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大田旱棚、盆栽干旱胁迫及室内渗透胁迫相结合的方法对苎麻代表基因型从地下部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抗旱性鉴定 ,首次用抗旱指数等指标鉴定出了同类根型苎麻基因型间抗旱性存在差异 ,中根型中也有较深根型抗旱性强的基因型 ;一龄麻、二龄麻抗旱性综合评定为 :圆叶青、沅江黄壳早为抗旱性基因型 ,沅江稀节巴为中抗基因型 ,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为不抗旱性基因型 ;三龄麻抗旱性综合评定为 :沅江黄壳早 ,沅江稀节巴为抗旱基因型 ,新宁箭杆麻为不抗基因型 ,其它如资兴绿麻、宜章雅麻、宜章绩麻为中抗基因型。与抗旱性弱的基因型比较 ,在干旱胁迫下 ,抗旱性强的基因型地下部体积、干重均较大 ,叶片棚栏组织厚度 /叶片厚度的比值高 ,各项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下降少 ,抗萎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田旱棚、盆栽干旱胁迫及室内渗透胁迫相结合的方法对苎麻代表基因型从地下部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抗旱性鉴定,首次用抗旱指数等指标鉴定出了同类根型苎麻基因型间抗旱性存在差异,中根型中也有较深根型抗旱性强的基因型;一龄麻、二龄麻抗旱性综合评定为圆叶青、沅江黄壳早为抗旱性基因型,沅江稀节巴为中抗基因型,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为不抗旱性基因型;三龄麻抗旱性综合评定为沅江黄壳早,沅江稀节巴为抗旱基因型,新宁箭杆麻为不抗基因型,其它如资兴绿麻、宜章雅麻、宜章绩麻为中抗基因型.与抗旱性弱的基因型比较,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基因型地下部体积、干重均较大,叶片棚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的比值高,各项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下降少,抗萎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的农艺性状及形态解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雨成 《中国麻作》2000,22(4):14-22
采用大田旱棚、盆栽干旱胁迫及室内渗透胁迫相结合的方法对苎麻代表基因型从地下部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抗旱性鉴定,首次用抗旱指数等指标鉴定出了同类根型苎麻基因型间抗旱性存在差异,中根型中也有较深根型抗旱性强的基因型;一龄麻、二龄麻抗旱性综合评定为:圆叶青、沅江黄壳早为抗旱性基因型,沅江稀节巴为中抗基因型,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为不抗旱性基因型;三龄麻抗旱性综合评定为:沅江黄壳早,沅江稀节巴为抗旱基因型,新宁箭杆麻为不抗基因型,其它如资兴绿麻、宜章雅麻、宜章绩麻为中抗基因型。与抗旱性弱的基因型比较,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基因型地下部体积、干重均较大,叶片棚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的比值高,各项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下降少,抗萎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用抗旱指数( R I) 等指标对苎麻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圆叶青、沅江黄壳早和沅江稀节巴为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 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包括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苎麻抗旱性早期鉴定的途径和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 R W C( 相对含水量) 、 P O D( 过氧化物酶) 、 Proine( 脯氨酸) 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 而 R P P( 细胞膜透性) 、 M D A( 丙二醛) 则与抗旱指数呈负相关。苎麻扦插(45 天) 苗在渗透胁迫4 小时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其中 R W C 、 Proline 和 P O D 活性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而 R P P 和 M D A 则与抗旱指数呈负相关, 采用模糊隶属法用上述五种生理生化指标对13 个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早期鉴定,此法简便有效,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5.
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同类根型的苎麻基因型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基因型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和细胞膜的稳定性高,苎麻叶片游离脯氨酸积累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随着干旱胁迫加强,抗旱性强的基因型过氧化物酶活性从低到高,而抗旱性弱的基因型则相反。在干旱胁迫0 ̄12天内,抗旱性弱的基因型积累游离脯氨酸多于抗旱性强的基因型,而随着胁迫加强(干旱12 ̄24天),抗旱性强基因型游离脯氨酸  相似文献   

6.
