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爆裂玉米生育期、叶片数、株高、穗位高、穗长、子粒产量的遗传力、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单株穗位高遗传力最高,穗长、子粒产量次之,生育期最低。研究的6个性状均具有较强的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双亲性状平均值与杂交种对应性状的相关性比单亲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利用外引玉米杂交种通过多年连续自交获得1份穗上叶片数为7~10片的自交系LY-1。研究该材料穗上叶片数的遗传特性,分别将其与3个不同穗上叶片数材料L583、LS-1和昌7-2不同遗传背景的自交系杂交,获得3个衍生的后代分离群体。通过穗上叶片数、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F_1的穗上叶片数介于双亲之间,偏高亲值,没有明显杂种优势,表现出不完全显性遗传特性。株高、穗位高以及穗高系数均表现超高值亲本,具有极强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上叶片数与穗高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株高与穗上叶片数、穗位高以及穗位高与穗高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从各性状的遗传力来看,3个群体株高和穗位高的平均遗传力较高,均在75%以上;其次是穗高系数;穗上叶片数的遗传力仅为62.43%。因此,利用LY-1作为多叶资源进行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可降低穗位相对高度,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耐旱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系统地研究了玉米产量抗旱性状在正常条件和水分胁迫下杂种优势的变化,比较了不同杂交模式的杂种优势,分析了玉米产量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单株产量、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的杂种优势明显;高抗种质×低抗种质的杂种优势最高,其次为中抗种质×低抗种质和高抗种质×中抗种质杂交模式;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为59.06%。  相似文献   

4.
按Griffing双列杂交(Ⅳ)方法,分析了8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叶片数、雄穗分枝数、茎粗和单株叶面积等与抗旱性相关的植株性状在雨养地和水分胁迫下的GCA、SCA及遗传变量.结果表明:6个植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非加性基因效应作用较小.6221、6270、5003、8902表现较好,有一定的利用价值.6221×8902、6221×5003、8902×330等10个组合表现出了较合理的抗旱植株性状。  相似文献   

5.
对盐碱地上大麦双列杂交组合进行的双列分析表明 :穗长、抽穗期及百粒重表现超显性 ,穗长、百粒重显性指向增效 ,抽穗期显性指向减效 ;单株穗数、总小穗数、株高及最大分蘖数表现部分显性 ,显性指向增效 ;单株产量、穗粒数、抽穗度、旗叶面积及穗粒重表现部分显性 ,显性指向减效。单株产量、抽穗期及单株穗数的广义遗传力在 70 %~ 80 %之间 ,遗传力属中等水平 ,对这些性状在早代不宜进行严格的直接选择。株高、每穗小穗数、最大分蘖数、穗粒数、穗长、抽穗度、旗叶面积、穗粒重与百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均在 80 %以上 ,可根据育种目标对上述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进行直接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杂交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以8个保持系、9个恢复系及由其配制的72个杂交大麦为材料,分析了杂交大麦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单株干重等7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优亲优势表现以及杂交亲本棱型与杂种优势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72个杂交大麦的7个性状共出现365次显著中亲优势,其中正向显著组合出现348次,负向显著组合出现17次,显著优势组合出现率为72.4%;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出现率差异较大,中亲优势出现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粒重和单株穗数,其中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穗长3个性状的显著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分别达到98.6%、90.3%和91.7%,株高均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穗长、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均出现负向显著中亲优势;显著超优亲优势组合共出现99次,组合出现率为19.6%,超优亲优势出现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穗下节间长、千粒重、穗长、单株干重和单株粒重,其中穗下节间长、千粒重和穗长的显著优势组合出现率较高,分别为59.7%、43.1%和20.8%,株高和单株穗数未出现显著的超优亲优势组合;异棱型杂交种的显著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高于同棱型杂交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实验,以"云瑞47"为研究材料,Glomus mosseae(Gm)为接种菌剂,研究弱光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作用下,玉米根系的AMF侵染率明显降低,叶片数、茎粗和总叶面积减少,植株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总干重下降,株高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上升,叶绿素a/b值降低,净光合速率减弱。弱光胁迫下接种Gm,能够增加玉米的叶片数、茎粗、株高和总叶面积,促进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总干重的积累,提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强净光合速率。接种Gm真菌,能够缓解弱光对玉米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8.
选用耐密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处理1)、大垄深耕地膜覆盖(处理2)、大垄无深耕无整秆深还田无地膜覆盖(对照)3个处理,探讨对耐密玉米的株高、叶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叶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与对照相比,株高差异不明显;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有增加,且处理1高于处理2。与对照相比,处理1拔节期株高明显增高,抽穗期至灌浆期叶面积增加12.5%,拔节期至抽穗期单株干物质积累增加168%,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14.4%,产量增加12.3%。处理1为耐密玉米健壮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在适宜密度及叶面积生长条件下,玉米个体生长健壮,群体结构合理,干物质积累增加,植株的源流库呈现出源足、流畅、库满态势,增加了耐密玉米的穗行数、穗粒数及穗粒重,从而增加了产量。  相似文献   

