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洪花 《江西棉花》2006,28(4):38-38
1 误区之一 盲目打药 不搞虫情调查,不掌握虫口密度及虫态,抓不住防治适期。对策:根据虫情调查适时喷治。做到“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达30粒时,是生物农药防治适期,100粒时为化学农药防治适期。防治适期内连续打药,两次用药时间不能太长,生物农药3天,化学农药4~5天。  相似文献   

2.
赵冬晓  刘标 《玉米科学》2016,24(5):167-170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Bt玉米的重要靶标害虫之一。规避行为可以减少害虫与Bt玉米的接触而降低生理抗性选择压力。通过比较棉铃虫对Bt玉米与常规玉米的行为反应评估棉铃虫对Bt玉米的行为规避能力,产卵选择结果显示,棉铃虫成虫在Bt玉米上的落卵量显著低于常规玉米;无选择条件下,仍然出现Bt玉米上的落卵量显著低于常规玉米的现象。幼虫实验结果显示,棉铃虫初孵幼虫在Bt玉米植株上的居留时间显著短于在常规玉米上的居留时间。研究结果证明,棉铃虫对Bt玉米具有一定的行为规避能力。  相似文献   

3.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只要掌握好“四个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1时间适宜棉铃虫产卵高峰为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此时用药时间一定要准。用药过早,后或残虫量大;用药过迟,前期虫量多。棉铃虫生育期为半月左右,因此,第一次用药后要及时检查防治效果。同时间隔5天左右,要及时喷药扫残。防治棉铃虫应在傍晚或无露水的早晨进行。因为幼虫白天多藏匿在蕾、花、棉尖内或背面,待傍晚天气凉爽时,幼虫才爬出来活动。棉农在防治棉铃虫的实践中所总结的经验是“治虫不见虫,打在卵高峰,五天两遍药,扼杀在低龄”是有科学道理的。2…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0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抗虫棉不能减少田间棉铃虫的落卵量,但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发生期,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平均百株落卵量分别比Bt棉田增加12.5%和74.3%,比常规棉田增加4.6%和65.7%;棉铃虫平均百株幼虫数量少于常规棉田,但多于Bt棉田。棉盲蝽平均百株数量比Bt棉田和常规棉田分别减少36.1%和66.0%。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粉虱没有控制作用,和常规棉相比,田间发生量差异不显著,因此,仍需加强田间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为害。同时发现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草蛉、龟纹瓢虫、蜘蛛、小花蝽、寄生蜂等棉田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卫辉市属棉铃虫高抗性区。1990年棉铃虫严重发生,久治不下。主要是:1.5月初降雨对棉铃虫羽化十分有利。据6月15日调查,百株卵1150粒,比常年高15~20倍;2.棉铃虫抗药性增强。据新乡县测定,棉铃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加700~1000倍。这是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所致。如初用甲胺磷时,15公斤水加50毫升防治棉铃虫,效果很好。但  相似文献   

6.
茶尺蠖是闽东茶区的重要害虫.为控制该虫危害,主要采用化学防治,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天敌数量下降,致使该虫经常再猖獗和暴发危害;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新型菊酯类化学农药,目前有关其防治茶尺蠖的研究报道甚少;Bt是生物制剂,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但苏云金芽孢杆菌不同亚种甚至同-亚种不同菌株的毒效存在明显差异.李明[1],雷元胜[2]等的试验结果肯定了苏云金杆菌生物制剂对防治茶尺蠖的应用前景,笔者曾进行了Bt防治茶毛虫的试验[3],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苦参总碱是植物性农药,目前有关其防治茶尺蠖的研究报道也少见.为明确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苦参总碱和高效Bt防治茶尺蠖的应用前景,为科学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消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有良好抗性,棉铃虫在转Bt基因棉田的落卵量与常规棉田落卵量差异不显著;田间幼虫存活虫量差异显著;田间越冬蛹基数差异极显著;田间蚜量转Bt基因棉田略高于常规棉田;田间优势天敌存量相当.  相似文献   

8.
王合松  张四  高峰 《中国棉花》2005,32(3):33-34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 ,主要抗鳞翅目害虫 ,如棉铃虫等 ,对非鳞翅目害虫无抗性 ,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 ,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鳞翅目害虫 (棉铃虫 )的抗性 ,也只在苗期 ( 1、 2代棉铃虫 )抗性良好 ,3代及 3代以后抗性明显下降。对抗虫棉主要害虫的防治要遵守“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尽量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1生态防治1 .1种植玉米诱集成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 ,可于 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  相似文献   

