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 8 1 4份玉米自交系和 562份杂交种为材料 ,系统地研究了自交系脖长与杂交种F1 代株高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自交系的脖长与杂交种F1 代株高呈正相关 ,即自交系的脖长越长 ,杂交种F1 代的株高越高 ,反之 ,则越矮  相似文献   

2.
新的玉米显性矮秆基因的发现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杂交种CL1077中的矮秆突变体52333与5个高秆自交系进行杂交,对P1、P2、F1、F2、BC1和BC2群体株高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杂种F1均表现为矮秆,没有显著差异;F2代矮株与高株的分离比为3∶1,杂种F1与高株自交系回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与矮秆突变体回交的后代全为矮株,证明该矮秆材料的矮秆性状受一对显性矮秆基因控制,且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对纯合矮秆植株及杂种F1芽期和苗期进行赤霉素处理,结果表明,此矮秆基因对赤霉素敏感,表明与以前报道的所有矮秆基因不同,此矮秆基因可能是一新的矮秆基因,并将此矮秆基因初步定名为D(t)。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地方常用自交系甸骨11A、红玉米、长3、Mo17(未改良自交系)和导入热带玉米种质选育的8份自交系(改良自交系),每份改良自交系分别选定2个测验种,配制16个杂交种(改良杂交种),未改良系与选定2个测验种组配的杂交种(未改良杂交种)作为改良杂交种的相邻对照,对比法设计。改良自交系和未改良自交系、改良杂交种和未改良杂交种的性状观测值作为一对数据,按成对资料统计方法分析,t测验。结果表明:甸骨11A导入Suwan1、5-56的改良自交系与红玉米杂种优势较高,红玉米导入Suwan1、EVT5的改良自交系与甸骨11A杂种优势较高,长3导入Suwan1、墨黄9的改良自交系与海014的杂种优势较高。改良自交系主要性状变化表现为生育时期延后、单株产量增加。未改良自交系熟期越早,改良自交系及改良杂交种生育时期延后时间越长,改良自交系单株产量增加幅度越大。改良自交系及其改良杂交种的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的抗性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玉米株型、果穗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尹燕枰  王振林 《玉米科学》1995,3(4):008-011
本试验以14个玉米自交系及由其组成的9个杂交组合以及相应的F2代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自交系与杂交种之间及杂交种性状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玉米杂交种自交衰退的数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在母本与F1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高、穗直径和单穗粒重在父本与F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株高在父母本与F1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2) F1单穗粒重与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 F1性状优势越强,F2衰退越重(r=0.8830).单穗粒重优势分别与行粒数和穗粒数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18和r=0.8441).(4) 单穗粒重的衰退主要是由穗粒数衰退所致(r=0.7473).穗行数,植株叶片数和叶向值的衰退值较小或为负值。  相似文献   

5.
1 丹340的选育玉米自交系丹340是周宝林1979年通过栽培玉米白轴旅9与有稃玉米杂交,S1代经Co60γ射线辐射处理后,通过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40自交系生长健壮,株高适中,株型清秀,配合力高,抗多种玉米病害,抗倒伏,适用性广,属中晚熟自交系。2 丹340应用情况丹340自育成以来,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育种,成为我国玉米杂交种的骨干自交系之一。而且目前其应用仍处上升阶段,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势。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用丹340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41个,通过审定的杂交种26个,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的杂交种有10个。其中…  相似文献   

