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文从膜质过氧化反应及保护酶体系的变化、过氧化物酶、苹果酶脱氢酶同工酶的表达特性,分析了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灰斑病1、7、8号小种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灰斑病1、7、8号小种侵染下,感病品种膜质过氧化水平加重,保护酶体系失去活力,而抗病品种,虽然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但膜质的保护酶系统活性都很强,植株受害较轻。而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变化反应了品种对灰斑病的抗性,这两个同工酶的协同反应,标志着品种抗灰斑病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灰斑病菌对大豆保护酶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膜质过氧化反应及保护酶体系的变化、过氧化物酶、苹果酶脱氢酶同工酶的表达特性,分析了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灰斑病1、7、8号小种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灰斑病1、7、8号小种侵染中,感病品种膜质过氧化水平加重,保护酶体系失去活力,而抗病品种,虽然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但膜质的保护酶系统活性都很强,植株受害较轻。而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变化反应了品种对灰斑病的抗性,这两个  相似文献   

3.
沈文飚  冯晴 《大豆科学》1999,18(1):22-26
以对SMV-a株系抗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感染SMV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科丰1号接种SMV的早期,PAL和POD活性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相反感病品种1138-2和徐豆1号的SOD和CAT活性明显上升,POD活性的增加幅度则小于抗病品种,而1138-2的PAL活性则低于相应对照。  相似文献   

4.
灰斑病对大豆类囊体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SO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灰斑病1号,7号小种侵染条件下,大豆类囊体膜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提出了灰斑病1号小种主要是使感病大豆品种叶肉细胞叶绿体膜蛋白受到损伤,然后使植发病。灰斑病7号小种对大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细胞色素的表达上,使细胞色素不能合成,从而表现出感病反应。而抗病品种则无此反应。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与大豆灰斑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抗病性大豆品种接种大豆灰斑病菌前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接种前均缺少同工酶C3带,接种后出现同工酶C3带;感病品种在接种前后,只是同工酶活性发生变化,没有出现同工酶缺失或增加。接种前,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抗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增加,但抗病品种的活性仍高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黑龙江省不同抗病类型的大豆品种,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研究了病毒病侵染条件下,不同抗病类型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在SMV侵染条件下,感病品种ABA含量急剧增加,ipA含量降低;而抗病品种ABA含量、GA/ABA比值低于自身对照,ipA含量增加。由此证实:内源激素的变化和平衡对大豆抗病性诱导产生起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丽君  崔喜恒 《大豆科学》1994,13(4):345-348
本研究利用SDS-PAG技术,研究了不同抗病性品种(系)接种SMV1号株系后,病源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大豆接种SMV后,感病品种蛋白亚基增加数目较多,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正常表达的蛋白亚基的降解。而高抗SMV1号病毒的大豆株系,接种SMV病毒后,蛋白亚基增加1-2条,其正常工作的蛋白组分均没有消失,蛋白亚基消失与表达的变化与品种的耐病性获得相一致。这一结果,目前尚未见报道,深入研究病源相关蛋  相似文献   

8.
大豆品种感染SMV后,感病植株各生育阶段(R1、R3、R5)单株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低于健株,叶片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表明:SMV的侵染抑制了大豆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而促进行了氮化物的代谢合成各种氨基酸,以利于SMV的复制与增殖。天门冬氨酸(ASP)、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组氨酸(His)在感病品种中含量的显著增加,是大豆植株感病的又一生化症状。  相似文献   

9.
大豆抗感病毒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星华  陈宛妹 《大豆科学》1991,10(2):149-152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研究了10个抗、感病毒病(SMV)大豆品种和5个品种各自健株与病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明显加强,且增加一条酶带。同一品种病株也比健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强。可见,大豆抗、感病毒病不同的品种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豆锈病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甫华  谈宇俊 《大豆科学》1997,16(2):107-1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大豆锈病不同严重度、离病斑中心不同距离,以及抗感锈病不同品种接种后病程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病不同严重度(I ̄Ⅲ级)比对照(未接种0级)酶谱带多1 ̄2条,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Ⅱ级〉I级〉Ⅲ级〉0级;离病斑中心越近酶带越多,且酶活性越强;随着接种时间的推迟(0 ̄32小时)过氧化物酶带数增多,酶活性增强;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接种后相同时间进行比较,抗病品种比感  相似文献   

