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群体的建立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优化群体结构,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建立,从而提高产量。综述了玉米群体及其质量指标的已有研究成果,对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展望了在南方稻田玉米产区开展玉米群体质量指标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株型玉米叶面积系数和群体受光态势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紧凑型玉米掖单13号和平展型玉米陕单9号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系数和群体透光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发现,紧凑型玉米能利用其株型结构上的特点,使群体内透光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变小,从而使叶面积系数的增产效应未受到较大的影响即品种的耐密性好。同时发现了玉米产量与大喇叭日期和吐丝期群体内透光率的关系可用y=(a+bx)/x2来表示,提出了高产条件下群体内光分布的适宜指标。  相似文献   

3.
玉米雄穗对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岳玉兰  朱敏  于雷  刘春光 《玉米科学》2010,18(4):150-152
简述了玉米雄穗的形态结构、生理学功能,并对雄穗对产量的影响、与植株抗病虫性、田间群体透光性的关系以及玉米雄穗的遗传效应与模型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玉米高产群体建立的途径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玉米高产群体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群体质量指标,根据指标优化群体结构,进一步挖掘玉米产量潜力。综述了玉米高产群体及其群体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培育玉米高产群体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今后对玉米高产群体建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均匀设计,在大田条件下固定数码相机高度垂直拍摄夏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的群体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玉米地面覆盖度,建立覆盖度与人工测得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积累(DMA)的回归关系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度与LAI和DMA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46和0.935,在叶面积估算模型中引入密度因素后模型的精确性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表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估测夏玉米群体长势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何勇  刘昌明 《玉米科学》1998,6(Z1):49-52
本文通过对种子子粒大小、株间组合、栽后返青期三个因素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玉米个体的影响,明确了群体整齐度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因而,在栽培措施上提出了一套玉米群体均衡生长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20世纪我国玉米生产上应用的两个地方品种群体白马牙和金皇后为研究对象,以国家种质资源信息系统(CGRIS)中收录的这两个群体的14个性状观测值为分析依据,对这两个群体进行了表型多样性评价和类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地方品种核心种质库中收录的白马牙的种质份数明显多于金皇后,在地理分布上也明显比金皇后广泛;两个群体内的材料在穗粒性状上都具有相似的特性,但两个群体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其中白马牙主要以白色偏硬粒型子粒为主,而金皇后则以黄色偏马齿型子粒为主;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白马牙群体内的材料分组与玉米生态区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玉米群体改良和应用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铁成  王月 《玉米科学》1994,2(1):014-017
1993年3月我们考察访问了设在墨西哥的CIMMYT,并参观了Poza Rica和Tlatzapan实验站.与在玉米群体改良理论和实践方面造诣很深的S.K.Vasal博士等CIMMYT的玉米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将CIMMYT的玉米群体改良和应用项目的有关进展情况介绍给国内同行,相信会有益于我国玉米育种工作.1 玉米群体改良1.1 玉米群体改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紧凑型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不同肥力水平、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紧凑型玉米掖单13号不同群体的冠层特征、群体的库源关系和群体生理参数与产量形成的研究,明确了紧凑型玉米要进一步获得高产首先必须充分发挥紧凑型玉米耐密特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扩大群体库容量,争取冠层的早形成,提高群体的叶面积系数。其次在扩大群体库容量的基础上,延长功能叶片的有效期,维持和提高叶片较强的光合效率,特别是吐丝后的净同化率,增强源的供应能力,保持一定的库源比值。  相似文献   

10.
玉米的群体光合作用   总被引:24,自引:15,他引:24  
本文主要阐述了群体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群体光合速率与子粒产量的关系及高产栽培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文中分析了紧凑型玉米群体结构的光合生产特性和株型的增产原因。  相似文献   

