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FOC-RA-5诱导后黄瓜叶片内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致病力为0的FOC-RA-5在黄瓜胚根长约1cm(浸胚根)和子叶展平时(灌根)分别进行2次诱导处理,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诱导处理后每隔24h取黄瓜叶片作为供试材料,对黄瓜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机理。结果表明:叶片内LOX、PAL、PPO、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PX、NR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处理组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酶活性;黄瓜叶片内APX、LOX、PPO、POD和PAL活性与诱导后黄瓜植株的病情指数呈负相关,NR活性与诱导后黄瓜植株病情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绵腐病是金针菇栽培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致病菌为异型葡枝霉(Cladobotryum varium)。为了探究其抗性机制,以L3002、L3003、L3005为材料,通过测定同一时期不同品种金针菇子实体接种与未接种病原菌子实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为研究金针菇品种对绵腐病的抗病性差异及筛选优良菌株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处理后,各品种金针菇子实体内PAL、PPO、POD和SOD活性变化不同。金针菇L3005品种4种酶活峰值最高,其次是L3002和L3003,说明4种防御酶对金针菇抗绵腐病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脱落酸诱导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峰 《北方园艺》2012,(2):146-148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选用5、10、20、30、40mg/L的脱落酸(ABA)处理黄瓜幼苗,研究外源ABA对黄瓜抗霜霉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ABA处理可诱导黄瓜抗霜霉病,降低病情指数,诱导叶片防御酶POD、SOD、PAL、PPO活性升高。其中10mg/L浓度处理表现效果最好;诱导抗性可持续8d以上,第4天防御酶活性均高于第8天。  相似文献   

4.
促生菌CH1诱导黄瓜对猝倒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促生菌CH1诱导黄瓜对猝倒病的抗性以及黄瓜植株经CH1处理后根部与叶部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过氧化氢酶(CAT) 、多酚氧化酶( PPO) 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促生菌CH1提高了黄瓜的成苗率, 处理后的28 d, 猝倒病相对防效高达78.64% , 推测促生菌CH1使黄瓜产生的诱导抗性是其防病的主要原因。黄瓜经CH1处理并同时接种腐霉菌后, 处理根部与未处理叶部组织中SOD、POD、CAT、PPO和PAL活性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其根部这些酶的活性分别在处理后3、3、5、5和5 d时出现高峰, 叶部酶活性变化基本与根部的相吻合。表明这些酶活性的提高与CH1诱导的黄瓜对猝倒病抗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且CH1对这些酶活性的诱导具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BSD-2诱导黄瓜抗灰霉病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枯草芽孢杆菌BSD-2为供试菌,黄瓜品种"津春4号"为试材,采用生理生化方法,研究了BSD-2发酵液、抗菌肽及芽孢稀释溶液对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采用电泳法测定POD同工酶和叶片胞间隙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酶活均在第5天达到高峰,发酵液处理对酶活性的提高作用明显。POD同工酶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同种同工酶表达量的改变,同工酶种类也相应地增加,叶片胞间隙蛋白电泳中出现大小约为27kDa的新增蛋白条带,并且发酵液处理第11天时新增蛋白出现表达量的积累。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SD-2及其抗菌物质可以通过提高防御酶活性,促进POD同工酶和胞间隙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而诱导黄瓜产生对灰霉病的抗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穴盘育苗过程中幼苗抗枯萎病及壮苗的影响,以'博杰605'黄瓜品种为材料,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处理的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菌Gm3-2孢子,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苗期枯萎病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有效减少幼苗发病率.接种菌剂处理幼苗的PAL、POD和PPO等保护性酶皆高于未...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6,(7):9-13
枝顶孢霉(Acremonium sp.)BH0531已被证实是一株对根结线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海洋真菌。为探究其对根结线虫和黄瓜的作用机制,以根结线虫侵染后的黄瓜为材料,在土壤中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5、10、20、40 mg·m L~(-1)的BH0531发酵液40 m L,用等量清水作对照,测定了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以及保护酶SOD、POD、CAT、PAL、PPO的比活力。结果表明,接种根结线虫30 d后,黄瓜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发酵滤液能够显著降低其含量,能够有效缓解根结线虫对黄瓜植株造成的危害。SOD比活力显著提高,能够抵御活性氧带来的伤害;防御酶活力随时间动态变化,先升高后降低,POD、CAT、PAL和PPO比活力与未受根结线虫感染组对比均降低,但施用发酵液时,酶活力均显著提高,能够有效增强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木霉菌REMI转化体诱导番茄产生的PAL、POD、CAT和SOD防御酶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trm55处理番茄植株产生的酶活性与其它菌株有所不同, PAL、POD和CAT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于其它菌株;SOD与其它菌株的变化趋势一致,但SOD酶活性高于其它菌株.Ttrm31处理番茄植株产生的各种防御酶系的变化趋势与其它菌株的基本一致,但CAT、PAL活性高于其它菌株;而SOD、POD活性稍低.Ttrm34处理番茄植株产生的防御酶系中POD、PAL活性稍高;而其它酶活性稍低.  相似文献   

9.