11.
大豆花叶病毒遗传的三体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君 《大豆科学》2005,24(4):310-313
从大豆花叶病毒的形态抗性遗传标记、分子生物学特点、生化遗传、分子标记四个方面阐述了大豆研究所在大豆花叶病毒病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以病毒病侵染大豆品种后的蛋白亚基变化、防卫系统细胞保护酶-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酶蛋白分子表达特征,大豆叶肉细胞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体系的变化特证;大豆细胞膜质过氧化有毒代谢产物的积累和变化,以及SMV蛋白酶的分析结果,阐明了大豆病毒病的分子生物学特点;通过杂交和回交后代表型遗传特征鉴定和分析,证实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成株抗性的遗传基因表达特点,并利用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标记不同抗性品种和杂种后代的抗性遗传,发现大豆病毒的生化遗传标记特征与成株抗性的表型特征相一致,可利用同工酶表达的遗传特征,筛选抗病毒杂交后代的一种技术.同时利用PCR技术,对杂种后代的F1、F2代群体的抗性和遗传进行分析,证明大豆对SMV1号株系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通过RAPD技术研究证实,其显性RAPD标记是OPN1400/1300与黑农39的抗病基因的遗传距离为8.2cm,它为抗大豆花叶病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SMV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MV-a析系为毒源接种3人不同抗性类型的大豆品种,在接种后8,24,48,7小时及在3,6,9,12,15,18 11次连续取样与相应CK一并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后发现:未经接种的抗感品种体内PO酶活性差异较大,病品种中PO酶活性水平高于抗性品种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大豆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杂交亲本及F_1代,接种SMV_1号株系后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病与感病亲本及其F_1代接种后的同工酶谱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感病亲本及F_1代酶的活性增强,酶带数较多,而且部分酶带变宽,颜色变深。抗病亲本则不发生变化。各组合F_1代的酶谱与双亲有关,抗病×抗病的F_1代酶谱与双亲完全相同,抗病×感病的F_1代酶谱偏向抗性亲本,感病×感病的F_1代产生一个双亲所不具备的小分子新杂种酶带。未接种的感病亲本酶谱与抗病亲本相同。植株内部同工酶的变化与成株抗性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作为鉴定大豆抗感病毒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两个高抗SMV3号株系种质哈91R3-184、哈91R3-301,两个感病品种合丰25、黑农16于真叶期分别接种SMV3号株系,在R1、R3、R5期分别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性,结果表明:1、抗感病品种未接种健株POD、PPO酶谱构型没有差异,只是活性高低有别,说明抗性与POD、PPO活性有关。2、接种SMV后感病品种POD、SOD酶活性明显高于未接种健株和抗病品种,其POD、PPO部分酶带加宽色深,部分酶带缺失,3、各生育阶段抗感品种PPO、POD、SOD酶活性动态的变化,可作为抗感病品种的生化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大豆感染SMV3后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SMV3抗性不同的四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感染SMV后各生育阶段的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及变化。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未接种健株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接种SMV3后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抗病品种变化不大,感病品种两指标含量明显提高,二者动态变化也明显不同。抗感病品种类黄酮配基组成相同,接种SMV3后,感病品种增加了P3配基,部分缺少了P4配基。大豆中总黄酮、总多酚的动态变化及黄酮配基的组成与增减均可作为鉴定抗感病品种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生育期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同工酶谱存在着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新品种较老品种过氧化物酶活力高比活较低;高蛋白与低蛋白品种相比,高蛋白品种过氧化物酶活力较高,比活较低;结荚期,随植株节位降低,叶片过氧化物酶比活、活力和同工酶活性均呈增强趋势,但最下部老叶过氧化物酶活力和同工酶活性降低;未展开叶较展开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阳极区酶活性所占比例较大;中部书位叶片酶谱清晰,条带数多,适于品种间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不同生育期大豆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总活性随生育进程而呈增强趋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盛花期。品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主要表现在C区的C_3、C_4酶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病性鉴定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淑梅 《大豆科学》1991,10(3):240-244
本试验是在日本国农林水产省东北农业试验场作物开发部大豆育种研究室进行的。试验在网室内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用日本的大豆花叶病毒(SMV)病五个生理株系(SMV—A.—B.—C.—D.—E)对我国125份大豆品种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认为,对SMV—A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26%;对SMV—B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6%;对SMV—C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16%;对SMV—D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15%;对SMV—E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8%。在供试品种中对SNV五个株系表现全抗的品种只有铁丰18,抗两个以上株系的品种有27个,占供试品种的22%。  相似文献   

19.
大豆对SMV数量抗性的育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证实潜育期长、病情发展缓慢、最终病情轻的数量抗性的利用价值,在接种SMV-Sa株系条件下,比较了同一遗传背景、不同发病时期、不同病情下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研究表明早期感染SMV对大豆产量、褐斑率等的影响显著大于花期感染;病情指数与大豆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存在显著负相关,病情指数越高,对产量等危害越大;通过比较SMV对质量抗性、数量抗性和感病3类大豆品种的影响,证实数量抗性品种在株高、单株粒数以及大豆产量等方面受SMV影响显著小于感病品种,与质量抗性品种接近.说明选育数量抗性品种对控制SMV危害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