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甬优12单产超900kg/667m^2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历经4年超高产攻关,2011年甬优12在浙江省新昌县种植终于有二块田单产突破900kg/667m^2,创当地水稻单产历史纪录。本文总结了甬优12单产超900kg/667m^2时的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2.
经3年的试验示范,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实现了甬优12机插最高田块单产1 000 kg/667 m2的目标。单产1 000 kg/667 m2的产量结构为穗数14.6万/667 m2、穗总粒数329粒、结实率86%、千粒重25.5 g,关键栽培技术是培育壮秧、适期早播早栽,合理稀植、控制高峰苗数,好气灌溉、促进根系生长,培肥地力、定量施肥。  相似文献   

3.
甬优8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杂交晚粳稻品种,该品种表现为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倒性强等特点。2012年笔者对甬优8号机插进行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1.3 hm2,平均实收产量916.3 kg/667 m2,取得预期目标。介绍了甬优8号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半矮生株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为了挖掘甬优9号良种优势,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从2009年开始,笔者进行了甬优9号连晚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技术指标设计和应用研究,经2010—2011年试验攻关和示范推广印证,甬优9号连晚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的技术指标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5.
双季连作稻机插产量900kg/667m~2以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连作早、晚稻机插产量,通过2010-2012年的水稻机插试验与大田示范,提出连作早稻机插单产500 kg/667 m2、连作晚稻机插单产400 kg/667 m2,双季连作稻机插产量900 kg/667 m2以上的栽培技术,即早稻选择中早39、台早733,晚稻选择嘉优2号、甬优9号等高产抗病品种(组合),采取"基质育秧,适龄早栽,插足苗数,提早搁田,配方施肥,增施穗肥,实地病虫防治"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甬优12在居于5 300℃积温线的浙江中部新昌县的试验实践为基础,提出了1 000 kg/667 m2手插栽培的基本技术思路、群体生育指标及主要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7.
2014年,瑞安市连作晚稻攻关田产量达779.3 kg/667 m2,打破了浙江省农业吉尼斯连作晚稻单产最高纪录。文章分析了该攻关田种植品种甬优12的生育特性、生育期间天气状况以及种植方式,讨论了获得高产的原因和有待改进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稻应用“宝丰”复混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插秧后7 d施用“宝丰”复混肥20 kg/667 m2,生育期追施尿素20 kg/667 m2,效果明显,穗数增加5.6万穗/667 m2,分蘖率提高1.8%,千粒重增加0.3 g,产量增加15 kg/667 m2左右,增加纯收入27元/667 m2。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粳稻甬优8号为材料,在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双徐农场建立超高产攻关田,全程应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优化群体质量,研究大面积栽插条件下水稻超高产特性。2007~2008年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高产攻关田进行实产验收,连续两年实现单产85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省江山市实施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单季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通过运用"水稻合理群体起点、精确定量施肥、精确灌溉"等技术,甬优9号最终产量达660.4kg/667m2,比对照田增产80kg/667m2以上,增幅14.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561孔、434孔、301孔抛秧盘在早稻和连作晚稻上应用效果的比较发现,随着孔数和每盘用种量的减少,秧苗素质得到改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逐步增加;单产也相应提高,早稻单产分别为448.7 kg/667 m2、512.8 kg/667 m2、522.5 kg/667 m2,连作晚稻单产分别为497.1 kg/667 m2、557.0 kg/667 m2、562.4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麦套稻实现产量700 kg/667 m2的田块,其总颖花量在3 000万个/667 m2以上,穗数24万~27万穗/667 m2,粒数110~125粒/穗,结实率必须达到90%,千粒重必须在26 g以上。其栽培途径为:选择中熟中粳、矮秆、大穗品种,保证适宜的基本苗,"少量多次、平稳促进"施肥,以湿为主浅湿灌溉,严格防除杂草、红米稻,确定适宜的秸秆还田量,防治好灰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对比研究不同硫肥水平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增施硫肥可增加产量,平均增幅6.8%~11.4%,其中施硫肥3 kg/667 m2水稻产量最高。同时施硫肥3 kg/667 m2也可促进水稻株高、平方米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的提高。而增施硫肥4.5 kg/667 m2时,产量没有继续增加;在1.5~3 kg/667 m2时可提高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而在1.5 kg/667 m2时研磨品质较好;各硫肥处理也降低稻米碎米率和垩白米率,提高了水稻的外观品质。水稻适度增施硫肥可加快水稻返青、分蘖、抽穗和成熟,比对照提前1~2 d;增加株高,提高分蘖率;同时也可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甬优12最高单产在浙江突破1 000 kg/667 m2。本文对此评议,认为意义无法估量,不但表明浙江省水稻育种及栽培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更主要的是将极大提高浙江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粮食生产能力,为确保粮食安全,也为让出更多耕地用于发展经济和维护生态安全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产量突破主要是因种栽培的结果,需大力提升对栽培研究的支持力度。偏粳型超大穗将是超高产的主要方向,要改变目前育种力量分配以选育籼型品种为主的局面。包括土、秧、密、肥、水、保等各方面的配套栽培技术已初步集成,但推广工作任重道远,思想认识转变、农田质量改善、不同基因类型品种选育、栽培理论研究及技术到位等方面均有大量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水稻精量机械穴直播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直播技术在浙江省水稻生产上的应用,进行精量机穴播、撒直播、手插秧等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同时进行水稻机穴播的生产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机穴播密度为23.5万hm2时,杂交籼稻内2优6号、杂交粳稻甬优9号和甬优12的产量和手插秧相近,都显著高于撒直播;机穴播的优势在于分蘖发生早且多,与手插秧相比,内2优6号、甬优9号和甬优12机穴播的每穗粒数分别降低7.92%、24.88%和15.68%,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11.75%、21.92%和31.11%。2012年和2013年进行水稻机穴播生产示范,内2优6号、甬优9号和甬优12的平均产量分别达到9 667.6 kg/hm2、12 285.0 kg/hm2和12 294.8 kg/hm2,进一步说明水稻机穴播高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临安水稻攻关田亩产破千公斤成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在浙江省临安市锦北街道新联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市长示范方内,现场测产验收718 m2的甬优12水稻品种产量达1 026.7 kg/667 m2,一举打破浙江省水稻历史最高亩产纪录,同时也突破了水稻亩产千公斤的瓶颈。临安水稻亩产破千公斤成因可归纳为:三分靠天、三分靠地、三分靠管、一分靠政策。  相似文献   