盐碱混合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主要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绿3号”黄瓜种子为试材,设置了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HCO3同比例混合的4种不同浓度盐碱液,研究了盐碱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主要生理代谢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HCO混合胁迫提高了黄瓜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的含量.当处理浓度为30 mmol/L NaCl+30 mmol/L NaHCO3时,黄瓜幼苗根系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综合各项生理指标,“津春3号”黄瓜幼苗根系能耐30 mmol/L NaCl+30 mmol/LNaHCO3的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维生素处理对黄瓜幼苗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维生素B_1、B_2、B_6和抗坏血酸(VC)对黄瓜幼苗进行诱导处理,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对黄瓜幼苗的防御酶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维生素诱导处理的黄瓜幼苗,体内的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整体呈现升高的趋势,其中经过2.0%维生素B_2诱导处理的黄瓜幼苗体内的SOD活性增强最为显著,可诱导黄瓜植株产生对霜霉病的抗性,增强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L型蜡样芽抱杆菌对草莓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易感白粉病的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向草莓叶柄注射L型蜡样芽孢杆菌,测定了草莓叶片中SOD、POD、PPO及PAL 4种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及白粉病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注射L型蜡样芽孢杆菌后,4种防御性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2.
高温胁迫对文冠果保护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冠果水培枝为试验材料,对6个高温梯度、4种培养液处理条件下其叶中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的POD酶当温度在35℃时酶活力出现一明显峰值;CAT酶当温度在45℃时酶活力出现一个明显峰值;SOD、PPO酶在温度为35℃和45℃时先后出现明显峰值;POD和CAT酶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温度范围不同,温度在45℃之前,CAT酶起主要作用,温度高于45℃后POD酶起主要作用.不同铜、锌元素的水培液处理对PPO、SOD活性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即处理4:Cu(3)Zn(3)对PPO、SOD活性影响极其显著,其显著性依次4:Cu(3)Zn(3)>3:Cu(3)Zn(0)>2:Cu(0)Zn(3).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与文冠果的生理代谢以及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选取3个对番茄斑萎病毒(TSWV)表现不同抗性的番茄栽培自交系YNAU335(免疫)、96172I(感病)和5号(感病),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接种TSWV后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揭示YNAU335对TSWV的抗病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对照条件下,YNAU335自交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CHT)、β-1,3-葡聚糖酶(β-1,3-GA)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高于96172I和5号自交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低于2个感病自交系;感染TSWV后,3个自交系中SOD、POD、CHT和β-1,3-GA活性均高于对照,PPO活性低于对照,YNAU335中PAL活性高于对照,2个感病自交系的PAL活性低于对照;感染TSWV后YNAU335中的6种酶的活性均高于2个感病自交系。  相似文献   

14.
