降为16.4%。  相似文献   

4.
对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需要采取"一看、二听、三摸、四检查"的步骤进行.由于汽车空调系统采用"蒸发压缩循环制冷"原理,压缩机将常温下沸点很低的液态制冷剂压缩,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并且在系统内循环流动,经过冷凝器的冷却和膨胀阀的降压以后,又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到达蒸发器后液态制冷剂发生汽化,大量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车厢内温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内流式网格化低温相变储热单元。确定了影响相变储热单元传热系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了单一因素对相变储热单元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分别在储热及放热工况下,采用改进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法构建了相变储热单元传热系数的预测模型,并检验了拟合误差。结果表明:相变储热单元传热系数受相变储热材料侧平均温度及换热工质侧定性温度的协同影响,相变储热材料侧平均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换热工质侧定性温度为次要影响因素,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性。储热或放热工况下,相变储热单元传热系数随单一因素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储热阶段传热系数明显高于放热阶段,相变储热单元传热系数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预测误差均小于5.00%。  相似文献   

6.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俊林  陈岚  王震坤 《农机化研究》2006,(7):161-162,165
传统分离式热排管换热管的研究大多数都针对竖直并联型,而对水平排管串联型热管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为此,对高强化传热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换热器冷凝侧及蒸发侧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以及外部通道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准则方程式。其研究成果可作为干燥系统中此种换热装置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侧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过程中破损率大、收获效率低等问题,对设计的侧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输送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创新地增加了导向辊;同时,对马铃薯在输送装置上的速度、能量变化及破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伤薯率的关键因素,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与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优参数组合下,即导向辊直径为111.29mm、导向辊与横向传送装置的夹角为43.4°、横向传送装置线速度为1.52m/s时,导向辊造成薯块的等效应变最小,伤薯率为1.2%,明显低于未经参数优化的侧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机收损伤情况,符合马铃薯收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现代轿车空调装置的基本部件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罐、阀和蒸发器。另外,还有帮助充分发挥冷气潜力的其它设备。对轿车空调系统进行修理时应该采取必要预防措施,避免对环保、自身及他人造成危害。下面就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叙述如下。 1.处理制冷剂(R-134a和R-12)时,一定要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1)不要在封闭的空间或明火附近处理制冷剂。(2)一定要戴上护目镜。(3)务必小心,不要使制冷剂的液体溅到眼睛或皮肤上。 如果制冷剂溅到眼睛或皮肤上:(1)不要搓揉。(2)用大量冷水冲洗患处。(3)在皮肤上涂抹干净的凡士林。(4)立即找医生或去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2 在更换制冷剂管道上的零件时:(1)更换之前,先慢慢排出制冷剂。(2)立即在拆开的部件上插上塞子,以防水和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外形尺寸相同的管片式散热器和管带式散热器空气侧通道的稳态紊流数学模型.对两种不同类型散热器的阻力特性和表面传热特性进行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对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同尺寸下管带式散热器的空气侧阻力略大于管片式散热器,但其散热性能与原件相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车载平台的车路空气动力场测量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维粘性不可压缩流体雷诺平均应力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车路空气动力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车轮前后空气压力与车速的关系,揭示了高速行驶时车轮前后空气压力的变化规律,研制了基于车载平台的空气动力场测试装置。通过实车对车轮前后的空气压力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装置能够准确测量实际空气压力,为车路系统空气动力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跃发展,汽车零配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急需汽车空调散热器(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主要使用高精度铝合金多孔扁管和圆管材。平行流汽车空调散热器采用环保型R134a制冷剂,汽车空调散热器用高精度铝合金多孔扁管材的需要量近年来急剧增加。汽车空调器用制冷剂R134a代替R12过程中,因平行流式散热器具有更合理的结构和更优越的性能而逐渐代替了管片式和管带式散热器。实际情况表明,平行流式散热器的性能非常优良,是我国汽车空调散热器用铝合金多孔扁管材发展的方向。大力加快汽车空调散热器用高精度铝合金管材的开发与生产,使之国产化、系列化、专业化,节约大量外汇,降低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N2 代替部分空气进行闭路式气调热风干燥,可改善干燥品质,提高干燥速率。推导了不同N2 含量混合气流状态参数的计算公式,绘制了N2 惰性气体的湿焓图,并进行了不同N2 含量混合气流参数及传热传质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气流状态参数及传质系数均随N2 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传热系数随N2 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结霜对蒸发器运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变肋片间距蒸发器在低温结霜工况下的性能。提出了运用于变片距蒸发器的设计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实验值与数值计算值的对比证明了此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热线风速仪和红外热像仪对一管带式气-气中冷器热气测通道孔内的流动与传热情况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说明,通道孔4个角采圆角过渡是提高冷器传热能力的有效途径,两个相邻热气通道孔间的间壁厚度的选择,是影响中冷器传热能力的一个因素;在冷却壁面内侧加入提高扰动的设施,将会强化中冷器的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汽车空调制冷循环,建立了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中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了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稳态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对汽车空调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匹配进行研究,得出了冷凝温度、蒸发温度、空气进口温度、空气进出口温差等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关系,为空调制冷系统合理选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食品包装对冻结过程的影响,首先,使用CFD方法模拟食品的冻结条件,包括食品周围空气的温度、流动速度及紊流强度等空气参数,以此来计算得到食品的表面传热系数,然后使用自然对流和辐射换热经验公式计算食品与包装材料之间的空气层内的传热过程,在食品内部每一点应用傅里叶导热公式模拟食品内部的传热过程,最后使用迭代方法将这几部分计算结合起来。在一实际的小型冷库中进行不同包装材料食品的冻结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空气层热阻处理方式,该模型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不同包装材料的食品降温曲线差别较大,包装材料与食品之间的空气层对食品冻结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其热阻在整个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变化趋势与食品降温曲线相反。  相似文献   

17.
食品过热蒸汽撞击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过热蒸汽撞击干燥过程中蒸汽温度和传热系数对样品的降水速度,温度场和干燥品质的影响规律,发现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蒸汽的影响比传热系数显著。通过与热风撞击干燥的对比试验,发现过热蒸汽撞击干燥后样品淀粉糊化度明显高于热风撞击干燥,当介质温度高于393K时,过热蒸汽撞击干燥的干燥速度高于热风撞击干燥。  相似文献   

18.
分段蒸发与冷凝对分子蒸馏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分子蒸馏液膜表面流体流动和传质传热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分子蒸馏模型。通过二组分物系模拟仿真,研究了分段蒸发与冷凝对蒸馏量、目标组分质量分数和液膜表面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子蒸馏分段冷凝可以减少实际蒸馏过程中由于脱气不完全造成的“喷溅”现象、冷凝面分子返蒸发效应和得到质量分数梯度较大的目标组分,并可以增大蒸馏量。分子蒸馏的分段梯度升温蒸发,导致蒸发液膜表面温度的阶跃式上升,可以在一次分子蒸馏过程中分离蒸汽压相差较大的多组分物料并得到所需质量分数要求的目标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