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园肥水管理水平随生产条件的改善而提高,但大部分茶园土壤氮的含量还很低,尤其是低丘红壤茶园,土壤中全氮含最低的只有0.01%。长期以来,茶园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依靠人粪肥和堆积厩肥来补充,50年代才开始使用无机氮肥,70年代以后无机氮肥的施用量才明显增多,但氮肥的利用率仍很低。1981年第三次全国化肥网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氮水平在8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氮量对两种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和pH值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土壤最大持水量60%和温度25℃的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采自福建武夷山的两种类型土壤(黄壤和红壤)进行46βd的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茶园土壤中尿素的水解过程有明显差别,黄壤茶园土壤中尿素水解率高且较快(2~6βd),红壤茶园中水解过程达到了16βd;对照处理(N0)两种茶园硝化率分别为81.32%和73.48%,黄壤茶园土壤硝化作用显著高于红壤茶园(P<0.05);无论施氮与否,两种茶园土壤NO3--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呈“J”型,具有11~16βd的延滞期,符合指数方程N=N0ektP<0.01);施氮后,两种茶园土壤的净消化量、净硝化速率和k值(P<0.05)均显著增加,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硝化率(P<0.05)显著降低;无论施氮与否,黄壤茶园土壤N2O排放速率在培养期间总体高于红壤茶园土壤,且前者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后者(P<0.05);氮肥施用导致两种茶园土壤pH值下降,较对照分别下降了0.16~0.52和0.11~0.25,施氮量越大,pH值下降越多。以上结果表明,研究中两种茶园土壤硝化作用较强,均存在硝化作用延滞期(11~16βd),有利于茶树对铵态氮的吸收利用;施氮导致土壤pH值降低,加速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大型栽培槽作小区试验,在土壤重量和理化性状一致、小区间水肥不相互渗透的条件下,从茶苗定植开始,分幼茶、初期投产和正式投产三个阶段连续十年进行试验,研究氮、磷、钾三要素施用对茶树生物性状、茶叶产量与品质、芽叶主要生化成份和营养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消长状况的影响。本文是讨论投产茶园(四至十龄茶树,连续七年)三要素施用量和配施比例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第31处理N2+P2+K1表现最佳。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土壤 试验地设在本所东区荒地。土壤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在原地挖土深55c…  相似文献   

4.
添加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 pH 和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短期(46 d)室内好气培养方法,研究不同茶枝生物质炭添加量对茶园红壤、黄壤 pH 和氮素净转化速率的影响。生物质炭用量设5个水平:H0(0 t·hm-2)、H1(8 t·hm-2)、H2(16 t·hm-2)、H3(32 t·hm-2)、H4(64 t·hm-2),生物质炭来源为茶树枝条。结果表明:培养结束时,与不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相比(H0),添加生物质炭处理均可提高2种茶园土壤 pH 值,红壤增加0.24~1.20个单位,黄壤增加0.26~1.34个单位,pH 提高幅度与生物质炭用量呈正相关。添加生物质炭后显著降低了茶园土壤氮矿化量、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P <0.05),特别是 NO-3-N 含量,抑制茶园土壤硝化作用,抑制程度随生物质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强。红壤茶园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及净硝化速率要高于黄壤,黄壤茶园土壤矿质态氮表现为净固持;相同添加量的生物质炭对红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大于黄壤。综上所述,短期培养条件下,生物质炭能显著降低茶园土壤矿质态含量,抑制土壤硝化作用,其抑制效果因生物质炭用量和土壤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1992,14(2):9-9
“中茶1号”肥,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根据茶园土壤性质及茶树生理和营养要求研制成功的茶树专用复合肥料,我县于1986年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厂引进这种肥料,在全县茶园进行了多点试验,取得了增产增收和提高茶叶品质的良好效果。我县茶园由于多年偏施氮肥,土壤中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之间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氮肥增产效果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茶叶品质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富含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镁、硫等多种营养元素及活性有机质等,为探索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幼龄茶园的施用效果,笔者在德清和绍兴等地进行了不同树龄茶园和不同种植类型茶园施用活性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时间和地.久:该肥效对比试验1996年9月~1998年10月在德清、绍兴两地进行。试验肥料:以“百禾福”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以下简称活性肥)作为试验肥料。试验茶国:幼龄茶园为3年生龙井43茶园,成龄茶园为12年生龙井43茶园。试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幼龄和成龄茶园试验…  相似文献   

