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浙江省东阳市现有茶园面积2887公顷,其中绝大部分均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本地群体种茶园。由于茶园树势老化。品种单一,整体素质较差,直接影响了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东阳市认真贯彻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精神,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树,积极建设良种示范基地并加以全面推广。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698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24.2%。现将多年来茶树良种推广的实践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茶树种植业与21世纪大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月荣  陆建良 《茶叶》1999,25(2):67-71
本文总结了20世纪茶树种植业的成就,展望了21世纪茶树种植业的发展趋势。指出本世纪茶树种植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即茶叶高产优质综合技术的推广和高高效低耗栽培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土耳其主产红茶,是世界上第五大茶叶生产国和第四大消费国。茶树资源基本来自格鲁吉亚,绝大多数茶园都是有性系茶园。茶树种植历史不长,育种技术起步较晚,正在逐步发展中。目前,阿塔图尔克茶叶园艺研究所已经选育出了64个有希望的无陛系品种。土耳其茶叶推广体系是由当地政府建立维持,大多数的工作都由政府组织Caykur来承担。现将土耳其茶叶产业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浙江省文成县茶叶产业发展迅速,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以每年3000多亩的速度不断扩大。引进与推广的无性系良种主要有龙井长叶、龙井43、乌牛早、黄叶早、迎霜等,其中龙井长叶的推广面积较大,至今已发展4350亩、2001年以来,笔者对龙井长叶等品种进行了适应性、适制性和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便为浙南地区推广龙井长叶等茶树良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浙江省松阳县农业局签订了国家科技部转换基金项目“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技术中试示范”项目协议书,标志着松阳县开始全面实施该项目。松阳县继2001~2002年完成了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低农残茶叶基地建立及配套技术推广”和浙江省三农五方项目“茶树病虫害综防体系建立及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技术推广”(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今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主持下,开始实施此项目。为组织好该项目的实施,提高松阳县无公害茶叶生产水平,2003年初,松阳县农业局在斋坛乡组织了有全县茶叶辅导员和…  相似文献   

6.
凌光汉 《茶叶》2004,30(3):181-181
近日,镜岭镇召开了一次“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座谈会”,别看这次会议规模小,但来的单位与专家级别之高,对镜岭镇繁育良种茶苗评价之高,令人惊叹,堪称是次不寻常的会议。其一,来的单位有中国茶科所、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茶叶学会和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还有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等,几乎在杭茶业界的权威机构都来了,来的专家有全国著名茶树育种专家、浙大茶学系博士生导师、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刘祖生教授、有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兼茶叶研究所所长、博导梁月荣教授,有中国茶叶学会原秘书  相似文献   

7.
日本茶树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月荣 《茶叶》2000,26(2):114-118
本文介绍了日本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过程。日本茶树育种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海外茶树品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茶树育种的目标,早期注重红茶品种选育,随后以绿茶品种选育为主,进入80年代后期,又侧重于多抗品种的培育,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推广,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同时加快了茶叶加工和茶园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效益。茶树品种音一化和遗传育种资源不足是日本茶树育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海外茶的品种资源的收  相似文献   

8.
茶树嫁接是加快茶园良种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推广茶树嫁接技术,淳安县农业局茶叶站从1998年开始,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进行茶树嫁接技术的全面试验和小面积的推广示范。现已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宜当地推广的茶树嫁接技术,具体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俞永明 《茶叶》2011,37(3):187-190
已故著名茶学家、茶树栽培专家李联标先生,是中国茶叶学会和浙江省茶叶学会创始人之一,曾任浙江省茶叶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会理事长(1979—1985),为学会的创立与发展,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停顿活动达十年之久的学会恢复生机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省茶人永远不会忘记。今年是李先生诞辰100周年,本刊特发表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10.
茶树良种既是茶叶生产的基础,又是提高茶叶产质量的关键。为加快浙江茶树无性系良种化步伐,推进茶叶科技现代化进程,实现茶叶产业升级。2000年浙江开始在新昌县大市聚镇兴建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经过四年建设,示范场已初具规模。实践证明,这是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不仅推动了全省茶叶优化改造的步伐。而且充分发挥了茶叶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与能量,探索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茶叶技术示范推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罗列万 《茶叶》1991,17(3):17-20
一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反复证明,选用茶树良种是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丰富茶类品种,利于机械化生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近十年来,由于各地普遍重视茶树良种的推广和应用,有力促进了我省茶叶生产的发展。1990年全省茶叶总产量达到了11.7  相似文献   

