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我国的油用型二倍体(2n=34)向日葵品种资源,主要来自苏联,南斯拉夫、加拿大等国家,明确从这些国家引入的各品种资源间的综合差异程度和相似程度,对深入研究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用模糊关系度量原理,揭示由多因子(株高、茎粗、叶片数、花盘直径、单盘粒数、百粒重、粒色、粒型、分枝率、籽仁率、籽实含油率、生育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以主成分值和遗传距离为尺度定量地测定了23个胡麻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并据此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选和聚类分析。结果指出,主要分析可以作为评价品种综合性状优劣、选择优良亲本的一种方法。遗传距离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它能较精细地度量出品种间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初步提出了一些较优组合供育种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豆种子分级播种对田间保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绥农14大豆为材料,对经机械精选分级产生的4级大豆种子进行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旨在为大豆分级播种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P1(大粒)的发芽率低、田间损失率低, P4(小粒)与之相反;不同级别种子田间保苗率不同,P2(较大粒)与P4、 P6(较大粒与中粒混合)与P4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1与P4、P3(中粒)与P4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P2处理的田间保苗率最高.各处理间株高、茎粗差异不显著,结荚高度、主茎节数、结荚节数及分枝数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2、P3无论是单独播种,还是混合播种(P6)产量均较未分级的种子(P5)有所提高, P6较P5增产14.21%,4个级别种子的加权产量较P5增产27.80%, P2、P3的加权产量比P6增产19.44%,比P5增产34.41%.结果证明大豆种子分级播种是一项简单、经济、适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从稻米品质的角度,探讨了豫南地区粳稻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供试的5个品种糙米率、精米率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而垩白度、垩白粒率以及垩白大小呈明显的降低趋势;粒长和长宽比在不同播种期下变异较小;胶稠度基本上是以Ⅱ期或Ⅲ期播种的最长;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在不同播种期虽然差异较大,但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模糊概率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品种稻米综合品质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表现出提升的趋势,均是以Ⅳ期或Ⅴ期播种的模糊概率最高。说明在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粳稻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黄淮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野生大豆居群为研究试材,对百粒重、生育期、荚果长、荚果宽、株高、每荚粒数、分枝数、茸毛色、主茎、粒色、萌发时间、叶形12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运用变异系数、多重比较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变异的地理格局;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分(UPGMA)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分类。结果表明:居群间的变异远大于居群内的变异,居群分化较大,百粒重与纬度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纬度显著负相关,粒色与经度、年降水量显著相关,其它9个性状没有特别明显的相关关系;表型性状的欧式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不显著。百粒重、荚果长、荚果宽、茸毛色、叶形5个表型性状指标是造成表型差异的主要形态性状。分枝数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荚果宽与每荚粒数、萌发时间呈显著相关水平。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表明,在欧式距离4.67处可以将居群分为3类,在欧式距离5.12处可以将居群分为2类。  相似文献   

6.
通过梯度减除上部颖花(减库)处理,研究稻穗下部二次枝梗(弱势粒)籽粒外观和碾磨品质的变化,并分析了logistics方程模拟籽粒灌浆过程的有关参数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以明确籽粒自身活性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稻穗下部弱势粒较各部位强势粒在粒长、粒宽、粒厚、糙米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等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仅保留稻穗下部枝梗能使弱势粒的粒长、粒宽、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得到显著改良,但弱势粒的有关性状基本没有达到强势粒水平;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形与灌浆时间极显著负相关,与灌浆速率极显著正相关,碾磨品质与灌浆中、后期持续期及整个灌浆持续期显著负相关,与灌浆速率相关不显著。可见,稻穗下部弱势粒稻米品质较差与营养物质供应无必然联系,籽粒内部固有的生理活性可能是导致粒间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丁世飞  李照会 《玉米科学》1997,5(4):074-077
本文对山东省临沂市1965~1986年(1980年除外)共21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数量分析,建立了第二代玉米螟有虫株率的5个级别的模糊隶属函数。经回测验证,其完全符合率达95.24%。将1987、1988年作为独立样本进行试报,其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广东省早季不同稻作区种植的同一套不同质量档次新品种(组合)进行品质测定,品质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出糙率、整精米率、不完善粒的地点效应达极显著水平;垩白粒度、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胶稠度、粒型的地点效应不显著。综合分析了广东省新品种(组合)品质性状的现状,讨论了加权法定级的合理性,初步提出了广东省优质稻质量标准意见。  相似文献   