7.
红壤茶园水土流失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红壤茶园水土流失基本情况 红壤地区水热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但水土流失也较严重。据统计我省水土流失面积为4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0%,每年流走的土壤约1.5亿t,相当于80万亩耕地的表土层,损失的有机质达300万t,氮、磷、钾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对茶树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泥池培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茶树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kg N/hm2(CK)、112.5 kg N/hm2(N1)、225 kg N/hm2(N2)和450 kg N/hm2(N3)。结果表明:施氮显著促进茶树生长,施氮处理茶叶产量比CK显著提高116.98%~141.51%(P〈0.05),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施氮处理茶树叶片叶绿素总量提高30.56%~72.67%,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3.37%~29.74%,并与CK差异显著(P〈0.05);施氮处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比CK显著提高14.88%~17.26%(P〈0.05),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氮肥施用提高茶树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适量的施氮可提高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促进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提高;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位氮肥对茶树生长的促进效应降低。  相似文献   

9.
施用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挥发是土壤氮素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氨挥发的影响,以期为评价生物质炭在茶园土壤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数据。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氮肥(B0N1,225 kg·hm-2)、施8 t·hm-2生物质炭基础上增施氮肥(B1N1)、施16 t·hm-2生物质炭基础上增施氮肥(B2N1)4个处理,施氮量春季追肥、秋季追肥和冬季基肥比例为3︰3︰4,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与B0N1处理相比,B1N1和B2N1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值和有机碳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P0.05),全氮量变化不显著(P0.05);与B0N1处理相比,B1N1和B2N1处理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降低了5.34%~12.59%,硝态氮平均含量增加了11.02%~36.54%,促进硝化作用。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量为13.01~40.95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7.29%~12.42%,冬季基肥期氨挥发损失量最大;施氮显著增加土壤氨挥发量(P0.05),增施生物质炭则显著降低了氨挥发量(P0.05),降幅为26.25%~28.21%。土壤铵态氮浓度是影响氨挥发的最主要因素,施用生物质炭降低了土壤铵态氮浓度,从而抑制了氨挥发。  相似文献   

10.
氮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关系举足轻重。然而,茶园(红壤)如何才能以最佳的施氮量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国内外茶叶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试验在磷、钾肥基本满足的前提下,探索试采幼令茶树氮肥施用量与其生势、产量、品质的关系,为合理施用氮肥,提高茶叶产量及品质,降低施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叶专用肥的施用效果与施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茶园施肥出现偏氮的所谓“重氮栽培”的趋势。氮肥用量急剧上升,结果造成土壤氮、磷、钾肥比例失调,茶园土壤板结,土壤酸化越趋严重,造成茶树所需的各种元素得不到补充,反而出现一些施氮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或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不仅浪费化肥,而且带来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土壤酸化是当前我国多数茶园的障碍因子,偏施无机肥和重施氮肥等不合理施肥是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成因。为探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缓解茶园土壤酸化的效果,本研究在茶园设置不施肥(T0)、常规施肥(T1)、氮肥有机替代30%(T2)、氮肥有机替代30%+增施腐殖质(T3)、氮肥有机替代30%+增钾补镁(T4)和氮肥有机替代30%+增施腐殖质+增钾补镁(T5)等6个施肥处理,观测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茶叶养分含量及土壤环境的变化,分析茶树养分吸收对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处理,氮肥有机替代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但不降低叶片氮含量;与T0和T1处理相比,T3、T4和T5处理提高了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速效钾含量和交换性镁含量,叶片钾和镁含量增加、铝含量降低。氮肥有机替代配合增施腐殖质和增钾补镁措施可有效提高土壤盐基阳离子含量,并抑制茶树对铝的吸收,缓解土壤酸化进程。因此,茶园推广含腐殖酸有机肥和养分均衡管理的技术措施,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状况。  相似文献   

