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野生果树--木奶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奶果 (BaccaurearamifloraLour ) ,属大戟科 ,木奶果属常绿乔木 ,本属约有 80种 ,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 ,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低、中海拔的山谷、山坡密林或疏林中。木奶果果实可鲜食 ,在印度和东南亚除鲜食外 ,还用于制果酱。在西双版纳大都是野生 ,当地傣族群众零星栽培于庭园供鲜食或药用。 2 0世纪 90年代初 ,笔者对西双版纳地区野生木奶果资源进行了调查 ,收集以果皮颜色为区分的两种类型木奶果种质资源 ,一是果皮为近白色的白皮木奶果 ,二是果皮为紫色的紫皮木奶果 ,并进行了繁殖栽培 ,成分分析。其果实可食率为 4 9 2 %,含水分 8…  相似文献   

2.
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芭蕉物种是栽培香蕉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探究其分类、分布及物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特别是揭示栽培香蕉亲本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和长梗蕉(M. balbisiana)与其他野生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对香蕉育种及品种改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分类、不同分类方法的应用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并对世界香蕉野生种质资源收集、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提出建议,旨在为香蕉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香蕉属于热带、亚热带常绿水果,芭蕉科(MuSa Ceae),芭蕉属(MuSa);供食用和纤维用。我国香蕉重点产区为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除我国外,在印尼、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牙买加、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巴西、非洲东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  相似文献   

4.
芭蕉属果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国内外芭蕉属Musa果树品种101个,在苗期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获得33种酶谱类型。从芭蕉属品种的起源、演变分析,野生蕉和香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类型最多;大蕉次之;粉蕉、龙牙蕉的酶谱较少。比较野生蕉、大蕉、粉蕉和香蕉种类的酶谱,均具有各自特有的酶带,通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可予以区分,这种依据酶谱表现的分类与 Simmonds的15个性状评分的分类基本一致,并且比从外部性状分类法优越。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蕉类品种的亲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品种的植物学分类大多数的食用香蕉(真芭蕉类)起源于野生的尖叶蕉和长梗蕉,它们原产在马来亚。目前的分类系统是根据萨奠和薛非二氏(1955年)按照某品种的主要性状是属那一个野生种进行记分,来划归其隶属的。被观察的性状包括15种(见下表)。凡近尖叶蕉的记1分,近长梗蕉的记5分;介于二者之间的,依其近似程度记2~4分,将上面所得分数总和来划分类型。这种记分法恰与细胞染色体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如从观察得知,所有的食用蕉品种都具有22、33或44个不同数目的染色体,它们的基数都是11,即不同品种香蕉分别各具有二倍、三倍或四倍的染色体枝。  相似文献   

6.
材料和方法从芭蕉属的11个栽培种,获得外植体(侧芽的顶梢、芽眼、“蕉米”、吸芽以及亲本假茎)进行各种试验。这些材料代表了芭蕉属(Musa)的相当大部份变异种,包括了AA、AAA、AAB和ABB四种染色体组类型,包括了很矮到很高的植株类型,包括饭后水果、淀粉都进行了试管繁殖试验。栽培种名单中包括三个芭蕉栽培种(Musa AAB组):法国芭蕉(Ntanga)、False—Horn芭蕉(Agbagba),Horn芭蕉(Asamiensa)三个品种。这三个种的花序都已退化(Tezenas Du Montcel等人,1983)。  相似文献   

