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目前,茶厂中烘干作业都采用对流干燥技木,烘干机的形式有百页翻板式和流化床式。对流干燥是使用加热了的气体与湿物料接触,气体中的热量以对流方式传给湿物料,湿物料吸收此热量用来汽化其水分,而被汽化了的水分又为气体所带走,从而达到干燥之目的。茶叶干燥与其它物料干燥一样,除有短时的预热阶段外,还有两个不同干燥阶段,即等速干燥段和降速干燥段。这两个阶段的干燥速度受介质条件和干燥方式的影响。笔者对红碎茶作过室内试验,用等量茶叶,分固定风量改变温度,固定温度改变风量以及风量和温度都不变而只改变摊叶厚度3种处理,每隔1分钟测定1次失水量,结果如图1、2、3。任意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紧压茶原材料毛茶前处理的烘干程序对茶样霉菌存活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分别以绿毛茶与黑毛茶为原料,添加一定量茶汁,先对试验小样进行不同烘干温度处理,设置一烘92℃、102℃及二烘102℃、112℃,比较其对茶样霉菌存活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厂化大生产黑毛茶烘干工艺处理。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烘干处理,茶样在外形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品质上均得到改善提升;原茶样洁净度不同,残留霉菌也存在明显差异;新制备的毛茶样霉菌残余量少;烘干温度高、时间长对霉菌灭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茶叶拼配是根据各成品茶的质量标准,将多种在制品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成某一确定等级的成品茶。众所周知,我国茶叶产区分布广,跨度大,各地自然条件、茶树品种、鲜叶采摘习惯千差万别,各地茶叶生产者对制茶技术掌握和应用也有差异,致使生产的茶叶品质、风格不尽相同。茶厂或销售商为保持各自成品茶的品质、风格相对稳定,获取最大利润,往往要对毛茶进行精制加工和拼配。拼配方式有好几种。计划经济时代,茶叶出口主要由茶叶进出口公司掌握,其计划性强、量大、交货周期长,通常采用箱式匀堆机拼配。但箱  相似文献   

4.
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茶饲料的开发利用废茶和速溶茶、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等生产后形成的茶渣含有动物可消化的营养物质高达 52 % ,但将其作为动物饲料 ,必须经过发酵处理 ,使废茶料的茶渣中的粗蛋白和多糖降解。具体方法是把废茶或茶渣烘干至含水分 6 %~ 8% ,机械粉碎 ,然后用2 0 %的氢氧化钠溶液于 10 0℃条件下处理 1h ,除去木质素。然后用果胶酶或木霉菌在 4 0℃条件下发酵 3~ 4d ,再在 70℃下烘干至含水量 4 %~ 5% ,经适当粉碎后包装备用。茶籽饼中含有茶皂素 ,具溶血性 ,故将其用于饲料之前需经脱毒处理。曾祥国提出的具体方法为 :将茶籽饼粉碎成…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饮料生产工艺:茶叶焙火→抽提→过滤→调和→加热→装罐→杀菌→冷却影响乌龙茶饮料质量的主要因素:1.茶叶焙火100℃焙火2-6小时色泽变化小,带有宜人的焙火香味,可改善香味品质。如果在120℃培火2-4小时(或140℃焙火1小时)则茶叶带有轻微的酸味,如果在120℃焙火6小时(或140℃焙火2小时),则茶叶发生焦味,香味损失较多,当培火温度高于120℃时,茶叶可溶性成分和儿茶素含量明显下降,品质变劣,因此,对中低档茶叶,焙火温度应控制在100-120℃,但不宜超过120℃。2水质水中含有钙、镁、氯等离子时对茶汤色泽和滋叶有不利…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主销日本,近年,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个别日本客商为降低茶叶成本,将乌龙茶的加工拼配作业由日本转移至福州。为适应国际茶叶市场发展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茶叶的加工拼配作进一步探讨。乌龙茶加工拼配包括以下几个工序:复火,筛分,风选,拣剔,切细,初匀,复匀,过磅,装箱等。一、生产线结构的选定生产线有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两种。前者优点:便于茶叶输送,减少碎茶率。后者优点:占用面积较小。结构的选择应依实际情况而定。二、复火工序复火除了使乌龙茶达到特定的火候要求外,对茶叶水分及微生物含量的控制极为重要。还能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东大叶种绿茶初制的干燥工序中烘干温度的比较试验与样品生化分析度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烘干温度对大叶种绿茶品质产生重大影响。适宜的烘干温度有利于大叶种绿茶内合成分的转化和形成.并对大叶种绿茶的色、香、味产生良好效应,广东大叶种绿茶干燥时.第一次烘干温度130℃~135℃,第二次烘干温度105℃~110℃,温度过高,成茶易带高火香,汤色较黄,叶底较暗,温度过低,成茶香气较低,且滋味略带苦涩。  相似文献   

