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VA 菌根对茶树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林智 《茶叶科学》1993,13(1):15-20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 VA 菌根对茶树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 VA 菌根真菌的茶树,无沦是地上部还是地下部的干重,都明显高于未接种的茶树,其中又以接种 VA 真菌同时施磷矿粉处理的茶树干重最大(较对照增加2.86倍);叶片含磷量较对照增加41%,特别是在施磷矿粉的条件下,叶片含磷量比对照增加87%,茶树整株的吸磷量是对照的3倍;叶片中 K、Cu、Fe 的含量增加,Zn、Mn、Ca、Mg、Na 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动,但施磷处理使各处理茶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动趋于复杂。研究还表明,随着水溶性磷  相似文献   

2.
温度胁迫下宝莲灯的生理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年生宝莲灯苗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培养箱对宝莲灯植株进行温度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对宝莲灯叶片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宝莲灯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Pro、MDA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趋势不明显,POD、SOD活性显著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宝莲灯叶片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后升高;蒸腾速率(Tr)却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降低。高温胁迫引起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低温胁迫,而POD、SOD活性高于低温胁迫。说明高、低温胁迫均抑制了宝莲灯的光合作用,宝莲灯对低温胁迫相对较敏感。研究结果对宝莲灯的栽培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盆栽五年生白叶单丛茶树为试验材料,模拟土壤干旱环境,研究了土壤干旱对茶树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胁迫程度下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HDA)含量均随胁迫程度加深而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规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轻度干旱胁迫的初期,其活性提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强度的加剧,其活’性降低,后期又呈现升高的规律;过氧化物酶(P00)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由此说明,茶树鲜叶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4.
不同抗性花生感染网斑病菌的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接种网斑病菌后花生植株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花生接种网斑病菌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强度降低。植株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高,而且抗病品种群育101的SOD酶和POD酶活性值高于感病品种鲁花8号,但MDA含量低于鲁花8号。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Pb2 、Cd2 胁迫对青稞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稞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50mg/L Pb2 、Cd2 胁迫对青稞幼苗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50mg/L Pb2 胁迫下的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变化不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后期有所升高,SOD活性在前期升高比较明显,其后缓慢下降。50mg/L Cd2 胁迫下青稞幼苗叶片RWC明显减少,MDA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先急剧升高后下降,POD、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其中CAT活性在胁迫末期稍有下降,SOD活性先明显升高后下降。这些结果表明,50mg/L Pb2 对青稞幼苗的抗氧化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其对青稞幼苗的胁迫程度不大,而50mg/L Cd2 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了严重伤害,说明青稞幼苗在受到相同浓度Pb2 、Cd2 胁迫时,对Pb2 的抵抗能力大于Cd2 。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芒果感染畸形病过程中顶芽内糖含量及其相关酶的变化规律,以凯特芒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后顶芽内光合色素、糖类和纤维素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趋势,并对糖含量变化与病害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后,芒果顶芽内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蔗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而淀粉和纤维素含量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接种病菌对芒果顶芽内酸性转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中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不断上升。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在接种病菌30 d后不断下降。由此推断,F. mangiferae的侵染对芒果体内糖代谢具有明显的影响,糖代谢失衡可能是芒果对病菌侵染的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水处理对茶树冻害胁迫的效应,以中茶108为材料,在不同水处理条件下,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冬季冻害的发生,测定茶树叶片中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树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受低温胁迫诱导,开始降温时,除丙二醛含量下降外,其余均呈上升趋势。“低温—冻害—低温”胁迫过程中,浇水处理的茶树叶片中POD和SOD活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不浇水处理,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CAT活性无显著差异。浇水处理有利于茶树多个抗寒生理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周博如  金淑梅 《大豆科学》2000,19(2):111-114
通过对两个感病品种(绥农8、东农42),两个抗病品种(黑农37、黑农38)在一片复叶期分别接种1和小种4两个菌株,测定了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感病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降低;而抗病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的升高,可溶性总糖含量也明显增加。未接种健株中,感病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比抗病品种高。  相似文献   