在干旱胁迫下,苎麻叶片游离脯氨酸积累存在基因型差异。在干旱胁迫较轻时,抗旱性弱的基因型积累游离脯氨酸多于抗旱性强的基因型,而随着胁迫加强,抗旱性强的基因型游离脯氨酸积累强度大于抗旱性弱的基因型。苎麻幼苗、一龄麻、二龄麻上表现基本一致。复水后,游离脯氨酸积累下降,但下降速度存在基因型差异,抗旱性强的基因型下降快,抗旱性弱的基因型下降较慢。  相似文献   

7.
同类根型的苎麻基因型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基因型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和细胞膜的稳定性高,苎麻叶片游离脯氨酸积累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随着干旱胁迫加强,抗旱性强的基因型过氧化物酶活性从低到高,而抗旱性弱的基因型则相反。在干旱胁迫0-12天内,抗旱性弱的基因型积累游离脯氨酸多于抗旱性强的基因型,而随着胁迫加强(干旱12-24天),抗旱性强基因型游离脯氨酸积累强度大于抗旱性弱的基因型,这可能是苎麻通过积累游离脯氨酸来抵抗逆境的一种积极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干旱胁迫下,苎麻叶片游离脯氨酸积累存在基因型差异。在干旱胁迫较轻时,抗旱性弱的基因型积累游离脯氨酸多于抗旱笥强的基因型,而随着胁迫加强,抗旱性强的基因型游离脯氨酸积累强度大于抗旱性弱的基因型。苎麻幼苗,一龄麻,二龄麻上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分析在大豆抗旱性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收获期10项指标的相对抗旱系数为基础,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202份大豆基因型进行抗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参试材料在抗旱性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标,可划分为5个不同抗旱等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干旱处理下株粒重、一粒荚率、三粒荚率以及它们的抗旱系数与大豆种质的抗旱性紧密相关,可作为大豆基因型抗旱性筛选的有效指标.其中,相对株粒重和相对三粒荚率随着抗旱性的提高而显著增加,相对一粒荚率则与之相反.同时,揭示出抗旱性强大豆基因型往往具有较低的产量潜力,而对干旱敏感的大豆基因型则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表明大豆基因型抗旱性与产量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在大豆抗旱育种上应区别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在育种过程中测定抗旱性的新方法,并用于杂交设计、评价和选育抵抗各种形式干旱的基因型小麦。并根据该法,成功地培育了抗旱性软粒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苎麻不同基因型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苎麻栽培种6个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及6个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选用25个随机引物,对总DNA进行了随机扩增。有12个引物扩增得到了稳定的RAPD图谱;扩增出的片段的分子量在0.6Kb-5.15Kb之间;随机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3-15条之间,共扩增出90个条带;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中间距离法,对12个基因型两两相似系数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谱,将12个基因型聚成两类三组,直观地揭示了苎麻基因型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10个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指标与玉米基因型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干重、干物质胁迫指数,单株叶面积等指标与玉米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较高,可将其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的有效指标。可以认为,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用于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玉米抗旱基因型鉴定方法和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10,他引:35  
在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种条件下,在玉米开花期,利用玉米叶片的保水能力、脯氨酸累积量、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醇含量4项指标,以抗旱系数为对照,对6个不同基因型玉米的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依据某一个指标对不同玉米基因型进行抗旱性鉴定的结果可靠性较低;依据上述4个指标进行综合性鉴定的结果可靠性很高.因此,在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对玉米抗旱基因型进行鉴定时,需要同时利用多个性状的综合值进行评价,以提高抗旱性鉴定的准确率,用简而易行的大气干旱法可以取代繁琐的土壤干旱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以26份割手密为试验材料,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处理下,测定伸长初期的13项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抗旱性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不同材料之间的抗旱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其抗旱性不同。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割手密的染色体数与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叶面积与抗旱性呈显著负相关。