13.
复合细胞分裂素是中国科学院研制生产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具有促进茶树细胞分裂,使叶片增大,节间变长,新梢密度增大,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本试验旨在探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春梢生长及增产增收等方面的效应。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1.供试材料:复合细胞分裂素,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产,每小包重量为5克;尿素为福建三明化肥厂生产。2.供试茶园:宁德地区衣校教学实习茶园,种植规格150×30cm,单行单株种植,14年生。福建水仙品种,茶树长势比较一致,采制绿茶。(二)试验方法本试验设三个处理,即喷施4000倍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田间不同生产方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微区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和一芽三叶)和氮肥施用水平(200、450 kg·hm-2)下茶树春季新梢产量、品质成分和15N氮素吸收利用等变化。结果表明,新梢产量主要受采摘标准影响,一芽三叶的产量是一芽一叶的1.8~2.1倍,氮肥用量对春季新梢产量影响不显著;采摘标准对氨基酸含量特别是对茶氨酸等品质成分的影响大于施氮水平,以N2水平(N 450 kg·hm-2)下采摘一芽一叶的含量最高;成熟叶含氮量从初冬到春茶结束呈下降趋势,说明叶片内氮素在春茶期间发生再利用,但其肥料氮占全氮的比例(Ndff)在增加,可能是氮素吸收和再利用的共同结果;供氮水平对新梢Ndff的影响大于采摘标准,而新梢采摘的氮携带量主要受产量影响,低氮条件下新梢15N回收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采摘标准和施氮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15N氮素的吸收分配产生影响,但两个氮肥水平都能基本满足不同采摘标准下茶树对氮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市茶园面积14万亩,产茶1万吨,是我省茶叶五大基地县之一。但由于开垦不合理及管理不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亩,占茶园总面积的44%。严重影响茶业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95年到1997年,开展了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验,旨在探索保持茶园水土的办法,提高茶园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达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茶园选定在城北办事处前进村4号茶山,面积16.26亩,茶树主要品种是福安菜茶、福云六号,单行双株种植,1976年定植,茶园多…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树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水泥池小区试验,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树生长及氮素利用率(茶树吸收、土壤氨挥发、N2O和土壤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生物质炭且不施氮肥(B0N0)处理相比,施氮能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茶树株高、树幅和基部径粗均显著增加,茶叶增产68.06%~112.63%。生物质炭对茶叶产量的影响因施氮量而异,在不施氮(N0)和减量化施氮(N1)条件下,配施生物质炭处理茶叶产量增加8.82%和8.75%,而常规施氮(N2)条件下配施生物质炭处理茶叶产量略有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与B0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土壤氨挥发和N2O排放量显著增加;在N1条件下,配施生物质炭(B1N1)处理氨挥发和N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5.87%和4.99%;在N2条件下,配施生物质炭(B1N2)处理氨挥发和N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9.97%和11.41%,B1N2处理氮素减排效果更好。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配施生物质炭均能增加茶树各器官氮含量、15N丰度和Ndff值,有利于茶树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配施生物质炭处理茶树15N利用率和15N残留率分别增加了0.46~3.93百分点和4.09~14.37百分点,15N损失率下降4.54~18.30百分点,其中B1N1处理效果优于B1N2处理。总体而言,生物质炭配施氮肥促进了茶树对氮的吸收,增加土壤氮素持留,并降低氮素气态损失,从而提高了氮素利用率,以减量化施氮配施生物质炭(B1N1)处理茶树能起到“减氮增产”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湖南茶园四种主要土壤类型氮磷钾施用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设计N:P2O5:K2O为1:1:1,2:1:1,3:1:1三种施肥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配比施肥处理与茶叶产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最适合的氮,磷,钾施肥配比:第四纪红壤和板页岩红壤茶园为2:1:1,石灰岩红壤与花岗岩红壤茶园为1:1:1。  相似文献   

18.
连续3年施用菌渣有机肥对茶树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以茗科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食用菌菌渣与化肥不同配施比例对茶树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氮肥(M0)、50%氮肥+50%菌渣有机肥(M1)、全量菌渣有机肥(M2)和2倍菌渣有机肥(M3)。结果表明:单施氮肥茶树株高、树幅、芽头密度、百芽重、产量及光合性能最好,50%氮肥+50%菌渣有机肥(M1)略有下降,其中蒸腾速率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单施菌渣有机肥处理(M2、M3)茶树生长指标和光合性能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单施菌渣有机肥则不适宜茶树生长,茶园施用菌渣有机肥比例应该低于50%,适当增加氮肥比例以满足茶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山区茶园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茶叶具有“香高味浓”的优良品质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茶叶生产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但是,山区也受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广种薄收现象较为普遍。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增施化肥已成为一项基本的生产措施,但由于山区茶园土壤淋溶现象较严重,导致土壤中茶树所需营养元素失衡,特别是磷、钾元素的亏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区茶园的高产和优质。为了从施肥上改善山区茶园土壤的营养状况,笔者于1992~1993年对山地梯级茶园的化肥配施问题开展了试验,以期提出山区茶园施用氮、磷、钾肥的合适配比。 一、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浙江省遂昌县牛头山林场油茶试验场的山地梯级茶园,茶树品种为成年期的鸠坑种,树高1.2m,树幅1.5m;茶园土壤为红松泥土,表土呈黄棕色,心底土为淡红色或淡棕色,土层疏松,保水保肥性较强,但抗蚀性不强,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钾,据测定,有机质含量1.99%,全氮0.078%,全磷0.023%,速效磷2mg/kg,速效钾96mg/kg,pH5.4。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70%左右的茶园分布在红壤丘陵地区,低产低质是该地区茶叶生产的基本状况。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和气候条件所致,其中湘南茶区又以水分为关键因子。据此,笔者在湖南祁阳官山坪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选择有代表性的茶园,从大气、茶树、土壤三方面对红壤丘陵茶园的水分生态特性以及抗旱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现根据两年多来的研究结果,试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