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3,(1):25
由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教授主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一书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并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陈立云教授及其团队近年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育性机理、选育策略与方法,两系法超级杂交稻选育及技术路线,超高产与抗逆机理,两系法杂交稻安全高产高效制种技术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的原种生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  相似文献   

2.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与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了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两系法杂交水稻体系中不育系的称谓和分类不规范,生产上利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温光反应特性研究不清楚,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基地选择不当等。针对当前情形,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建议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分为长光高温不育型、高温不育型、短光低温不育型、低温不育型等四种类型。提出了水稻光温不育机理设想,即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是主效不育基因与其位置相近的发育感光基因或(和)发育感温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微效不育基因可影响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只有深入研究光温敏型不育系育性的光温组合效应,且获得具体的光温指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提出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光温特性的鉴定方法以及两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应根据不育系育性温光特性和历史气象资料来合理安排基地和时段。  相似文献   

3.
不育系是杂交水稻的“芯片”,不论三系法还是两系法,品种的不断突破都取决于不育系种质的发现与持续创新。自水稻光敏核不育种质农垦58S被发现以来,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历经50年,目前两系法杂交水稻已占据我国杂交水稻半壁江山。作者通过总结我国水稻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历程、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作者团队在制种安全实用籼型水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创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提出未来实用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简报AbriefreportoncoreseedproductionofPTGMSIinesinrice欧爱辉,邓启云,符习勤,朱全仁(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10125)目前,两系法杂交稻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鉴于...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了1973—2021年期间中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品种审定及推广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全国共育成实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509个,选育出了一批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先后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审定品种数量由“九五”期间的28个增加到“十三五”期间的1 550个。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两系法超级稻品种31个,略低于三系法超级稻品种数量,但在单个品种的推广面积上,两系法杂交水稻则明显高于三系法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6.
两系法杂交稻育种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石明松发现光敏核不育水稻,开辟了杂交稻研究的新篇章。两系法杂交稻的发展依赖于新的遗传工具,即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和 温敏核不育水稻(TGMR)。研究表明,农垦58S系统的不育系不存在绝对的光敏不育性或绝对的温敏不育性,其育性转换都是受光 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已育成了一批两系法品种间杂交稻组合。这些组合已经在长江流域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了6000多hm2,一般产量6.75-7.50 t/hm2,比同生育期的常规粳稻鄂晚5号和鄂宜105等增产10%-15%,与同生育期的三系杂交稻汕优64等产量持平。此外,具有强优势的亚种间杂交稻组合也已初步选出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规律、不育起点温度和育性漂移的研究,介绍了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途径与方法,分析了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述了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的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2月27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有关专家,对水稻研究所所承担的"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及两系杂交稻组合选配"等5个2011年省属公益类科研专项进行评审验收。"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及两系杂交稻组合选配"、"三系杂交稻亲本的分子遗传改良与强优组合的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繁源A强优势组合的配制与利用"、"水稻区试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在育种上的应用"等项目共育成3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育成2个优质水稻不育系,改良育成1个抗稻瘟病恢复系,配制了30多个品种参加省级各级区域试验,建立了水稻研究所水稻苗头品种所区域试验平台。"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选育适合北方气候条件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沈阳设置盆栽人工控制光长试验和连云港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农垦58S、培矮64S、衡农-1S和衡农-3S对光温的反应。参试的两用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表达对光长核温度的反应不同。一类为高温条件下不育,低温条件下可育;;另一类为高温下可育,低温下不育。北方的低温加大了选育实用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难度。提出了辽宁以北地区实用型两用不育系的选育策略核光温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5,(6):18-20
为了对江苏盐城发展两系杂交稻制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笔者利用该地区最近46 a历史气象数据,借助"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与时段选择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了江苏省盐城市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象风险,提出了应对策略。分析表明,江苏盐城两系杂交稻制种不育系育性敏感始期安排在7月25日为最佳,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3℃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该地区制种风险较大。提出了合理控制盐城地区两系杂交稻制种面积、选用低不育起点温度的两用核不育系制种、重视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科学安排制种时段、建立有效的种业保险模式的对策,以规避制种风险。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机理设想及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更深入了解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遗传机理,综述了我国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机理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机理新设想,即水稻光温敏不育系中不存在光敏不育基因和温敏不育基因,其育性转换是主效不育基因与发育感光基因或(和)发育感温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常水稻品种中存在的不育基因位点(微效不育基因)可影响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微效不育基因聚合越多,则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越低;微效不育基因完全纯合,则不育起点温度不会漂变。基于不育机理新设想,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的策略,即不同生态区、不同生态类型的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的光温指标不一样,增压选择是选育低不育起点温度核不育系的技术核心,全面提高综合性状水平和配合力是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质源两用核不育系—CIS28—1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S28-10是由水稻核质杂种(Carloro/IR28)B9F4中的突变单株按系统选育程序选育而成的新质源两用核不育系.在湘潭,它的不育期达60多天,育性稳定,对低温钝感。在遗传上其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遗传行为简单。  相似文献   

