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园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有得有失,关键是如何调整。Carpenter P.H.和Cooper H.R.(1927)认为,成龄茶园中耕作次数不宜多,甚至可以为松土或除草所代替。Enden T.(1940)认为,良好适度的茶园中耕,有利于降低土壤紧实度,促进茶树吸收根的增长。Enden T.(1949)还认为,过多过细的茶园耕作,会使茶树根系损伤而导致减产。在肯尼亚,除浅耕外,经常性的茶园耕作已经消声匿迹。我  相似文献   

2.
张亚莲 《茶叶通讯》1990,(2):14-16,61
土壤免耕是六十到七十年代引起世界范围重视的新的耕法。现在许多国家正在进行广泛的试验和研究,并在生产上积极推广。据报导1965年美国应用免耕法的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十四分之一,1977年已发展到占总面积的七分之一。东非提出的成龄茶园免耕方也已在许多热带国家茶园相继得到了推广。贵州省湄潭茶叶研究所自五十年代末期起,通过多年的生产与实践,总结出了茶树密植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到一些地方,如贵州黎平、四川铜梁、福建福鼎等地均取  相似文献   

3.
茶园土壤铝动态及茶树铝吸收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在茶园和根际土壤铝动态及茶树铝吸收特性方面的一些研究结果。1.对210个样品测定,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为2.5-988mg/kg,平均238 mg/kg。无定形和层间铝是茶园土壤铝的主要形态;植茶后茶园土壤的水溶性、交换性和有机结合态铝趋于增加。2.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供给茶树NH_4~+-N时,茶树根际土壤(距根表 1mm)的交换性铝显著增加。3.铝在一定范围(≤400 μmol/L)增加茶树侧根数量和长度。4.动力学研究表明茶树根系对铝的吸收表现为可饱和特性,初始时有一快速的吸收过程,并在约6h后转变为缓慢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湄潭茶场的革命职工,于一九五八年以敢想、敢干、大胆革新的精神,对茶树种植密度,行丛排列及茶园土壤耕锄等茶树栽培上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即茶园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由每亩2,000~4,000株,猛至10,000~27000多株;排列方式也由行株距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免耕茶园的追肥、覆盖等配套技术。免耕撒施追肥比沟施四年增产7.31%;免耕加上覆盖措施比免耕不覆盖的八年平均增产18.03%。还对茶园免耕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生态茶园的目的与意义福建省松溪县地处闽北山区,气候温和,缓坡山地多,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生长,但茶叶亩产平均仅20kg,平均亩产值197元。从茶园总体来说,80%以上属于低产茶园,其原因是多年来忽视茶树培养和改造,耕作粗放,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全县茶园水土流失面  相似文献   

7.
茶园——土壤系统的物质循环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植茶后土壤酸度逐渐增高,盐基含量降低,铝饱和度增加,土壤呈现酸化现象。本文通过茶园—土壤系统中铝、锰、钙、镁等矿质元素循环,探讨了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在江苏省金坛县茅麓茶场的黄棕壤上,对不同植茶年限(9龄、29龄、80龄)茶园的茶树茎流、透冠水和土壤渗漏水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茶树是富集铝和锰的植物,茶树茎流与透冠水相比,具有含铝多、含盐基少、pH 值较低的特点。茶园土壤酸化受茶树群体分布的影响而存在着不均一性,植茶初期离茶树根颈近的土壤率先酸化,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和茶树群体覆盖度的增加,茶树落叶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目的与意义;为了探索茶园应用免耕法的效果,我们在松溪县松源镇水南村茶山的10亩茶园上,进行免耕与传统的耕法对比试验,具体办法是:首先在建园时采用挖70—80cm深,宽30cm的壕沟,并施足底肥的建园方式。茶园建成后的管理:梯层与梯壁用草甘磷灭草,采用不翻土(少翻土),不中耕(少中耕),试验表明免耕法是保水、保土、保肥和提高土地生产力都起一定作用。经过试验我们认为免耕茶园有一定推广意义。二、保肥效益分析试验表明,频繁深翻,中耕除草等极大地加速了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使土壤疏松后易受雨水冲刷,土壤中大量的有…  相似文献   

