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病原菌、发病条件、抗病性及抗病机制等方面对梨黑星病的抗病性及其抗性机理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表明,梨黑星病的病原菌有2种,侵染中国梨的为纳雪黑星菌(Venturia nashicola Tanaket Yamamota),侵染西洋梨的为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 Aderh);梨对黑星病的抗性呈显性遗传,抗病性对感病性为显性;目前,对梨黑星病的抗性机理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中国果树》2017,(Z1):78-82
梨黑星病(Pear scab)也称为疮痂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梨树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 Aderh)和纳雪黑星菌(V.nashicola Tanaka et Yamamoto)。梨黑星病主要危害梨果实和叶片,梨对黑星病的抗性与栽培措施和气候条件、品种抗病性和黑星病菌生理小种等有关,而品种的抗病性与其抗病性遗传、组织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等有关。就梨抗黑星病的抗病性遗传、抗病机制、抗病基因分子标记与定位等进行概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梨抗黑星病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梨黑星病抗性遗传规律并为梨黑星病抗性育种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新苹梨(梨黑星病抗性品种)×雪花梨(梨黑星病易感品种)的杂交后代为试材,进行了田间自然感病和棚内接种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Tanak et Yamamota)病菌后的抗性调查,并进行了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棚内接种梨黑星病菌后,杂交后代抗感分离规律符合双假测交的遗传规律;研究建立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可以用于梨黑星病的抗性基因标记,并初步找到了与梨黑星病抗性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马广民 《北方园艺》2007,(10):212-212
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 Tanaka et Yamamo)是鸭梨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每年鸭梨收获时,梨黑星病在鸭梨果实上大量发生,对鸭梨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现对目前市场上9种用于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通过试验为生产上推荐理想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5.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黑霉病,是危害梨的重要病害之一。梨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Venturia pirina Aderh)子囊菌纲(Ascomycetes)座囊菌目(Dothideals)多孢菌科(Pleosporaceae)黑星菌属(Venturiade Not)。在自然界常见其无性态为梨黑星孢(Fusicladium  相似文献   

6.
梨黑星病(pear scab)又名疮痂病,病原物为梨黑星菌(venturia nashicola),是梨的一大主要病害,每年给果农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30%。2006年3~6月,我们在陕西渭南蒲城梨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茉莉酸甲酯(MeJA)在梨感染黑星菌后叶片损伤上的缓解效应,以感病品种"雪花"和抗病品种‘黄冠"梨叶片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黑星菌侵染后梨叶片叶绿体结构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及MeJA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星菌对"雪花"梨叶片叶绿体结构有更明显的破坏现象,在接种9 d时下降了49%,而"黄冠"梨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下降了37%;MeJA处理可迅速诱导"黄冠"梨CAO的表达,且显著增加了侵染后期(接种5~9 d)"雪花"梨CHLH、CAO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缓解了黑星菌侵染后梨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降低。说明适当浓度的MeJA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梨增强对黑星菌的抗性,有利保持梨叶片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与梨黑星病抗性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筛选及SCAR标记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军  张绍铃  吴俊  王迎涛  李勇  李晓 《园艺学报》2010,37(7):1147-1154
以‘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ב雪青’梨(P. bretschneideri × P. pyrifolia)F1代群体(97株)为试材,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和集群分类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筛选与梨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64对AFLP标记引物在亲本和分离群体中的筛选和验证,获得与梨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标记两个,即ACA/CAA-179和AAC/CAG-198。它们与抗黑星病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2和8.3 cM。对AFLP标记片段的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其长度分别为179和198 bp。根据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在杂交后代群体上的PCR分析表明AFLPACA/CAA-179标记被成功转换成SCAR标记,命名为SCAR-117。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抗黑星病梨品种资源的分子鉴定及杂种后代的早期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野葛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这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当达到某一值后,抑制效果又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另外,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的最适野葛花乙醇提取物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0.2500、0.2500、0.2500、0.5000 g/mL,其中番茄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应大于0.0625g/mL.因此,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在抑制植物真菌性病害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的良好剂型.  相似文献   

