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车型样车在怠速开空调工况下方向盘存在异常抖动现象,首先通过试验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识别,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了问题原因为冷却风扇运转时引起方向盘共振、冷却风扇本体振动大以及传递路径隔振不足。为了消除方向盘异常抖动,提出了重新匹配风扇转速、控制风扇动不平衡量和优化散热器安装点隔振性能三项优化措施,并对样车进行试验和主观评价,验证了优化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产某重型商用车在怠速转速区间800~850 rpm时方向盘产生明显抖动的问题,基于传递路径的方法,对方向盘造成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初步判断转向器的安装支架刚度不足导致振动传递到方向盘上,是造成驾驶室噪声过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支架进行有限元优化,提高支架的刚度,分析表明提高该处的刚度能降低方向盘12点钟位置Z向加速度,从而有效降低驾驶室内噪声。改进支架后,进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提高支架的刚度后,方向盘上的振动比原来降低0.18 m/s~2,室内噪声降低2.5 dB(A),驾驶室噪声得到有效控制,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取制动引起转向盘抖动的传递路径,通过制动抖动整车道路再现试验,确定了制动器制动力矩的低频波动(BTV)向转向盘传递的主要路径,并考察了传递路径中各个零部件对制动抖动的吸收与放大,为寻求传递路径的衰减控制措施提供良好基础。研究表明,制动抖动主要是由制动器传递到转向节臂,再由转向节臂传递到转向横拉杆,再从转向横拉杆依次传递到转向万向节和转向盘。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某商用车发动机1 500rpm左右驾驶室后排出现轰鸣现象,研究了结构噪声产生的原因及传递路径。应用CAE仿真技术对中冷器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试验TPA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发现中冷到车身传递路径对轰鸣灵敏度有贡献。通过CAE仿真技术,提出优化中冷与车身连接衬套的刚度,最终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某款SUV开发过程中发现,6挡全油门加速时发动机转速在2380r/min附近,车内出现明显的轰鸣问题。通过传递路径分析和实验方法,分析了车内轰鸣声的激振源、传递路径和峰值产生机理。激振力主要来源于后桥输入端的扭转交变力矩,扭转交变力矩以轴承支反力的形式作用于后桥上并传递至车内。通过采用加装扭转减振器的方法来控制该转速下的轰鸣声。实验表明,利用其振动特性使车内后排噪声减少高达6.3dB(A)。  相似文献   

6.
卡车方向盘怠速抖动过大,严重影响整车NVH性能。针对某款卡车方向盘怠速抖动过大的问题,采用"怠速—匀加速"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原因是:方向盘共振和动力总成悬置解耦较差。在方向盘结构改进成本较高的约束条件下,提出了优化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态分布方法。经试验验证,怠速方向盘抖动降低了68%;说明优化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态是降低方向盘怠速抖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某SUV四驱车型存在明显的加速轰鸣声问题,严重影响了四驱车型的量产。通过噪声测试、模态分析等方法对噪声产生路径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判断该轰鸣声是由后主减速器振动传递到车身引起。通过优化主减与车身连接支架,增加减振措施,使驾驶员右耳噪声能量降低10 dB以上,有效解决了该轰鸣问题,使整车噪声舒适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ADAMS仿真软件中创建悬架制动抖动的动力学模型。为了考虑悬架零部件模态对制动抖动信号的影响,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模态试验及有限元模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搭建制动抖动的刚柔耦合模型。在时域和频域中分别进行仿真,考察各个测点处的振动加速度的RMS值,辨识出悬架在制动抖动过程中的传递路径以及共振频率,证明悬架的衬套刚度并非只对制动抖动起到衰减作用,随着振动频率的变化有时会起到放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轮式拖拉机转向系统故障往往表现在直线行驶时,前轮左右摆动或跑偏,严重时会通过连接拉杆传到方向盘上,方向盘抖动,驾驶人员操纵困难。长期下去,易使方向盘自由转角过大,转向沉重,并加重转向系各连接件的磨损。一、前轮左右摆动前轮左右摆动也叫行驶摆头,分低速摆头和高速摆头两种。当车速在20km/h以下,感到方向盘不稳,前轮摆动,称低速摆头;高速时出现方向盘发抖、摆振,行驶不稳定,称高速摆头。这种故障使驾驶员对转向盘难以控制,机件磨损加剧,严重时会影响行车安全,必须及时排除。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新研发车型出现的地板异常振动问题,文章阐述了燃油管路中燃油的脉冲激励原理。结合局部模态控制方法,运用仿真分析手段和道路振动采集分析法逐一排查问题,从传递路径及响应角度提出三个改善方案,分别为燃油管路增加柔性壁、燃油管夹采取隔振措施及地板添加支撑梁,旨在降低燃油脉冲激励引起的强迫振动和地板局部模态引起的共振。优化方案合并实施后地板振动幅值下降一倍,问题频率段内地板振动能量明显减弱,主观评价振感消失。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碳罐电磁阀噪声产生机理,应用源、路径、响应分析手段,对碳罐电磁阀噪声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对国内某非承载式车型碳罐电磁阀噪声进行详细分析,在维持整个系统硬件及标定策略不变前提下,通过路径优化振动噪声传递路径,达到优化该问题至可接受水平,并且通过批量验证.优化方案简单、成本低,并且不会为其他系统带来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车辆起步抖动问题的发生原因,并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通过对动力总成和传动轴刚体进行模态试验、整车模态试验、动力系统及整车振动试验,结合理论分析,确定问题发生原因为传动轴的二阶力激起了动力总成Y向刚体模态,引起整车左右抖动;传动轴二阶力激起整车一阶扭转模态引起整车上下抖动.优化方案验证结果显示,将后传动轴由二段轴更换...  相似文献   

13.
