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棉花三叶期进行人工涂抹2%的医用卡那霉素注射液,7~10天后进行调查,统计变色株率和不抗虫指数,再和二代棉铃虫的为害调查结果相比。变色株率和棉铃虫为害株率成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5.0+1.1x,相关系数r=0.9851:不抗虫指数和棉铃虫为害株率成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2.2+1.5x,相关系数r=0.7107。通过此种方法可有效地鉴定棉花的抗虫性.在苗期拔除变色棉苗,可剔除不抗虫的棉花植株,有效保证收获种子的纯度。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消化酶活性水平可作为评价棉花抗虫性的一个指标据独联体《植物保护》1991年第7期报道,棉花营养成份的改变会导致抗虫性的产生,用不同抗虫性的棉花喂养棉铃虫幼虫,幼虫的消化生理状况也会有所不同。И.А.ЛИσековα等人,用抗虫品种TepMe31...  相似文献   

3.
Bt棉抗棉铃虫鉴定技术及抗虫性指标划分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置棉铃虫即将孵化幼虫的卵粒于含Bt基因棉株顶端倒3或4叶片上,进行抗棉铃虫的鉴定,并以棉铃虫幼虫对Bt基因棉顶端叶的为害程度作为棉花抗棉铃虫的划分指标。简便易行,抗虫性鉴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夏敬源  崔金杰 《中国棉花》2000,27(12):13-14
1999年研究了天然彩色棉田主要害虫及其自然天敌的种群消长规律,并在室内测定了彩色棉不同月份不同组织棉酚和单宁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棉相比,彩色棉抗虫性明显,棉田棉铃虫百株落卵量降低,百株幼虫数量减少,棉蚜发生较轻,棉叶螨发生呈前重后轻的趋势;彩色棉田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数量减少;彩色棉体内棉酚和单宁的含量明显高于常规棉是彩色棉具有抗虫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2016―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区域试验的159个棉花新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进行分析,为棉花抗虫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参试品种(系)类型包含中熟常规棉、中熟杂交棉和早熟常规棉。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20年有4.35%的低抗品种(系)外,其他均为中抗或高抗,无不抗棉铃虫的品种(系)。多数年份以抗虫品种(系)为主。中熟杂交棉抗虫性多优于中熟常规棉,棉花苗期平均抗性多高于蕾铃期。5年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的平均抗性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方丹  邢荣花  徐双娇  马磊 《中国棉花》2019,46(10):21-24
萜烯类物质是棉花中最重要的抗虫性次生物质之一,包括棉酚(G)及其相关物,如甲氧基半棉酚(DHG)、半棉酚酮(HGQ)、半棉酚(HG)、杀实夜蛾素(H1-4)等。选取不同的溶剂对棉叶样品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叶中棉酚的含量,同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Smith-苯胺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建立了一套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分析方法,为棉花抗虫和棉花遗传育种工作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来,我国棉花抗棉铃虫研究在抗性鉴定、机制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选育了中棉所21号、华锦101等抗虫品种。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方法的结合,使抗棉铃虫育种有了突破,中12抗虫系、N2、抗杂5号、苏棉6号×抗虫棉、泗棉3号×抗虫棉等抗虫品系(组合)在试验示范中表现较好。近期的育种目标应进一步提高对棉铃虫的抗性,减少农药投入50~60%而不影响产量。在策略上加强理论研究,探讨生化抗虫物质的机理及遗传规律,加快抗虫基因的转育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棉花与棉铃虫互作过程中的酶活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与棉铃虫互作时,棉花的防御与棉铃虫的反防御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此过程中几种功能酶发挥重要作用,酶活力变化的强弱也间接反映出棉花的抗虫能力。本研究分析棉花与棉铃虫互作过程中的酶活力变化,以期为棉花抗性育种、品种评价及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通过对棉酚含量不同的棉花进行室内接虫,测定其在受到棉铃虫幼虫危害前后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以及取食不同品种棉花后棉铃虫幼虫的酸性磷酸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结果表明,棉花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不仅与棉铃虫危害时间相关,而且与棉花品种棉酚含量有关。低酚棉花品种的诱导抗性低于高酚品种。  相似文献   

9.
江国安 《江西棉花》2010,32(4):66-67
安徽省宿松县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常年棉花种植面积20km^2左右。尽管抗虫棉的种植缓解了棉铃虫的为害,但抗虫棉不是无虫棉,且抗虫棉棉株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棉铃虫的抗性不同,棉株的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抗虫能力也不同,因此,还需要化学药剂辅助防治。  相似文献   

10.
周口地区是河南省主要棉区之一,近年来受棉铃虫为害严重。1998年,我们引进中棉所32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进行试验观察。试验采取大区试种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对照品种为CK1豫2067、CK2中棉所19。结果表明,中棉所32具有抗虫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较好的抗虫棉品种。1 抗虫效果于棉铃虫发生高峰期的7月23日进行田间调查,中棉所32每百株落卵量118粒,豫2067百株落卵量116.3粒,中棉所19百株落卵量115.2粒,差别不大。7月28日用药前田间调查,中棉所32百株虫量为1…  相似文献   

