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资料报导,甜菜种子经稀土拌种、静电处理、增产菌拌种等,均对甜菜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糖效果,为了探讨在内蒙古巴盟临河产区甜菜的增产措施,2001年我们在达拉特旗进行了稀土拌种、静电处理种子、增产菌拌种及相互组合的8个处理田间比较试验,以从中筛选最佳处理组合,供生产上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稀土拌种、静电处理种子、增产菌拌种3个处理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稀土拌种处理比对照增产5.95%,静电处理种子较对照增产5.21%,增产菌拌种处理根产量基本与对照持平;在3个措施的组合中,静电处理的种子拌上增产菌…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甜菜产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燥的河西走郎,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具有便利的灌溉条件,是我国种植甜菜的最适宜区。但近年来许多种植户重施氮肥,以获较高的根产量,造成氮、磷比例失调,使甜菜含糖下降,纯度降低,根产量也长期徘徊不前。鉴于上述,我们在各糖厂的通力配合下于1989年在河西地区进行了甜菜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河西灌区甜菜栽培的4种配方,1990年对上述4种配方进行了小区比较试验,认为配方4号为最佳配方,并称其为甜菜专用肥。1991年又对4号配方与等养分肥料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肥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甜菜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5,(4):26-29,37
通过对107份甜菜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和品质分析,鉴定筛选出一批甜菜优异种质资源.再经两年多点的异地鉴定试验,对其参试种质的丰产性、高糖性和抗病性进行综合的评价及稳定性分析,从中选出9份产质量性状非常稳定的优异种质材料,其中优异种质79018具有丰产性、抗褐斑病及适应性好等特点,达到了国家甜菜优异种质一级标准,目前已被国内主要甜菜育种单位配制杂交组合,并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4.
甜菜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筛选及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盐化潮土上,进行了甜菜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筛选及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组合为:有机碳肥0.9375∶保水剂0.0025∶甜菜专用肥0.0563∶聚乙烯醇0.0037。甜菜多功能专用肥施用量(x)与甜菜块根产量(y)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为:y=72.79+1.843x-0.0217x2,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为24.08t/hm~2,块根理论产量为104.60t/hm~2。施用甜菜多功能专用肥与传统化肥比较,甜菜叶丛高度、叶丛鲜重、根体长度、根直径、单根重和根产量分别增加6.52%、6.40%、6.42%、6.66%、5.00%和5.27%,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0.23万元/hm~2和0.42元/元。  相似文献   

5.
甜菜专用肥与品种密度试验简报王世林(黑龙江省富裕县化工总厂)甜菜专用肥是根据甜菜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而组配的多营养肥料。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经多年筛选于1986年研制出了“甜菜专用肥1号”配方,为探讨该专用肥在不同甜菜品种和同一品种...  相似文献   

6.
新疆甜菜糖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是我国重要甜菜生产基地,目前甜菜种植面积达8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在2.5-2.8t/hm^2,含糖16%左右,居全国首位。但由于近年来甜菜含糖绿下滑,生产成本增高,使制糖业陷入困境。针对甜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认为应理顺政策,按质论价,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甜菜积极性,加速甜菜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在品种搭配上要以标准偏高糖为主,丰产型为辅,采用科学种植法,实施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改变目前制糖业被动局面,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甜菜共药与胚珠的培养,后代遗传学分析,优良品系与优势组合选育及产质量鉴定等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一些有价值的高糖,抗病甜菜优良品系及优势组合,其中,组合88-30经1991 ̄1992年2点次异地鉴定结果;块根产量与对照相仿,含糖率比对照提高1.4度,产糖量较对照增加11.5%,进一步肯定了甜菜未授粉胚珠,花药培养技术在甜菜育种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甜菜专用肥应用效果毕景春,钱泽军,张砚军(黑龙江省宝泉岭糖厂)甜菜专用肥是按照甜菜生长发育需要配方施肥的一种肥料,它不但含有N、P.K肥,而且还含有甜菜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为进一步验证专用肥对甜菜的增产、增糖效果及经济效益,为今后大面积推广专用肥提供科...  相似文献   

9.