一、控制有害振动的意义 在各种机械中,回转机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任何机器的设计、制造都无法达到完全理想化,在能量的传递、转化过程中,如不平衡元件的高速回转、传动元件的制造误差或磨损等都会产生不希望的有害振动。过大的有害振动量级不仅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小型SUV车内异常轰鸣噪声,通过对噪声进行测试数据滤波分析和声音信号回放识别,确定车内噪声频率特征。利用噪声振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模态分析方法识别噪声声源和传播路径,并针对该小型SUV车内异常轰鸣噪声,从声源和传播途径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空调压缩机安装支架、制冷管路振动是车内异常轰鸣的主要噪声源,空调管路与车身纵梁连接点是主要传递路径。通过优化空调管路与车身纵梁的连接方式、增加隔振措施等方案,解决车内异常轰鸣噪声问题。该案例给由空调系统振动产生的车内轰鸣噪声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井窖孔制作机使用时操作人员操作手臂受到强烈的振动感,为降低手臂的振动感、了解振动沿手臂传递特性及优化设计其关键部件。通过建立手臂系统的振动分析模型,利用DH5925动态信号采集系统对井窖孔制作机关键部件的振动频谱和人体手臂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锥形成孔钻头与瓦片式成孔钻头工作时井窖孔制作机把手处的振动基频分别为37.59 Hz、38.08 Hz;由理论分析得到手臂系统对振动能量的吸收及耗散与手臂系统受到激励频率成正比,通过试验分析,最大工作转速下手臂各测点振动传递率最低,手臂系统对把手处传递的振动能量吸收与耗散最多;即需重点优化其操作把手的结构及材料参数,以降低振动对手臂系统的损伤。该研究可为井窖孔制作机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改机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依托某微型轿车,从动力总成振动能量传递路径的角度建立了车内噪声分析模型,通过对各条路径的传递特性进行分析,识别车内噪声主要传递路径及环节。在ADAMS中建立动力学参数化仿真分析模型,探讨动力总成悬置参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基于车内噪声传递分析模型,以车内噪声最小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喷杆喷雾机在田间正常作业时,由于地面不平产生的激励会传递到喷杆上,导致喷杆的振动问题。为此,对一种喷杆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从喷杆的内部材料布局出发,得到最合理的喷杆材料分布,通过优化喷杆自身的结构来改变喷杆的固有频率,使喷杆的固有频率远离激振源的共振频率区间。以材料的畸变能密度为优化目标,在ABAQUS软件中采用变密度法对初始喷杆结构进行了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喷杆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此次拓扑优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该喷雾机喷杆的质量减少16.3%的情况下,喷杆的1阶固有频率增加了9.56Hz,有效避开了激振源的频率区间,减轻了喷杆的振动。本文可为喷雾机喷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纯电动全油门加速行驶过程地板产生的低频抖动问题,经主观评价及试验诊断分析后,排查出电机转速在3000~4200 r/min,地板出现明显0.33阶次振动。通过传递路径分析阶次激励源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路试试验、理论分析、动力总成及传动系统试验模态等分析方法,排查出整车急加速过程中地板低频抖动激励源为驱动轴内三轴销万向节产生的附加弯矩激励源与动力总成Y向平动模态耦合,因而产生共振。结合开发车型设计情况,提出通过降低悬架高度来降低万向节附加弯矩,然后对调整的方案进行试验验证。试验后,地板0.33阶次抖动由0.065 g降为0.025 g,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50拖拉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常会出现前轮“摇头”现象。表现为方向盘抖动、前轮摇摆、行驶方向难以控制等,它将直接影响机车的田间耕作及运输作业的安全。同时加速前轮的磨损。现对“摇头”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控制小型甘蔗收获机物流架到刀架的振动传递,降低刀架振幅,提高甘蔗切割质量,对物流架进行隔振分析。根据物流架的结构特点和振动传递路径,设计隔振装置,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数据分析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以刀架为响应点,隔振前的刀架振幅为0.90mm,隔振后为0.33mm,振幅减少了0.57mm,降低了63.3%,有效地控制了物流架到刀架的振动传递。所提炼的方法及过程可以为类似结构体的振动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