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老参地即栽种人参作货后的闲置地。人参有一重要特点,是不能连作,种过人参的参地,再栽种人参,则人参病害多,产量低。因此,老参地再利用一直是人参栽培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长期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由于我国老参地栽参和农田栽参技术一直没有重大突破,使我国人参栽培方式仍然限制在“伐林栽参”的原始做法上,极大地破坏了人参主产区的林业资源和生态平衡。科研工作者为解决老参地问题不懈努力30多年,已取得一些重要的进展,摸清了人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土壤消毒、有机肥改土、绿肥轮作等技术,使人参轮作由33年缩短至6年左右,近年杨继祥等在人参与西洋参轮作方面又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解决老参地问题除了研究利用老参地继续栽种人参以外,尚有  相似文献   

2.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它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由于人参、西洋参生长需要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 ,在我国东北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到现在 ,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种植业。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 ,所以山林中最好的地块 ,最好的土壤和植被几乎都被伐林栽参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将有近 6万亩林地被伐做栽参之用。由于人参、西洋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 ,加之大面积土壤的裸露 ,因此参地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森林生态效益日趋减…  相似文献   

3.
老参地(参后地)永续栽参的土壤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目前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中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生产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由于人参、西洋参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 ,在我国东北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 ,所以山林中具有最好的土壤和植被的地块几乎都被用做伐林栽参。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有近 6万亩林地被伐做栽参。由于人参、西洋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 ,加之大面积土壤的裸露 ,因此参地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森林生态效益日趋减少。…  相似文献   

4.
在长白山区自古一直采用皆伐林地栽培人参,而且只能栽培一茬人参,土地利用率很低、至今老参地大多荒废,参后还林也是近几年才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老参地再栽参问题已是人参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人参栽培技术,参地不使用肥料,怕烂参,但近十几年由于透光棚等一系  相似文献   

5.
老参地农田地连续栽参中试扩繁土壤处理操作规程细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老参地(参后地)、农田地连续栽培人参、西洋参项目是吉林人参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2003年12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2004年1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更好的推广使用该项目,现将中试扩繁土壤处理操作规程细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曹志强 《人参研究》2004,16(4):25-28
“长白山经济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一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研究”项目是吉林省科技厅针对老参地不能连续栽参,农田地栽参病害严重而立的2000--2003发展计划项目,该项目2003年12月通过技术鉴定,2004年1月获国家级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7.
老参地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老参地问题作为人参栽培领域的“瓶颈”限制性因素至今尚未彻底解决。这不仅制约着人参的生产方式,使一些现代化栽培手段不能应用到生产实践,而且使参地来源大部分局限在“伐林栽参”的原始作法上,极大地破坏了参区的生态平衡。文献报道,老参地连作障碍因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病原微生物增多。②土壤理化性状恶化。③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④参根分泌物增多。而解决的方法包括施肥改土、土壤消毒、绿肥轮作及绿肥盖膜发醇等手段,使原来的33年轮作缩短为6年。此外,有些地方采取西洋参与人参短期轮作的栽培方法也初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参生产一直沿用伐林迹地栽参,土地利用率很低,只能栽播一茬人参。老参地大部分废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研究解决老参地栽参问题是当前发展人参生产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9.
老参地再利用研究--参参轮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几年的实施研究,建立了利用周期为1-3年的人参、西洋参短期互相轮作技术体系。采用了测土施肥,有益微生物菌剂处理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等方法,经处理的老参地,人参和西洋参的长势、产量、病虫害及烧须情况,总皂甙含量等方面,与新林土栽参对照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经中试规模的推广应用显示,该参地短期轮作制的技术方法可行、实用、轮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靖宇县是中国的西洋参之乡 ,又是吉林人参的重点产区之一。近几年 ,全县人参和西洋参的留存面积每年都分别稳定在1 50万平方米左右 ,丰富的种参技术经验 ,为人参、西洋参安全越冬提供了保证 ,多年来 ,还未发生过人参、西洋参的大面积冻害。但 2 0 0 2年和 2 0 0 3年冬季的异常气候 ,不少种参户和参场不得不采取春播和春栽措施。为此 ,我们对两年来全县人参、西洋参冻害的情况作了调查 ,对产生冻害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 ,并提出了今后在异常气候频发的条件下确保人参、西洋参安全越冬的技术建议 ,为促进全县人参、西洋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人类生活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人们不仅要服用人参、西洋参滋补身体,而且渴求品尝人参、西洋参的天然风味。这就要求广大参农种植出更多更好的,无公害、高品质的人参,西洋参。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传统的伐林栽参方式不断地得到改进。集安人参研究所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成功的研究出非林地栽参新技术,并且得到广大参农的认可,现以推广2万余亩。现将非林地种植人参、西洋参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参栽培后的老参地中栽培黄芪,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在栽参后的老参地理。栽培黄芪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老参地直播西洋参连作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洋参在我国大面积引种栽培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西洋参与人参一样都属于忌连作 (重茬 )植物。一般情况下 ,种植一茬西洋参的地不经休闲再连作种植西洋参 ,保苗差、烧须、根病严重、产量低甚至绝收。集安人参研究所 1 999年开始与阳岔参场大胆地在 4年直播下山的西洋参地上 ,不经休闲又重茬播种西洋参 ,经 4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一成果的取得是老参地再利用研究的新突破 ,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缓解了宜参地资源不足的矛盾 ,为参业的可持续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该项…  相似文献   