9.
河北成安县棉铃虫抗药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成安县棉铃虫抗药性研究初报夏敬源,文绍贵,崔金杰,潘登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近年来,北方棉区由于大量、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害虫抗药性剧增,有些常用农药防效极差,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住棉铃虫的发生危害。尽管如此,不少棉农仍...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的抗药性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是棉花的重要害虫。长期以来棉铃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 ,由于化学农药的高频次、高浓度等不合理施用 ,致使棉铃虫的抗性剧增。抗性棉铃虫的综合治理成为我国棉花持续、稳定发展的突出难题。因此研究我国棉铃虫抗药性的现状 ,提出抗性治理对策 ,对于保障棉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我国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我国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的历史与化学农药使用的历史密切相关。5 0年代至 60年代初 ,防治棉铃虫以有机氯杀虫剂为主 ,60年代后期发现抗性日益严重 ,1 975年河北、河南两省棉区棉铃虫对 DDT产生了 2 8~ 1 36倍的高抗性 ;7…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美国种植 Bt棉超过总面积的 50 % ,主要抗烟芽夜蛾 ,还要特别注意其它害虫的暴发。如 90 %棉铃虫最终可以得到控制 ,但需要 5或 6天 ,此时幼虫正在取食造成为害。1 999年 ,路易斯安那州 6 4 %的棉田种植了 Bt棉 ( 1 997年为 3 0 % ) ,以便根除该州北部地区的棉铃象鼻虫。Bt棉对棉铃虫的毒性不及对烟芽夜蛾的毒性 ,各地棉铃虫在 Bt棉上的存活率为 40 %~ 70 % ,甚至 2 %的存活率在早季也是一个问题 ,还需用拟除虫菊酯进行防治 ,过度使用低价的拟除虫菊酯会加快棉铃虫的抗性。在南卡罗那州用拟除虫菊酯防治已失败 ,在其它地方也会…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邯郸地区从1987年开始试验示范Bt乳剂防治二代棉铃虫,1988年把Bt乳剂防治二代棉铃虫、控制伏蚜作为棉虫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在肥乡、成安、临漳、曲周等县示范推广Bt乳剂8吨,面积3.94万亩,对防治二代棉铃虫、控制伏蚜效果明显。现将试验示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 ,用 Bt肯尼亚变种乳剂 10 0、2 0 0倍液 ,处理抗性棉铃虫 1~ 3龄及 5龄幼虫 ,96小时调查 ,1~ 3龄幼虫死亡率均为 10 0 % ;5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6%和 73.3%。 1994年 ,在三代棉铃虫发生较重的情况下 ,大面积采用 Bt肯尼亚变种乳剂 10 0倍液喷雾防治 ,虫口减退率为 81.0 %~ 92 .3% ,控制了棉铃虫为害 ,并使生防田内天敌量较化防田高 3.5~ 6.0倍  相似文献   

14.
1害虫发生特点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抗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对非鳞翅目害虫不产生任何抗性,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非鳞翅目害虫,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抗虫棉对1、2代棉铃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代及其以后抗性明显下降。所以抗虫棉害虫的防治也要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2防治技术2.1生态防治。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可于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适当的玉米,诱集第3、4代棉铃虫,能够有效减少棉田棉铃…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对抗虫棉的生育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防效高的药剂,可有利于提早生育期,增加产量,提高霜前花率。  相似文献   

16.
殷坤山 《中国茶叶》1991,13(1):39-39
在茶树病虫防治中,化学防治是一项主要的措施。虽然化学农药具有杀伤天敌、毒性大、容易使害虫产生抗性和造成对茶叶、环境的农药污染等缺点,但其又具有见效快、防效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目前缺乏其他防治手段的情  相似文献   

17.
面对害虫的防治和抗药性问题 ,农民开始采用综合的或区域性的害虫管理计划 ,最大限度地使用“软”选择 ,如诱集作物、蛹爆裂和生物杀虫剂 ,这些措施对益虫如捕食性蛛蜘、甲虫和寄生蜂来说是“软”的 ,但对害虫如棉铃虫是“硬”的。生物杀虫剂简单地分两类——活的和死的 ,它们都是从活的有机体上获得的化学复合物 ,一些是有毒的 (如 Bt) ,另外一些是阻止取食 (如 Neem油 )。以病原体为基础的杀虫剂很多 ,在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棉铃虫病毒是在 Gemstar上发现的 ,在世界范围内还有许多以病毒、真菌、线虫和细菌为基础的杀虫剂。在世界上销售量…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县采用多菌灵化学农药防治花生叶斑病获得明显效果。但化学农药毒性高,残留高,对农田环境污染重。长期使用农田生态平衡及产品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1988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生防研究室引进2%农抗120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花生叶斑病的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Bt抗虫棉的推广普及,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危害.但棉花枯萎病在本地抗虫棉上发病严重,轻者缺苗断垄,贻误农时,重者毁田重播,给棉花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棉花枯萎病属土传维管束病害,在缺乏有效抗源的情况下,目前防治上主要依靠药剂控制,成本高、防效一般,并且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陈红  宋庆平 《中国棉花》2001,28(11):5-6
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转基因棉)不仅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而且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对保护棉田天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因而,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由于目前转基因抗虫棉还存在着抗虫范围窄,抗虫强度差,抗虫性的时空差异性及持久性等问题,我们提出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避免或延缓抗虫棉抗虫性减弱;搞好转基因抗虫棉后期棉铃虫防治及棉田其它害虫的防治工作;组建实施适于新疆棉区的Bt棉IPM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