9.
旱稻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遗传力、遗传相关、遗传进度和选择指数等几个方面,分析了57份旱稻品种的株高、有效穗数、主穗长度、主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剑叶长/宽7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潜力和选择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剑叶长/宽、单株粒数、主穗长度、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较高,有效穗数、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偏低;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效穗数3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变幅较大,在该群体中对这3个性状进行选择的潜力较大;产量性状中的单株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粒重本身均有一定的遗传潜力,预期遗传进度也较大,特别是单株粒数的预期遗传进度较大;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千粒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主穗长度与有效穗数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负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单株粒数和千粒重来间断增加单株产量;用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千粒重和有效穗数构成的选择指数进行综合选择,相对效率高达219.34%,比直接选择单株粒重提高了119.34%,显著高于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因此采用这个指数对单株粒重进行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对高产玉米品种吉单50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单50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比对照郑单958、京科968分别增产16.65%和2.60%。产量各性状均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水平,相对杂种优势在2.29%~66.62%,平均28.35%;中亲优势在2.34%~199.58%,平均55.84%;杂种优势指数在102.34%~299.58%,平均155.84%。各性状中以产量的杂种优势最大,相对杂种优势、中亲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分别为66.62%、199.58%和299.58%。其他性状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株产量、穗位高、行粒数、穗长、株高、轴粗、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和子粒含水量。  相似文献   

11.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3):202-209
Summary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eterosis fo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me characters at active tillering, flowering and dough ripe stages of 12 Fj hybrids from crosses between japonica and indica rice. Heterosis for plant height, number of tillers, green leaf area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was positive at all stages. The intensity of heterosis was higher at the active tillering stage for number of tillers, leaf area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tiller number and leaf area per plant at active tillering and flowering stages.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f area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between tiller number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were observed at all stage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leaf area per plant at an early stage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at a later stage, suggesting that early development of leaf area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high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n 1 hybrids. Although heterosis for percent dead leaf blade was positive at the flowering stage due to early leaf senescence in some Fx hybrids, a larger leaf area was also found in Fx hybrids at this stage and leaves of Fx hybrids remained green longer compared to parent cultivars up to the dough ripe stage.  相似文献   

