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柴油发电机组冷却组的中冷器与水散热器相比相对较小,其上端多与水散热器上端平齐,这种布置方式通常不能充分发挥冷却组的冷却能力。将中冷器布置位置下移,使其下端与水散热器平齐,风洞试验研究表明,在风速1.61~4.66m/s范围内,水散热器传热性能可提高0%~5.7%,冷却组风阻下降0%~5.5%,风速3.4m/s时传热性能提高程度最大。风速越大,压降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中冷器内部流动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整流装置的中冷器概念。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具体的无整流装置和有整流装置的两种中冷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整流装置的中冷器可有效提高中冷器内部气流的流动均匀性和温度分布均匀性。在此基础上,中冷器的冷却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用红外热象仪和微热电偶相结合的双重测试比较分析法来测试中冷器内复杂的温度场,并应用这种方法通过放大的模型,对6130ZLQ柴油机采用的错流管翅式结构中冷器,进行了温度场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较理想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涡轮增压器是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进气系统的主要工作部件,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吸入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侧,然后通过中冷器管进入中冷器,经过进气电加热器和进气歧管、进气门通道后被吸入气缸。介绍了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常见故障的维修,仅供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空空中冷器的流动均匀性,首先根据中冷器的工作特点和使用要求,给出中冷器流动均匀性评价指标,即平均流量、平均流量偏差百分比以及平均流量偏差;其次分析中冷器气室结构、芯高、芯宽、芯厚以及中冷器内部气体压力、温度、流量对中冷器流动均匀性的影响,最后给出提高中冷器流动均匀性的具体方法及适用范围。结果表明:中冷器内部进气质量流量对流动均匀性几乎没有影响;且芯高、芯宽、芯厚以及进气压力与中冷器的内部流动均匀性负相关;进气温度与中冷器的内部流动均匀性正相关,在同等进气压力下,芯厚减薄30%,平均流量偏差提升1.5%,在同等温度下,芯厚减薄30%,平均流量偏差提升2.2%。  相似文献   

6.
一、中冷器的就车清洗 中冷器安装在柴油机的前方,依靠汽车行驶迎风和冷却风扇进行冷却,常被树叶、油泥等物堵塞,使中冷器散热受到影响,将导致柴油机动力不足,油耗增加。因此应定期用压力不太大的水枪垂直于中冷器表面,自上而下地缓慢冲洗,但切不可斜冲,以防损坏中冷器的散热片。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换热器内流体流动通道间传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分析,提出了换热器数值计算中传热边界条件的设定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传热边界条件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并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证明该边界条件设定方法切实可行,而且可以提高计算结果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某款多功能农机作业车的中冷器的散热性能和流动性能,对其内部气体流速、温度和压力分布情况进行CFD仿真研究。在台架试验验证其CFD仿真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探究进气室内导流片的结构参数对中冷器性能的影响,运用Isight建立均匀性系数和导流片结构设计参数的Kriging近似模型,以均匀性系数最优为优化目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近似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导流角α为80°,结构参数L/L0为0.25时,气流分布的均匀性系数最优,中冷器的散热性能最佳。结构优化后的中冷器出口温度降低6.3℃,压力损失降低2.37kPa,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排放性能。研究结果为今后中冷器气室的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某轻卡整车热管理项目,对整车进行了热管理模拟分析。利用换热器模型以及体积热源模型分别模拟散热器以及中冷器。模拟结果显示,利用两种模型在整体上都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出散热器以及中冷器在散热量、压降分布以及进出口的质量流量分布。换热器模型能准确模拟出散热器、中冷器表面的温度分布及散热器和中冷器进出水室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中冷顺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正常运行,作者基于指数分布发析中冷器的可靠性模型和确定故障率的方法,利用故障树理论建立了中冷器泄漏的故障树,并推出了了小割集和最小路集。  相似文献   

