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追施普利生物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大豆追施不同量的普利生物肥的研究,结果表明:普利生物肥能增加大豆的株粒数、百粒重,对大豆的增产作用极显著。追施用量以20kg/667m^3为宜,在大豆开花初期追施可提高产量15.2%。  相似文献   

2.
刘艳辉  曾昭杰 《杂粮作物》2005,25(3):213-214
钾肥是限制大豆产量的一个因子,正确施用钾肥对提高大豆出苗率、产量及品质起重要作用 .通过在不同土壤上进行硫酸钾和氯化钾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量试验表明:侧深施对大豆出苗率影响最小,施用量以基施尿素52.5 kg/hm2,追施135 kg/hm2,重过磷酸钙225 k g/hm2,氯化钾2 701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对大豆抗旱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大豆光合生理指标、抗旱生理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三个施氮量中,光合生理指标以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抗旱生理指标除叶片相对含水量是以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之外,其他如叶绿素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17 g/hm2处理,以施氮量27 kg/hm2处理最低,施氮量72 kg/hm2处理比施氮量27 kg/hm2处理增产24.41%,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耕层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27 kg/hm2处理提高6.22%、24.26%及24.29%;随着施氮量增加,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下降、磷含量、粗脂肪含量增加,117 g/hm2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比27kg/hm2处理降低9.34%,磷含量及粗脂肪含量比27 kg/hm2处理提高29.25%及23.49%.总之,适当增施氮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发育及代谢活性所造成的伤害,明显改善大豆的光合特性,提高了大豆的抗旱能力,进而提高了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提高大豆籽粒的粗脂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豆的品质,但施氮量不宜过高,否则对大豆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大豆1号和石大豆1号高产纪录的创造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新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 ,为大豆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课题组承担国家”九五”、”大豆超高产材料创新”重点攻关课题 ,培育出半矮秆 ,秆强抗倒 ,节间短 ,荚密、粒多、粒大、品质好的”新大豆 1号” ,和”石大豆 1号”大豆新品种 ,通过培肥地力 ,匀苗播种 ,肥水促控 ,精耕细管 ,于 1999年在新疆创造了我国大豆高产最新纪录 5 95 6.2kg/hm2 和 5 4 0 7.8kg/hm2 ,超额完成课题规定的 5 2 5 0kg/hm2 的攻关指标 ,文中对产量结构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何桂华  赵宏伟 《杂粮作物》2003,23(2):103-104
辽宁省彰武县双庙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自2 0 0 0年开始推广种植辽豆 1 0号大豆品种 ,连续 3年的推广种植表明 ,该大豆品种适合彰武地区种植。特别是 2 0 0 0年 ,在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条件下 ,66.7hm2 大豆平均产量仍达到 1 5 37.5kg/hm2 ,总产量达 1 0万kg ,总产值达 2 0万元 ,平均产值 30 0 0元 /hm2 ,当年仅从产值上看 ,比玉米增加近 1 35 0元 /hm2 。辽豆1 0号大豆品种在干旱年份也能表现出较好产量 ,深受农民欢迎。 2 0 0 1年彰武地区推广辽豆 1 0号2 0 0hm2 ,平均产量 1 95 0kg/hm2 ;2 0 0 2年再推广333.3hm2 ,…  相似文献   

6.
滴灌大豆氮素积累与分配的肥效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节水滴灌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滴灌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节水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其中种肥为尿素7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90kg/hm2;滴肥为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氢钾为133.5 kg/hm2。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前期种肥的供给对大豆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T1(1/2种肥)、T2(种肥)、T4(1/2种肥+花期1/2滴肥)、T5(1/2种肥+结荚期1/2滴肥)处理的滴灌大豆氮素积累量大,转移率和吸收利用率较高。综合产量因素,在施用种肥,结荚期再施用滴肥(即T5处理下),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铁丰系列大豆的育种及品种推广历程的对比,揭示了铁岭大豆所在不同历史阶段育成品种的推广面积、产量、品质以及亲本选配方面的发展趋势。我们发现不同阶段代表品种推广面积水平相当,基本保持在50万hm2左右;大豆单产上有了明显提高,第一阶段代表品种平均产量为1785 kg/hm2,第二阶段代表品种平均产量为2550 kg/hm2,第三阶段代表品种平均产量为2956 kg/hm2;品质方面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脂肪含量显著提高,目前高油品种数量占育成品种的75%;亲本选配最初以农家品种为主,现在注重选择集丰产、优质、抗逆为一体的中间材料,同时含有国外大豆血缘的材料为亲本。  相似文献   