9.
遮阴是改善夏秋茶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关于遮阴对茶树鲜叶的影响已有诸多研究,但对茶树根系影响的研究还鲜见报道。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湘妃翠和金萱在95%遮阴处理0、4、12 d及复光4 d的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阴持续12 d,茶树新发吸收根与一级侧根数增加,复光后4 d下降,根系活力变化趋势与此一致;遮阴后湘妃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复光后4 d湘妃翠和金萱可溶性糖分别显著上升5.82%和8.04%。重度遮阴4 d,两个品种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较高;遮阴12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PX活性较高,而复光后APX活性显著高于未遮阴。以上研究说明,茶树根系通过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渗透调节,增强根系活力以吸收和运输养分,并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来响应重度遮阴环境。遮光率为95%的遮阴环境下,金萱更耐阴,而复光可能对茶树的根系造成一定程度胁迫。  相似文献   

10.
以盆栽五年生白叶单丛茶树为试验材料,模拟土壤干旱环境,研究了土壤干旱对茶树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胁迫程度下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HDA)含量均随胁迫程度加深而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规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轻度干旱胁迫的初期,其活性提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强度的加剧,其活性降低,后期又呈现升高的规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由此说明,茶树鲜叶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1.
中油821接种菌核病菌丝体后的生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油菜第3片真叶人工接种菌核病菌丝体,研究中油821抗(耐)菌核病与植株叶片硫甙含量、POX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第3叶片接种区域的各种硫甙含量增加,以吲哚族硫甙表现突出,接种后7d吲哚族硫甙含量达1158nmol/ml,比不接种对照增加70倍,第3叶片非接种区域的吲哚族硫甙含量比不接种对照增加7-30倍,第5、6叶片及第3叶叶柄也表现接种后嘴哚族硫甙增加。所有接种材料均在第3d产生了芳香族硫甙,接种叶POX活性表现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2.
纹枯病菌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中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优质抗纹枯病水稻品种ZH5、较抗纹枯病品种特青、感纹枯病品种Lemont及恢复系泸恢17、多系1号和GB8等水稻材料进行纹枯病菌接种,测定了水稻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 的活性和丙二醛 (MDA) 的含量。不论纹枯病菌接种与否,ZH5和特青叶片中SOD活性均明显高于Lemont;纹枯病菌接种后,抗性品种ZH5和特青叶片中POD活性升高,感病品种Lemont 叶片中POD活性降低;不论是抗病还是感病的水稻材料,纹枯病菌接种后叶片中MDA含量均有所增加,但ZH5叶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参试材料。  相似文献   