10.
梨黑星菌包括两个亚种,一个是以洋梨为寄主的V.pirina,另一个是以日本梨和中国梨为寄主的V.nashicola。对于V.pirina来说,日本梨和中国梨属于非寄主;对于V.nashicola来说,洋梨属于非寄主。我国  相似文献   

11.
用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对8个梨黑星菌单孢分离物与10个梨品种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梨品种中至少含有6个抗梨黑星病基因。其中,鸭梨不含抗病基因,菊水梨只含1个抗病基因,金川梨、金花梨、苍溪梨可能分别含1~2、1~3、1~4个抗病基因,其余品种可能分别含有1~5或1~6个抗病基因;根据分离物与梨品种相互作用的抗感表现,可把8个梨黑星菌划分为5~6个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王迎涛  李勇  李晓  刘国胜  韩彦肖 《园艺学报》2006,33(6):1401-1401
 ‘早冠’为‘鸭梨’和‘青云’梨的杂交后代, 7月下旬或8月上旬成熟, 果实近圆形, 淡黄色, 平均单果质量230 g, 肉质细脆, 风味酸甜,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 抗黑星病, 丰产, 自花结实。  相似文献   

13.
部分中国砂梨和日本梨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来自福建和浙江的6份中国砂梨和36份日本梨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27个引物产生了可记录的多态性条带261条。聚类分析将这些梨品种和类型分为4个中国砂梨群和5个日本梨群。其中4个日本梨群中都包含有日本高知县的品种或类型。尽管由于取样的偏差, 中国砂梨和日本梨在聚类分析中没有混合聚为大群, 但中国砂梨品种与部分日本梨, 特别是来自高知县的日本梨的相似系数高于与中国梨之间的相似系数。  相似文献   

14.
晚熟、耐贮红梨新品种‘云红梨1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陶磅  舒群  张文炳 《园艺学报》2003,30(4):497-497
 ‘云红梨1号’是从云南地方品种中筛选出的优良红色梨品种,结果早,丰产,果皮红色艳丽,果形端正,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5% ,可溶性糖7.42% ,可滴定酸0.3-4% ,维生素C31.2 mg/kg,品质佳。对土壤适应性强,抗黑星病、腐烂病。在昆明地区9月下旬至l0月上旬成熟,货架期6o~70 d。适合在云南海拔1 700~2 2OO Ill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16.
梨新品种——延香梨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香梨是延边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用苹果梨×南果梨杂交后代优良株系78-14的自然杂交种子进行播种获得的实生苗,延香梨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80 g,果皮始熟绿黄色,贮后变黄色,可溶性固形物13.5%,总糖含量10.1%,总酸含量0.37%,维生素C含量为42 mg.kg-1。果肉白色,质地细,石细胞少,酥脆,口感好,多汁,味甜,品质上。丰产,较抗黑星病。  相似文献   

17.
梨果实若干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梨12 个杂交组合和138 个栽培品种为试材, 研究几个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 结果如下: 栽培品种果实含糖量集中在6 %~9 % , 平均为7. 39 %; 果实含糖量表现为数量性状, 呈正态分布, 杂种后代果实含糖量主要分布在6 %~10 % , 平均为7. 8 % , 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0. 8 %。栽培品种含酸量介于0. 08 %~0. 74 % , 平均为0. 238 %; 杂种后代果实含酸量为数量性状, 组合遗传传递力平均为69. 2 %。梨果实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出5 种酯类、8 种醇类和乙烯、乙醛、丙酮类共16 种化合物。杂种后代果实中发现了其亲本果实中所没有的戊醇成分。果实肉质性状表现为质量性状, 脆肉对软肉为显性。杂种后代表现为果点变大、密, 果柄变长, 果汁变少, 果皮厚度相当于亲中值。  相似文献   

18.
 ‘早魁’为‘雪花梨’和‘黄花梨’的杂交后代,果实椭圆形,绿黄色; 平均单果质量264.5 g,最大500 g; 肉质细脆,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 品质上等; 8月上旬成熟,抗黑星病,丰产。  相似文献   

19.
对17个梨栽培品种的黑斑病田间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7个梨品种可分为抗、中抗、感、高感4个抗性类群,不同抗性群间的抗性差异明显;爱宕、早蜜、翠冠和新竺水4个品种表现抗病,大果水晶表现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