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进展许喜堂,王祥正,吉万全,薛秀庄(陕西省小麦研究中心杨陵712100)陕西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五”攻关及陕西省科委重点项目资助下,从“七五”期间开始了转移外源有用基因创造优异种质资源的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  相似文献   

2.
大小麦杂交的研究(Ⅱ)刘翠云李璋(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1大小麦杂种后代新型物种选育大小麦杂交研究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近十多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大麦×小麦或者小麦×大麦杂交研究方面不仅获得了多种杂交组合的大小麦杂种及其回交...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小偃麦中间类型材料-远中5风干种子,后代发生疯狂分离,从中获得了较高的有益突变,M6代决选出远中6和远中7两个稳定品系,经国内外协研究与多年人工接种鉴定,远中6和远中7不仅是一些小麦主要真菌病害的重要抗源,而且是大麦黄矮病(BYDV)和小麦丛矮病(WRSV)等病毒病害的主要抗源,品质分析表明,远中6和远中7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均高,且为较好的优质源。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小偃麦中间类型材料──远中。风干种子,后代发生疯狂分离,从中获得了较高的有益突变,于M6代决选出远中6和远中7两个稳定品系。经国内外协作研究与多年人工接种鉴定,远中6和远中7不仅是一些小麦主要真菌病害的重要抗源,而且是大麦黄矮病(BYDV)和小麦丛矮病(WRSV)等病毒病害的主要抗源。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远中6和远中7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均高,且为较好的优质源。  相似文献   

5.
红碎茶辐照杀菌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60Co-γ射线能有效降低红碎茶中霉菌数,经2.0KGy-4.0KGy剂量辐照,能确保红碎茶中的霉菌数低于10^3个/g,且辐照对红碎茶的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60Coγ射线辐照,结合52℃-55℃热水和热化学等,处理海南省两个地区的白象牙、吕宋,青皮椰香,白玉和秋芒果实。经不同贮藏时间的病情和成熟度变化调查,用国际标准化软件SAS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250Gy结合各种预处理,炭疽病的平均病情指数比未处理果实极显减低,其防效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素和CO_2浓度对小麦生产力的影响H.B.在提高大气中CO2浓度情况下,小麦生产力与无机营养关系所做出的研究报道很少。还没有有关评价谷类作物生产力与生长过程中CO2浓度、无机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动态关系的系统性试验。在一些著作中指出,在加大CO2?..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甘蔗种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00γ,3500γ,5000γ,65000γ,8000γ等级的^60Coγ射线对甘蔗种芽进行电离辐射处理观察对甘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苗期辐射形态变化,发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出苗率明显下降,生长亦严重受阻,并发生矮化苗,茎色改变,心叶不抽出,株型变化等多种辐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曹明富 《茶叶科学》1998,18(2):139-144
用NIH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测定茶多酚(TP)对60Co-γ射线辐照损伤的防护和治疗效应。实验共分5组,即正常对照组、60Co-γ辐照组、辐照前给TP组、辐照后给TP组、阳性药对照组。其中给药组分别以1/5LD50和1/10LD50二个剂量的TP水溶液灌胃(ig)、阳性药组用生白宝ig,其他各组ig生理盐水。60Co-γ射线照射总剂量为4.5Gy,剂量率为0.98Gy/min,辐照后第10天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率、体重、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CFU-S、网织红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粒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PCE的微核细胞率等。结果表明:辐照前给TP组小鼠的血像、免疫器官指数、CFU-S及粒细胞MI等明显高于60Co-γ辐照组,并能抑制骨髓PCE的MNCF;在辐照后给TP组中测得的造血及免疫系统的有关数据与60Co-γ组比较也明显提高,说明TP对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不仅具有明显的防护效应,而且对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瓜M5代种子的变异表现研究吴忠声(宁化县经作站)近年来,西瓜辐射诱变育种工作进展较快,广西农校的黄道明等用Co60r照射西瓜种子,诱发当代植株某些性状产生变异,使雌雄性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败育,下委稔(1968)用r射线处理西瓜种子得到了互换系统,但...  相似文献   

11.
谷子喷施多效唑(PP333)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喷施多效唑(PP333)效应的研究袁立新张宝金孙佳馥陈玉玲赵术伟陈国秋(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122000)多效唑(PP333)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植物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的作用。近年来已有在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品种上应用的报道,证...  相似文献   

