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利用与市场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利用、抗虫性与抗虫效果、经济性状、产量构成、纤维品质等进行了分析,在特征特性、经济效益、现实意义等方面与常规棉进行了比较,展望了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Monsanto(孟山都公司 ) ,转基因棉花进展的三个阶段为 :(1)农艺性状转育阶段 :如目前已将抗虫性、耐除草剂等农艺性状转育成功 ,其它农艺性状以及对其它害虫的抗性也可转育成功。 (2)最终产品应用阶段 :棉株系统可被作为工厂操纵 ,生产特定的性状如特强或特长纤维 ,等等。转基因天然兰色棉花或其它色彩的棉花的问世已为时不远 ,甚至可以通过生物工程的途径育出具有化纤特性的棉花。 (3)生物工厂性质的生产阶段 :目前对棉花的利用仅限于纤维 ,棉杆的经济利用尚未大力开发 ,这笔资源其实是整个棉株使用价值的60 %~80 %…  相似文献   

3.
以来源不同的31份陆地棉品种(系)为材料,对棉花的抗红铃虫性、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的抗虫性彼此间存在较大差异,棉花的抗虫性对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没有造成显著影响。在减少治虫条件下,抗虫性越强其皮棉单产也相应越高。  相似文献   

4.
美国孟山都公司和岱字棉公司合作的转基因棉新棉 33B已经在河北省推广种植数年 ,抗虫性表现突出 ,成为河北棉花主栽品种。 DP99B是一个保铃棉新品种 ,其抗虫性、整齐度、适应性等性状与新棉 33B相当 ,但经济性状更优 ,棉铃更大、产量更高 ,综合表现更加优异。于 2 0 0 0年通过了农业部基因安全性评价委员会的安全性评价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2 0 0 1年大面积推向河北市场。因为培育地都是美国较为干旱的亚里桑那州 ,所以保铃棉新棉 33B和 DP99B都较为耐旱 ,它们均属于株型紧凑的品种 ,适于合理密植。从试验和生产上大面…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6.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 :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 ;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下降。 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 ,使转 Bt基因棉GK- 1 2与受体品种泗棉 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 ,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GK- 1 2与泗棉 3号的杂种一代在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棉铃经济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其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来源于生态型和选择方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77(原中杂409)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母本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具有产量高、抗虫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父本春抗1号为自育的优质、抗病新材料。该杂交种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生产试验并获得农业部转基因安全生产证书(农基安证字(2009)第178号),2010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0016)。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转Bt基因抗虫性状近等基因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棉花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棉铃外观性状,棉铃经济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使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使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下降,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使转Bt基因棉GK-12与受体品种泗棉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光合产物是作物产量的基础,棉叶是棉花的主要光合器官,棉花的光合产物大约有95%左右是棉叶制造的。深入研究棉叶的消长动态和棉叶的工作效率,对丰产栽培具有实际的意义。一、叶面积系数和透光系数在低肥水条件下,由于棉花营养体较小,若能增大棉花叶面积,就能增加棉花产量。在丰产条件下,如果叶面积比较小,增加叶面积也会增加干物质产量。过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泗棉686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为转基因抗虫中熟常规棉品种,出苗好,长势强,整齐度好;株型紧凑,果枝弹性好、上举,茎秆较粗壮、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铃卵圆形,吐絮畅。根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概述了泗棉686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及关键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对川杂9号不抗虫组合(抗A1×中棉所12)和抗虫组合(抗A1×Bt抗虫中棉所12)的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恢复系中棉所12导入Bt基因后,增加了抗虫性,同时提高了叶面积指数、成铃率、早熟性、白花率,植株更紧凑,显著提高棉花单产,降低了成本.抗病性和纤维细度基本保持,纤维长度、比强度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棉卡那霉素田间快速检测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转Bt基因棉对卡那霉素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反应及其与棉花抗虫性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花顶部第2片叶为卡那霉素涂抹的最适宜叶,田问卡那霉素涂抹反应与室内抗性生测结果吻合率高,且不同时期结果一致。说明棉花田间抗卡那霉素反应能够准确检测转Bt基因抗虫棉,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田间检测转Bt基因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棉花卷叶病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 (整个北部植棉带 )和巴基斯坦 (只有Punjab省 )受棉花卷叶病影响 ,产量损失严重。1 91 2年 ,棉花卷叶病首先在尼日利亚的海岛棉上发现。据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观察报道 ,该病是由白粉虱传播病菌引起的。产量损失程度取决于棉株被侵害的时期 ,若早期被侵害 ,产量损失可达80 %,甚至更高。据 Singh 1 999年报道 ,棉花卷叶病可使铃数减少 1 5%~ 87%,铃重降低 0~ 39%,减产 58%(棉株仅上部受侵害 )和 69%(棉株上部和下部均受侵害 )。棉花卷叶病为害及防治@牛巧鱼…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川杂棉37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川杂棉41为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川杂棉4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花苞叶基因型遗传性状转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夫安 《中国棉花》2001,28(3):29-30
当前在棉花育种上运用最多和最普遍的方法仍然是杂交育种 ,回交法是从杂交育种方法中派生出来的 ,对改良某单一性状有明显的效果。花苞棉Frego( fg)性状育种研究 ,始于 1 967年 ,引自临沂地区农科所张志东的种质资源 ,超鸡脚叶花苞棉 ,即超鸡脚叶窄卷苞叶棉 ( Okara Frego) ,经过 30多年选择优良亲本 ,进行杂交和回交连续转育 ,培育出目前的 W系列花苞棉基因型性状的新品系 ,不仅改良成为正常株叶片的花苞叶型、生育特性、产量构成、还增加了新的病虫害抗性、显著提高了纤维内在品质 ,从而获得诸多性状的同步改良和提高 ,为棉花育种开拓新…  相似文献   

17.
枣树与棉花间作对不同棉花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枣棉间作对中棉所43、中棉所49、新陆中26、新陆中36、新陆早50和品系6011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棉间作对不同棉花品种苗期和现蕾期生育进程无显著影响,但延长开花期至吐絮期生育阶段,叶面积指数不同程度降低.不同棉花品种产量显著降低,主要原因是单株结铃数下降;其次是铃重和衣分.综合分析认为新陆早50、中棉所43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较好,适宜枣棉间作.  相似文献   

18.
目前 ,转Bt基因抗虫棉已成为治理棉铃虫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在抗虫棉应用的过程中不少抗虫棉品种 (系 )的皮棉产量都不高 ,存在着抗虫性和丰产性难以协同表达的问题 ,棉花的生育性状也发生了改变。棉花苗期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此阶段棉苗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移栽后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本文通过对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品种苗期的棉苗特征的研究 ,为转Bt基因抗虫棉培育壮苗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于1999年度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 (系 )为转Bt基因抗虫棉和对照苏棉12。转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 80年代后期通过人工操作完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简称 Bt)基因向棉花中的克隆 ,使棉花育种中利用远缘物种基因成为可能 ,解决了长期困扰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棉铃虫的危害。由于 Bt基因属简单显性遗传 ,目标害虫随时存在产生抗性群体的潜在危险 ,加之该类转基因棉抗虫性前强后弱 ,因此 ,综合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基因增强抗虫性成为近几年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把 Bt基因和抑制害虫消化代谢的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简称 Cp TI)构建在一起 ,使抗虫程度和时空表达更加理想。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和田间鉴定,并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目标害虫取食、生长发育、行为变化及对非目标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但外源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降雨、光强、温度等,因此,不同年份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