11.
抗虫棉对棉铃虫抗性的观察李洪奎,沈孝恩,刘建生,孙平山东维坊市植保站2610411棉铃虫在抗虫棉上落卵量的观察选地力均匀,棉花长势一致的抗虫中棉所12R93一5和常规中棉所12棉田各一块,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棉花20株,自二代棉铃虫卵始期,每3天...  相似文献   

12.
邯M263是转基因抗虫低酚棉花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田间无色素腺体株率达99.9%,棉花种子游离棉酚含量为0.009 2%。介绍了低酚棉品种邯M26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外源Bt基因对棉花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棉花植株的抗虫性控制棉铃虫的为害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最近几年对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性、产量性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多有报道,但对外源Bt基因导入棉株后对棉叶内部结构产生的影响末见报道。自1995年我们引种试种转基因抗虫棉,对产量性状、抗虫性和叶...  相似文献   

14.
浅谈棉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棉花的棉毒素及其含量棉毒素又叫棉酚或棉子醇,它是已醣经复杂的环构化而转变为芳香族化合物的次生物质,它可以多种形态存在。棉花的棉毒素含量因品种而异,一般有毒棉的种仁中棉毒素含0.2~2.39%。国际标准规定:凡高于0.02~0.04%的为有毒棉,低于此规定的为无毒棉。目前,高含棉毒素品系与无毒棉品系都被广泛用为杂交材料。棉毒素含量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因低温、高湿、重金  相似文献   

15.
Bt基因棉R93─4苗期形态识别及抗虫效果分析刘海涛,郭香墨,丰嵘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河南安阳455112Bt转基因抗虫棉作为具有内在抗虫性的棉花新类型,使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棉铃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导致抗虫棉纯度偏低,造成抗...  相似文献   

16.
湘棉18号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湘棉10号和显性无腺体品系中5655杂交,再以湘棉10号为母本与杂交后代连续回交3次,再自交3次,在BC3F4中发现一变异单株,其根、茎、叶上都有腺体,但种子中腺体稀少,通过继续自交和选择,于1995年育成湘棉18号。湘棉18号具有植株有腺体、种子低棉酚的特性。种子棉仁的棉酚含量为0.0304%。1997~1999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品种区试。皮棉产量1718.9kg·bm-2,比湘棉10号常规品种对照增产15.81%,比湘杂棉1号杂交种对照增产6.77%,为对照湘杂棉2号的92.83%。抗性鉴定表明,该品种高抗枯萎、耐黄萎病。大面积试种未表现鼠害。  相似文献   

17.
棉酚在棉花的抗性生理中起一定作用。项时康等对陆地棉有腺体和无腺体品种幼苗中棉酚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魏守军等对棉花幼苗感染枯萎病后组织的棉酚反应  相似文献   

18.
抗虫杂交棉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抗虫杂交棉是以丰产、抗病、综合性状好的品种为母本,以抗棉铃虫Bt转基因棉为父本,其杂种一代既继承了母本的丰产性,又继承了父本的抗虫性,且杂种优势明显。杂种二代抗虫个体和非抗虫个体分离比例为3∶1,回交一代的分离比例为1∶1,表现单基因显性遗传;叶色深浅与抗虫性有关,一般表现叶绿素含量高,叶色较深,抗虫效果好。抗虫杂交棉是综合治理棉铃虫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由于棉铃虫的日益猖獗 ,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选育成功 ,抗虫棉已成为防治棉铃虫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独特的抗虫机理 ,较高的抗虫性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次数 ,减轻了对环境和水资源污染 ,降低了植棉成本 ,提高了植棉效益 ,转基因抗虫棉已逐渐被广大棉农所接受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抗虫棉不是无虫棉 ,应根据它的抗虫特性 ,进行防治 ,以确保棉花持续高产稳产。1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特性由Bt基因控制合成的Bt蛋白杀虫性较为单一 ,只对鳞翅目害虫毒杀效果显著 ,…  相似文献   

20.
陆地棉幼苗棉酚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腺体棉花不是真正的无酚棉。棉酚作为棉族的特征,既存在于有腺体棉中,也存在于无腺体棉的组织内。两者的本质差异并不在于组织内的游离棉酚的有无,而是在于腺体和其中结合棉酚的有无。在幼苗期,无腺体棉胚根棉酚含量一直高于有腺体棉。但是随着日龄的增加,虽然它本身的棉酚含量持续增加,但与有腺体棉的差异越来越小。无腺体棉幼苗期根部高棉酚含量与其出苗较好、苗病较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幼苗异养过程中,无腺体棉地上部分均测不到棉酚。子叶作为貯藏物质的来源因转运和消耗,干物质含量下降,下胚轴和胚根因迅速生长而干物量增加。随着异养向自养过程转化(子叶张开后),不论在以分解为主的子叶中,还是在以生长为主的胚轴和胚根内,棉酚含量都随之增加。幼苗若处于长期的黑暗条件下,可以刺激其组织内棉酚含量的提高,如同它在病害侵染或高温等逆境条件下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