8.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3750 kg/hm2以上产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6月5至30日播期范围内,商豆1099产量显著高于郑9007大豆品种;每晚播1 d,夏大豆减产约66~70 kg/hm2;在该试验条件下,6月15日为夏大豆适播期下限.在适播期范围内,达到3 750 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农艺措施指标为:氮肥(N)62.4~74.0 kg/hm2、磷肥(P2O5)109.2~129.5 kg/hm2、钾肥(K2O)78.0~92.5 kg/hm2,其施用比例约为1∶1.75∶1.25;种植密度19.2~19.9万株/hm2;应用多效唑1 818~1 980 g/hm2;灌溉时间7月28日至8月1日;叶面喷施硼砂1 338~1 542 g/hm2.优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16.0%~22.4%,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科技进步谈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提高和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依靠科技进步大豆产量连年稳步提高,2005年较2001年总面积增加了134.6万hm2,总产增加371万t,单产提高381.6kg/hm2,并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充分显示了大豆增产的潜力。本文还对连续增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大豆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豆竞争替代紫茎泽兰的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大豆与紫茎泽兰的种间竞争关系,探索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途径和策略,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土壤翻耕方式、紫茎泽兰的割除方式和大豆的种植密度等栽培方法对大豆和紫茎泽兰的竞争效应的影响,定量分析两者的株高和密度、对光照和水肥的竞争能力以及大豆的产量。结果表明:不翻耕、在紫茎泽兰空隙间点播大豆的处理区,紫茎泽兰为优势种群,大豆的生长和产量受到明显抑制。不翻耕、刈割紫茎泽兰后点播大豆的处理区,大豆为优势种群,对光照的竞争能力强,紫茎泽兰的发生密度和株高被显著抑制,对水肥的吸收显著降低,且随着大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产量显著增加,从2 113.66kg/hm2增加至2 885.62kg/hm2。旋耕处理区,紫茎泽兰的防除效果达到了100%,大豆的产量达到3 828.02~4 007.87kg/hm2。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大豆的竞争优势很强,可以有效替代紫茎泽兰,且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示范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种植266.7hm2,经过一年生产示范,覆膜大豆增产显著,在今年低温、干旱条件下,实现hm2产量2646.3kg,比垄三栽培hm2增产732.6kg,本文系统介绍了该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及其好处。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优化施肥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氮磷钾优化施肥试验研究表明:夏大豆籽粒产量和单株粒数与氮磷钾施肥量呈二次曲线关系,籽粒产量和单株粒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开始下降。大豆籽粒产量和单株粒数受施氮量的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更次之。在土壤供肥能力1 568.6 kg/hm2,密度为18万株/hm2的条件下,当施氮量为65.56 kg/hm2,施磷量63.73kg/hm2,施钾量39.25 kg/hm2时,濉科998产量最高,最高产量为2 745.7 kg/hm2;当施氮量为64.80 kg/hm2,施磷量59.42kg/hm2,施钾量37.11 kg/hm2时施肥效益最高,经济产量为2 743.7 kg/hm2。  相似文献   

13.
蒙9449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39.78%,脂肪含量22.66%,生育期106 d.2004-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686.8 kg/hm2,比CK中豆20增产8.64%.2005年同时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41.3 kg/hm2,比CK中豆20增产11.92%.  相似文献   

14.
以“玉/豆”套作模式为背景,三个不同株型的玉米和三个不同熟期的大豆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大豆地上部氮素积累和转运,以及籽粒蛋白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大豆品种中,以晚熟大豆在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为最高,分别高出中、早熟品种 121.09%和165.33%,其氮素积累速率、有效荚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3.78kg/hm2/d、60.27荚、3 840.22kg/hm2和48.71 %,均显著高于中、早熟品种;大豆地上部氮素积累总量、积累速率、转运量和单株有效荚数均随着玉米株型的变化(从紧凑型到平展型)而减少,紧凑型玉米下的大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2 609.10kg/hm2和1 203.83kg/hm2,显著高于其他玉米株型处理;交互作用分析表明,玉米株型与大豆熟性在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上互作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极显著相关。因此,选择紧凑型玉米与晚熟大豆品种搭配有利于提高套作大豆的产量,从而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15.
闫璐  聂勇  辛延兴  齐君 《杂粮作物》2006,26(4):308-310
研究结果表明,济宁市夏播大豆田杂草有8科20种,优势种群为马唐和醴肠。田间有二个出草高峰,一峰在大豆播种后的5~15 d,二峰在播种后的40~45 d。茎叶处理方法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混生的大豆田杂草,以5%盖草双单1 500 ml/hm2为最好,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6%以上。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大豆田,以8.8%精喹禾灵600 ml/hm2防效最好,株防效在83%以上。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大豆田,24%克阔乐450 ml/hm2防效最好,株防效在82%以上。  相似文献   

16.
NP配比对专用高蛋白大豆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NP配比对南农88-31大豆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最有利于南农88-31大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提高的NP配比是N150kg/hm2与P2O575kg/hm2;NP配比可以调节大豆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但这种调节效应主要归功于氮肥的作用,随施N量增加,大豆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增加;NP配比对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调节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肥力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肥力影响,采用无肥、常规肥、有机肥、常规施肥+生物肥4种肥料处理,分别于大豆播种前、苗期、花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对大豆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肥料的施用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目及土壤肥力,其中有机肥处理与常规肥+生物肥处理在大豆各生育时期可明显增加土壤...  相似文献   

18.
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肥量三因素通过影响高油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植株干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农大96065,密度为36万株/hm2,施肥量为210 kg/hm2时的产量最高,达3407.45 kg/hm2;高油大豆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影响,其次是密度和施肥量;蛋白质脂肪总量主要受密度因素影响,品种效应其次,施肥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点进行"3414"肥料试验,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拟合,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单株粒数受磷施用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受氮磷施用量影响较大。推荐的高产施肥量为:N75~85kg/hm2、P2O565~70kg/hm2、K2O45~55kg/hm2,比例为:N:P2O5:K2O=1.60:1.35:1;经济施肥量为:N65~75kg/hm2、P2O545~50kg/hm2、K2O30~40kg/hm2,比例为:N:P2O5:K2O=2:1.36:1。  相似文献   

20.
夏大豆一三三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形成过程和水肥的产量效应为理论基础,根据夏大豆的生产条件和高产创建经验,研究集成了夏大豆一三三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内容是一播全苗;三水,即保障出苗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水分供应;三肥,即确保地肥、鼓粒初期追肥和鼓粒中后期喷施叶面肥。以这一技术为指导,进行夏大豆高产创建,各点实收产量均在4 050 kg/hm2以上,最高达到4 27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