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龙眼幼果期荔枝蝽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龙眼幼果期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osaDrury)若虫密度与落果率的相关性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龙眼幼果期幼龄树及成龄树2龄若虫密度防治指标分别为1.6头/果穗和1.2头/果穗,而相应的有虫果穗率分别为33%和26%。同时,根据福建龙眼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产量、价格相应的虫口密度及有虫果穗率的防治指标,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时间对厦门市同安区龙眼上荔枝蝽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的调查,提出可行的监测方法,便于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并介绍龙眼荔枝蝽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天牛在龙眼荔枝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沈育才(诏安县农业局363500)天牛是龙眼、荔枝的重要害虫,主要有龟背天牛和星天牛等,均属于鞘翅目,天牛科.近年来,在龙眼、荔枝发生普遍,为害日趋严重,笔者对其不同虫态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观察并提出防治方法.1、害虫来源为...  相似文献   

4.
介绍荔枝尖细蛾、荔枝蒂蛀虫、龙眼亥麦蛾梢果三种蛀虫的不同为害特点,阐述其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发林 《福建热作科技》2005,30(2):i001-i001
为期五天的第三届全国荔枝龙眼暨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于26日在福建厦门落下帷幕,来自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专家学者呼吁,将共建荔枝龙眼优势产业区域。同时,四省(区)农业厅共同制定了《2005—2010年我国荔枝、龙眼优势区域发展规划》,联合签订抵制毒荔枝龙眼协定,并联合向农业部申请实施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升级等项目。本届会议还确定了明年四省(区)荔枝龙眼交易会由广东主办。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荔枝,龙眼主要病害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研究海南省荔枝,龙眼的主要病害,包括霜疫霉病,叶枯病、魁帚病、毛毡病、藻斑病、缺锌症等病害的发生、危害和防治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浅析龙眼与荔枝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栽培措施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DimocarpusIonganaLour)与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是同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c),而龙眼是龙眼属(DimocarpusLour),荔枝是荔枝属(LitchiSonn),虽然龙眼与荔枝是近缘属,两者间有许多性状是表现类似,如染色体数目、花的性别、果实结构等,但龙眼与荔枝是两个不同属间的二个不同种,因此两者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栽培措施也有差异性.为提高果农对龙眼、荔枝的认识和科学栽培管理水平,本文就十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浅析龙眼与荔枝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8.
采用封闭空间生物测定法,研究有无触角时以及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荔枝蝽若虫的聚集情况。结果表明,未剪除触角的荔枝蝽若虫的聚集百分比为46%~68%,而剪除触角的荔枝蝽的聚集百分比为22%~38%,两者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光暗条件对荔枝蝽的聚集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棉花绿盲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棉田中的主要害虫逐渐转变为棉蚜、盲蝽和烟粉虱,其中绿盲蝽为主要优势种.本文就棉花上绿盲蝽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措施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制定综合防治规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 leucaspis Meyrick)取食、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组建三角新小卷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25℃温度下,采用荔枝、龙眼、莲雾、芒果、柑橘饲喂三角新小卷蛾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0.74、18.17、23.41、23.23、29.0 d.在荔枝、龙眼上该虫幼虫和蛹的存活率较高.三角新小卷蛾在荔枝、龙眼、莲雾、芒果、柑橘上的内禀增长力(rm)分别为0.185 2、0.161 1、0.134 8、0.134 7和0.112 8.均大于0.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60.80、53.76、36.10、30.60和49.00,均大于1,该虫种群呈增长趋势.综合比较5种寄主植物,三角新小卷蛾的最适宜寄主植物是荔枝和龙眼.  相似文献   

11.
尺蛾在荔枝园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尺蛾是近年来危害荔枝枝梢的一类重要害虫。其种类主要有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间三叶尺蛾(Sauris interruptaria Moore)、青尺蛾(Anisozyga sp.)、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 Guenée)和绿额翠尺蛾(Pelagodes proquadraria Inoue)等。该类害虫1年多代,其中油桐尺蛾1年3~4代,其它4种尺蛾1年7~8代,四季均有发生,以幼虫大量取食新梢嫩叶、花穗及幼果,以夏秋梢受害最重,大发生时可将整株树的嫩梢嫩叶吃光,对荔枝生产威胁很大。笔者总结了荔枝主要尺蛾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差异、生活习性以及发生规律和防控策略,并提出了一些研究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009年下半年四川泸州试验站与合江示范县组织调研组于对泸州市合江县荔枝主产区的高换品种、品种间亲和性、中间砧对果实品质影响以及高换技术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考察,总结出经验,了解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国荔枝质量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论述荔枝病虫害及防治的关键技术:农业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提出提高我国荔枝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来宾市甘蔗产区调查研究,发现危害来宾市甘蔗生产的主要病虫害为黑穗病和甘蔗螟虫等,总结了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症状和规律,提出了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荔枝果皮色泽由多种色素决定,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品质性状。果实着色是花色苷积累的结果,荔枝果皮花色苷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由遗传背景决定,同时受内外环境影响。本文重点介绍荔枝果皮花色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从外界环境、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花色苷积累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提升荔枝果实的色泽品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防治荔枝霜疫病及其生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Bacillus subtilis)菌株对荔枝采后果实霜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体内活性氧代谢(SOD、POD、CAT、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和病程相关蛋白(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BS-2菌株对荔枝霜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接种处理后6d,其防治效果为37.83%;经内生细菌处理的荔枝果皮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CAT和SOD酶活性均比病菌处理的高,而POD、PPO酶活性以及膜透性、MDA含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却比病菌处理的低。当接种后6d,经内生细菌处理的荔枝果皮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和SOD酶活性分别比病菌处理的高70.73%、30.76%和297.43%;而POD、PPO酶活性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却分别比病菌处理的低15.11%、4.96%和28.95%。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授粉对‘东刘1号’荔枝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个荔枝品种与‘东刘1号’荔枝组成6个授粉组合,研究不同品种的花粉对‘东刘1号’荔枝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纵径、横径、厚度、果形指数、单果重、肉厚、皮厚、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糖酸比、维生素C、果肉的质地及风味、坐果率、裂果率、成熟期和种子纵径、横径、焦核率、种脐的大小等方面花粉直感效应表现明显,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种子的厚度差异性不显著。在荔枝生产上存在花粉直感现象,可为‘东刘1号’荔枝授粉品种的选配和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害虫防治问题成为当前有机茶生产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从茶园害虫防治现状和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的原理出发,探讨了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荔枝褐变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褐变损失估计是荔枝褐变控制的重要环节,以兰竹荔枝为材料,研究由于果皮褐变导致荔枝的损失;在调查兰竹荔枝褐变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果皮褐变对荔枝感官品质和销售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褐变等级达到Ⅲ级时会对荔枝的感官品质和销售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按照不同褐变等级与损失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建立的兰竹荔枝果肉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和经济的损失率最佳估测模型分别为:逻辑斯蒂模型FALR=62.279 8/[1+EXP(5.086 8-1.241 0X)]、逻辑斯蒂模型TSSLR=37.120 6/[1+EXP(5.474 0-1.689 7X)]和线性模型ELR=-24.671 0+19.347 0X.采用上述模型对福建省兰竹荔枝常温下贮藏的逐日经济损失进行了量化估计,结果发现,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兰竹荔枝的经济损失逐日加重.本研究为荔枝褐变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应用25%独特(阿维·毒)乳油进行了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独特乳油800、1000、1500倍液可有效防治荔枝蒂蛀虫,防治效果分别为92.65%、90.92%和85.23%,且在试验作物上未见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