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苎麻根腐线虫病及其防治方法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根腐线虫病是苎麻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导致苎麻败蔸及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该病害遍布我国苎麻产区。据我们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江西等省(区)麻区调查,三年以上麻园平均发病率达83.99%,病指48.94。发病中等的麻园减产20-30%;严重受害的麻园,在足够的肥水条件下尚能维持一定产量,一遇干旱造成失收。  相似文献   

2.
浅析不同种植密度对苎麻纤维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新建麻园同一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问对比试验及跟踪观测结果分析表明:苎麻采取合理密植,每公顷栽植基本苗12万株,再配套综合农艺技术措施,加强后期田问管理,可比稀植麻园提前一年以上进入盛产期,第三年纤维产量就达3000kg/hm^2,比稀植麻园增产40%,第五年达4500kg/hm^2,仍比稀植麻园增产26.7%。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新建麻园同一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对比试验及跟踪观测结果分析表明苎麻采取合理密植,每公顷栽植基本苗12万株,再配套综合农艺技术措施,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可比稀植麻园提前一年以上进入盛产期,第三年纤维产量就达3000kg/hm2,比稀植麻园增产40%,第五年达4500kg/hm2,仍比稀植麻园增产26.7%.  相似文献   

4.
苎麻根腐线虫病是苎麻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导致苎麻败蔸及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该病害遍布我国苎麻产区。据我们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江西等省(区)麻区调查,三年以上麻园平均发病率达83.99%,病指48.94。发病中等的麻园减产20—30%;严重受害  相似文献   

5.
《中国麻业》1988,(2):27-27
增产菌是一种增产效益较高、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对人畜无害的新型保健益菌制剂,喷施后对多种农作物都有增产作用。为了解增产菌在苎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1987年我们开展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试验设计试验在本县移湖乡三里村丁守珍户0.5亩的壮龄麻园进行。麻园属旱土类  相似文献   

6.
沅江苎麻败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沅江是“中国苎麻之乡”,苎麻种植面积常年在2万公顷左右,年产原麻5万余吨。近年来,该市麻园衰败现象严重,一般减产20%-30%。分析其败蔸的原因,主要有:渍湿的危害;化肥、除草剂施用过量或不当;栽培管理粗放,很少冬培和施用土杂肥;病虫害逐渐加重等。其败蔸防治的措施为:选择适宜麻园,搞好麻园基本建设;合理施用化肥和除草剂,减轻化学危害;加强麻园管理,采取冬季培土,覆盖稻草等措施;选配最佳农药品种,加强麻园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苎麻冬闲地套作莴笋、大麦,使麻园总产值比未套作的分别提高66.97%和18.49%,比冬套青菜增值52.37%和8.13%。与麻园冬闲地利用相应的种植形式是实行苎麻宽窄行,以97:43cm的行比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苎麻产量和品质,探讨锰、锌微肥对苎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87年全年三季麻在我省三种土壤母质上进行了试验,初步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南县点为芦竹青,壮龄麻园。桃江和路口点均为黄壳早,二龄麻园。  相似文献   

9.
田仁伸 《中国麻作》1997,19(4):43-44
苎麻冬闲地套作莴笋,大科,使麻园总产值比未套作的分别提高66.97%和18.49%,比冬套青菜增值52.37%和8.13%。与麻园冬闲地利用相应的种植形式是实行苎麻宽窄行,以97:43cm的行比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2月先后到南港、汗堂、大庙、田心,徐家渡、芦洲等6乡16个村190户调查。全县已挖毁麻园47835亩,占1987年的71.2%,只剩下19359亩。其中徐家渡乡挖毁79.5%,田心挖毁74.5%,芦洲72.7%,汗堂65.8%,南港40.8%,大庙37.8%,更严重的是新区泗溪、野市、敖山、锦江、塔下、镇渡等乡预计挖毁麻园在90%以上。全县产量由1987年4817t下降到年底1149.1t,减76.2%。我县麻纺厂和南港、田心麻球厂年脱胶能力2000t,年耗原麻3200t,加上夏布、民用共需原麻3500t。按1989年的产量只能满足县麻纺厂71.8%。  相似文献   

11.
我县现有苧麻面积22,000亩,其中30年上下的老麻园3,900多亩。有的病虫害严重;有的肥力不足,麻苗过密,单产有下降趋势,改造低产麻园,这是当务之急。改造低产麻园,一般在三麻收剥后抡晴天进  相似文献   

