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麦6号是由晋麦33与79(3)-91杂交选育而成,表现早熟(比晋麦2148早10d左右,比绵阳19早12 ̄15d、大穗大粒(每穗35粒左右,千粒重50 ̄55g)、抗病(高抗锈病,中抗白粉病,轻感赤霉病)、品质优良,适于中高肥力水平条件种植。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粒自交系选育与灌浆速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育玉米大粒自交系,对提高杂交种粒重有着明显的作用.自交系大粒形成机制是不同的,除了种质遗传的作用外,一种是由灌浆速率高形成的大粒,遗传稳定性较强,另一种是由有效灌浆期延长形成的大粒,遗传稳定性较弱,受环境影响较大,选用高灌浆速率的大粒材料作选系亲本,在大粒选择压下,自交各代均可保持高灌浆速率遗传性,从而育成新的一般配合力更高的大粒自交系,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育成超大粒自交系.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晋麦61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粮作室用郑891/烟1604杂交选育而来,系谱号为9015130-12-(4520)-运丰早21号。晋麦61号1999年通过山西省审定,为近年来山西省唯一提前审定的中水小麦新品种,审定后即作为山西省中水肥组区试对照品种。2001年晋麦61号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特征特性 晋麦61号冬性~半冬性,幼苗匍匐,分蘖力强,分蘖较整齐,越冬性好。中期稳健,成穗率高,穗层较厚,灌浆特性好。中秆,株高90cm左右,茎秆弹性好,叶小不郁闭。比晋麦31号早熟2~3d晋麦61号穗纺锤型,白颖短嘴,白芒,籽粒呈半透明状,有光泽,粒型长,冠毛短,背脊弓隆,腹沟浅有时有横折。千粒重50g左右,蛋白质含量14%左右,湿面筋含量32%左右。有Glu-Ala,Glu-Blb,Glu-D1d和 Gli-B3l等强弹高粘基因。晋麦61号高抗条锈、白粉,耐全蚀、根腐病。抗冻性及苗期抗旱性和成株期耐旱性均较好。后期耐高温、抗干热风。  相似文献   

4.
晋麦2148是我省小麦主要当家品种,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年际间,晋麦2148粒重波动较大,高低可相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省春季多雨少晴,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造成的,加之赤霉病、叶锈病等危害,影响籽粒正常灌浆成熟,粒大而不饱。为提高小麦粒重稳定性,促进高产稳产,我们于1981-1983年研究了晋麦2148的籽粒形成过程和灌浆特性,并初步分析气候因素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鲁单981(大粒型)、泉星2101(小粒型)两个不同粒型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促进大粒型品种LD981灌浆前期单粒重的提高,但均不利于大粒型和小粒型品种在灌浆后期维持较高的粒重。种植密度对玉米单粒重的影响主要是缓增持续期、快增期灌浆速率、缓增期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所致,而平均灌浆速率对其影响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升高,直链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支链淀粉、总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原名汾4858)是以晋麦62号为母本、97水320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2008年6月由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小麦专家进行了田间考察验收.同年9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麦86号,审定编号为2008006。  相似文献   

7.
莆麦8408小麦新品种,比对照种晋麦2148增产10%以上,在水肥充足条件下,亩产高达350公斤以上,生育期比对照种晋麦2148提早3-5天,植株高度也矮10-15厘米,茎秆粗壮,较耐肥抗倒,每穗结实35-40粒,千粒重45-50克。抽穗扬花期较耐寒,结实率高,耐湿性强,未发现叶枯病,感白粉病和赤霉病比晋麦2148轻,品质佳,适于平原,沿海,半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威优35     
威优35是湖南省农科院和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于1981年育成的一个迟熟杂交早稻组合。其恢复系26窄早系从(IR26/窄叶青8号)F2//早恢1号的后代中选育而成。V20A/26窄早1982年命名为威优35。1主要特征特性威优35具有杂交中、晚稻穗大粒多的优势,每亩有效穗数一般达18~20万,每亩有效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一般在80%以上,千粒重27~289,出糙率78%~80%,糙米率70.5%。威优35的株型前散后集、营养生长期叶片窄长且披,生殖生长期叶片角度小,尤其是剑叶长而挺直,抽穗后株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通过比较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晋麦86号生育期变化、群体动态、产量构成要素及单产水平等的影响,总结提出晋麦86号适宜的播期为9月25-30日,适当的播量是基本苗25万/667m2。  相似文献   

