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尚均忠  向林  王月  陈龙清 《园艺学报》2016,43(9):1776-1790
概述了包括赤霉素、成精子囊素、乙烯、细胞分裂素在内的植物激素、培养密度、营养条件、光照条件等环境因素以及配子体自身条件对蕨类植物性别决定的影响,并结合近年来性别决定调控机制在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中成精子囊素通过时空分离的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性别的分子机制、水蕨(Ceratopteris richardii)中性别决定遗传学和分子模型以及与性别决定相关的MADS-box基因,指出蕨类植物性别决定调控机制研究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未来蕨类植物性别决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园艺植物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染色体、性别基因、MADS-box转录因子等是植物雌雄个体或器官发育过程中关键的遗传因素。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基因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而性别分化基因在花器官分生组织中选择性表达,调控不同性别花的产生。花发育的ABCDE模型中涉及的基因绝大部分属于MADS-box家族基因。综述了植物性染色体进化机制、园艺植物性染色体类型、性别连锁基因群定位、基因鉴定以及MADS-box家族基因对花器官发育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园艺植物性别决定机制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蔬菜》2018,(5):23-23
正在黄瓜和甜瓜中,乙烯在性别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在黄瓜属植物中已经鉴定出参与乙烯生物合成的6个性别决定相关基因,这些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参与乙烯信号转导,然而其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张显教授与李征副教授团队利用激素处理与qPCR试验分析了这些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在黄瓜和甜瓜中的表达。RNA-Seq分析鉴定出与乙烯信号转导和性别决定有关的乙烯响应因子(ERF)基因Cs ERF110。CsERF110及其甜瓜同源基因CmERF110均含有1个保守的AP2/ERF  相似文献   

4.
在被子植物中,花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两种类型,而单性花又有雌雄异花同株和雌雄异株之分。在单性花性别分化过程中,性别决定涉及多种调节机制,其中表观遗传机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综述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microRNA等表观遗传机制在园艺植物性别决定方面的作用以及表观调控通过调节植物激素影响植物性别和花器官发育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甜瓜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发现,乙烯通过激活ACC合成酶(ACS)合成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发育心皮促雌,竞争前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抑制雄性基因发育雄蕊抑雄;以葫芦科雌雄异花同株植物有两套花器官分化系统为突破点,用甜瓜两套花器官分化系统,4个性器官发育系统的互作机制,对黄瓜、西瓜、节瓜、喷瓜的性别决定机制进行分析,以另类的观点阐明了葫芦科植物的性别决定机制。  相似文献   

6.
 甜瓜(Cucumis melo L.)是植物性别分化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近年来虽然其性别分化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性别分化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在甜瓜性别遗传规律、性别决定基因、内源激素、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发现了一个大片段DNA序列拷贝数变化可以决定黄瓜的性别,并揭示了该序列结构变异产生的主要机制。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揭示黄瓜性别决定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培育高产黄瓜品种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黄瓜全雌系产生的性别决定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多个研究团队围绕该问题做了大量探索,但一直未得到明确答案。大片段DNA序列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简称SV)包括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化和倒位等多种类型,可引  相似文献   

8.
工业大麻性别对产量与品质影响极大,其性别形成较为复杂,亦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讨论了大麻性类型的分类、大麻性类型的表型性状差异、大麻开花生物学特点的实际应用,以及大麻性别遗传的方式与特点。同时,对未来工业大麻性别决定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这不仅将有力地促进工业大麻性别影响的研究,同时对提高实际应用方面的效果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芦笋性别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雄性植株抗病性和生命力强,产量比雌株高25%以上。但是,芦笋雌雄株在苗期仅从形态上难以区分,因此怎样对芦笋进行早期性别鉴定成为国内外芦笋研究者的重要研究领域,其中芦笋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研究最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芦笋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及芦笋性别决定基因克隆的研究概况,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甜瓜全雌系的遗传分析,提出1号、2号、3号性别基因座上的雌性基因g、雌雄两性基因h(h-3)和雄性基因a等性别决定基因互作,分别决定植株基部、中部和稍部花的性别;单性花率100%甜瓜全雌性状由3个性别基因座上的雌性显性基因组合互作控制;雌性基因g通过合成乙烯诱导雌蕊生长发育抑制雄蕊生长发育分化雌蕊;雄性基因a通过合成赤霉素诱导雄蕊生长发育抑制雌蕊生长发育分化雄蕊;雌雄两性基因的雌性基因先合成乙烯诱导雌蕊生长发育成雌蕊,随后雌雄两性基因的雄性基因合成赤霉素诱导雄蕊生长发育成雄蕊,最终发育成两性花。  相似文献   