9.
野生四倍体二粒小麦具有许多对六倍体小麦(普通小麦)有用的性状。业已发现2个野生近缘二粒小麦(P1428042和P1428109)的叶片大小相近,但单位叶面积的净CO_2同化率(A)相差约30%。为了解释它们与六倍体普通小麦(TAMW-101)之间光合率的差异,用每个基因型新展叶测定了CO_2(空气中氧气浓度20和210ml/L)、光、湿度、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蔗糖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解剖学特点。结果表明:在不同的CO_2、光、湿度水平下,P1428109的A值高于P1428042的。P1428109叶片的Rubisco活性高于P1428042的。P1428042叶片蔗糖浓度高于P1428109。而2个野生二粒小麦间无解剖学上的差异。因此,2个野生二粒小麦的光合差异是生物化学的,而不是解剖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小麦抗旱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应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聚类法(UPGMA)分析了42份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在6个农艺性状及4个抗旱生理指标(灌浆前期、中期、后期冠层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浆前期和后期冠层温度、小穗数和产量的多样性指数较大,分别为1.96、2.03、2.01、1.94;灌浆前期冠层温度、水分利用效率、小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3.18%、11.55%、11.87%、11.43%和10.96%;供试材料可分为6个类群,国外材料间的欧氏遗传距离(4.46)大于国内材料间的欧氏遗传距离(3.66).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处理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地区优质食味粳稻品种津川1号、津原E28和津原4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探索适宜华北单季稻作区提高水稻品质及食味的最佳栽培方式。结果表明:移栽和收获时间的改变,出穗至收获积温变化明显,水稻品质及食味亦发生变化;水稻外观品质也随之变化,整糙米粒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营养品质中水分含有率和蛋白质含有率达到显著差异;积温和水分含有率及蛋白质含有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整糙米粒率和水分含有率及蛋白质含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综合评价(食味)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津川1号食味特性整体较好。结合品种的生育特异性,最终可确定在华北地区粳稻于5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移栽和出穗后60 d收获有利于提升水稻品质及食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偃师市1984~1995年棉铃虫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运用多因子线性回归方法筛选出相关因子x1(6月下旬平均气温),x2(7月上旬平均气温),x3(7月上旬相对湿度);x4(6月下旬降雨量),并利用模糊综合决策理论建立预测模型。预报质量技术优劣评估S值检验,求和型、加权型和综合决策型S值均为0.9394,历史拟合率均达91.67%。实际应用中,预测1996、1997、1998年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4个有差异的抗病毒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6个组合,对10个性状的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遺传阵列方差(Vr)和协方差(Wr)的估算表明,D82—198带有较多控制抗病等级、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完全粒重的显性基因;merit含有控制完全粒率、褐斑粒率和百粒重的显性基因较多。并估算了诸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和平均显性程度等遗传参数,感病等级和褐斑粒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7.7%和83.1%。  相似文献   

14.
李莓 《作物研究》1993,7(1):26-28
选用湖南省种质资源库中23份小麦资源,对其株高、穗长、穗粒数、小穗数、千粒重、生育期等六项生理指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进行分析,用数学语言显示了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可作为小麦育种上亲本选配的一个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对黑胚病的抗性及黑胚对种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在同一年份、同一地点、同一栽培条件下 ,152份小麦品种 (系 )自然感染黑胚病的程度有差异 ,其中 2份免疫 ,81份抗病 ,6 9份感病 ,病粒率在 0~ 6 8.83%之间。黑胚粒与正常粒相比 ,90 %品种 (系 )千粒重增加 ,10 %品种 (系 )千粒重降低 ,且千粒重增减与其病粒率高低无关。同一品种 (系 ) 0级种子和 4级种子相比 ,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明显降低 ,苗干重、根干重减轻 ,病苗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小麦群体结构特征与氮利用效率的相关性,以江苏省推介使用的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和9个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两类型小麦间群体特征及氮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时,半冬性小麦群体植株平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前期低于春性小麦,生育后期高于春性小麦,茎蘖数在全生育期均高于春性小麦,平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粒叶比均高于春性小麦。同一类型小麦中不同品种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类型小麦各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总结实粒数、粒叶比与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与产量呈线性负相关。半冬性和春性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与氮肥生产效率(NGPE)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春性小麦的粒叶比与NGPE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与NGPE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茎蘖成穗率与氮肥吸收效率(NUEa)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半冬性小麦粒叶比与氮肥农学效率(NAE)呈显著正相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是两种类型小麦群体NGPE的共性调控特征表现,粒叶比可作为春性小麦NGPE、半冬性小麦NAE差异的评价指标,茎蘖成穗率可作为春性小麦NUEa的调控指标。  相似文献   

17.
汕优10—35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所选育的一个中熟杂交早稻新组合,1986年我所从温州市农科所引进,1987年推荐参加邵阳市早稻良种区域试验,表现高产、优质、田间抗性好。根据区试结果汇总,该组合平均亩产459.97公斤,最高亩产达519.25公斤,居中熟组7个参试品种(或组合)的首位,比对照IT,光增产6.94%,比对照 2竹系26增产9.73%。平均株高76.7厘米,每亩有效穗25.5万,每穗总粒数95.2粒,每穗实粒数78..0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5.0克,出糙率79.9%,精米率71.4%,整精米率59.6%,腹白小。米质优。所有区试点均来发生稻瘟病。其他品种不同程度地感染稻瘟病,…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主要稻米的粒型及其品质特性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利用近3年全国各地的籼、粳稻稻谷样品5331份(其中籼稻谷3810份,粳稻谷1521份)的米质数据,对我国目前稻米的粒型及其相关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籼稻品种的粒长主要有长粒和中粒两种,粒形则以中粒形为主,细粒形为辅;绝大多数粳稻品种的米粒属短、粗类型。籼稻的粒长、粒形均与其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粳稻的粒长、粒形与其主要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相对较弱,且其性质也与籼稻的不尽相同。不同粒长组的平均整精米率也不同,其高低顺序是极短、短、中、长、极长,其中粳稻的极短粒与短粒两个类型间的整精米率无明显差别,但两者的整精米率与中粒的差异极显著;籼稻米各粒长组间整精米率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对各类稻米的品质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粳稻米总体的品质优于籼稻米,有近半数粳稻品种的米质达到了优质米标准,而籼稻仅有1/4达到优质米标准;籼稻米中,极长粒形及长粒形品种中达优质米标准的比率高于中粒形及短粒形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模糊评判对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的11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云亚1号综合性状较好,模糊加权评判集最大,其次为天鑫10号和天鑫7号,与实际表现结果相符。同时也表明,此法弥补了单用产量分析的不足,对全面的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不同气候类型区降水量及气温资源,对5个苦荞新品种在5个县(区)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对参试品种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测定田间密度、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等性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AMMI稳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主要性状指标和品种多年试点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因子的关联度依次为密度>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主茎分枝数>千粒质量。通过对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分析,结合多点产量,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生态适应性较好的晋荞2号和黔黑荞5号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