9.
茶园土壤酸化阻控与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茶园酸化土壤呈现面积大、分布广及酸化程度高等特点,酸化土壤的结构差、肥力低且重金属含量增加趋势,影响茶树生长发育,严重威胁茶园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土壤酸化的现状、成因、危害及土壤酸化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茶园土壤酸化受茶树群体分布的影响而存在着不均一性,植茶初期离茶树根颈近的土壤率先酸化,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和茶树群体覆盖度的增加,导致离根颈远的土壤p H值更低。茶园土壤的整体酸化与茶园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生物循环有关,随着植茶年限延长,土壤中的钙、镁淋溶增多,土壤酸化加强,土壤铝、锰的淋溶也随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但由于茶园土壤中铝的溶出量比钙、镁少得多,各层土壤的铝饱和度随植茶年限的增加而升高,使茶园土壤具有聚积铝的倾向,这就是茶园土壤酸化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茶园耕作是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茶园管理中一项例行的作业。它具有清除杂草、打乱土层、疏松土壤、促进土壤熟化等优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对茶园耕作的认识、耕作技术的掌握等都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茶园免耕法的出现,大大地丰  相似文献   

11.
在植茶前和在整个生产时期内,对茶园土壤的耕作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植茶前对土壤全面进行50公分左右的深翻(加施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基肥)是新茶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已为大家所承认。在某些情况下,茶园欲补行深耕,也可在茶树未投产的幼龄阶段抓紧进行,因为这时茶树根系发展范围不大,补行深耕对根系损伤少,  相似文献   

12.
玉米留高茬少、免耕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多年不同耕作措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状因耕作措施不同而异。长期免耕土壤容重高于连耕;免耕土壤有机质较长期连耕及少耕明显提高;少、免耕的耕层土壤水分高于连耕;免耕土壤有机质高于连耕,少耕(5年)与连耕(26年)相比无明显差异;少耕与长期免耕及连耕相比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名优茶效应的发挥,各地新茶园面积迅速扩大.而在新茶园建设中,茶园开垦是基础工作,做好茶园开垦就有效地解决了茶树栽培土壤这一基础.因为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场所,深厚的土层,具有较好的保肥、蓄水能力,可为根系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施肥、耕作、灌溉、铺草等栽培技术,都要依赖深厚的土层作基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茶叶产量与茶园有效土层厚度的关系非常密切,有效土层深的茶园产量就高,浅的产量就低(表1).据调查,浙江省亩产干茶250kg以上的高产茶园,有效土层平均厚度都在70cm以上,多数超过1m.因此,为使茶树良好生长,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植茶土壤的有效土层厚度达70cm以上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群体结构茶园十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亩植0.4—1.2万株的范围内,建园初一、二年,随着茶树密度的增加,茶树的生物总产量和经济利用系数提高,有利于提早投产,提前收益。从种植后的第三年开始,群体和个体的矛盾日益显露,茶树表现出明显的边际生长优势;输导根增加,吸收根减少;叶片光合效率降低;个体生物产量差异显著;茶园表层土壤容重加大,孔隙度降低,透水性减弱;中下层土壤含水量减少,旱季容易出现水分亏缺,因而使各处理间的经济利用系数日益接近,密植的增产效应逐年消失。从种植后的第八、九年开始,产量持平,  相似文献   

15.
《茶叶》1960,(2)
福建省的旧茶园的特点是:另星分散,茶树衰老,缺株严重,一般每亩只有200—300叢,少的只有几十叢到100多叢,单位产量低。其栽植形式随着各地耕作习惯不同,有各种不同类型,概括有:(一)梯层叢栽式茶园。这种茶园大半是在茶树行间种植甘藷。(二)籬笆式茶园。即茶树栽植在梯层外沿一行,梯层内全部种植甘藷等农作用物,茶树仅占耕地  相似文献   