11.
翟荣惠  李万良 《玉米科学》2020,28(3):186-190
胡昌浩先生是国内著名玉米栽培研究专家,他在玉米栽培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我国玉米栽培学科发展和玉米增产增收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开创的玉米叶龄模式、叶片结构与功能、品种演进的生理机制、群体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关系等许多研究创新性强,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他大力推广的栽培技术为玉米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结他的学术思想和科研育人成就对今天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理念都有良好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开展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首要任务。简要阐述了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途径、方法及玉米窄基因群体的改良、引入玉米综合群体的改良、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等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叙述糯玉米的由来、传播与生产上应用简况.在论述糯玉米资源的同时,介绍糯玉米细胞遗传学基础知识与生物技术研究的要点.最后讲述育种方法并结合株型与品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2001~2013年品种推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剖析1979~2013年吉林省审定的640份玉米品种及其双亲遗传基础,总结归纳吉林省玉米种质类群的划分及衍生系谱。研究2001~2013年吉林省玉米品种推广情况,对吉林省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及玉米生产进行综合评价,为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托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240个玉米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玉米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土地托管对玉米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被调查地区的玉米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异质性特征明显,介于0.28~0.98,平均技术效率为0.91。参加土地托管玉米种植户的平均技术效率比未参加土地托管户的平均技术效率提高6个百分点。玉米种植户户主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家庭从事农业人口数、家庭农业收入占比、是否获得政府支持对技术效率也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青贮玉米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园  易婧 《玉米科学》2021,29(1):184-190
以1992~201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721篇青贮玉米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并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我国青贮玉米研究的文献分布、刊物分布、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与趋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把握我国青贮玉米领域研究的发展进程,为我国青贮玉米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表明,近30年来,我国青贮玉米领域研究呈现波浪式的发展趋势,核心区刊物有10种。目前,从事青贮玉米研究的机构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等草食畜牧业发达的区域,彼此间的共现网络密度低,合作有待提高。我国青贮玉米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在青贮玉米的选育、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青贮玉米的用途、如何提高青贮玉米产量、青贮玉米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其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青贮玉米发酵品种、全株青贮玉米制作技术、青贮饲料品质以及种植密度与播期、品种与种植模式、施肥方式与土壤类型、栽培方式与播种方式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不同种质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兴飞  温广波  杨轶 《玉米科学》2010,18(3):144-146
研究玉米不同种质类群内和类群间选系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自选自交系对玉米粗缩病抗性有明显差异,初步认为塘四平头群和P群总体最好;Reid群较差;旅大红骨和Lancaster群抗感病表现相差不大,说明玉米种质(遗传基础)对粗缩病的抗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玉米计算机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生长发育计算机模拟模型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地综述了我国玉米生长发育计算机模拟模型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玉米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我国玉米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两种供氮水平下玉米穗长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玉米M(o17/黄早四R)IL群体中,应用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运用WinQTLcartographerv2.0对两种供氮水平下的穗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氮水平下检测到1个控制穗长的QTL,位于第1染色体上;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4个穗长QTLs,第1和第5染色体上各2个,说明穗长QTLs与供氮水平之间可能存在交互效应。基于这种互作效应及研究中观察到的两个供试亲本对低氮胁迫的耐性差异,推测仅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的穗长QTLs可能与玉米对低氮胁迫耐性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afflicted by iron (Fe) and zinc (Zn) deficiencies, since cereal grain as a staple food of the people contains low levels or low bioavailability of Fe and Zn because of phytate. In maize, 80% of grain phosphorus (P) is in the form of phytate, and P could be an indicator of phytate conten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estimate genetic variation of Fe and Zn in a maize population including P/Fe and P/Zn molar ratios as quantitative traits; (2) to determine relations among yield, P, Fe, Zn, P/Fe and P/Zn molar ratios; and (3) to define the implications of those on biofortification (breeding) programm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etic variations and workable heritabilities for Fe, Zn, P/Fe and P/Zn estimated in 294 F4 lines of a maize population, but there were no associations among six traits according to both simple correlation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ak correlations between P and Fe and between P and Zn indicated feasibility of breeding non low-phytic acid maize genotypes with more appropriate phytate/Fe and phytate/Zn relations. Bioavailability of iron and zinc varied substantially in a maize population justifying utilisation of these unique parameters in biofortification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