11.
槭树科植物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大多极具观赏价值。我国槭树科植物资源丰富,其中云南是槭树科种类最多的省份,有61种。通过对昆明地区主要公园的绿地调查,表明槭树科植物在昆明绿地中应用品种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昆明槭树科植物的应用提出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开发保护并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种植养护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4.
唐菖蒲花序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菖蒲6个切花品种花序生长发育与叶数的增加呈特定的关系,在2~3叶期花序分化开始后,首先是小花数迅速增加,至5叶期停止增加,而花茎开始迅速伸长生长,单个小花生长发育加快,同时已分化的小花从花序顶端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败育,导致切花的每穗花数降低。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7 a生北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矮丛越橘在辽南地区棕壤条件下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以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较大,矮丛越橘较小;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以1~3 mm的根系最大,其次为≤1 mm的根系,大于3 mm的根系所占比例较小;根长密度以北村、斯卫克、康维尔较大,北陆、美登较小;不同径级根系根长密度占总根长密度的比例以≤1 mm根系最大,其次为1~3 mm的根系,大于3 mm的根系所占比例较小;5个越橘品种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垂直分布深度在30~40 cm以内,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其中康维尔和北村集中分布在0~10 cm土层中,美登集中分布在10~20 cm土层中,北陆和斯卫克在0~20 cm土层内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6.
花色素苷生物合成与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花色素苷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其生物合成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清楚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之一。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主要由于F3H,F3'H和F3'5'H三个关键酶的作用形成3个分支,最终分别生成橙色到砖红色的天竺葵素糖苷,红色的矢车菊素糖苷和蓝色到紫色的飞燕草素糖苷,因此, F3'H,F3'5'H和DFR基因是利用遗传转化引入花卉植物原本缺乏的花色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花色素苷合成结构基因的转录调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结构基因的转录进行调控的转录因子主要包括两大类相互作用的因子-bHLH和MYB类转录因子,花色素苷合成的转录调控机理的基本模式,包括bHLH和MYB类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结构基因顺式元件的识别和结合已经阐述的比较清楚。另外,对于一些处于bHLH和MYB上游的, WD40类因子和光敏色素的研究开启了从信号传导到花色素苷合成的整个调控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真菌污染控制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4%∶15 min∶1次∶6 min)的配比胚被真菌污染的污染率最低为16.0%,但是胚成活率较低仅为14.3%,不宜作为莲瓣兰胚培养的灭菌条件;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胚成活率作用大小为次氯酸钠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灭菌时间灭菌次数,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1%∶20 min∶2次∶3 min)的配比胚成活率高达93.3%,同时胚被真菌污染率仅为19.00%,可以作为莲瓣兰(Cymbidium torliseplum)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灭菌条件,在此条件下胚能够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培养胚生长发育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18.
谢南南  崔明稳  彭龙  赵锦  刘孟军 《园艺学报》2012,39(10):1919-1927
为了探究枣黄化根蘖苗的成因,对其黄化根蘖苗、正常根蘖苗和母株之间的形态学指标、叶绿素及矿质元素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植株比,黄化根蘖苗形态学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但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显著降低,矿质元素N、P、K、Mn、Cu、Zn、Fe含量显著增高,但Ca和Mg差异不显著。同时,AFLP分析表明,黄化根蘖苗与正常植株在基因组水平没出现显著差异;但cDNA-AFLP和RT-PCR分析表明在转录水平上,黄化根蘖苗中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增加,Ty3-gypsy反转录转座子基因和GAGA结合转录激活因子基因表达降低。综合分析认为,枣根蘖苗的黄化可能是与叶绿素合成转录相关的反转录转座子和GAGA结合转录激活因子基因表达降低,影响了叶绿素合成,使植株最终表现黄化;同时黄化植株中与光呼吸相关的一些基因,如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相应增加以适应这种逆境胁迫,说明这些基因间存在着相互适应的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蔬菜作物的化感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介绍了蔬菜作物对蔬菜作物或其他非蔬菜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蔬菜间化感作用的关系,指出了蔬菜作物化感作用的利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