12.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2):23-23
目前,国内小麦产区西北和华北地区大部、山东东部冬小麦仍处越冬期,陕西中部及黄淮大部已进入返青期,江淮、江汉大部、陕西南部处于分蘖期,川贵大部及云南部分地区处于拔节期,四川南部及云南大部处于抽穗期。近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强,但对冬小麦生长影响并不大;特别是大部地区出现了明显的降水过程,土壤水分得到及时补充,有利于小麦返青早发和晚弱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悉尼大学育种所的小麦改良工作是1959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小麦研究基金会在纳拉布赖建立西北小麦研究所开始的,起初的研究课题是面向各赞助单位,以有利于小麦加工业。该研究所自从得到悉尼大学和代表澳大利亚生产者各团体的支助和指导时起(1966—1977年  相似文献   

14.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多收,益丰素,爱多收+益丰素,有多收+益丰素+硼酸+Co^2++Ca^2+喷施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结果表明,在C49S可育阶段,药剂能提高结实率,增加不育系繁殖产量;在49S不育阶段药剂则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甘蔗光周期诱导开花和杂交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了1998年度云南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甘蔗开花及杂交利用结果,本研究以4月1日和6月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12h25min和12h15min两种固定日长处理,于10月1日起到日递减光30s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7个难花亲本和7个常用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下,粤糖57/423,Co419,闽糖70/611,罗汉蔗等4个难花亲本被诱导开花,7个常用亲本全部孕  相似文献   

16.
王纪安  刘娜 《大豆科学》1999,18(2):168-172
用五种剂量^60Coγ射线辐射4个大豆稳定品系的风干种子,研究海南繁殖岛加代在大豆辐射育种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海南岛种植M1比北方各上可获得更高的存活率放出现较多的不孕、半不孕植株。北方种植M1的半致死剂量为16KR左右,海南岛种植M1时可加大剂量至20KR。经南方加代后的M2在成熟期、百粒重及蛋白质含量方面比北方M1产生的M2变异幅度更大,出现早熟、大粒、高蛋白质含量植株机率高。  相似文献   

17.
1990-91和1991-92年冬,在瑙萨理区域甘蔗研究站进行了评价早熟甘蔗不同收获时期的田间试验。试验共10上处理:有不同收获时间处理5个,即9个月,10个月,11个月,12个月和13个月生长期;品种处理2个,即Co6806和Co8338两上早熟种。试验采用带状小区设计,重复4次。根据两年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品种Co6806宜在播种后的10-13个月时收获,而Co8338则宜在11-12个月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科技》2004,(4):F002
李里特教授,男,1948年生于西安,汉族,食品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作为“老三届知青”在陕西插队,1971年招工进厂成为机械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西北农业大擘农业机械设计专业学习,1981年底大学毕业后经考试被国家教委选为出国研究生,1982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农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攻读学位,硕士期间课题为小麦的干燥和加工品质研究,1985年2月获硕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果蔬保鲜贮藏理论,1988年2月获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山崎面包公司中央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粮谷及豆类食品的加工技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研究概况何花榕,杨惠杰(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体细胞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在几种主要禾本科农作物中,小麦体细胞组织培养的成功虽然比玉米和水稻略晚,但据近几年的报道,用小麦未成熟胚、幼穗...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黑 龙江省小麦诱变 育种的成就。15 年间共育成了 8 个 小麦新品种,占同期 全省推广品种总数的 13.1% ,累计种植面积 100 多万 hm 2 ;诱变育种手段多样化。有6 0 Co - γ射线、快中 子照射、3 2 P内 照射、辐射与组织培 养结合等;诱变对 象多样化。有 F0 种子处理、 F1 种子处理, 纯系种子 处理、组织培养中幼穗、幼胚及成熟胚处理等。育种方法上有辐射与杂交育种相结合、辐射与远缘杂 交育种相结合、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纯系诱变育种 等;对小麦诱变育种中的诱变因素、诱变 环境及不同诱变 处理对 象的诱变 效果进行 了研究; 获得了 优质、抗 根腐病、赤霉病、病毒病、白粉病 突变 系,丰富 了种质 资源。并对小麦诱变育种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