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性遗传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抗性为数量性状遗传.抗病与感病亲本杂交F1抗病指数介于双亲平均值与感病亲本之间,抗性表现为部分显性,存在细胞质的影响,用抗病亲本作母本的杂交后代F1的抗性比感病亲本作母本的强.基因效应分析表明,抗性是由6对基因控制,狭义和广义遗传力分别为35.08%和89.10%.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山西省区域试验的920份玉米杂交种进行了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测定了4种种衣剂的田间药效,利用筛选的抗病品种和高效种衣剂进行了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在鉴定的品种中,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的比例分别为1.3%,10.1%,12.6%,62%,20.9%。抗病新品种示范,平均防效为99.2%。筛选出黑虫双全、克福戊等高效低毒种衣剂,平均防效为88.6%,生产示范防效为85.9%,增产效果达78.4%。组建了以抗病品种为主。种子处理相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山西玉米丝黑穗病重病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沙棘的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 1993年开始 ,为选育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的沙棘良种 ,进行了多种类型的杂交试验 ,其中“蒙古沙棘×中国沙棘”最有价值。在这个杂交组合中 ,亲本选配不同 ,杂种优势程度有别 ,以“乌兰沙林”为母本 ,以中国沙棘丰宁种源优良雄株为父本 ,效益最为显著。从F1代杂种群体中 ,选出了优良无性系品种“华林 1号”等 ,同时用其双亲建立杂交种子园 ,生产杂交种子。用这些杂交种营造沙棘林 ,可显著提高沙棘的栽培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引进的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优株为母本,中国沙棘优良种源丰宁的优良单株为父本,开展了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两个亚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对杂种F1表型性状分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杂种F1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生长量、叶片、果实等性状的变异程度依次降低,以蒙古大果沙棘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能使F1代在...  相似文献   

5.
选即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羊 ,如以波尔山羊、关中奶山羊、崂山奶山羊等作父本 ,当地白山羊作母本进行多元杂交 ,利用杂交优势 ,稳定遗传性能 ,增强抗病力 ,提高产肉率。建即建种羊系谱档案和羊病防治程序。对羊群分组编号 ,公羊、母羊分别建立繁殖卡片 ,做到交配、产羔一一有记录 ,使羊群血缘关系清楚。同时 ,根据当地羊病的流行特点 ,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有计划地对羊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 ,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改即改单一青饲料喂养为干粗饲料加配合精料补充喂养 ;改地面散养为圈养 ;改母子、大小、强弱羊混养为分群饲养…  相似文献   

6.
1.栽前准备 (1)品种选择根据绿芦笋生产的要求,绿芦笋品种应具有色泽深绿、笋尖紧密不易散头、嫩茎形态好、不易弯曲、畸形少及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栽培的杂交F1全雄芦笋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一种普遍现象,是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产量性状方面、营养生长方面、生殖生长方面、品质性状方面及生理功能方面。杂种优势因受双亲基因互作和环境条件互作影响,表现为基因组合、性状、环境条件不同而呈现复杂多样性。另外优势强弱与亲本性状的差异、纯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寡糖.吗啉胍”综合利用了植物矿质元素的抗性诱导和矿质营养的双重作用,将抗性诱导剂和矿质元素进行组配研制出的预防和控制作物病毒病的新型多功能肥料。曾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有病为药,无病为肥。经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寡糖.吗啉胍”对辣椒安全,预防和控制辣椒病毒病效果为82.1%~83.6%,最佳使用浓度为600~1200倍液,施用间隔期7~10d。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明确吉农糯系列玉米自交系遗传背景,研究选取吉农糯系列等15份糯玉米自交系,采用基于多重PCR技术的1K SN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15份自交系分为4个类群,吉农糯鲜食母本群×垦粘1母本衍生群和吉农糯加工型母本群×垦粘1母本衍生群是吉农糯系列品种应用的主要杂种优势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吉农糯系列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龙华英 《农业工程》2012,2(9):70-74
由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ihzi Syd)引起的大豆锈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抗病育种,而抗病资源的筛选是抗病育种的工作基础。利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方法确定了大豆抗锈接种鉴定的接种浓度,最适接种浓度为100孢子μL,每片大豆叶子的接种量为2 μL,发病时间为第5天,第7天孢子堆破裂释放夏孢子。对29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锈鉴定,并辅以显微观察和分子检测技术。初筛结果显示:只有大青仁表现出抗性,重复接种鉴定后该品种未表现出明显发病症状,PCR可检测到该品种被接种叶片上的锈菌,针对这个品种再次接种锈菌,结果表现出抗性,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