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园艺》2020,(5):105-107
空间优化对乡村资源整合与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影响。以杭州大明山景中村为研究对象,引入"三生"空间理念,根据景中村发展的特色,分析了发展存在的困境与机遇。根据规划前村庄存在的问题,从生产空间梳理引导、生活空间改善优化、生态空间修复提升3个方面着手,实现景中村"三生"空间协调发展。对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三生"休闲农业的发展应顺应时代的变化,紧随社会前进的步伐。基于生产、生态、生活这一"三生"的理念,现代化休闲农庄的发展更应体现出现代化文明社会的特征。因此本课题提出,现代化"三生"休闲农业发展应具备:新技术、高品位、亲文化、重根本的时代特征与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开展康养旅游活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层次分析法,以乡村的“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作为准则层,共20个评价指标因子作为指标层,构建康养旅游型乡村“三生空间”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通过回收问卷及专家咨询得出的指标权重表明,生态空间的优劣对于发展康养旅游活动最为重要,生活空间的配套次之。以海南省儋州市油文村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三生空间”各指标的综合得分,得到发展康养旅游的评价及未来开发保护方向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宫一路  黄磊昌 《北方园艺》2016,(23):200-203
近郊型休闲农业园独特的区位优势不仅要求其具备生产和休闲旅游的双重功能,还是提供城市居民田园养老、乡村家庭游和重归土地、重拾邻里情感的空间载体。在研究了近郊型休闲农业园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其居住空间的功能需求。休闲农园的居住空间形态应延续传统村落生活特征的空间基本形态——"建筑+院落";院落应满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功能布局;以家庭、邻里的情感空间营造代替物质景观空间的营造。运用景观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从居住空间的基本单元"宅院"模块的提炼、院落内部空间的功能与布局,宅院外部空间的组合与组团式布局,农园中居住用地空间的布局等方面,探讨近郊型休闲农业园居住空间的平面形态规划方法,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杨梅品质与生产效益的战略思路,提出科学建园、生态修复、果园自然生草、配方施肥、土壤调酸补钙、矮化修剪、推广"三疏(疏花芽、疏花、疏果)"技术及病虫害预防等环境友好型杨梅高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优化“三生空间”布局是优化国土空间、构建合理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主要运用“三生空间”区位意义分析,对浙中城市群11县(市、区)的“三生空间”功能分布特征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三生空间”功能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研究区内区位意义差异较大,分析结果与地区内实际情况基本对应。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以柑桔黄龙病为主的检疫性病虫害防控,按照"高产、高质、高效、连年丰收"生产原则,围绕"生态化、标准化、机械化"的生产要求,通过先进、实用的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引领赣南脐橙产业的恢复性生产和升级发展。1技术目标1.1生态环境优良生产基地构建比较完整的生态防护林系统和基本水土保持工程,营造产业发展与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围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总目标,西宁市以"花园城市"作为自然环境的底色,开展森林拥城增绿行动、园林精品提质行动和花园城市添彩行动。花卉在构筑多姿多彩的生态空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二年生花卉与宿根花卉的广泛应用,能够营造出更好的园林景观,从而提升植物造景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整体向好但形势依然复杂的情况下,早春薯尖生产面临劳动力不足、冷害和热害并存、病虫害趋重发生等问题,亟需加强"三防、三管、三抢"工作,以突出薯尖春夏季采收周期短、供给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生产特点,有效发挥薯尖在武汉解封后缓解蔬菜"春淡"市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培育标准桑园、桑园间套种蔬菜、沼气池建设、"三沼"利用、养蚕等方面介绍了"桑+蚕+菜+沼"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及技术要点,并与传统生产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寒地温室大蒜、番茄、甘蓝轮作栽培技术模式的生产试验,紧密衔接作物茬次、水肥管理协调、生态防控病虫害,使温室生产由一年两茬菜变成三茬、空间利用率提高了40%,节省了整地、浇水、施肥施药等生产成本,纯收入达到7.18万元,比生产两茬菜温室纯收入增加3万余元。该生产技术模式的试验成功,解决了寒冷地区设施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为寒地日光温室"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郜全威 《现代园艺》2023,(19):102-106
乡村振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一步,推动乡村快速发展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但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目前乡村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城镇化中人口空心化等问题。乡村景观作为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优化乡村人居空间,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带动乡村经济增长。以“三生”理念(即“生态空间发展、生产空间发展、生活空间发展”)为切入点,从乡村生态环境设计、生产方式转变、生活空间改造3个方面探索适合乡村景观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并以长兴滨湖村为实际案例验证其可行性,探讨乡村景观的设计原则及规划策略,以期为当下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当人们在评价一个果树品种、一片果园、一棵果树的生长结果情况时,往往会用生长势的强、弱或用生长量的大、小来表达。生长势与生长量是一回事吗?"生长势"与"生长量"虽然都与生长相关,但却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词组。那么,什么是生长势?生长量又是啥意思?通过反复地学习有关资料和联系实践的思考,觉得有必要将这两个名词的概念弄清楚,在生产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这两个概念,对于制定科学的果树生产措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湖花卉产业化示范基地占地520亩,位于武汉市黄陂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内,是"湖北现代林业武汉花卉科技产业园"的核心项目,先后被评为"武汉市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基地"、"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湖北省生念文明教育基地"。基地立足华中、面向全国,主要从事珍稀彩叶植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高档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传统工业衰退带来城市棕地数量激增,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公园城市”理论以建设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相融合的宜居城市为目标,其理念有利于推动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宜的城市棕地再开发。以公园城市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城市棕地再开发中的生态、生活、生产三方面的问题,提出打造城市棕地生态格局、建设城市棕地公园体系、完善城市棕地生产模式的城市棕地再生途径,为城市棕地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西园艺》2004,15(2):53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 ,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 ,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 ,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 ,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 ,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 ,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 ,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很多 ,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型 :(1)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  相似文献   

17.
对建三江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绿地生态布局结构目标与原则,确定规划布局结构。结果表明:将建三江城市的"林、水、绿"三大生态要素合理组织,形成"一廊、两环、三楔、绿网"的绿色生态格局,建立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通过对绿地进行合理分类,使其生态功能突出、配置合理,形成生态和谐、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南省灵宝市认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生态循环果业"主题,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以保护环境资源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走持续高效、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的发展之路,形成了"果品生产—食用菌生产—有机肥加工—果品生产"和"果品生产—果品加工—畜牧养殖—果品生产"两大特色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文佳  张纵 《北方园艺》2017,(23):114-122
以西方后现代语境中城市社会学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等为契入点,对西欧SSP空间战略规划以及欧盟区域的ESDP宏观空间战略性规划进行了阐释,经"绿图""绿道"功能结构阐述,以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发展规划为依据,依托核心城市与次级城市的主要交通网络,试图将4座核心城市市域的绿环,通过"绿道"游憩生态走廊的线性空间形式,把其它22个次级城市联系起来,以此建构该区域城际间的绿色空间,寻求上述诸理论在规划决策时融入带有地缘语境的社会公众话语途径。  相似文献   

20.
食药用菌不仅能提供营养获致保健功效,其在护肤美容保养上的利用价值也是一绝。菇类的几丁质敷料在医学美容应用上将能与21世纪的生物医学时代接轨,而其同时整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于一体的观光休闲产业更是能带给人们寓健康于生活的乐活享受。食药用菌生技养生产业是乐活产业的砥柱,将会带来划时代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