16.
茶园土壤即使化学性质是良好的,但是物理性质不好,特别是下层土壤的物理性质不好,茶树生育也会受到严重限制。在花岗岩形成的土壤地带的调查表明(表1),仅由于土层性质的不同,茶树生育却相差很大。生育好的茶园,茶树细根分布区域比较深,土壤容重小,固相率小,能透水的粗孔隙多,透水性好。妨碍茶树根系伸展的下层土壤性质越是不良,茶树生长就越受抑制。可以看出,这种花岗岩形成的茶园土壤,容  相似文献   

17.
茶树铜的研究:Ⅰ,茶树根系含铜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高氯酸消煮湿灰法制样,使用日本岛津 AA—630—12分析仪测定了槠叶齐、湘波绿、福鼎大白茶三个无性系良种茶树根系含铜量;用0.1N HCI 浸提,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有效铜,结果如下:(1)茶树根系含铜量,吸收根占71.9%,侧根占18.7%,主根占9.4%;(2)根系含铜量品种间有差异,但吸收根>侧根>主根的分布趋势相同;(3)根系含铜量,吸收根9月最多,侧根、主根3、4月较多;(4)根系含铜量,以3龄茶树为基数,16龄高80%,21龄高117%;(5)根系类型含铜量分配率与树龄有关。3龄茶树,吸收根占53.3%,侧根占27.3%,主根占19.4%;21龄茶树,吸收根占65.5%,侧根占24.5%,主根占10.0%;(6)茶园土壤有效铜与植茶前比,3龄茶园高3.4%~3.9%,21龄茶园高53.9%~62.1%。  相似文献   

18.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谈谈茶园土壤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茶园土壤条件良好与否对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叶产量和品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茶园土壤应该使茶树能“吃得饱(养分供应充足)、喝得足(水分供应充分)、住得好(土壤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站得稳(根系能伸展得开,机械支持牢固)”。不良的土壤性状是造成茶园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低产茶园改造中,进行土壤改良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一、茶园不良土壤的种类高产茶园土壤一般具有土层深厚、疏松多孔、水气协调、质地适中、酸度适宜、有  相似文献   

19.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作用,采用常规测定法、比重计法、Biology-ECO法分别对参试的土壤养分、质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4年冬小麦水稻全免耕轮作后,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1,9%、17.1%、9.2%、26.5%、19.1%,全钾、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0.9%、10.2%,0~20 cm土层的土壤粘粒、砂粒比例明显增加,粉粒比例明显减少.免耕冬小麦成熟期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代谢活性显著高于传统耕作.0~20和20~40 cm土壤层次内反映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4种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冬小麦整个生长季节中的变化趋于一致,即在分蘖期和拔节期传统耕作高于连续4年免耕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连续4年免耕处理高于传统耕作处理.连续4年免耕0~40 cm土壤肥力明显优于连续3年双免耕的肥力.免耕对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对促进冬小麦中、后期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20.
免耕法对茶园的影响如何 ?作者选择高山坡地一年生新植茶园 ,作了免耕与常规茶园比较实验1 材料与方法1 1 立地条件 :山坡茶园 ,土壤为红壤土 ,有机质含量少。植被覆盖率低 ,水土保持差 ,夏季受日光暴晒 ,冬季寒风袭击 ,年降雨量在 16 0 0—180 0mm左右 ,但多集中在 2 - 5月份 ,秋季多干旱 ,对新植茶苗构成威胁。1 2 新植茶园茶苗为福云 6号 ,一年生苗 ,1998年 12月定植 ,浇水几次 ,基本成活。1 3 分别于 5月份春茶后及 7月份夏茶后各施肥一次 ,每 6 6 6 7m2 6 0kg (碳胺 50kg ,过钙 10kg) ,其它管理相同。1 4 实验设置 :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