6.
61份玉米DH系的SSR标记分析及性状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SSR标记对由玉米自交系四-287×PHBIM组配的杂交F1经"吉高诱3号"诱导以及秋水仙素加倍后筛选所得的61份DH系进行进一步鉴定,并运用NCⅡ设计,将61份DH系与优良自交系L98与PH6WC组配成122个杂交组合,对DH系以及杂交组合的7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经SSR分子鉴定,61份DH系未发现偏分离现象;以单穗粒重、百粒重为目标,筛选出9个表现优良的DH系;以单穗粒重为目标,筛选出(M45×PH6WC、M42×PH6WC、M47×PH6WC)3个优良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株高、穗长可在早代选择,穗位高和秃尖长在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杂交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所培育的10个杂交组合和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以及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8个性状的(株高、穗位、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杂种优势率和双亲平均值与F1各性状的相关系数的分析。明确了株高、穗位、穗长、行粒数、千粒重优势指数最大;穗行数、穗组为中等;茎粗为最小。双亲和双亲平均值与F1代的株高、穗长、行位数、千粒重等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性状呈显著正相关;茎粗、穗粗、穗行数三性状表现相关不显著,通过分析,为培育亲本,组配优势大,配合力高的杂交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3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丹东农业科学院选育的10个自交系及国内3个主要自交系,采用按NC11(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40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DY-7、DY-1、DF.2和DF-1是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并筛选出高产组合DY.5×DF-2、DY-7×DF-1、DY-7×昌7—2;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株高、穗位等性状可以进行早代选择。产量、出籽率、行粒数,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采用NCⅡ杂交设计,对六棱大麦9个性状进行遗传研究,估算了F2代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结果表明:株粒数、株粒重、有效穗数F1代杂种优势较高,F2代优势衰退缓慢,而穗长、小穗排数、千粒重、穗粒重衰退较快。株粒数、株粒重、株高的亲子相关不显著,F2代的小穗排数、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与亲本和F1代相关均达显著和极显著,从而可根据后代的优势和相关表现来选配亲本。通过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进行丰产育种时,应着重对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以高诱5号为诱导系,M54×外引杂交种的F1代材料为基础试材,进行杂交诱导产生单倍体,经过加倍、鉴定、筛选后,获得8个优良DH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析DH系的配合力表现,评价其应用潜力。结果表明,来源于同一基础材料的不同DH系之间一般配合力差异较大,MDH4和MDH8单株产量具有较高的GCA值,容易组配出高产杂交种。综合各农艺性状的GCA表现,DH系MDH4是组配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的理想亲本,DH系MDH8和MDH5有较大的应用潜力。MDH4×H451、MDH4×S121和MDH8×H451具有较高的TCA值和单株产量,可确定为优良组合,应进行多年多点试验,挖掘其应用潜力。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的选择可在早代进行。组配杂交种时,应着重选择在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GCA表现突出的DH系或自交系为亲本,要兼顾双亲穗粗、千粒重和单株产量GCA和杂交种的SCA,改良行粒数应注重SCA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外引玉米杂交种通过多年连续自交获得1份穗上叶片数为7~10片的自交系LY-1。研究该材料穗上叶片数的遗传特性,分别将其与3个不同穗上叶片数材料L583、LS-1和昌7-2不同遗传背景的自交系杂交,获得3个衍生的后代分离群体。通过穗上叶片数、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F_1的穗上叶片数介于双亲之间,偏高亲值,没有明显杂种优势,表现出不完全显性遗传特性。株高、穗位高以及穗高系数均表现超高值亲本,具有极强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上叶片数与穗高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株高与穗上叶片数、穗位高以及穗位高与穗高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从各性状的遗传力来看,3个群体株高和穗位高的平均遗传力较高,均在75%以上;其次是穗高系数;穗上叶片数的遗传力仅为62.43%。因此,利用LY-1作为多叶资源进行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可降低穗位相对高度,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7年冬季和2008年春季分别在海南三亚和新疆乌鲁木齐对196份玉米自交系采用两种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依据形态性状及产量相关性状评价其耐旱性。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株高、雌雄开花间隔天数(ASI)、单穗粒重和结实株数百分率4个性状可以作为玉米自交系耐旱性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株高、雌雄开花间隔天数、单穗粒重和结实株数百分率4个性状的综合耐旱系数,对19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耐旱性评价,将试验材料分为耐旱、中度耐旱、中度干旱敏感和干旱敏感4种类型。两点试验耐旱级别完全一致的材料有58份,其中耐旱自交系有7份(H201、Mo113、英64、H21、早49、丹598、吉842);中度耐旱自交系有14份(丹黄02、8902、中106、郑22、中黄68、K22等),这些材料为耐旱育种提供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导入外源DNA改良玉米自交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岩  徐娥 《杂粮作物》2006,26(3):159-161
该项目研究是将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40、巴西抗病玉米杂交种以及大豆的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分别导入玉米自交系7922、E28和黄428,对花粉管导入技术进行研究。改良7922自交系的株高和穗位比对照平均降低44 cm和22 cm;改良E28自交系S6的抗病性显著提高;改良黄428自交系A33和A35的干物质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365份遗传背景丰富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自主研发的55K芯片,在海南三亚、河南新乡和北京顺义3个环境下对玉米自交系株高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表明,株高在3个环境下变异非常丰富,有从低纬度到高纬度逐渐增加的趋势,株高在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方面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明,不同环境下均检测到与株高显著关联的位点,在第1、3、5、6、7、8号染色体上均发现了显著关联的SNP。新乡和顺义环境下,在bin5.05区段发现了显著关联的SNP;三亚和顺义环境下,在bin6.05区段发现了显著关联的SNP。对关联分析显著的SNP位点比对到B73参考基因组上,在maizeGDB网站上得到22个最可能的候选基因,为探索玉米株高遗传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中189份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庆  李猛  王慧  吴永升 《玉米科学》2015,23(5):6-11
以子粒产量的氮敏感指数和耐低氮系数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株高和吐丝期等二级性状,对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上重要的189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氮利用效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低氮与正常供氮条件下,子粒产量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差异,基因型差异是氮利用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将正常供氮条件与低氮胁迫下的产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株高和吐丝期等二级性状,鉴定出郑58、郑28、中106、7595-2和昌7-2等20份玉米自交系较耐低氮且二级性状更符合当前玉米育种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以39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大喇叭口期通过田间涝害模拟筛选试验,测定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量、绿叶数等9个指标以及各指标耐淹系数,对自交系耐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量、绿叶数、抽雄期、吐丝期、株高受到严重影响,对地上部干物质量影响最大,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株高、绿叶数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田间鉴定玉米自交系耐淹性的有效指标。采用综合耐淹性状作为评价参数,经聚类分析表明,先玉335选育二环系、 X1141/昌7-2、中农大678选育二环系等8个自交系属耐淹型自交系,京157/京52B、京157/MO17、京157/PHNB2等12个自交系属敏感型自交系。  相似文献   

17.
以41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植株形态建成期设置15%遮荫和不遮荫两种处理方式,研究不同处理下玉米自交系植株形态、物质生产、产量等11个指标以及各指标耐荫系数的变化,并对自交系的耐荫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遮荫不仅会增加玉米自交系的株高和穗位高,延缓生育进程,而且会降低植株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最终影响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提升。进一步对各指标的耐荫性进行数学统计分析,表明茎干物质、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耐荫系数可作为评价玉米自交系耐荫性指标。筛选出M173、豫82、DH382、618B、P6874、昌7-2、8612A、M753、ZY608、豫1122、PH6WC和M109高度耐荫型玉米自交系;ZY602、ZY606、658、HT60、ZY601、C70、外引-2、四-144、KW7M14、NS501和PH4CV是弱光敏感型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8.
以10份玉米自交系为母本、4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40份组合,从株高、穗位高、茎粗、绿叶数、植株鲜重和果穗鲜重6个性状进行配合力评价和对照优势分析.结果 表明,青贮玉米自交系GRL62491、GRL5256、GRL6176—般配合力较高,杂交组合GRL6176/GRL62491、GRL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