8.
我所绿茶现行工艺:杀青温度180℃~280℃,时间4~8分钟。揉捻是根据揉捻机的型号和鲜叶嫩度,投叶量,揉捻时间及加压时间长短不同而异。加压的原则是:轻——重——轻。干燥中的初干(烘干)温度一般掌握在80~120℃之间,手工烘干到七成干;机械烘干是在温度80~110℃中烘干11~13分钟。干燥中的足干(复干)在开始1  相似文献   

9.
不同辐照处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极易受潮发霉而影响品质,茶叶的霉菌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散装茶叶的霉菌污染明显高于包装茶叶。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采用γ射线辐照和微波辐照的方法来灭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盛良等的研究认为微波对茶叶霉菌具有优异的杀灭效果。彭玲等研究了湖南红碎茶的辐照杀菌效果,认为2-4 kGy的剂量能确保霉菌数低于103个/g,且辐照对品质无负面影响。哈益明对罗布麻茶辐照灭菌的研究表明罗布麻茶最佳灭菌剂量范围为6-9 kGy。普洱茶还有螨虫污染问题,利用0.5-1.0 kGy的辐照就能彻底杀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对杀灭茶叶中…  相似文献   

10.
色泽是衡量抹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抹茶初制加工中的蒸汽、热风等杀青技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而干燥过程中的高温会导致色素氧化和叶绿素脱镁,从而使抹茶绿度损失,所以干燥方式的创新是提升抹茶绿度的关键。本试验选取3种茶树鲜叶,经蒸汽、热风杀青后随机取样作为冻干原料,取同品种用传统干燥方式加工的碾茶混样作为试验对照,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所得的冻干抹茶,较传统烘干加热干燥的抹茶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绿度值提升了13%~25%,且氨基酸和茶多酚等内含物含量变化不明显。通过审评发现冻干抹茶略带青味,但后续研究发现可通过再次短时烘干和拼配的方式加以改良。冻干抹茶无食品安全风险,而且于5℃保存1年后在绿度、内含物、微生物方面均基本保持稳定。所以,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冷冻干燥技术加工的抹茶产品绿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新研制的烘干机温度PID控制系统结构原理。用该系统进行大红袍精制烘焙应用试验,研究表明,设定温度为180℃,PID控制系统平均热风温度为181.9℃,人工控制平均热风温度为188.9℃,PID控制烘焙温度比人工控制更加稳定,节煤率为22.97%~26.83%;PID控制与人工控制烘焙的两种等级大红袍茶多酚含量均达到显著水平,一级大红袍的氨基酸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二级大红袍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显著水平;PID控制烘干的茶叶感官品质优于人工控制。  相似文献   

12.
小样品乌龙茶的烘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乌龙茶以传统货号方式出口将逐渐被凭样成交的贸易方式所取代,即先寄小样让客户确认品质,然后,小样与大货样对照成交。因此,就要求所寄小样要能准确反映大样的品质,拼配烘制小样显得非常重要,而小样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小样的供焙技术。本文拟就用实验室检验水分的电烘箱来烘焙小样品乌龙茶(100克~1000克)的技术作简要叙述。一、影响供焙品质的因素乌龙茶供焙指半成品供制成精茶,其作用主要是烘干部分水分,有利于保存。另一方面是促进化学反应,使不利于茶叶品质的化学成分挥发或转化成有利于产品…  相似文献   

