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对我国水稻矮化育种、三系杂交稻恢复系的选育和优质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期种质资源库现有保存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4 671份。通过引进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中,选育出一系列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如通过外引材料IR9965-48-2选育出外选35,再利用外选35育成梅三五2号、矮三芦占、七袋占等优质水稻品种,并推广应用。通过引进各种类型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用于研究,对我国水稻育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稻国外引种概况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了各类国外水稻种质,其中9963份已被国家种质库正式编目。通过检疫、隔离种植和多年评价,一批优异种质被直接或间接利用于水稻育种和生产。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连续几年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100万亩)和在6670~66700hm2(10万~100万亩)的国外常规品种分别为22个和81个;具有国外胞质雄性不育和/或国外强恢复系(亲本/血缘)、年种植面积超过40万hm2(600万亩)的杂交水稻组合33个;一大批国外引进种质已成为不同时期我国高产、优质和多抗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近60年来衍生了2000余个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因直接和间接利用国外引入水稻种质而增产的稻谷超过773亿kg,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入,对于丰富我国稻种资源宝库,增加遗传多样性,防止遗传脆弱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国外引种的探讨和建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1934年以来,我国共引进国外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系)1 315份,90余个杂交组合的实生种子100余万粒,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种共13个种的无性系110份,这些种质资源中许多已被直接或间接用于生产或育种。其中,通过多年多点鉴定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32个,从引进的杂交实生种子经系统选育推广的品种10余个,直接用于马铃薯有性杂交的国外资源占亲本总数的90%以上,诸多国外品种已成为我国高产、优质和多抗育种的骨干亲本。因此,加强国外马铃薯资源的引进、评价和利用,对于丰富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基础意义重大,也是应对生物资源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战略决策。本文在总结我国马铃薯国外引种成就基础上,根据马铃薯国外引种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今后强化引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亚麻种质资源的引进、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遗传基础好、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品质优良等从国外引进的亚麻优异种质资源12份.并在育种中广泛利用.育成10个具有高纤维、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资源的引进与利用,丰富了我国亚麻的遗传基础,提高了育种水平,对推动亚麻生产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水稻育种学和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无缝对接,常规育种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融合,本团队创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包括水稻核心种质概念、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理想模型(模式)构建、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统筹、基因集的生物学意义、核心种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云数据、先进适用综合育种方法研究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八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培育了黄华占、美香占和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等三套育种材料体系,育成了当前我国籼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黄华占、我国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唯一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我国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华占等一大批优良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6.
大麦种质资源是大麦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大麦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资源的占有量和对其研究的深度。广泛搜集引进和利用国外大麦种质资源则是拓宽遗传基因类型,加速新品种选育,促进大麦生产发展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省多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外大麦资源980份,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大麦的遗传基础,并在大麦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年推广面积高峰时过千万亩的44个水稻品种的育种方法、亲本血缘和育种单位,清楚地看出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系统育种、国外引进、矮化育种、辐射育种、三系育种、两系育种的历程;所分析品种几乎都来源于南特号、矮仔占、IR8、农垦58等4个系列或其中2系列的杂交。除南特号外,其他3个品种都是国外引进,正是这3个品种催生了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上的3次突破:矮化育种、三系育种、两系育种。由此发现,水稻育种技术的重大进步都是从新的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开始的,只有新的基因资源和新的育种技术结合,才会有育种实践的重大突破。作者预测,我国水稻育种的第4次重大突破是分子育种,下一轮超大规模种植品种将是转基因抗螟虫水稻,育种中心可能在湖北。  相似文献   

8.
由福建农林大学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产优质多抗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2006BAD01 A01-3)和福建省科技重点计划"利用优异种质选育优良杂交稻新组合及其产业化"(2007N0010)资助完成的"优质抗病水稻三系不育系金抗1A的分子选育"项目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其中,在优质和抗稻瘟病结合选育技术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选育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美国光身稻种质资源可以创造“三系”光身杂交稻新的种质资源 ,以遗传改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复交选育、回交改良 ,系谱选择保持系、选育不育系的技术路线 ,我们率先培育出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配套亲本光香A、光香B、光香R,并选育出具有光身稻特性、中国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配合力、国际水稻所品种的株叶型 ,即“三合一”的优质高产“三系”光身杂交早稻光香优德87和光叶与非光叶籼爪交“三系”超泰米优质早稻光香优菲7号、光香优D13等亮点组合。“三系”光身杂交稻选育成功具有四大创新点 ,有望使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外稻种资源在福建省的引进情况,并对引进水稻种质资源进行60多个农艺性状以及抗病虫性、抗逆境等特征特性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特异(如大穗大粒品种)、抗病虫害、耐低磷、耐低钾和耐寒性强的种质资源。同时介绍了福建在水稻育种中利用国外稻种资源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1.