14.
老参地再利用势在必行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栽种过人参的土地称为“老参地”。人参忌连作 ,短期内老参地不能再栽人参。人参忌连作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为了总结交流经验 ,明确存在的问题 ,利于今后人参生产的发展 ,作为人参生产者 ,现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实际工作 ,就老参地改造再利用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供参考。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一种名贵中药和保健佳品 ,一向倍受人们的珍视和推崇 ,它已经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烟酒等行业得到广泛地应用 ,成为具有特殊作用的原材料。人参消费的增长不仅刺激了人参栽培业的快速发展 ,而由于人参主要是利用林区腐殖土栽培…  相似文献   

15.
人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人参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土壤改良技术进行综述,从传统的伐林栽参、农田栽参、林下参栽培等方面阐述了人参土壤在改良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曹志强 《人参研究》2001,(Z1):32-34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研究项目系吉林省科技厅 2 0 0 0年合同项目 ,合同编号 :吉科合字第 2 0 0 0 0 2 0 3 -0 4号。几年来 ,在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科技厅的直接领导下 ,在承担单位吉林人参研究所的组织下 ,在靖宇县种子公司、集安市财源镇、抚松县科技局、抚松县人参研究所、抚松县万良镇、长白县十二道沟乡等兄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按合同要求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 ,现将阶段性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期工作基础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研究项目 ,是围绕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和遵循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7.
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是我国传统中药,被称为"百草之王",自古以来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在吉林省中药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伐林栽参的栽培模式被国家禁止后,农田栽参成为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模式。文章对农田栽参中土壤改良技术进行了概述,讨论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施肥改土、绿肥回田的措施对参地的改善作用,文章对农田栽参模式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为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参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 ,有农田栽参、山地栽参、林下种参等。最近一个时期在社会上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人参种植方式 ,就是在大缸里种植人参 ,即缸参。  目前对种植缸参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文对缸参的栽培管理、费用等问题 ,作了具体的调查 ,为广大群众种植缸参提供初步的技术资料。我们于 2 0 0 0年 7月 2 6日~ 7月 2 9日对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通化县和辽宁省新宾县、宽甸县、桓仁县等地的缸参种植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现就对种植缸参的调查和观察结果做一初步报道。1 缸参分布地区 ,数量及生长情况据调查 ,缸参主要分布以下几个地…  相似文献   

19.
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和美国东部。原产地栽培西洋参大多不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我国传统栽培人参中,也多不实行施肥的方法,认为施肥会烧须和烂根。而大多采用新开垦林地“伐林栽参”,伐林参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结构好肥力强,但是不利于生态平衡。目前,农田栽参是参业发展的方向。几乎任何良好的土壤,通过适宜的处理都能满足西洋参的生长。天津地区从1989年开始引种栽培,目前农田土栽培西洋参已获成功,有必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以便为高产栽培西洋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参业自1989年价格大幅度下跌至今有六年.六年来,人参的栽培面积较1989年高峰期下降了55%,做货面积减少37%,水参总产量减少30%.1994年我国的人参业开始复苏,95年水参和成品参价格均已大幅度上涨,水参价格超过1988年高峰期,从而使我国人参业有大病初愈之感觉.在人参栽培业滑坡的同时,西洋参的栽培业却生机蓬蓬地发展起来,自1990年开始,栽培面积以很快的速度发展,有栽培人参的地方均有西洋参,并大有取代人参之势.我国人参主产区的吉林省集安市部分村屯人参就已绝种,全部用西洋参取而代之.然而在西洋参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的同时,其市场价格却成倍地下降.所以,我国的西洋参业亦有重蹈人参覆辙之忧.我们认为产生上述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1989年人参价格大幅度下跌是生产过剩造成的.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都迅猛地发展.各级政府为尽快地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在贷款、参业用地,栽培技术等方面都积极地扶持参农大量栽培人参加之高额利润的刺激,参农栽培人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栽培面积成倍地增长,从而造成了产大于销,价格下跌的局面.二、五年时间方有起色,这是由人参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