11.
张敏  卢佳华  杨乐  陈健华  车贞花  谢晶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10):150-153,149
以苹果、黄瓜为实验对象,通过对采后果实热空气处理中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测定,得到换热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空气温度下,果实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随空气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果实径向尺寸的增大而减小;采后果实作为生物体,由于自身的蒸腾作用,传热过程中出现了流体的相变,进而导致换热效果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管带式车用散热器散热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正交试验优化技术对管带式车用散热器的散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描述散热器散热量、风阻及水阻与散热器冷却水入口温度、水流量及冷却风速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CFD的多扎管热风数值模拟与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温室热风采暖效率较低的现状,提出将多孔管应用于温室热风采暖的设计方法.利用Pro/E软件完成多孔管造型,应用Fluent6.2软件并设置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RNG k-ε紊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多孔管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二分法搜索原理、数值传热学理论、流体力学和逆递推法对多孔管热风采暖进行设计计算,并运用VB6.0软件对其进行编程计算,得到了多孔管滴灌器的流态指数为0.507,性能良好;当设定进、出口压力分别为10,0kPa,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278K,边界壁面传热系数为0.055时,多孔管各出风孔口温度值几乎不变,压力值沿多孔管产生压降,约为200Pa.设计方法所得结果比数值模拟结果略高,各出风孔口处压力值和温度值的设计曲线和模拟曲线趋势一致,且压力值和温度值的均匀系数均大于0.8,满足多孔管热风流动均匀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旋风分离器能够去除工业废气中的固体颗粒,但排出的气体仍然有大量余热,为了回收利用废气的余热,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旋风分离器壁面外侧安装不同直径换热管,并且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旋风分离器在安装不同直径换热管前后的分离效率和换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安装直径80,100 mm的换热管对旋风分离器的内流场影响较小,与无换热管时相比分离效率平均降低约1%;安装直径100 mm的换热管与安装直径80 mm的换热管相比换热管内气体温升降低约2 ℃,二者在传热面的传热系数基本一致;因安装直径100 mm的换热管处理的气体流量大,管内气体吸收的热量大,综合考虑分离效率和换热效果,采用管径为100 mm换热管的旋风分离器较好.此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设计和优化兼顾气固分离效率和余热回收效果的旋风分离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跃发展,汽车零配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急需汽车空调散热器(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主要使用高精度铝合金多孔扁管和圆管材。平行流汽车空调散热器采用环保型R134a制冷剂,汽车空调散热器用高精度铝合金多孔扁管材的需要量近年来急剧增加。汽车空调器用制冷剂R134a代替R12过程中,因平行流式散热器具有更合理的结构和更优越的性能而逐渐代替了管片式和管带式散热器。实际情况表明,平行流式散热器的性能非常优良,是我国汽车空调散热器用铝合金多孔扁管材发展的方向。大力加快汽车空调散热器用高精度铝合金管材的开发与生产,使之国产化、系列化、专业化,节约大量外汇,降低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粮食干燥机旋转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粮食干燥机换热器存在的烟气分布不均匀、换热量小、换热效率低及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强化传热理论对传统的逆流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为此,设计出一种可以增加壳程高温烟气扰流的旋转叶片机构,适用于大批量粮食干燥机的旋转管壳式换热器,并进行了三维建模、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改善了高温烟气在壳程内的分布,10r/min换热器传热性能优于0r/min换热器,壳程换热系数提高了60.5%。  相似文献   

17.
装载机散热器模块进出口位置匹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车辆冷却系统中多散热器模块匹配的性能,对某装载机散热器模块在风洞测试平台上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散热器模块第1排是中冷器和液压油冷却器,第2排为水箱,第3排是变矩器油冷器。在风洞上对模块原型和在原型基础上互换变矩器油冷器进出油口位置的变型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进出油口位置,能提高总的散热量,且对模块中单个散热器的性能影响更大。在设计中可以合理布置散热器进出油口位置,使得模块性能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18.
荔枝果肉热风干燥薄层模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利用热泵干燥装置探讨了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对荔枝果肉干燥水分比MR和干燥速率U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果肉薄层热风干燥是内部水分扩散控制的降速干燥过程。对9种常见食品薄层干燥模型进行试验数据非线性拟合,通过比较评价决定系数R2、卡方χ2和标准误差eRMSE以及试验验证,结果显示Page模型是描述荔枝果肉薄层热风干燥过程的最优模型。不同干燥条件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和活化能Ea的求解结果表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随热风温度和风速的增加而变大,平均活化能Ea为29.939 kJ/mol。  相似文献   

19.
下降管生物质热裂解液化反应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固体热载体加热工艺原理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下降管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反应器.详细阐述了反应器中的陶瓷球热载体换热器、颗粒喂料器、反应管、颗粒分离及热裂解气冷却系统等主要组成部件的结构,并对各部件的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热载体的温度与喂料速率控制精确,热载体与炭粉颗粒分离完全;空心锥喷嘴非常适合生物质热裂解气体产物的喷淋冷却,当喷嘴孔径为4.0mm、液体压力为0.2 MPa时雾化效果最佳,利用该喷淋冷却方式时秸秆类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的收集率达到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