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闭花受精资源及其特征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闭花受精是水稻的一种特异性状.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闭花受精有两种类型:即遗传型和遗传—环境互作型(简称互作型);(2)闭花受精品系对抽穗扬花期的连续阴雨有较好的抗(耐)性;其受精和结实率显著提高;(3)互作型闭花受精类型的品系一般农艺性状较好,易于直接应用或利用。  相似文献   

2.
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通常为开花受精,但偶尔也可见到闭花受精现象。用6对材料进行杂交并回交的遗传研究表明,开花受精是由显性单基因Cl控制的,闭花受精则由隐性纯合等位基因cl决定。这一开花习性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闭花受精是浆片发育不良、花被坚硬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一组闭花受精和开花受精棉花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两种类型的棉花在纤维品质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种子来源于闭花铃的各材料,它们又分离出的闭花铃与开花铃,其纤维品质无显著差异,各项主要纤检指标成正相关,并且纤维长度和整齐度相关显著,结果说明,如能在育种或良种繁育实践中利用棉花的闭花受精特性,在纤维品质方面不会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稻多雌蕊突变体K940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远缘多基因聚合杂交,在F2代中发现并经多年纯合选育而成。该突变体每穗颖花数多,颖花中雄蕊数减少,雌蕊数增加,有雄蕊雌蕊化现象,多子房,多柱头,内外稃变形退化,结实种子无颖壳。初步研究表明,其突变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表现出稳定的遗传特性。K940含有恢复基因,以其为亲缘杂交育成了多个重穗型强优新恢复系。  相似文献   

5.
献改A闭颖难及F1籽粒畸形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败型水稻不育系献改A的颖花开放慢,闭颖困难。这与其小穗轴和浆片中的维管束发育不良、辅导系统不发达、浆片不易吸水与失水等原因有关。不闭颖的颖花,颖内湿度低,籽粒含水量少,果皮受光老化,因而米粒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6.
阴雨对早稻开花及受精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人工模拟阴雨条件在抽穗扬花期对491个早稻品种进行了试验,并在自然阴雨条件下观察了39个品种的表现。在阴雨条件下,水稻开花率、受精率和结实率均明显降低。降雨主要造成开花率和受精率的大幅度下降,遮荫则使退化颖花和批粒增加。相同处理的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大,其中以闭花受精品种类型对阴雨适应性最强。并将水稻品种对阴雨的适应性分为5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插方式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群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9,(4):18-24
为探索杂交水稻制种母本适宜的轻简播插方式,采用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人工撒直播和机械移栽,研究了其对3个制种组合母本秧苗素质、苗数动态、群体穗粒构成、抽穗动态、异交结实率、产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精量穴直播的秧苗素质地上部分如苗高、苗基宽和苗鲜重等优于机械移栽秧苗,而地下部如白根数、根鲜重和根系活力等,以机械移栽秧苗优于起垄精量穴直播,起垄精量穴直播优于人工撒直播。起垄精量穴直播处理的分蘖盛期较机械移栽和人工撒直播处理延长3~5 d,且群体分蘖数最多;播始历期较机械移栽短5 d,较人工撒直播长0~1 d;群体抽穗历期与机械移栽无差异,比人工撒直播长1~2 d;主茎叶片数较机械移栽多0.25~0.97叶。起垄精量穴直播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抗倒伏能力优于机械移栽和人工撒直播。说明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适用于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14,(5):1-6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局部地区极端高温,容易导致水稻颖花败育而减产,筛选耐热资源、选育耐热新品种是减轻高温危害的重要途径。概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颖花发育的影响、高温导致颖花败育的生理生化机理和分子机制、已鉴定的部分耐热品种资源及其花药特征和开花特性,并对今后的耐高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稻最适叶面积指数和总颖花数的品种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淮北地区不同历史年代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积和颖花量与品种产量能力进展的关系。结果指出:随品种最适叶面积指数和适宜总颖花量的增加,水稻品种的产量能力明显提高。因此确认高产品种选育应以增加最适叶面积指数和颖花量并适当减少穗数,应用半矮秆基因为途径。本文根据试验资料提出了目前淮北主要水稻品种的适宜群体指标,为良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在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穗颖花量的变化特征,设置4种不同田间种植方式,研究水稻稻穗颖花特征。试验发现:(1)稻穗颖花由穗基部向穗顶方向在稻穗呈抛物线型分布,穗中部颖花量最大;(2)随着单株水稻稻田生态空间增加,稻穗颖花总量及穗上、中、下部颖花量分别增加;稻穗一次枝梗数及其颖花量无明显增加;稻穗二次枝梗数及其颖花量和稻穗中、下部二次枝梗数增加及稻穗上、中、下部二次枝梗颖花量显著增加,其中杂交稻表现穗中、下部二次枝梗数增加,常规稻仅为穗中部二次枝梗数增加;(3)单株水稻颖花量与其籽粒重显著正相关(R~2=0.804)。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颖花穗部分布影响主要表现在二次枝梗数总数及分布在穗中、下部位的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的颖花量及其在穗的下、中、上部位的分布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