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在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发现1个陆地棉芽黄突变体。经研究证明:芽黄性状遗传稳定,属单基因隐性遗传;经卡那霉素检测,此芽黄突变体携有Bt基因。Bt基因与芽黄基因是否在一条染色体上以及控制此芽黄性状的基因与国内外诸多芽黄材料的基因是否是等位的,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七个芽黄材料的利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棉芽黄是一种可遗传的突变性状,一般受一对隐性基因(vv)控制。大多数纯合芽黄突变体在苗期就明显表达出来,子叶或真叶呈不同程度的黄色。它是一种优良的指示性状,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已逐渐被棉花育种工作者重视。本文通过对起源于我国和美国的7个芽黄品种(系)的产量、品  相似文献   

3.
显性无腺体近似等基因群体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腺体是指无色素腺。显性无腺体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简单质量性状遗传,是一种明显、稳定而又容易识别的性状。本文主要探讨陆地棉显性无腺体性状对经济性状有无影响,有何影响。用有腺体陆地棉825B秘y_1分別为母本,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包括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纤维品质、棉子生化品质、早熟性及抗病性等陆地棉主要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基因作用性质和遗传相关诸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陆地棉数量性状遗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60年代开始,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用双列杂交分析法研究了陆地棉一些产量和形态性状的基因效应,而关于陆地棉的光合、呼吸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性状遗传效应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国内高产品种和国外优质品系为材料,采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陆地棉几个有关于物质积累的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MINQUE统计方法,利用AD模型对8个陆地棉品种及其16个晶组合产量性状的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目标产量性状的决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遗传组分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并不能代替其他性状对皮棉总产决策系数的大小顺序。从而确定了提高陆地棉中熟与早熟品种间杂种后代皮棉总产的主要决策性状和限制性状。  相似文献   

7.
陈强  王谧 《中国棉花》2011,38(4):25-26
 以15个陆地棉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对产量、品质两类表型性状遗传距离的研究,所选材料产量与品质性状上的遗传距离其相关系数为0.88,表现为极显著;两类遗传距离均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衣指、大样衣分与衣分均表现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居于-0.228~-0.017,且不显著;两类遗传距离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程度低,其变幅为-0.319~0.055,均不显著。比较而言,品质性状遗传距离与各品质性状中亲优势的相关性均优于产量性状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时应分析的方法对4个陆地棉亲本及其10个F2代组合共14个材料的16个主要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因子距离探讨了材料与性状的关系。结畏表明:对应分析能有效地揭示性状间、品种间、性状与品种间的关系。经分析影响单株产量性状的主要因子是单株有效铃数、单铃重、籽指、衣指。由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的14个陆地棉材料划分为3个不同遗传差异的类群。  相似文献   

9.
掌握棉花产量组分的有关遗传规律,依据其性状遗传力的大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程度,建立合理的选择数学模式,对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加速育种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陆地棉产量组分的有关遗传参数及选择指数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同一杂交组合(7214—7×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柱头外露种质系与陆地棉亲本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产量上,而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单株铃数降低造成的,柱头外露种质系纤维长度不低于参试的陆地棉亲本;籽、皮棉产量和单株铃数间相关性极为密切,衣分、铃重和衣指子指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子指在性状相关中具有桥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11份综合性较好的材料;24份亲本在遗传上可分成5个遗传类群,柱头外露种质系间及它们与陆地棉亲本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1.
陆地棉的遗传基础狭窄及其它缺陷,使人们对野生棉的利用日趋重视。当前,国内外转育野生棉有益性状的主要途径是其与陆地棉进行种间杂交,杂种染色体加倍后用陆地棉回交和连续选择。1986年11月,法国棉花及纺织纤维研究所赠给我所11份陆地棉与野生棉杂交并加倍的6倍体杂种(法国遗传学家做过细胞学鉴定),共计26粒种子。为了进行种质转育和  相似文献   

12.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及AD模型对7个中早熟陆地棉品种(系)及其F1组合16个形态性状的资料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中早熟陆地棉品种间杂交,不同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的加性和显性效应方差比例,多数形态性状同时存在显著的加性和显性效应,铃粗、倒2果枝第1节长等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高,形态性状的表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大.通过分析选出了比较好的杂交育种亲本和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3.
陈旭升  狄佳春  赵亮 《中国棉花》2018,45(11):19-20
本文以自主发现的陆地棉基凸铃突变体为试验材料,表型观察显示:该突变体棉铃基部具有明显的凸起,与正常棉铃差别明显。棉铃吐絮后,该突变体的铃壳基部遗留有凸起的残迹,且残迹瓣数与棉铃囊瓣数一致。对基凸铃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发现它是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其基因符号拟定为bu。  相似文献   

14.
对23个陆地棉亲本及其形态、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构成株型因子的主要性状是株高、果枝台数、果枝长、第一果节长;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单株铃数,其次是衣分和单铃重;影响品质的主要因子是2.5%跨长、整齐度和马克隆值,其次是纤维强度。23个陆地棉材料根据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可划分为7个不同遗传差异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有色棉杂交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个棕色纤维和4个绿色纤维的有色棉品种与5个常规白色棉配制11个杂交组合,研究有色棉的遗传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棉有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有色棉的绒长、衣分、铃重性状的遗传趋向亲本.色泽纤维颜色越深,越趋向有色棉亲本,反之,纤维颜色越浅,越趋向普通白色棉亲本.  相似文献   

16.
陆地棉族系种质系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其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NCⅡ交配设计选用6个陆地棉族系种质系材料和3个常规品种组配18个F1,分析了11个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1个性状的配合力效应显著,表明这些性状受加性效应控制;4个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显著,表明这些性状受加性效应控制外,还有不可忽视的非加性效应作用。28系、31系为综合性状优良亲本,35系为纤维品质较好的亲本  相似文献   

17.
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将野生棉的优良性状转育到陆地棉遗传背景中,创造陆地棉新种质并加以育种利用,至今已取得显著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在抗虫、抗病、高产、纤维品质和腺体缓发等性状改良上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及其应用前景。针对棉花基因工程研究面临着功能基因严重缺乏的状况。以及棉花新品种选育迫切需要的特异种质如高抗黄萎病资源匮乏的窘境,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将出现新的研究高潮。  相似文献   

18.
根据遗传显性假说原理,利用无腺体为隐性基因作为指示性状,在海陆杂种优势利用中,使杂种1代的有腺体显性基因得到表现,从而在幼苗期通过间苗和定苗,拔出假杂种。据试验,海陆杂种优势比陆地棉品种杂种优势更为明显,即使不去雄,只于开花时把海岛棉花粉涂在陆地棉柱头上,其子一代亦能明显地表现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遗传基础的丰产、抗病品种冀棉20为母本,进行品种改良与抗虫性状的转育,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先后培育出20多个抗虫棉品种。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2个,兼抗枯、黄萎病品种2个。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启示棉花育种工作者:亲本优良、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准确选择可有效实现性状突破;逐步改良亦可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芽用大豆品种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芽用大豆品种的育种目标、芽用特性的遗传变异、性状改良与技术、后代选择方法、国内外芽用大豆育成品种概况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大豆种质资源芽用特性的鉴定评价与利用、芽用特性的遗传规律研究,品质育种技术综合运用等的研究方向,为芽用大豆的品种选育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