12.
缺乏不同营养元素对剑麻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不同营养元素N、P、K、Ca、Mg缺乏对龙舌兰麻H.11648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通过砂培试验,设置了缺氮(-N)、缺磷(-P)、缺钾(-K)、缺钙(-Ca)、缺镁(-Mg)处理,调查了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片数、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叶片和根系养分含量.结果表明:-N和-Ca处理剑麻幼苗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均明显减小,其它缺素处理影响不明显.各缺素处理剑麻植株叶片和根系相应元素含量均降低.-K、-Ca处理植株含N量降低,-N、-K处理植株含P量明显增加,-Mg处理植株含K量以及-K处理植株含Ca量也明显增加,而-N处理植株含Mg量明显降低.说明N、P、K、Ca、Mg缺乏对剑麻幼苗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缺氮影响最大,缺钙次之.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优良亲本对杂种后代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及AD模型,对11个甘蓝型油菜优良亲本和F1的12个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2个产量性状存在着极显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且都存在与环境的互作;千粒重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都是最高。产量性状的平均优势表现较好,其中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角果数、角果粒数和理论产量表现好。在超亲优势方面,除株高和有效分枝部位为正向优势外,其它产量性状都表现为负向优势。亲本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差异较大,选用合适亲本可明显改善杂种后代的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黄淮南部和黄淮北部麦区小麦品种间的杂种优势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以黄淮南部麦区的8个小麦品种和黄淮北部麦区的7个小麦品种为亲本配制56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株高、千粒重和结实小穗数的平均中亲优势较高,单株粒数和穗粒数的平均中亲优势为负向优势,各性状均出现了中亲优势较高的组合,说明黄淮麦区不同生态区小麦品种间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2)临Y8012、周麦27和邯生923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其他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也基本上表现优秀,用作亲本可进一步提高组合的产量。单株粒重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为百农207×临Y8012、秋乐2122×邯生923、周麦27×济麦39、浚2016×冀麦181、周麦17×冀麦181。组合百农207×临Y8012、周麦27×邯生923和周麦27×济麦39两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特殊配合力效应均比较高,为本研究中的最优组合。(3)株高和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说明这两个性状加性效应较大且受环境影响较小,直接对这两个性状进行选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较高,但其狭义遗传力较低,非加性方差成分占优势,因而对单株粒重直接选择效果不太显著,需要通过其他相关性状来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5.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亲本冀豆12(高蛋白)和冀nf58(高油)及其175份F_(9∶11)重组自交系(RIL)材料,对大豆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遗传分析,以期初步解析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亲本在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百粒重、油分含量、蛋白含量和单株粒重7个性状上具有显著差异。在RIL群体中,12个农艺性状均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且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率。其中,株高的遗传率最高(0.98),茎干重最低(0.63)。除3个性状(油分、蛋白含量和百粒重)外,其它9个性状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0~0.90;蛋白含量与6个性状显著负相关,但与百粒重显著正相关。各性状与单株粒重相关性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叶干重株高分枝数叶片数茎干重、主茎节数百粒重蛋白含量油分含量。选取19个单产最高的家系材料进一步分析表明,所测试的9个农艺性状主要遗传于母本冀豆12,而株高和主茎节数受到父本冀nf58的改良,说明通过聚合不同品种优异性状仍有提高品种产量的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引进并在新疆连续获得超高产的大豆品种吉育86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具有高产潜力的新大豆23号为对照,通过对两个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净同化量、叶生产力以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比较,旨在分析吉育86在新疆超高产表现中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构成性状,以期为建立吉育86在新疆超高产表现及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初花期后,吉育86根系生物量逐渐高于新大豆23号;整个生育期,吉育86花荚生物量相对较高;完熟期,吉育86荚果干物质量较新大豆23号显著高16.7%。(2)两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净同化量均在鼓粒期达到峰值,此时新大豆23号叶面积指数较吉育86高80%;鼓粒期后,吉育86净同化量和叶生产力显著(P<0.05)高于新大豆23号。(3)吉育86株高与节数合理,分枝较少,株型相对紧凑,群体优势较为明显。(4)吉育86的单粒重、百粒重、收获株数显著(P<0.05)高于新大豆23号。综上所述,吉育86株型结构合理,群体优势明显,叶面积指数适宜,光合产物利用率较高,有利于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向籽粒转移,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获得超高产。  相似文献   

17.
株高与穗长是水稻品种的关键性状,有效利用水稻性状间的杂种优势是培育高产品种的关键技术手段。以“华占”配制的‘天优华占’‘恒丰优华占’‘五丰优华占’3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构建了包含P1、P2、F1、F2、BC1-1、BC1-2等6个遗传世代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了株高和主穗长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的株高和主穗长遗传均符合MX2-ADI-ADI遗传模型。在“华占”为遗传背景中,3个群体F2、BC1-1、BC1-2的株高均以多基因控制为主,多基因遗传率变幅分别为72.11%~75.42%、76.92%~86.28%和68.13%~75.13%,育种后代中应在高世代选择。3个群体F2代中的主穗长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1.99%、68.95%和90.0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2.16%、23.78%和3.52%;在回交群体中,3个组合的主穗长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与回交亲本密切相关,育种上应根据群体遗传特性进行相应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