7.
辣椒属于茄科(Solanaceae)茄亚族(Solaninae Dunal)辣椒属(Capsicum)年生或多年生植物,起源于新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丰富的野生种和近缘种质资源,包括5个栽培种和20—30个野生或近缘野生种^[1]。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省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有4属7种2变种。阐述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果实经济性状及利用价值,提出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葡萄野生种质资源的同工酶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同工酶酶谱分析是研究植物分类,遗传变异的一个有效方法。为了在葡萄育种上充分利用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野生种质资源,我们从1980年开始进行葡萄野生种(类)的同工酶研究,以探讨野生种的分类和与育种有关的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样品采取分析样品采自陕西武功西北农学院野生葡萄原始材料圃,种类有:山葡萄、双庆山葡萄(Vitis amurensis),刺葡萄(Vitis davidii),兰葡萄(Vitisdavidii var·cyanocarpa),秋葡萄(Vitis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主要草坪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彭燕  张新全  周寿荣 《园艺学报》2005,32(2):359-364
 我国野生草坪草资源十分丰富, 现已利用的草坪植物中, 暖季型草坪草中的狗牙根属(Cynodon Rich. ) 资源普遍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 在新疆亦有广泛分布; 结缕草属( Zoysia Willd) 资源集中分布于华东及东部沿海地区; 假俭草属( Eremochloa Buse) 资源主要分布于中部以南地区。冷季型草坪草中的早熟禾属( Poa L. ) 植物以西南、东北地区较多; 翦股颖属植物(Agrostis L. ) 在贵州、云南等地蕴藏的种类较多; 羊茅属( Festuca L. ) 植物产于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尤以西南分布最多。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形、土壤等使我国野生草坪草资源拥有丰富的生态类型和遗传变异特性。本文以评述我国主要草坪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为基础, 针对性地提出了草坪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与香蕉种质离体保存相关的几个遗传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香蕉种质的离体保存主要有缓慢生长保存和超低温保存两种方法。综合有关文献综述和讨论了香蕉种质离体保存过程涉及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稳定性和完整性、适应等遗传学问题。在开展香蕉种质离体保存的过程中,对离体保存所带来的遗传学方面的影响加以重视并设法减少其影响十分重要:(1)香蕉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香蕉种质的离体保存主要以始于吸芽茎尖的培养物作为保存材料;为减少取样环节样本容量较小带来的影响,建议保存数量较大的种质份数。(2)离体保存尤其是缓慢生长保存会引起香蕉种质的遗传不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检测。目前香蕉种质遗传稳定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形态鉴别、超微结构的观察、同工酶分析和分子标记等。(3)与缓慢生长保存相比较,超低温保存除了在保存过程中香蕉种质遗传稳定性较高,在实现对香蕉种质的长期保存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香蕉(Musa L.)是由2个二倍体野生种Musa acuminata Colla(AA基因型)和Musa balbisiana Colla(BB基因型)种内或种间杂交进化而来,其B基因组中带有重要的优良基因。利用与香蕉B基因组相关的gypsy-IRAP分子标记,成功开发了一对SCAR引物,适用于鉴定尖叶蕉(AAw)、长梗蕉(BB)、香牙蕉(AAA)、贡蕉(AAcv)、大蕉、粉蕉(ABB)、粉大蕉(ABB)、龙牙蕉(AAB)以及四倍体香蕉(AAAB)等是否含有B基因组。  相似文献   

13.
香蕉种质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香蕉这种营养繁殖的植物,超低温保存是长期有效地保存其种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综述了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合子胚和茎尖分生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技术方面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响香蕉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材料、预处理、装载处理以及冰冻保护剂。并分析了当前应用在香蕉分生组织上的4种超低温保存方法的优缺点,分别为:分生组织团简单冻存法、分生组织团玻璃化法、单个分生组织玻璃化法、滴冻玻璃化法,认为滴冻玻璃化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云南枇杷野生种质资源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份云南枇杷野生资源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这一群体枇杷种质资源的叶姿、叶形、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形指数、叶背茸毛、叶面形态、叶片横切面形状、叶面光泽、叶片颜色等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叶背无茸毛的种质占77.62%,初步断定这个群体中的多数种质不是普通枇杷类型。  相似文献   

15.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22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单果重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显示:枇杷种质资源平均果实单果重为32.78g,变异系数48.44%,果实单果重大于60.00g的种质有10份;不同来源地的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存在较大差异,野生种质果实单果重低于栽培种质,差异极显著;红肉种质与白肉种质果实单果重差异不显著;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与种子数、种子重、可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作物育种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各栽培种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 迫切需要从野生种质资源中导入优异等位基因。杂交障碍和连锁累赘降低了常规育种利用这些等位基因的效率。基因组研究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植物基因的克隆成为可能。同源转基因就是将本物种或其近缘野生种克隆的优异等位基因导入到要改良的育种材料中。这不仅可以缩短育种的周期, 而且不会有不良性状的连锁累赘。同源转基因和常规育种所要导入的目标基因的来源是相同的, 因此育成的品种同样是安全的。如果转基因条例能够将同源转基因品种视同为常规育种品种, 同源转基因将会成为人们利用野生资源进行作物改良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湖南南岳自然保护区的野菜资源,并对101种野菜植物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程鸿  孔维萍  吕军芬  李继平 《园艺学报》2015,42(8):1515-1522
以野生和栽培甜瓜为试材,通过人工接种白粉病菌,对两份材料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野生种质对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Race1具有抗性。基因测序发现野生种质与栽培品种的MLO基因序列相差85个碱基。进一步利用荧光标记的农杆菌介导法将CmMLO2基因在野生种质中表达,白粉病菌能够感染阳性转化植株,说明CmMLO2突变使野生种质缺失MLO蛋白,导致对白粉病的负调控作用被解除,从而启动了对白粉病菌的广谱抗性。  相似文献   

19.
陕西秦巴山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