根据黑龙江省甜菜纸筒育苗主产区的生产和管理特点,对原“中甜一号甜菜纸筒育苗苗床专用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配方改进试验。经对甜菜苗床期生长势、根系长、叶柄长、叶片宽、叶片/叶柄的比值等主要性状指标的调查及移栽到田间后对甜菜块根产质量的效应研究表明:在应用原“中甜一号甜菜纸筒育苗苗床专用肥”的基础上,于子叶期喷施“甜菜壮苗剂”有利于培育壮苗;通过对原“中甜一号甜菜纸筒育苗苗床专用肥”进行适当的配方调整,可达到与喷施“甜菜壮苗剂”同样的壮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防除甜菜田间杂草理想的除草剂配方,进行了8种除草剂配方的甜菜田间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配方对甜菜田间杂草都有一定的防效,施用安全,且与产量和产糖量呈正相关,建议使用除草剂配方(5)(杂草2~4叶施用220m L/667m~2 16%甜安宁,杂草4~6叶施用260m L/667m~216%甜安宁+60m L/667m~2 20%乙呋黄,甜菜6~8叶施用280m L/667m~2 16%甜安宁+120m L/667m~220%乙呋黄)和除草剂配方(6)(杂草2~4叶施用260m L/667m~2 16%甜安宁,杂草4~6叶360m L/667m~216%甜安宁,甜菜6~8叶施用480m L/667m~2 16%甜安宁)对甜菜田进行除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豆蚜虫防治新技术,比较研究种衣剂拌种的防治效果。[方法]选用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进行播前拌种试验,采用50 mL水分别加入高巧2、4、6、8 mL拌种1.0kg的处理方法,播种后比较其出苗率及幼苗的发育情况、蚜虫防治效果、小豆百粒重、产量及增产率。[结果]高巧拌种不会影响小豆出苗,可有效防治小豆蚜虫,但防效随时间延长而降低。防效保持在85%以上,可显著提高小豆百粒重和产量。[结论]该技术可在小豆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微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原理,研发了生物种衣剂SN101,并进行了田间试验,旨在解决大豆胞囊线虫病问题。采用自主筛选的对线虫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巨大芽孢杆菌Sneb482、简单芽孢杆菌Sneb545和费氏中华根瘤菌Sneb183菌株进行多菌株复配,通过对大豆种子发芽能力的检测试验,验证种衣剂的复配比例及对寄主植物的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SN101对大豆出苗无影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46.51%)显著高于商品种衣剂对照(重茬丹,主要成分为BFA生物制剂20%)和空白对照,对大豆株高、产量亦有明显的促生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使用10种不同种衣剂处理,筛选出的T1和T3两种种衣剂能有效促进植株苗期的生长。种衣剂对新甜14号的致病性无显著性效果,所有处理的感病性和对照无明显差别,但是使用种衣剂后植株的耐受立枯病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对立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筛选出效果最佳的种衣剂是T2。试验筛选出T7、T8两种对产量起明显效果的种衣剂,使用种衣剂后能有效提高甜菜块根的含糖率。试验筛选出的T1、T7对甜菜母根的产糖量有明显效果,综合性状较好。可以对试验初步筛选出的T1、T2、T3、T7和T8做进一步的试验和鉴定,以选出最适宜新疆本地气候条件的种衣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拌种药剂减量下增施不同类型肥料对麦田蚜虫和白粉病防控及光合和产量的影响,以小麦蚜虫低感品种川麦104和高感品种内麦83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对种衣剂减量20%下,配合施用光合菌剂、微生物菌剂、硅肥或磷酸二氢钾后麦田土壤酶活性、小麦植株光合特性、病虫防治情况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拌种药剂减量20%条件下增施微生物菌剂较种衣剂常规用量处理能显著提高孕穗期川麦104的根际土壤的脲酶活性,以及内麦836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孕穗期和抽穗期,低感品种川麦104的麦蚜数量均显著低于内麦836;增施微生物菌剂和硅肥均能显著降低麦蚜和白粉病发生,对蚜虫防效和白粉病防效较常规药剂拌种用量处理分别提高8.0和10.2个百分点。拌种药剂减量20%配合施用光合菌剂、微生物菌剂、硅肥和磷酸二氢钾均能有效提高小麦旗叶氮素含量和SPAD值,改善叶片光合效率。增施硅肥下川麦104和内麦836的产量最高,较常规种衣剂用量处理分别增加16.0%和18.2%,差异均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小麦种子种衣剂减量配合施用硅肥或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提高麦田土壤酶活性,减少蚜虫和白粉病发生,改善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种衣剂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卢宝慧  杨丽娜  高洁 《玉米科学》2021,29(3):63-69,75