12.
徐勋元 《江西棉花》2007,29(1):36-37
瑞昌市苎麻生产的发展面积由1991年的470hm2至现在2200hm2,累计新增苎麻面积1730hm2.苎麻是多年生的宿根作物,栽下去在麻园里一"住"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原来栽苎麻,一般要头年栽麻二年受益.现在瑞昌发展的新麻园当年就有好收成.2006年瑞昌市1600hm2新麻园,当年平均收麻600kg/hm2以上,最高的达879kg/hm2.现将新麻园当年受益的经验和主要技术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3.
苎麻是一种投资小、花工少、产量高的经济作物。为了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物种资源,发展创汇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盐城纺织工业增添新的纤维原料,1984年我市部分乡(镇)从湖南引种芦竹青苎麻,当年试种获得成功。1985~1987年扩大种植和发展,三年共引进芦竹青种子2190公斤,育苗面积2840.9亩,移栽大田1.1万亩,总产784.5吨,总产值571.9万元。同时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二龄麻园有的亩产突破200公斤。通过三年试验示范,仅次于棉花的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九二○、硼肥、稀土对苎麻的增产效果,并选出最佳喷施浓度和时期,我们于1988年进行了试验,各试验在壮龄麻园中进行,小区面积为0.02亩,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现将试验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县苎麻生产发展迅速,1984年亩产和总产均达历史最高水平,万亩新老麻园平均亩产84.5公斤。其中范镇乡4个高产村1169.77亩麻园,平均亩产达159.3公斤;有一百余户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并出现了亩产250公斤的亩产地块。1985年全县发展到30827亩,在三麻严重受旱的情况下,原有万亩老麻园平均亩产仍  相似文献   

16.
我县现有苧麻面积22,000亩,其中30年上下的老麻园3,900多亩。有的病虫害严重;有的肥力不足,麻苗过密,单产有下降趋势。改造低产麻园,这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益阳是湖南和全国的主要苎麻产区。1986-1995年,全市年平均种植苎麻27.60万亩,累计生产原麻34.84万吨,新老麻园年平均亩产126公斤。这10年,面积较前10年扩大2.5倍,产量增加3.1倍,单产提高16.70%。单产较全省同期每亩91公斤高38.50%,较全国同期每亩73公斤高72.60%。1995年,全市种植苎麻25万亩,其中当年新扩6万亩,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新老麻园平均亩产仍达128公斤,实现了连续10年持续高产稳产。1益阳10年甚麻持续高产稳产的技术动因1.1推广“三当”栽培技术80年代初,全市针对“一年种麻三年穷”的状况,开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县苎麻生产发展迅速,1984年亩产和总产均达历史最高水平,万亩新老麻园平均亩产84.5公斤.其中范镇乡4个高产村1169.77亩麻园,平均亩产达159.3公斤,有一百余户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并出现了亩产250公斤的亩产地块。1985年全县发展到30827亩,在三麻严重受旱的情况下,原有万亩老麻园平均亩产仍达123公斤。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历时四年对苎麻品种细叶绿高产优质模式栽培进行了调研和总结,找到了细叶绿品种壮(老)龄麻园纤维产量6000kg/hm 2以上,单纤支数1800支以上的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总结出的苎麻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技术经同行专家教授鉴定,在国内处先进技术水平,近年来在我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全市1400hm 2壮龄麻园,最高产量可达3799.5kg/hm 2,并出现了3450kg h/m 2的高产户、高产片,平均产量都在3000kg h/m 2以上。现将推广应用的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技术的产量结构、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栽培措施分述于后。1高产优质的产量结构表1苎麻300…  相似文献   

20.
苎麻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历时四年对苎麻品种细叶绿高产优质模式栽培进行了调研和总结,找到了细叶绿品种壮(老)龄麻园纤维产量6000kg/hm^2以上,单纤支数1800支以上的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总结出的苎麻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技术经同行专家教授鉴定,在国内处先进技术水平,近年来在我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全市1400hm^2壮龄麻园,最高产量可达3799.5kg/hm^2,并出现了3450kg/hm^2的高产户、高产片,平均产量都在3000kg/hm^2以上。现将推广应用的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技术的产量结构、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栽培措施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