1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波动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受温度影响而波动是困扰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看法,从育种途径上来看,可以采用选育低不育临界温度的光敏核不育系,选育抗除草剂的恢复系、选育对除草剂敏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选育四环素诱导不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来保证杂种纯度,从制种技术措施上来看,必须严格遵守光温敏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程序,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区和季节、在盛夏低温来临时采取灌水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两用核不育水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鉴定及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种的优势,并从核不育基因供体和受体的选择方面阐述了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同时,还综述了我国两用核不育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水稻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冷水串灌繁殖和海南冬繁存在安全性差、产量不高不稳、种子质量差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健康发展.利用全国740个气象站点近50 a的历史气象资料,根据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可育和抽穗扬花期安全对温度的要求,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研制出不同不育起点温度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和时段的计算机决策系统,根据该系统筛选出不育起点温度为22℃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为云南省保山市,最佳育性敏感始期为8月3日.2010年在云南省保山市对不育起点温度为22℃的C815S进行了大面积繁殖,获得8.44 t/hm2的高产.介绍了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所具有的优势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水稻籼型不育系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水稻籼型不育系选育的历史,分别从新质源发掘及利用、不育系选育方法的创新以及"广亲和"理论的应用3个方面阐述了水稻籼型不育系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籼型不育系选育存在综合性状水平低、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低、两系法制种不安全等问题。最后从3个方面,即提高籼型不育系的综合性状,选育高配合力的两系不育系以及解决两系不育系安全制种技术问题,并展望了籼型不育系的育种前景。  相似文献   

17.
实用早籼型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策略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简要回顾了我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的三个阶段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实用早籼型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策略 ,并详细介绍了作者从事实用早籼型核不育系选育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8.
标记两用核不育水稻M2S的花药培养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对籼型两用核不育水稻的杂种F1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了大量的绿苗,从组合M2S / 培矮S中选育出一批带淡绿叶标记的籼型两用核不育DH品系,选择部分DH系进入人工气候箱鉴定其光温反应特性,结果表明DH系之间的光温反应特性差异较大。通过亲本、F1、F2和BC1世代的遗传研究表明,两用核不育基因从感光的晚粳农垦58S转导至弱感光的籼稻M2S后,表现为由2对主基因控制,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明显;淡绿叶性状由1对基因控制,两用核不育基因与淡绿叶基因之间不存在连锁。还对两用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条件、花药培养效果及其在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两系杂交稻是提高水稻单产,使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当前全国相继育成众多的两用不育系,并配制出一些优势组合。但两系法杂交稻应用于生产仍有不少的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必须深入研究。本研究对部分两用不育系在三明市不同生态条件下,对其育性变化作了分析,旨在选择适合本区内繁殖、制种的两用不育系和探明其繁殖,制种相应的技术。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光敏核不育水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敏核不育水稻是我国水稻科学工作者石明松于1973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具有宝贵应用价值的特异种质材料,它具有长日照条件下不育,短日照条件下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引发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在方法上产生全新的变革,开辟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新领域。1光周期对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光周期影响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生长、发育和育性转换。元生朝等(1987,1988)研究认为,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5及其衍生的各类光敏核不育系在生长、发育及育性转换过程中存在两个光周期反应。第一光周期反应诱导生长点由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