综述国内外种衣剂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介绍我国当前玉米种衣剂登记产品及防治对象,分析种衣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的保产增产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玉米种衣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毒农药的替代使用、生物型种衣剂的应用、多功能复配型种衣剂的开发以及成膜剂和助剂体系的改进等方面探讨玉米种衣剂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不同化控组合对大豆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研制的大豆化控种衣剂和化控叶喷剂,在大豆播种时进行化控种衣剂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花期、鼓粒期及花期 鼓粒期叶喷处理,研究了化控调节对大豆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化控植株明显矮化,茎粗和根冠比增加,尤其对根冠比作用明显,平均比对照增加3l%;中后期喷施化控剂有利光合作用的提高,加快蒸腾速率,并对大豆体内水分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最终增加结荚数、荚粒数和粒重,起到保花保荚作用。不同化控组合增产幅度差异较大,以种衣剂 花期叶喷 鼓粒期叶喷全程化控增产幅度最高,比对照增产23.0%。其次为种衣剂 鼓粒期叶喷处理,比照增产20.1%,而种衣剂 花期叶喷处理和种衣剂单独处理,比对照增产分别增产12.7%和10.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大豆种子的包衣质量,促进包衣种子的发芽与苗期生长,实现苗齐苗壮,增加产量。以黑农48大豆种子为供试材料,对仿生包衣装置处理和现有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进行单因素田间试验,以未包衣大豆种子为对照组CK,仿生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为处理1,现有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为处理2,测定大豆种子发芽情况和苗期植株性状,比较2种包衣装置的包衣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和处理2的大豆种子发芽指标和苗期植株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CK,处理1较处理2的发芽指数增长20.21%,根鲜重增长11.26%,主根长增长11.15%,且处理1和处理2的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差异显著。仿生装置处理较正常包衣处理种子生长状况更好的原因为仿生搅拌叶片更能减少搅拌叶片对大豆种子种皮和胚的损伤,增加大豆包衣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种子的包衣质量。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仿生包衣装置较现有包衣装置在包衣效果上的优越性,研究结果可为包衣设备改进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用三种包衣剂对大豆种子包衣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包衣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均优于不包衣种子,但包衣与不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三种包衣剂都能协调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其中2号包衣刺产量增加15.5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号包衣刺产量增加1.31%,差异不显著,3号包衣剂增产4、49%,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云南春作马铃薯上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给当地马铃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试验研究了11种药剂7种药剂组合(包衣剂+保护剂+治疗剂)通过播种期种薯包衣,现蕾期叶面喷施一次保护剂,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叶面各喷一次治疗剂的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结果表明,药剂组合种薯包衣+甲霜·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60.99%,增产率176.28%,增效率152.27%;其次是种薯包衣+霜脲·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组合,防治效果达到60.15%,增产率173.20%,增效率150.55%。这2个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以种衣剂包衣处理甘草种子,比较研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甘草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某些形态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甘草种衣剂包衣处理后,甘草的株高、茎粗、根粗、根长、根干重、根体积、茎干重、叶干重、叶面积和壮苗指数显著提高。表明甘草种衣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中药材甘草的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