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今天,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至教育领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互联网+微课"是现如今最受欢迎与认可的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全面确保教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适当引导,促使学生展开更为高效的自主探索与实践。本文以高职《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为例,分析了"互联网+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探究了微课制作方法,并重点从多个方面讨论了其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微课已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资源,通观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的本质属性和内涵,在"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展示微课在工学任务型"机车检修"课程中的实践。它包括确定微课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科学制作微课,微课上传,评价与反馈等环节。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微课"和"翻转课堂"这两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曲解,甚至被错用。这样既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也不利于大学学生从中受益。本文将对"微课"和"翻转课堂"两个概念的由来,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微课如何应用在翻转课堂中,以及在课堂中体现出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微课、微课程、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逐渐被我国教育领域专家和教师们所认可,并以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为起点拉开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序幕.高校中有部分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应用掌握了微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并取得了丰硕业绩.  相似文献   

5.
以微课、微课程、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代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逐渐被我国教育领域专家和教师们所认可,并以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为起点拉开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序幕.高校中有部分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应用掌握了微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并取得了丰硕业绩.  相似文献   

6.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中职模具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冲孔落料级进模"教学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应用情况,从课前预习和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巩固三个部分分析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张玲  郭承育  赵琦 《农业工程》2019,9(1):88-9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出基于“互联网+翻转课堂”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以“曝气生物滤池(BAF)实验”为例,对高校环境类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性实验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或者授课教师自行录制视频音频和制作动画等方式供学生进行课前学习,通过使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督促学生完成课前视频学习和习题作答,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在课堂中通过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后通过即时评价系统设计问卷,并通过二维码或者网络链接的形式发布给授课学生,用于反馈本次课程教学效果。“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方便学生使用电脑或者手机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参与在线讨论。通过“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为高校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工科的背景,本文对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类基础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通过理实融合的教学方式、软硬件结合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教学总结,并将"雨课堂""翻转课堂"适当地融入课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其不足之处日益显露,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将"慕课"背景下《电工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比较,探讨"慕课"背景下的教学重构,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课前通过慕课的支持完成知识外化,课堂中通过教学反馈和教学互动完成知识内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的混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打造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两学期的试验表明,学生对该模式认可度较高,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改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进入教学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解放教师,使之将基本知识点录制微课课前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工程实例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房屋建筑构造课程的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探索人才培养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就此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将“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该课程教学中。通过探索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等优点,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针对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和策略。因此,“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中是可行的,可为工科其他课程采用该教学模式提供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翻转课堂"是教师创建视频资料、教学课件或其他辅助资料供学生课外观看,课上面对面交流、讨论并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教育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知识覆盖面不断扩大,传统校园课堂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分析,对"微翻转"课程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室向空中延伸是未来课程学习的必然方向。本文正是在这样的信息化背景下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空中智慧教室的创建方法。本文以"电子线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为例,开展了基于"雨课堂"的空中智慧教室创建研究,利用"雨课堂"融入课堂翻转模式,在课前设计好适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电子课件、任务单和试题,利用"雨课堂"微信平台进行推送;其次课后还可以推送语音并开通在线答疑的功能。通过空中智慧教室的创建实证研究证明,空中智慧教室能够丰富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资源,从而使学习变得方便而高效,同时"雨课堂"的运用也提高了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翻转课堂在高职"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应用分为五点进行分析,基于翻转课堂、基于线上线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领域必须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朝着教育领域不断普及,信息化的教育手段应运而生,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浪潮。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慕课平台、微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掀起了一场新的教学革命,翻转课堂的运用能够让机械类课程教学更加灵活,特别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教学硬件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翻转课堂的运用能够让教学体现出现代化特征,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和在线优质资源课程的发展,给高校传统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投入到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偏重理论知识讲授的弊端。对于目前在工科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缺点,笔者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基于慕课与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线上课堂、线下课堂及项目研讨课堂的"三堂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及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对机械制图课程的促进作用,比较了solidworks软件、proe软件、catia软件在机械制图课程三维建模应用中的特点和优劣,描述了微课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微课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优点,对AR增强现实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平面立体图形和习题集的呈现方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墨蓝云班课为例,总结了云课堂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特点,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云课堂的不同的教学方式,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制图课程教学中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9.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构建出了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形成新的学习形式。"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先学后教,学生从被动学习"翻转"到主动学习。同时"翻转课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功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 Model)对农业机械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系统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便于以视频和图片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教学内容,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前短视频及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机械机构和工作原理类课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