12.
信息     
一据《茶叶》 2 0 0 0第 2 6卷第 4期报道 :近年来浙江省一些茶区陆续开展了茶树嫁接换种技术的试验与示范。据悉 ,由浙江大学茶学系骆耀平副教授主持的浙江省科委重点项目“茶树嫁接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即将结题鉴定 ,已发表文章 14篇 ,取得显著成果 ;并在富阳、象、宁海、建德、淳安、新昌、嵊州、诸暨、开化、余姚、天台等县 (市 )推广 ,嫁接换种面积达 2 0 0余亩。淳安县农业局、科委牵头组织实施的“茶树嫁接换种技术推广”项目 ,1999年已嫁接 54亩 ,为搞好此项工作 ,浙江省茶叶学会和浙江大学茶学系已联合举办二期培训班。二据《茶…  相似文献   

13.
王旭 《茶叶通讯》2006,33(4):24-26
良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茶树良种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最根本途径,茶叶科技工作者历来重视茶树新品种的选育与繁殖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的茶树育种和良种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人 《中国茶叶》2000,22(4):3-5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竞争是质量竞争,归根到底是品种竞争。用优良的品种去调整茶树种植结构是当今茶界一项重要工作。回顾和了解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茶树育种和良种推广工作,展望新世纪茶树育种和繁育的趋向,对发展21世纪茶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近代茶树育种和良种推广 20世纪初,一批留学归来的爱国知识分子,将我国千百年以来的经验茶学融入近代科学,开创了我国近代茶树育种和良种推广。近代茶叶科学奠基人吴觉农在1922年发表的《中国茶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和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茶园施肥方法和肥料品种不断更新,茶树施用专用肥已是势在必行。几年来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茶叶研究所在研制试验和示范推广茶树专用肥中,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化服务。 1.组织试验网络为了研制茶树专用肥,自1973年开始,曾组织了“全国茶树复合肥试验网”,分别在浙、皖、湘、闽、赣、粤、蜀、黔等省开展茶树复合肥的试验,探讨了茶树复合肥的适宜形态、要素配比等问题。80年代在  相似文献   

16.
陈栋  卓敏 《中国茶叶》2009,31(2):7-10
4.茶叶研究机构对中国红茶产业发展的科技贡献民国初期,福建崇安、安徽祁门和广东鹤山等地曾经设立国立茶树改良场;中山大学设立茶蔗部,开启了中国官方的茶叶科学技术研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红茶产业与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南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英德市),  相似文献   

17.
浙江有机茶产业状况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省是我国最早生产并出口有机茶的省份,有机茶开发、名优茶开发、茶树良种化、茶叶深加工被列为浙江茶产业发展的“四大工程”。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产销企业、科技人员以及广大茶农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有机茶产业发展较快,生产初具规模,市场开拓初见成效,有机茶知识不断普及,消费者队伍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栽培的周期长达数十年,所以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显得十分重要。生产中选用茶树良种是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丰富茶类品种、利于机械化生产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的开  相似文献   

19.
加快茶树改良步伐推动茶业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全县有茶园1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13.5万亩。多年来,淳安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业做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茶叶、茶树品种结构,通过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开展名茶生产技术培训、培植名茶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工  相似文献   

20.
叶面宝、植宝素、茶叶素、茶树型叶面肥和稀土等,是当前在茶叶上试验推广的新型叶面营养素。为了验证比较以上茶树叶面营养素的增产效益,为我区进一步选择推广叶面营养素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本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