13.
关于黑茶降氟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大春  王登良  郭勤 《茶叶》2002,28(3):133-135
本文通过对黑茶茶汤氟含量高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要降低黑茶茶汤氟含量须从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加工环境等方面入手,采用拼配和化学制剂及生物工程制剂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降低黑茶中全氟和可溶性氟含量,同时,也应提倡科学的饮茶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干燥方式对水稻种子干燥速率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甬优538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种子干燥速率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决定了干燥时间,50℃恒温烘干方式烘干种子和稻谷所需时间比袋式烘干和自然晾干方式显著缩短,由于鼓风作用,开始干燥前8 h袋式干燥方式稻谷水分散失最快;增温干燥提高了种子活力指数,对种子活力影响小,种子活力指数50℃恒温烘干方式较自然晾干、袋式普通烘干和袋式加热烘干分别提高26.3%、22.7%和14.2%,差异显著,袋式加热烘干活力指数较自然晾干和袋式普通烘干略有增加。试验明确袋式鼓风加热烘干方式能够有效缩短种子烘干时间,可以作为南方稻区小规模种子烘干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以武夷水仙茶叶籽为原料,采用乙醇水剂法提取武夷水仙茶叶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V/V)、料液比1∶7、pH 9、提取温度60 ℃,在该条件下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提取率为93.61%。在提取的武夷水仙茶叶籽油中共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51.77%)、亚油酸(23.14%)为主,∑SFA∶∑MUFA∶∑PUFA=1∶2.64∶1.27,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食用油,研究结论可为武夷山茶产区茶叶籽油提取、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啤酒大麦安全烘干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研究了啤酒大麦适宜的干燥温度。以浙农大3号,浙农大7号啤酒大麦品种为材料,采用35℃、45℃、55℃3种温度进行模拟烘干试验,并对烘干后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发芽力,脱氢酶活性,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啤酒大麦的干燥温度控制在45℃以下为好,既安全,干燥效率又高,而在55℃温度条件下,虽干燥效率高但对啤酒大麦的发芽力及种子有显著的影响,35℃干燥虽安全可靠,但其干燥效率低,所需时间太长。  相似文献   

17.
王贤波  崔红春  黄海涛 《茶叶》2011,37(4):221-224
用去离子水浸提茶叶中的EGC,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EGC并计算浸出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获得最优浸提条件:料液比1:12、pH6.2、温度78℃、时间18min、浸提2次。  相似文献   

18.
黄宜豪 《中国茶叶》1994,16(6):34-35
花茶加工中,烘干机是个关键设备。当前使用的手烧式工业窑炉存在烟尘污染环境、炉瞠裂缝漏烟、司炉分散、热效率低等问题,影响环境保护,烘茶质量低,能耗高。采用由蒸汽加热的空气来烘干花茶,并对51型烘干机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是一项综合治理措施,这项革新的成功,无疑对制茶的环境保护、文明和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卫生、降低能耗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福州茶厂自80年代初开始就进行了使用蒸汽加热空气来烘干花茶的试验,并同时研制了茶叶烘干温度的微机控制系统,到80年代末期已投入试运行,几年来运行情况正常,表明这一革新成果很有实际应用和推广的价值。其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了DBJ—Z80单板机作为系统主机来控制4台烘干机,并以DTZ—Ⅱ多路控制器控制茶叶烘干机,不仅提高了温度控制的精度。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能源消耗,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茶叶的加工质量。现将该温度控制系统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以水黄连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优化水黄连中抑菌物质的提取条件,并将最优工艺所得提取物用于柑橘活体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水黄连抑菌效果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温度。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时间82 min,液料比23 mL/g,温度75℃,获得的抑菌圈直径为(52.33±0.41)mm,与理论最优值52.20 mm接近;水黄连提取物对由意大利青霉菌引发的柑橘青霉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EC_(50)为59.53 mg/mL。  相似文献   

20.
花茶的吸附特性和水分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茶叶单分子层含水量的测定,进而计算得出茶叶的比表面积>100米~2/克,这是茶叶成为较强吸附质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茶叶的吸附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在温度30℃,相对湿度为92%的实验环境中,当含水量>5.35%时,茶叶中的水分已具有溶剂性质。适量的水分有利于茶叶的吸香固香,而干燥过程含水量的控制应掌握在7%左右为好,花茶的吸附与水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