10.
“莆大麦7号”的选育与大粒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穗大粒型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的选育过程以及“莆大麦7号”的产量表现和福建省大麦品种的生态特点。提出二棱大麦大粒育种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晋麦68号自1999年审定以来,累计在我国北部及山西中部地区推广达20余万hm2。除了品种本身品质优良、高度抗旱等特性外,还与当地政府部门、种子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推广地区农民群众的密切配合紧密相连。因此我们认为:"优秀的科技成果+政府支持+农户配合"是晋麦68号成功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高产节水型冬小麦新品种晋麦60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晋麦60号选育经验的分析,明确了在上前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要求不仅是限于获取高额产量,而且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形成稳产高产。同时对晋麦60号的选育技术、遗传背景和种质特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选育具有多抗性、高产、节水型水麦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品种类型和选择手段及其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大穗大粒型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的选育过程以及"莆大麦7号"的产量表现和福建省大麦品种的生态特点.提出二棱大麦大粒育种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麦63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麦 63号 (原名长 5 848) ,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用旱 83- 32 2 7做母本 ,以晋麦 2 7号做父本杂交 ,后经在水、旱地两种条件下交叉选育而成。晋麦 63号 1 994~ 1 998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旱地小麦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 ,1 995~ 1 996年参加全国黄淮旱地区试 ,1 999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1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特征特性晋麦 63号幼苗半直立 ,叶色淡绿 ,植株基部节间紧密 ,根系发达 ;株高 85~ 90 cm,株型紧凑。穗层整齐 ,穗下节较长 ,穗长 9~ 1 2 cm,穗纺锤型 ,穗粒数 3…  相似文献   

15.
黄淮麦区旱生型冬小麦品种及其选育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等单位成功选育出晋麦33号,临旱88-3,晋麦47号,临旱93-5等几个在黄淮麦区旱地区试中表现突出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已在该麦区的秦,晋,鲁,豫,冀五省旱地麦田大型面积推广,本文分析了该类型旱地新品种的特性与遗传组成,提出黄淮麦区旱生型高产冬小麦品种的育种策略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咸阳超大穗小麦84(加)(79)-3-1在福建东南沿海高产地区表现矮秆(85cm左右)、大穗(穗长18 ̄20cm、22 ̄23个小穗、45粒左右)、大粒(千粒重55g左右)、高产(亩产350kg左右)、早熟(比晋麦2148早熟7d左右)、抗锈病和白锈病,感染赤霉病,可作为高产搭配品种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17.
水稻籽粒灌浆速率的发育遗传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包含130个家系的F10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分析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灌浆期5个阶段灌浆速率的性状表现,并结合已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动态定位及环境互作研究。QTL分析共检测到10个加性QTL,位于1、2、4、5、8、10号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4.52%~17.39%。其中,qGR-5-5、qGR-4-2、qGR-10-1分别在灌浆第2、4、5阶段存在显著的环境互作效应,体现了一因多效。qGR-2-1加性效应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5  相似文献   

18.
高产节水型冬小麦新品种晋麦60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晋麦60号选育经验的分析,明确了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要求不仅是限于获取高额产量,而且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形成稳产高产。同时对晋麦60号的选育技术、遗传背景和种质特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选育具有多抗性、高产、节水型小麦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品种类型和选择手段及其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旱地小麦品种衰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在晋南麦区和黄淮麦区旱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骨干品种 12 0 5 7、晋麦 33号、晋麦 4 7号主要性状的年度变异、丰稳性的遗传效应和品种的衰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三个品种的丰稳性在于其变异大的成穗数和稳定的穗粒重 ;品种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抗性的丧失 ;并将品种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优势期、品种—环境适应期和衰退期 ;认为任何品种都具有时空效应。  相似文献   

20.
黄淮麦区旱生型冬小麦品种及其选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等单位成功地选育出晋麦33号、临旱88-3、晋麦47号、临旱93-5等几个在黄淮麦区旱地区试中表现突出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已在该麦区的秦、晋、鲁、豫、冀五省旱地麦田大面积推广。本文分析了该类型旱地新品种的特性与遗传组成,提出了黄淮麦区旱生型高产冬小麦品种的育种策略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