以采后桃果实为对象,采用50℃10g/L壳寡糖水溶液浸泡处理1min后,置于25℃条件下贮藏,分析贮藏期间桃果实抗氧化代谢相关酶,如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以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壳寡糖复合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APX、PPO、POD、PAL活性,抑制LOX活性,降低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壳寡糖复合热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采后桃果实抗氧化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采后桃果实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选取6份黄瓜品种和2份近缘种(非洲角和酸黄瓜) 进行了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 2份 近缘野生种高抗南方根结线虫病, 6份黄瓜品种为感病类型。接种前后根系酶活性与病情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变化与其病情指数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r = 0.8278*) 、极显著负相关( r = - 0.9679** ) 和显著负相关( r = - 0.8499*) 。POD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 抗病材料酸黄瓜较未接种对照增加了3 条酶带(相对迁移率Rf = 0.126, 0.188,0.944) , 而感病材料北京截头只增加了1条弱带(Rf = 0.396) 。SOD、POD及PAL活性水平可作为甜瓜属作物抗根结线虫病鉴定的生化指标及常规抗性鉴定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中国瓜菜》2016,(7):14-18
阿魏酸是西瓜分泌的化感物质之一,在西瓜自毒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选用质量浓度为0~1 000 mg·L~(-1)的阿魏酸浸泡处理西瓜种子,观察西瓜种子的萌发、生长,并检测处理7 d后幼苗不同部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阿魏酸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指数,抑制了根和茎的伸长及鲜质量的增加。随着阿魏酸质量浓度的提高,根和茎中的超氧阴离子浓度及膜质过氧化程度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显著提高,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导致西瓜根中酚酸类物质的质量浓度持续升高。说明西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激活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酚类物质的影响,阿魏酸可能通过在根中过量积累酚类物质而影响根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豇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苯甲酸浓度的增大,豇豆种子萌发率及豌豆幼苗的根长和苗长均呈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豇豆种子萌发率和豇豆幼苗的苗长均在苯甲酸浓度达到最大时受到显著抑制,而豇豆幼苗的根长在苯甲酸浓度最低时就受到显著抑制;随着苯甲酸浓度的增大,豇豆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SOD和POD)均呈降低趋势。10-5mol/L和10-6mol/L分别显著抑制了豇豆种子SOD和POD活性。  相似文献   

18.
瓜类枯萎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通过平板稀释法从辽宁省保护地瓜类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4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armum Owem)有抑制活性的拮抗放线菌株,采用孢子萌发法、生长速率法进行抑菌测定.结果表明:4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在60%~70%左右.通过胚根接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菌株在田间可有效地控制黄瓜苗期枯萎病,其中65号菌株防效最好,其发酵液10倍液和50倍液的防效分别达91.8%和91.4%.同时4种菌株代谢物质均有促进黄瓜种子萌发与幼苗根系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脐橙果实采后油胞病害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盛顿脐橙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果皮油胞病害的发生状况及病变过程中果皮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探索柑橘果皮油胞的病变生理。研究结果表明,果皮油胞病害发生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伤果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发病时间早;低温降低了贮藏后期果皮油胞病变率。损伤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PPO、POD和PAL酶活性,而低温则抑制了这些酶活性。在整个常温贮藏过程中,正常果和损伤果的油胞病害发生率与这3种酶活性都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果皮POD、PPO和PAL的高活性是果皮油胞病变的重要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柑桔褐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侵染后柑桔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抗性的关系,以通过病情指数法和病斑平均直径法鉴定筛选出的高抗种质Lw8、中抗种质L2和高感种质Lw14的盆栽苗为试材,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在叶片上接种柑桔褐斑病菌(以喷洒无菌水为对照),接种后0、1、2、3、6、8和10d时采用各种酶试剂盒测定了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T)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7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接种前,抗病种质(Lw8和L2)的SOD、PAL、PPO、GLU、CHT活性显著高于高感种质(Lw14),POD活性则与高感种质相近,CAT活性低于高感种质。接种后,3个不同抗性种质的7种防御酶的活性较对照明显提高,但增加幅度不一致;除CAT活性表现为高感种质的增幅高于抗病种质外,其余6种防御酶的活性均表现为抗病种质的增幅高于高感种质,并且抗病种质的防御酶活性升高迅速,一般在接种3d内可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