17.
选用典型的穗数型和穗重型品种,研究肥密因素对寒地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穗数型品种垦鉴稻6号在中等肥力较密(尿素300 kg/hm2、23丛/m2)条件下产量达到682.2 kg/667 m2,高产原因是单位面积获得较多穗数;而穗重型品种龙粳18在较高肥力略稀(尿素350 kg/hm2、20丛/m2)条件下产量达到658.8 kg/667m2,高产原因是穗较大、穗粒数较多。  相似文献   

18.
高效硅肥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11年和2013年2年在相对缺硅的土壤上进行水溶性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明确了水溶性高效硅肥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增产效果,初步确定水溶性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最佳经济施用量为6.9 kg/667 m2,水溶性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最高产量施用量为7.5 kg/667 m2,最高产量比对照增产6.6%。水溶性高效硅肥明显促进水稻对N、P的吸收和利用,使水稻植株氮磷含量明显上升。适量的高效硅肥明显增加株高、穗长和千粒重;提高颖花量,增加实粒数;提高分蘖率,增加有效穗。  相似文献   

19.
对起垄覆膜、起垄无膜处理与常规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垄覆膜处理水稻株高增加18.4 cm,分蘖起始时间早9 d、最高分蘖时间早7 d、最高分蘖增加47.5株/m2、穗数增加57.4穗/m2、齐穗和成熟早2 d和3 d、穗粒数增加6.15粒,而千粒重降低1 g、最终水稻理论增产102.8 kg/667 m2,实测产量增加26.6 kg/667 m2,增产达4.36%;起垄无膜处理水稻株高降低4.8 cm、收获穗数降低13.3穗/m2,理论产量减少19 kg/667 m2实测产量减少94.4 kg/667 m2,最终常规处理比起垄无膜处理增产14.65%。  相似文献   

20.
对杂交粳稻甬优8号进行不同播期、基本苗、施氮量和水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栽培因子组合。结果表明:播期(x)对其全生育期(y)影响显著(F=82.71F0.05),呈显著负相关,y=-0.4x+149.67,(R=0.997 4);基本苗对有效穗影响显著(F=52.74F0.05),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呈递增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播期和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极显著,密度对产量影响显著,甬优8号最佳栽培组合为播期(5月5日)、密度(5.46万/667 m2)、施氮量(20 kg/667 m2)和水分(表层无明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