13.
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进行连续摊放(水分78%~61%)处理,取不同含水率摊放叶,分别进行液氮速冻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儿茶素各组分、氨基酸及各游离组分、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等含量,研究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茶鲜叶中含水率下降逐渐加快,干物质质量下降;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现前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的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逐渐下降,鲜叶和摊放叶中检测不到没食子酸儿茶素(GC);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游离组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咖啡碱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摊放过程中茶鲜叶不同生化成分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为提高名优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茶树生理特性影响及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井43、槠叶齐、宁州2号和白叶1号两年生盆栽扦插茶苗为试验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测定其在干旱胁迫及复水下的生长适应规律,探讨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这4个品种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延长,4个品种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渐降低,植株表现脱水症状,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SOD活性逐渐降低,POD和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逐渐升高。复水后,4个品种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升高,MDA含量降低,龙井43 POD活性升高,其他品种均降低,SOD活性变化趋势与POD相反,4个品种CAT活性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均无显著变化,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升高,除槠叶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升高外,其他均降低。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该4个品种抗旱性,结果表明,耐旱性强弱依次为龙井43>宁州2号>槠叶齐>白叶1号。本研究为抗旱茶树品种的筛选以及抗旱育种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SMV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MV-a析系为毒源接种3人不同抗性类型的大豆品种,在接种后8,24,48,7小时及在3,6,9,12,15,18 11次连续取样与相应CK一并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后发现:未经接种的抗感品种体内PO酶活性差异较大,病品种中PO酶活性水平高于抗性品种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优质绿茶加工过程主要物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树单芽和一芽一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恒重法、量筒法、TPA测试和应力应变拉伸测试,研究针形名优绿茶加工过程物料容重、质构特性和拉伸等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针形绿茶加工过程中,茶叶容重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峰值出现在揉捻叶(含水量56%~58%),做形后期、固形和干燥过程茶叶容重急剧下降。塑性也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揉捻工序达到最大值,其后在做形过程(含水量58%~23%)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在固形和干燥阶段显著下降。弹性的变化趋势与塑性相反,呈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在揉捻及做形过程(含水量58%~23%)处于最低水平。加工过程柔软性的变化幅度较小。茶叶的拉伸过程经历线性阶段、非线性阶段和塑性变形到断裂阶段。随着加工的进程,最大力呈先下降后升高(含水率56%~57%)的趋势,拉伸强度则呈增加趋势,弹性模量在揉捻前变化小(含水率56%~57%),但此后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工过程茶叶的拉伸强度与含水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单芽和一芽一叶的主要物理特性在加工过程的变化不尽相同。除柔软性接近外,单芽原料的容重、弹性、最大力要高于一芽一叶,但塑性、拉伸强度、弹性模量要小于一芽一叶。除了塑性和柔软性接近外,单芽在各工序的容重和弹性均高于一芽一叶,但一芽一叶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在全过程均高于单芽,最大力在揉捻后显著高于单芽。说明在机械设计原理和加工工艺的掌握方面需要注意原料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以蚜虫差异抗性的大豆品种PI567598B(高抗)、绥农30(抗)、东农51(中抗)和Williams 82(感)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接种大豆蚜虫0,7,14和21 d时采集大豆叶片,利用q PCR对异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黄烷酮-3-3羟化酶(F3H)、大豆异黄酮合成基因1(ISF1)和大豆异黄酮合成基因2(ISF2)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蚜虫取食前高抗品种PI567598B中PAL、F3H、ISF1和ISF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感虫品种Williams 82;蚜虫取食后,抗蚜品种PI567598B和绥农30中PAL基因在蚜虫取食14 d时显著上调,在21 d时达到最大,F3H基因7 d时表达量最高,然后降低;IFS2表达量于蚜虫取食7 d后显著上调,在21 d时达到最大;中抗品种东农51中PAL、IFS2和F3H基因表达量在7 d时增加,但不显著;而感蚜品种Williams 82蚜虫取食后PAL和IFS2表达量增加但不显著,且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抗蚜品种,F3H基因表达量不增反降;抗感大豆品种蚜虫取食后IFS1基因表达均诱导不显著。研究表明,感蚜大豆品种蚜虫取食前后异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都比较低,而抗虫品种异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高,且防御响应持续时间长,符合其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斑马纹病是剑麻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以剑麻斑马纹病高感品种H.11648为材料,分别在接种烟草疫霉0、24、36、48、72 h取样,用电镜观察H.11648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同时分析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H.11648在接种24 h,可见大量休止孢,叶绿体结构被破坏,植物组织开始降解,随着时间延长,附着孢出现,吸器形成,植物组织解体更严重,接种72 h,可见大量菌丝。在整个接种过程中,CAT、PAL和PPO活性显著增强,72 h达到最高,分别为501.44、25.73、1 742.67 U/(g.min)。SOD和APX活性显著下降,72 h达到最低,分别为2 888.62 U/g和841.96 μmol/(g.min)。POD活性先下降72 h又上升,但均显著低于接种前POD活性。本研究从细胞学和生理水平为探讨剑麻与烟草疫霉互作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设3 000、6 000、9 000 lx等3个光强梯度,研究了萎凋光照强度对萎凋叶含水率、容重、柔软性、弹性、塑性、色差等物理特性,以及呼吸特性的影响,并对后续加工叶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萎凋进程中鲜叶含水率的逐渐下降,鲜叶容重、柔软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萎凋适度范围内(含水率60%~65%),以6 000 lx处理最高;弹性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间以6 000 lx处理的弹性相对较高,塑性变化规律与之相反;色差明亮度L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红绿度a值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以6 000 lx处理下a值最小,即保绿特性最好,感官审评结果也表明6 000 lx处理的干茶样汤色和外形得分最高,品质最优;CO2释放量总体呈先下降后增加再平稳的变化趋势,3个处理均在萎凋6 h时出现拐点,以6 000 lx处理的释放量最大。  相似文献   

20.
连作严重影响花生叶片生长发育,导致花生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为探明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连作花生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大花生品种花育22为试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接种F. mosseae 对连作 花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抗氧化物酶活性、矿物质元素含量以及叶片干重的影响。结果表 明,与未接种相比,接种F. mosseae 显著增加连作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中连作花生叶片原 初反应最大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П)、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 值;同时,接种F. mosseae 的连作花生叶片中核酮糖-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在花针期和饱果 期分别增加了26.52%和32.7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脯氨酸(Proline)含量也显著 提高;另外,接种F. mosseae 显著促进连作花生叶片对氮、磷、钾和钙的吸收,增加了叶片干物质积累。因此,F. moss⁃ eae 能够促进连作花生叶片生长发育,缓解连作障碍对花生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