模糊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可将26份不同基因型割手密分为3类,其中高抗旱类型1份(2013-13),中抗旱类型14份,不抗旱类型11份,为割手密抗旱材料筛选及甘蔗抗旱基因发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麻不同基因型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苎麻栽培种6个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及6个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选用25个随机引物,对总DNA进行了随机扩增。有12个引物扩增得到了稳定的RAPD图谱;扩增出的片段的分子量在0.6Kb~5.15Kb之间;随机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3~15条之间,共扩增出90个条带;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中间距离法,对12个基因型两两相似系数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谱,将12个基因型聚成两类三组,直观地揭示了苎麻基因型间亲缘关系。为苎麻亲缘关系及抗旱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小麦抗旱性与果聚糖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间的关系,选用扬麦6号、扬麦12、新春9号、Bobwhite、宁春27、CB9945、03S58、8139等8个小麦基因型,从分蘖期开始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每隔一定时期取叶片测定果聚糖含量,36 d后复水,统计存活率,抽穗期测定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扬麦6号干旱胁迫处理后植株存活率(60.71%)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基因型(1.19%~28.57%),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干旱胁迫期间,扬麦6号叶片中果聚糖舍量明显增加,而其他基因型叶片中果聚糖含量几乎没有变化;扬麦6号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最高(O.7977),显著高于03S58(0.6932)、Bobwhite(0.6879)和宁春27号(0.6285);PSⅡ潜在活性(Fv/Fo)也以扬麦6号最高(3.9484),显著高于Bobwhite(2.7303)、新春9号(2.7187)、03S58(2.4034)和宁春27号(2.1619).这说明小麦苗期抗旱性与果聚糖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间有一定的关系,抗旱性强的基因型干旱胁迫期间果聚糖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异源细胞质小麦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分别具有山羊草属、小麦属和簇毛麦属的15种普通小麦近缘种细胞质的异源细胞质小麦为材料.采用高渗溶液法、水培盆栽法和田间鉴定法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抗旱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波斯小麦(T.persicum)、柱穗山羊草(Ae.cylindrica)、簇毛麦(Hanaldia villosa)和粗厚山羊草(Ae.crassu 6x)细胞质对小麦的抗旱性具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其效应值的性质、大小与核亲毒品种的基因型有关,在特定的核质组合中波斯小麦、柱穗山羊草、簇毛麦和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可明显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具波斯小麦细胞质的异质系(T.persicum)-s.c66种子发芽阶段和三叶期的抗旱性比相应核亲本明显增强.并且超过抗旱品种晋麦47。成熟期的鉴定结果表明.经核基因型改良的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小麦新品系NC223、NC232和NC236等15个异质系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因此,进一步研究异源细胞质提高小麦抗旱性的遗传机制,有助于拓宽小麦抗旱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选用来自黄淮海地区不同抗旱类型(强抗,中抗,弱抗或不抗)大豆种质资源32个,在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对大豆种质资源的气孔特性及气孔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作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旱类型大豆种质资源品种间气孔密度,气孔长度、单位叶面积气孔总长度存在着显的基因型差异;叶片气孔特性与抗旱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相关程度不显。作物抗旱性是受基因、基因表达与生理生化性状综合调控的,是过程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9.
已鉴定出种间和基因型间几个生理特性及形态特性对干旱胁迫反应的差异。一些学者曾研究对土壤水分胁迫敏感性不同的玉米基因型之间的差异。Dube等(1974)发现,抗旱和不抗旱品系之间无论叶水势高低,在净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叶片气孔阻抗上均无差异。然而,抗旱性较强的品系在胁迫加剧时仍能保持较高  相似文献   

20.
人工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抗旱性鉴评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小麦幼苗抗旱性鉴定评价的最佳时期和有效指标,以小麦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的150个株系为材料,采用模拟干旱胁迫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电导率、根冠比、根干重和最大根长等五个抗旱相关性状的动态变化和遗传力,分析了各性状及其与平均隶属函数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72 h(WS72)和复水24 h(RW24)时,基因型之间的性状变异范围较大,是进行幼苗抗旱性鉴定评价的较好时期;平均隶属函数值不仅受各性状的直接影响,还受到性状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在选择适当的与抗旱性关系密切性状的基础上,估算平均隶属函数,作为评价抗旱性的综合指标,可能是进行作物抗旱性综合评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