We genotyped 74 rice germplasms including Tripura's local landraces, improved varieties, cultivars and breeding lines and other rice varieties using molecular markers for genetic diversity, drought QTLs, and blast resistance genes.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ranged from 2 to 5 with an average of 2.9. The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value per locus ranged from 0.059 (RM537) to 0.755 (RM252) with an average of 0.475.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30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revealed 5 clusters and also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variability within the rice accessions. The drought QTL qDTY2.1 was found in 56.0% of germplasms and qDTY1.1 was detected in only 6.8% of the germplasms. Out of seven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screened, only two rice varieties, RCPL-1-82 and Buh Vubuk (Lubuk), were positive for four blast resistance genes while only Releng possessed two blast resistance genes. Among 74 rice germplasms, only three accessions, Releng, RCPL1-82 and Buh Vubuk (Lubuk), possessed both drought-related QTLs and blast resistance genes. Overall, the 74 indigenous rice genotypes showed low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which is in contrast to high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rice varieties in northeast India, where highlights the good farming practice, conservation of germplasms and the limit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he presence of both drought related QTLs and blast resistance genes in some of the germplasms can be useful in future breeding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创制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种质,探索水稻育种改良新途径,助力广东丝苗米品牌建设。【方法】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粤农丝苗(YNSM)与优质稻粤王丝苗(YWSM)为材料,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编辑上述品种的香味基因Badh2,创制香稻新品系,随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定向导入GW7/GL7位点,系谱选育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种质。【结果】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两个香稻新品系yn-kobadh2与yw-kobadh2,其2-AP含量均极显著提高,达到239.39~440.79μg/kg,而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糙米外观品质、千粒重与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均未受到显著影响;MAS技术结合系谱选育的方法成功选育两个丰产性好、籽粒长宽比超过4.3的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品系NWbadh2GW7-1与NWbadh2GW7-2,达到广东丝苗米品种关于香味与外观粒型的认定标准。【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与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可精准、高效地创制新的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最近十余年,是我国杂交稻优质化从修订审定指标引导到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回顾这一时期我国优质杂交稻的选育与推广进程,对于完善和指导未来的水稻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试验材料与数据来自2009-2020年我国杂交水稻主要品种的推广面积统计汇总、品种审定试验结果及品种系谱资料。分析了各主要稻区优质杂交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总体情况,梳理了主要优质杂交稻品种利用的不育系、恢复系及各系列品种推广面积,还回顾了各稻区主栽品种更替历程。【结果】这一时期,我国优质杂交稻品种推广面积持续快速增长,各主要稻区品种优质率显著提升,但高档优质稻品种仍然缺乏。优质杂交稻品种的亲本来源比较单一,集中于15个骨干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此外,分析结果还显示我国各主要稻区主栽优质杂交稻品种总体上进行了1~2次大规模更替。【结论】过去12年来,得益于水稻科研育种技术创新驱动,我国杂交稻优质化育种进程明显加快,各稻区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不断涌现,推广面积快速增加,生产主推优质品种比重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关于超级稻品种培育的资源和基因利用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超级稻育种是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化,其本质是资源或基因及基因与环境互作的综合利用。为给超级稻育种提供思路,回顾和分析了超级稻育种中的资源及基因综合利用现状,包括籼粳基因渐渗及利用、栽培稻产量QTL累加及利用、野生稻产量及抗病基因发掘及利用、株型和根系相关基因的发掘及遗传改良等。指出由于真正能用于超级稻育种的有利基因及连锁标记还不多,水稻基因研究成果还不足以支撑超级稻分子育种,目前的超级稻育种仍以常规杂交技术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主。需要进一步发掘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基因,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广适性或绿色超级稻。  相似文献   

15.
龚向胜  黄璜 《作物研究》2019,(5):497-499
稻鳖鱼虾鳅生态种养关键在于选择优质水稻品种及优质水生动物品种.从水稻种植、稻田管理、水生动物养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鳖鱼虾鳅生态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选用10个优质的或抗稻瘟病的品种,通过双列分析研究了稻瘟病抗性、有效穗、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遗传和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抗性、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每株分蘖数、穗数、穗长和株高既受加性效应也受非加性效应控制。外选35是具有抗稻瘟病、粒形美观和高配合力和抗性遗传力强的品种,但在胶稠度和直链淀粉上不佳。试验还发现,二八占抗性和米质性状结合较好,其抗性和米质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较显著,可以作为新的抗性材料。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晚稻品种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1-2000年20a来湖南省晚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下同)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湖南省晚稻品种的演变呈现出如下持点:杂交稻占主导地位,且比例不断扩大;威优系统和汕优系统构成杂交稻主体;常规稻主栽品种逐步实现优质化;品种数目不断增多,单个品种播种面积减少;超过68%的品种年播种面积低于6700hm^2。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粤糖系列甘蔗品种系谱分析及核心种质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甘蔗育种历程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培育的粤糖系列6个甘蔗品种进行系谱分析和核心种质评估,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的细胞质源均为热带种班扎马新黑潭,其遗传组成源由11个热带种、3个割手密种、2个印度种、3个中国种、1个大茎野生种及高粱共21个基础种质组成。此外,品种CP72-1210、F134、粤糖57-423和粤农73-204等作为主要核心种质,为新品种的培育起到关键作用。这些核心种质及衍生系可供甘蔗育种中选择亲本和配制杂交组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稻粒形遗传与长粒型优质粳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粒形遗传机制和粒形育种一直是水稻品质和产量研究的重要领域。在粳稻品种选育中,对长粒形遗传种质的选择,已经成为近年来一种新的育种趋势。我们在总结粒长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和已知粒长相关基因功能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南方稻区长粒粳稻的育种历程及其选育策略。同时,对以品种嘉禾218为代表的南方长粒晚粳稻系列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进行了比较,在阐明长粒粳稻优质、高产的品种特点的同时,提出长粒晚粳育种中选择粒形、兼顾株型、保产提质的选育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